:::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和棒球隊1971~1990年訓練與比賽歷程之口述史
書刊名: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作者:鄭秀貴 引用關係陳健治鄭德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 Hsiu-kueiChen, Chien-chihChenhg, Te-chih
出版日期:2012
卷期:7:1
頁次:頁29-44
主題關鍵詞:棒球團隊訓練口述史BaseballTeam trainingOral histor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0
  • 點閱點閱:164
期刊論文
1.高麗娟(20071200)。回首來時路:運動員生命敘說之詩意結構。國民體育季刊,36(4)=155,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鳳麟、林敏政(20011200)。棒運推手林鳳麟口述歷史。國民體育季刊,30(4)=131,111-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秀貴(20100200)。美和棒球隊1971~1981年訓練歷程之敘說探究。屏東教大體育,13,270-2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秀貴、陳健治(20090900)。棒球員運動生命之敘說。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8(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秀貴、李淑梅、許玫琇、高麗娟(20061200)。「活在感恩中」:女性觀點探討棒球運動意義之個案研究。北體學報,14,271-2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秀貴、高麗娟(20081200)。威權、仁慈、德性家長式領導:李瑞麟教練之個案研究。北體學報,16,157-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畢恆達(19950800)。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秀貴、許玫琇、林琨翰、高麗娟(2007)。「刻骨銘心的球賽」:李瑞麟教練領導美和棒球隊比賽過程之個案研究。2007年台北體院運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323-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溫勝智(2004)。台灣地區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897-2001)(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和隣、鍾兆玉(1972)。世界冠軍美和青少年棒球隊。屏東縣:明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涂順振(2008)。徐傍興(1909~1984)奉獻鄉梓的教育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hula, D.、Blanchard, K.、陳靜惠(1996)。教練。汐止市:哈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寬(2007)。故鄉--大將徐傍興博士。屏東:六堆客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秀貴(2010)。南美和的棒球傳奇。屏東縣:睿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Plummer, K.(1983)。Documents of lif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s and literature of a humanistic method。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new window
7.Tuchman, G.(1998)。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ies, methods, and meanings。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8.林華韋、林玫君(2005)。典藏臺灣棒球史:嘉農棒球1928-2005。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Neuman, W. L.(1997)。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ches。Boston, MA:Allyn & Bacon。  new window
10.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仕淵、謝佳芬(20030000)。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果實。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landinin, D. Jean、Connelly, F. Michael、蔡敏玲、余曉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惠民(1994)。紅葉的故事。台北:民生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教育部、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台灣棒球百年史。臺北: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0)。體育文物數位博物館,http://iweb.ncpfs.gov.tw:8080/Venus/, 20100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世民,鄭又嘉(20100823)。暌違18年青少棒奪世界冠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美和高中(2011)。學校沿革,http://163.24.160.11/schoolin/schoolstory/學校沿革.htm, 20110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美和高中(2011)。棒球隊--歷年比賽成績--歷屆棒球隊員名單--棒球隊簡史,http://asp.mhsh.ptc.edu.tw/basballtim/歷年榮耀剪影/0206/比賽成績.htm, 20110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德修(20100804)。青棒英雄奪冠心情很激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Janesick, V. J.(2003)。The Choreograph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Minuets, improvisations, and Crystallization。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Thousand Oaks, CA:Sa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