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少年司法介入虞犯處理之研究—以司法院釋字第664號解釋為核心
作者:何明晃
作者(外文):Ming-Huang Ho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瑞隆
吳信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少年司法虞犯少年司法院釋字第664號解釋Juvenile JusticeJuvenile Status OffendersThe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664(JYI-664)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4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664號對我國虞犯少年處遇產生重大影響。
本研究邀請41位處理少年虞犯業務有關之第一線兒少實務工作者進行四場焦點團體訪談,藉以瞭解其等對釋字第664號解釋所面臨之困境與看法。此外,約訪一位當初因此號解釋被釋放之虞犯少年,探究其獨特之生命歷程與經驗;並邀訪曾經參與本號解釋之三位大法官,瞭解此號解釋之意見形成經過;再利用近11年間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少年調查官所填載之「少年調查(保護)事件統計事項調查表」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藉以瞭解影響非行少年再犯之背景因素,並試圖檢視釋字第664號解釋前後非行少年之再犯是否有顯著之差異。
  虞犯少年在受訪過程中透露收容與感化教育對其產生截然不同之影響,亦獲知在收容與執行感化教育期間,機構並未區分虞犯與非虞犯之現況。從大法官之訪談中瞭解解釋憲法時所關注之重點,與釋字第664號解釋非憑空而來,而當初大法官曾實地訪視少年收容處所所見情狀,的確對結論之形成具有相當程度之影響。另外,透過焦點團體訪談得知釋字第664號解釋的確對第一線實務工作者產生重大衝擊,但不同實務工作者在面對解釋時所採取之因應態度卻截然不同,更呈現出明顯之城鄉差距。至於「少年調查(保護)事件統計事項調查表」資料統計分析則發現,釋字第664號解釋對於非行少年之再犯並無顯著關聯。
  研究者根據研究發現,分別從行政層面、法律層面與其他三方面提出建言,供有關機關日後制訂政策或增修相關法規之參考。
The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664 (JYI-664) has been having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eatment of juvenile status offenders in Taiwan.
This study used multiple methods to collect the opinions and experiences, such as 41 practitioners from many professional fields by administering 4 focus groups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dilemmas and viewpoints when implementing the determination made by JYI-664. The study also interviewed a juvenile status offender who was released after the enactment of JYI-664 and also discussed on her unique life course and experiences of the interviewee. Besides, I also made in-depth interview with 3 members of the Justices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enactment of JYI-664.In addition to the qualitative interviews, I obtained the figures from “Survey form on statistics of juvenile investigation (protection) cases” filled by Juvenile Investigation Officers of Taiwan Kaohsiung Juvenile Court in the past 11 years and analyzed the figures statistically. The analysis was to check if there was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recidivism rate exi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JYI-664.
The interviewed status offender indicated that detention and reformatory education had made big different impacts upon her and the interviewee revealed that the juvenile correctional agency had not followed regulation to confine different types of juvenile inmates separately. The interviewed Justices confessed that they made the JYI-664 primarily based upon their on-site visitation to several juvenile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and what they had seen and noted made them to propose the draft of JYI-664. Therefore, they insisted that had not made the JYI-664 interpretation arbitrarily and recklessly. The Justices interviewed emphasized that the focus of their concerns on the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hey proposed the JYI-664 by reviewing a great deal of documents, information and taking references from practical opinions or comments made by correctional professionals and scholars. According to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t is clear that juvenile justice practitioners had encountered lots of impacts and challenges after the enactment of JYI-664. Nevertheless, apparently,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hen coping with the requirement from JYI-664.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of the data from the pretrial investigation, Survey Form on Statistics of Juvenile Investigation (Protection) Case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bability of recidivism by juvenile delinquenc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pretation indicated by JYI-664.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three recommendations in the dimension of administration, legality and others, as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formulation of policies or amend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related agencies.
壹、中文部分
日本少年司法、調查鑑別及虞犯處理制度考察報告(2010)。司法院。
立法院公報。第28會期,第7期、第9期。
司法周刊。第 1429期、第1457期、第1636期。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二十)。2008年5月。司法院。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二十三)。2010年7月。司法院。
司法院研究修正少年事件處理法諮詢小組第3次會議會議資料(議題:虞犯)共2冊。2009年8月21日(文中簡稱為「2009修法會議資料」)。
司法院「少年事件處理法研修委員會會議」議程第二十次會議資料。2014年1月8日(文中簡稱「2014修法會議資料」)。
司法業務年報-案件分析(98年度)。司法院。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原作者Sharon Vaughn & Jeanne Shay Schumm & Jane Sinagub)。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6)
王琇誼(2000)。違例緣由和保護機制:實例觀察與經驗省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研究所,嘉義市。
王雲東(201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北市:威仕曼。
王煥琛、科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王濟川、郭志剛(2004)。Logistic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臺北市:五南。
石家齊(201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在少年事件處理法中之適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臺北市:桂冠。(原著作出版年:1980)
吳芝儀、李奉儒(譯)(上)、(下)(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嘉義市:濤石。(原著作出版年:1990)
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自刊。
吳信華(2001a)。大法官會議議決不受理事由案件選評(一),法令月刊,52(1),30-37。new window
吳信華(2001b)。大法官會議議決不受理事由案件選評(二),法令月刊,52(7),3-9。new window
吳信華(2003)。大法官會議議決不受理事由案件選評(三),法令月刊,54(3),4-11。new window
吳信華(2007)。平等權的體系思考(上)。月旦法學教室,55,83-91。
吳信華(2009a)。論法官聲請釋憲,收錄於憲法訴訟專題研究(一)-「訴訟類型」(97-152)。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吳信華(2009b)。釋憲實務中「重要關聯性」的問題與思考。月旦法學教室,81,8-9。
吳信華(2011a)。釋憲程序中大法官的「闡明權」與訴訟類型的「轉換」。臺灣法學雜誌,170,115-121。
吳信華(2011b)。憲法釋論。臺北市:三民。
吳信華(2013a)。先「實質援用」再「重要關聯」的擴張審理。臺灣法學雜誌,229,159-164。
吳信華(2013b)。「實質援用」的主觀判斷。月旦法學教室,133,9-11。
吳信華(2014a)。論大法官釋憲程序中之「執行」。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42,1-79。new window
吳信華(2014b)。論大法官解釋的「效力」--基礎結構的釐清與體系化的觀察。東吳法律學報,25(4),1-47。new window
何明晃(2009a)。虞犯在我國少年司法實務運作之檢討,收錄於少年司法實務論叢(245-283)。臺北市:新學林。
何明晃(2009b)。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64號解釋論析。刑事法雜誌,52(6),19-58。new window
何明晃(2009c)。少年事件處理法安置輔導制度運作困境之檢討與改革建議─以個人之實務經驗出發。社區發展季刊,128,106-124。new window
何明晃(2009d)。經常逃學而不逃家少年其學校與家庭經驗之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29-82。new window
李亞學主編(2004)。少年教養制度比較研究。北京市:群眾。
李仁淼(2007)。兒童人權與體罰禁止之法理。月旦法學教室,53,6-7。
李茂生(1999)。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立法基本策略─後現代法制序說。臺大法學論叢,28(2),141-228。new window
李茂生(2009a)。釋字第664號解釋評釋─憲法的顢頇與天真。臺灣法學雜誌,137,31-40。
李茂生(2009b)。少年司法處遇多樣化之研究-以美、日二國之制度為中心。司法院委託研究報告。
李佳玟(2009)。在地的刑罰,全球的秩序。臺北市:元照。
李芳南(2009)。少年虞犯相關問題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7輯第7篇,司法院。
李承興(2011)。風險管理作為刑法系統核心?─對臺灣近來犯罪控制與刑事政策的若干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嘉義縣。
李建良(2009)。學之逃、家之逃、法之家?/釋字第664號解釋。臺灣法學雜誌,140,151-164。
李靜怡、黃慧慧(譯)(2009)。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原作者Dan Gardner)。臺北市:雅博書屋。(原著出版年:2008)
李震山(2007)。行政法導論。臺北市:三民。
李慧盈(2014)。我國與美國少年司法對虞犯制度之比較-從司法院釋字第六六四號解釋出發(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北市。
沈銀和(1988)。中德少年刑法比較研究。臺北市:五南。
沈翠蓮(1995)。現象─詮釋學課程觀在教師實施課程的意義。研習資訊,4,19-24。
沈寶瀠(2005)。兒童是未來的公民?─從兒童的公民權之角度探討兒童權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4,26-33。new window
呂奕欣、鄭佩嵐譯(2009)。面對風險社會(原作者:David Denney)。臺北市:國立編譯館與韋伯。
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4,146-202new window
邱仕杰(2002)。兒童保護的理念與政策之執行:保障親權與保護兒童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嘉義市。
易哲理.德馨譯(2013)。夜巡老師(原著者水谷修)。臺北市:文經社。(原著出版年:2004)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社會學辭典(原作者David Jary、Julia Jary)。臺北市:貓頭鷹(原著出版年:2005)。
周愫嫻(譯)(1992)。犯罪學理論(原作者:Frank P. Williams Ⅲ & Marilyn D. McShane)。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88)
周愫嫻(2008)。少年犯罪。臺北市:五南。
周愫嫻(2009)。偏差與犯罪,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第3版)。臺北市:巨流,75-100。new window
周愫嫻、陳吳南(2009)。「虞犯」:真的道德恐慌,假的風險治理。社區發展季刊,128,60-72。new window
周愫嫻、曹立群(2007)。犯罪學理論及其實證。臺北市:五南。
周震歐(1993)。犯罪社會學。臺北市:黎明。
周震歐、趙碧華(1996)。青少年經常逃學逃家行為的社會心理因素分析。犯罪學期刊,2,79-98。new window
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2008)。犯罪學。臺北市:三民。
林子傑(2011)。認識大法官解釋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
林合民、李震山、陳春生、洪家殷、黃啟禎(2010)。行政法入門。臺北市:元照。
林紀東(1978)。少年事處理法論。臺北市:黎明文化。new window
林紀東(1982)。少年法概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清祥(1990)。少年行為保護與處罰。臺北市:書泉。
林健陽(2007)。機構性犯罪矯治的趨勢,收錄於楊士隆、林健陽主編,犯罪矯正─問題與對策(377-394)。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林端(1998)。法律與青少年─從法律社會學看新版「少年事件處理法」。月旦法學雜誌,40,69-80。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侯東亮(2014)。少年司法模式之研究。北京市:法律。
姜世明(2013)。民事訴訟法(上冊)。臺北市:新學林。
洪志成、廖梅花合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原作者:Richard A. Krueger、Mary Anne Casey)。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2000)
洪淑華(2013)。處置少年虞犯理想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中市。
洪福財(1998)。從「詮釋學」觀點談教育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應用。臺北師院學報,11,85-108。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臺北市:巨流。
姚建龍(2009)。超越刑事司法─美國少年司法史綱。北京市:法律。
施慧玲(2001a)。少年非行防治對策之新福利法制觀,收錄於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身分法論文集。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施慧玲(2001b)。從福利觀點論我國少年事件處理法之修正,收錄於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身分法論文集。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施慧玲(2004)。論國家介入親權行之法理基礎,收錄於家庭法律社會學論文集。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徐璧湖(2014)。釋憲實務有關「重要關聯性」理論之研析。月旦法學雜誌,228,74-88。
徐璧湖(2015)。法官聲請解釋憲法之研析。月旦法學雜誌,241,155-175。
高淑清(2000a)。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收錄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2-133)。高雄市:麗文。
高淑清(2001)。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論文發表於「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主辦。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的人文科學(原作者:Max Van Manen)。嘉義:濤石。(原著作出版年:1997)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馬傳鎮(2008)。犯罪心理學新論。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唐國盛(1998)。少年事件處理法之實用權益。臺北市:永然。
孫麗君、何明晃(2010)。矛盾與衝突─少年事件處理法安置輔導執行現況之探討。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1),45-82。new window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new window
許玉秀(2011)。論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臺北市:軍法專刊。new window
許宗力(2007)。基本權的功能與司法審查,收錄於憲法與法治國行政(181-206)。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許春金(2006)。人本犯罪學─控制理論與修復式正義。臺北市:三民。new window
許春金(2007)。犯罪學。臺北市:三民。
許育典(2007)。教育法。臺北市:五南。
許育典、陳碧玉(2009)。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零體罰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論壇,12(1),107-140。new window
許育典(2014)。國家公權力介入家庭後的衝突關係:以兒少保護為核心,收錄於憲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103-138)。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許華孚(2009)。社會形塑少年暴力犯為危襝他者之運作機制:「代罪羔羊」形象的社會建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2,145-207。new window
許福生(2009)。臺灣少年非行處遇與防治策略之探討,刑事法雜誌,53(6),133-178。new window
許福生(2010)。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許福生(2012)。犯罪與刑事政策學。臺北市:元照。
許澤天、薛智仁(譯)(2008)。德國刑事追訴與制裁(原作者:Hans Jürgen Kerner)。臺北市:元照。
陳介英(2003)。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15-126)。高雄市:復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竹上、孫迺翊、黃國媛(2013)。社會工作專業於家事事件程序之功能定位、法律效力及未來展望,月旦法學,223,21-37。
陳竹君(2012)。從司法院釋字第664號解釋探討少年虞犯之立法政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陳志祥(2008)。法官聲請釋憲之回顧。全國律師,12(7),5-36。
陳宇嘉、楊慧滿、鐘文君(1999)。逃家少年臨時收容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  委員會編印(GPN:1008600215)。
陳吳南(2010)。遺失的橋樑—司法與社福合作處理虞犯機制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法的理論基礎。收錄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50)。高雄市:麗文。
陳依農(2011)。論少年司法之定位與功能(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孟萱(2001)。少年司法保護制度之契機─以美國少年法制為借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清秀(2009)。行政訴訟法。臺北市:元照。
陳慈幸、蔡孟凌(2013)。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臺北市:元照。
陳運財(2011)。從司法院釋字第664號解釋談少年人權之展望,發表於第66屆司法節學術研討會。
陳慈陽(2004)。憲法學。臺北市:元照。
郭致宏(2009)。論我國虞犯少年之處遇(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臺北市。
郭添財(1991)。當代三種教育思潮及俗民方法論在比較教育方法論上的應用。現代教育,3,128-136。
郭豫珍(2005)。「虞犯」概念在國際少年司法理念上的定位與檢討。法學叢刊,200,103-107。new window
郭靜晃(2013)。SPSS統計實務操作。臺北市:威仕曼。
梁福鎮(2000)。詮釋學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收錄於嘉義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21-238)。高雄市:麗文。
曾華源、胡慧嫈、李仰慈、郭世豐(2011)。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概論。臺北市:洪葉。
葉啟洲(2008)。站在人民、憲法與法律之間的法官。全國律師,12(7),42-47。
莊婉琪(2010)。休閒活動與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及虞犯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嘉義地區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嘉義縣。
翁涵棣(2011)。司法安置少年逃離安置機構原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臺北市。
彭淑華(1995)。我國兒童福利法政策取向之評析。社區發展季刊,72,25-40。new window
彭淑華(2006)。保護為名,權控為實?─少年安置機構工作人員的觀點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5,1-36。new window
彭淑華(2007)。機構安置:保護他(她)?傷害他(她)?─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人員眼中之機構虐待圖像。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1-36。
彭鳳至(2008)。司法院大法官憲法解釋之效力──兼論大法官憲法解釋一般拘束力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法第三一條規定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161,105-134。
張甘妹(1999)。犯罪學原論。臺北市:三民。
張可婷譯(2010)。焦點團體研究法(原作者:Rosaline Barbour)。臺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2007)
張旭政(2002)。論國家介入親權行使之法理基礎及界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嘉義縣。
張春興(編)(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迺良(1983)。美國少年法制之研究。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素鳳(2011)。「少年虞犯行為」轉向處分實施現況與改進措施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處理流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張淑芬(2012)。少年觀護所收容對少年再犯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鴻巍(2008)。少年司法通論。北京市:人民。
湯德宗(2009)。大法官釋字第664號解釋評析。法令月刊,60(12),4-26。new window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3)。犯罪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黃源協、吳來信、張英陣、王雲東(2011)。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新北市:國立空大。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義成(2011)。少年虞犯之理論與實務。司法院出國考察研究報告。
黃義成(2013)。少年虞犯法理之省思與建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2(3),631-714。new window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new window
楊子慧(2008)。憲法訴訟。臺北市:元照。
楊淑嬌(譯)(2006)。當代社會學理論─精簡本(原作者:George Ritzer)。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3)
楊淑齡(2009)。虞犯進入司法處遇之適當性探討:少年調查官觀點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縣。
楊深坑(1986)。教育學科學性之詮釋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33-73。
楊雅雯(2011)。經常逃學、逃家虞犯少年之最適司法處遇-以釋字第664號解釋後的司法處遇個案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臺北市。
裘學賢(1993)。教育研究的現象學分析,收錄於賈覆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33-63)。臺北市:五南
劉作揖(2014)。少年事件處理法(第10版)。臺北市:三民。
劉金玫(2005)。我國少年司法對虞犯之處理─以美國法制之發展為借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北市。
劉麗君(2011)。我國少年虞犯制度之研究--兼及日本法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廖慧儒(2012)。少年事件處理程序立法政策之研究─以少年刑事案件處理程序為核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嘉義縣。
廖鳳池、許雅惠、翁令珍(2002)。高雄地區青少年逃家經驗之調查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9,47-80。new window
歐素汝譯(2000)。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原作者:David W. Steward & Prem N. Shamdasani)。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1990)
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原作者:David W. Steward)。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1993)
趙雍生(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臺北市:桂冠。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18)。高雄市:復文。
齊力、董旭英編(2003)。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瑞隆(2009)。兒少福利體系對少年虞犯的因應與作為:從大法官釋字第664號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28,49-59。new window
蔡文輝(1999)。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蔡文輝(2006)。社會學理論。臺北市:三民。
蔡志宏(2008)。談法官聲請釋憲困境之我見。全國律師,12(7),52-61。
蔡坤湖(2010)。禁錮的不是高牆,而是你我的眼睛!─釋字第664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76,160-170。
蔡德輝(1986)。衝突理論與少年犯罪,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警政學報,9,175-192。
蔡德輝、楊士隆(201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德輝、楊士隆(2012)。犯罪學。臺北市:五南。
蕭文生(2003)。法規違憲解釋之拘束力。憲政時代,28(4),31-69。
錢建榮(2008)。與大法官建立共同維護憲法的伙伴關係?-小法官不可承受之重。全國律師,12(7),61-110。
魏寬成(2009)。大法官將邊緣少年再推火坑?2009年8月5日聯合報(A15版)讀者投書。
鍾秉正(2013)。社會工作與法律,月旦法學,223,5-20。
薛承泰、劉美惠(1998)。單親家庭研究在臺灣。社區發展季刊,84,31-38。new window
謝啟大(2000)。我國少年法之立法沿革及展望(上、下)。司法周刊,989、990。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賴恭利(2005)。我國少年司法處遇福利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嘉義縣。
羅清俊(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打開天窗說量化(第二版)。臺北市:威仕曼。
蘇永欽(2013)。「部門憲法的基本思維─一個在職大法官心所謂危的自剖」。臺灣法學雜誌,226,90-102。new window
顧忠華(2001)。風險、社會與倫理,收錄於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17-45)。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貳、英文部分
Creswell, J. W.(1994).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nzin, N. K.(1989).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Glaser, B., & Strauss, A.(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NY: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Mason, M.(2010). Sample size and saturation in PhD studies us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s. 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11(3). Retrieved from http://www.qualitative-research.net/index.php/fqs/article/view/1428/302
Hakim, C.(1982).Secondary 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Allen and Unwin, London.
Harris, John.(1996). Liberation Children.”The liberation Debate – Rights at issue. Ed. Michael Leahy and Dan CohnSherbok. New York :Routledge.
Miller, Stuart J & Clemens Bartollas(2001). Juvenile Justice in America ,Prenyice Hall.Inc.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atton, M. Q. (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質性研究與評鑑,吳芝儀、李奉儒譯。嘉義市:濤石。(原著版出於1990)。
Reber, A. S. (199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nd. Ed.). NY: Penguin Books.
Siegel,Larry J(2012)Criminology (11th ed.), Eight Edition, Cal.:Wadsworth.
Sullivan, Thomas I.(2003)Introduction to Social Problem.6th ed.Boston : Allyn and Bacon
Van Manen, M.(1990). Researching 1ived experience :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New York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參、日文部分
大谷實(2009)。刑事政策講義。東京:弘文堂。
登澤俊雄(2002)。少年法入門。東京:有斐閣。
田宮裕、廣瀨健二(2009)。注釋少年法。東京:有斐閣。
廣瀨健二主編(2010)。少年事件重要判決50選。東京:立花書房。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