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老人健康照護中心經營型態之個案研究
書刊名:休閒保健期刊
作者:張佩婷 引用關係宋映呈洪至祥劉志鈺
出版日期:2012
卷期:8
頁次:頁219-230
主題關鍵詞:老人健康照護中心高齡化社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20
臺灣人口結構正在快速老化,十年後就得面對人口減少的新時代,這將是影響臺灣未來最要的一個議題,臺灣老人占人口比例從10%升到20%,預計只需要20年就能達到。根據內政部統計,97年底止,我國老年人口計240萬2千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0.4%,老化指數61.5%,均呈逐年上升之現象(內政部統計處,2009),臺灣已進入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此研究主要以基隆仁愛之家為訪談對象,均力求客觀但本研究仍有以下限制:針對研究主題採用訪談方式,針對基隆仁愛之家現況與資源之問題制定而成,因應高齡化社會的發展,在老人族群的增加,健康照護中心與安養機構的需求日漸增高,除了硬體設施的安全性、人性化、與多樣性考量之外,軟體的考量如行政人員專業訓店、服務與照護人員、便利性與無障礙環境之考量卻也是一大重點項目。在老人健康照護管理,需要面對不同差異性的服務對象,也導致在照護服務人員工作上會面臨許多狀況,故需有堅強的毅力、愛心與耐心去從事。
期刊論文
1.陸光(19820300)。我國老人福利的評析與導向。社區發展季刊,17(6),6-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yley, M.(1973)。Neighborhood care and Community care: A Response to Philip Abrams。Social Works Service,26。  new window
3.呂寶靜(19980600)。老人非正式和正式照顧體系關係之初探:從家人和日託中心工作員協助項目的比較分析出發。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3-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dams, J. S.(1963)。Wage Inequities, Productivity, and Work Quality。Industrial Relations,3(1),9-16。  new window
5.Olson, Jerry C.、Dover, Philip(1976)。Effects of Expectation Creation and Disconfirmation on Belief Elements of Cognitive Structure。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3,168-175。  new window
6.Cardozo, Richard N.(1965)。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3),244-249。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奕興(2006)。台灣老人安養事業機構經營策略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茂松(2003)。進住安養機構之老年人現況實證研究--以嘉義市三所仁愛之家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峻祺(2006)。公共空間縉紳化對年長使用者之休閒影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符宜鳳(2004)。中老年對安養機構重要性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榮郎(2008)。老人安養護機構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為民(2009)。花蓮縣老人安養照護制度與運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國名(1994)。烏龍茶飲料市場顧客滿意度與購買行為之研究:以臺南市青少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阿保(1990)。都市社區老人安養方式之研究--家庭安養與機構安養兩類資料比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華英傑(1996)。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購買傾向關係之研究:保險業之實證(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邱慧寧(2002)。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明德(2001)。老人安養機構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縣老人公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英仁(2005)。老人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環境偏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lau, Z. Smith、朱岑樓(1988)。變遷社會與老年。臺北:巨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健敏(1978)。建築設計+環境。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uieford, J. P.(1965)。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hychology and education。N.Y:McGramn-Hill。  new window
4.大前研一、劉錦秀、江裕真(2006)。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台北:商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rgyle, Michael、施建彬、陸洛(1997)。幸福心理學。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Swan, J. E.、Trawick, Frederick I.(1980)。Satisfaction Related to Predictive vs. Desired Expectation。Retailing Concepts and Measure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Complaining Behavior。Bloomington, IN:School of Business, Indiana University。  new window
2.Weiner, B.、Russell, D.、Lerman, D.(1978)。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causal ascriptions。New directions in attribution research。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