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
書刊名:國文學報
作者:張素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Su-chi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56
頁次:頁123-151
主題關鍵詞:乾嘉之學漢學微言大義周易述易漢學Qian-Jia schoolHan learningSubtle wordsGreat meaningZhouyi shuYi hanxu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54
期刊論文
1.漆永祥(2004)。惠棟易學著述考。周易研究,2004(3),5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漆永祥(200412)。東吳三惠著述考。國學研究,14,363-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慧真(200912)。惠棟研究述評。殷都學刊,30(4),5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素卿(20021100)。惠棟的《春秋》學。臺大文史哲學報,57,99-101+10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應憲(2007)。東吳三惠研究述評。蘭州學刊,2007(2),158-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修亮(200502)。試論惠棟《周易述》的治易特色。周易研究,2005(1),40-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素卿(20130600)。從典範轉移論惠棟之《周易本義辨證》。國文學報,53,93-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素卿(2014)。惠棟《周易述》之述古以詮新。經典詮釋的多重性--第四屆人文化成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4/10/24-10/25)。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惠棟(201105)。周易本義辨證。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朝暉(200812)。述者微言--惠棟易學的「邏輯化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惠周惕、惠士奇、恵棟、漆永祥(2006)。東吳三惠詩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惠棟(1995)。易大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惠棟(1997)。荀子微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向奎(1964)。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惠棟(1970)。九曜齋筆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漆永祥(1998)。乾嘉考據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開(1997)。惠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惠棟、鄭萬耕(2007)。周易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惠棟(1962)。周易述。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汪學群(2009)。清代中期易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穆(198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199307)。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懷信、孔德立、周海生(2005)。大戴禮記彙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伯适(20060000)。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素卿(20070000)。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199107)。周易研究史。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素卿(201212)。惠棟《易微言》探論。正統與流派:歷代儒家經典之轉變。臺北:萬卷樓圖書股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