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康熙聖裁下的朱子《易》學和算學
書刊名:新亞學報
作者:簡承禾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2
頁次:頁271-322
主題關鍵詞:康熙朱子易學算學啟蒙附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祝平一(20050300)。伏讀聖裁--「曆學疑問補」與「三角形推算法論」。新史學,16(1),5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自平(20080600)。從《日講易經解義》論康熙殿堂《易》學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28,93-95+97-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吉雄(19870500)。論宋代易圖之學及其後的發展。中國文學研究,1,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祝平一(20081200)。《崇禎曆書》考。明代研究,11,133-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自平(20000900)。「易經」「升降」與「反對」兩種卦變義例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7,467-4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翔(2006)。熊賜履述論。清史論叢,2006年號,10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麗達(19970600)。白晉研究《易經》史事稽考。漢學研究,15(1)=29,173-185+4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祝平一(19991100)。三角函數表與明末的中西曆法之爭--科學的物質文化試探。大陸雜誌,99(5),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吉雄(20000900)。《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7,431-4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王澈(1997)。康熙十九年《南書房記注》。歷史檔案,1997(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王澈(1996)。康熙十九年《南書房記注》。歷史檔案,1996(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澈(1996)。康熙十九年《南書房記注》。歷史檔案,1996(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澈(1996)。康熙十八年 南書房記注。歷史檔案,1996(2),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韓琦(2011)。科學、知識與權力--日影觀測與康熙在曆法改革中的作用。自然科學史研究,30(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西平(2003)。梵蒂岡圖書館藏白晉讀《易經》文獻初探。文獻季刊,2003(3),1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冬(19950400)。蔡元定十八律理論平議--兼論朱子與《律呂新書》。臺大中文學報,7,121-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韓琦(19980600)。白晉的《易經》研究和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漢學研究,16(1)=31,185-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仲烜(2011)。清朝皇子教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雅竹(2004)。李光地易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詩雯(2010)。十七世紀中西知識體系的相遇--以康熙皇帝為中心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鐵(2005)。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連溪(2007)。清內府刻書檔案史料彙編。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顥、程頤、王孝魚(2004)。河南程氏外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弼、韓康伯、孔穎達(2007)。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光地(1986)。御纂周易折中。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9)。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9)。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清植(2006)。文貞公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顧炎武、黃汝成、欒保群、呂宗力(2006)。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光地(1986)。榕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士禎(1986)。居易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江永(1972)。河洛精蘊。臺南:大千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伊桑阿(2005)。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程大位、梅榮照(1992)。算法統宗校釋。臺北:九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清世宗(1986)。庭訓格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清世宗(1986)。聖祖仁皇帝聖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杭辛齋(1988)。易數偶得。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萬年淳(2000)。易拇。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自平(20120000)。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汪學群(2004)。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朱彝尊、林慶彰(2010)。經義考新校。上海世紀(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韓琦(2004)。再論白晉的《易經》研究:從梵蒂岡教廷圖書館所藏手稿分析其研究背景、目的及反響。中外關係史:新史料與新問題。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琦(2004)。科學與宗教之間:耶穌會士白晉的《易經》研究。東亞基督教再詮釋。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川原秀城(1997)。《律歷淵源》與河圖洛書。科史薪傳:慶祝杜石然先生從事科學史研究四十周年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爾巽(1977)。本紀六。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彩鈞(2006)。《周易折中.易學啟蒙及附論》略探。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英(1986)。恭進易經參解序。文端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一貫、李光縉。易經抉奧直解序。易經抉奧直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歐陽修、宋祁(1975)。張九齡。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晉、楊保筠(2005)。中國現任皇帝傳。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班固、顏師古(1962)。張釋之。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明成祖(1994)。御製性理大全書序。性理大全。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清聖祖(1986)。御製性理大全序。性理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廖名春(1991)。宋元易學。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玉書(1986)。侍直恭紀。張文貞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兆華(1995)。中國傳統數學的發展。中國數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元定。律呂本原.黃鐘第一。律呂新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光啟(1986)。大測序。新法算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宋德宣(1990)。康熙的科技思想。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繼閔(2002)。方田。九章算術校證。臺北:九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簡承禾(2012)。清康熙的「皇極」思想探究。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朱熹、王鐵(2002)。卦變圖。周易本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邵雍(1982)。觀物外篇。皇極經世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震(1986)。復七日來復圖。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清聖祖(1986)。三角形推算法論。聖祖仁皇帝御製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菁(2008)。康熙的儒學教育及其對程、朱學的提倡。清初理學思想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光地、陳祖武(1995)。周易一。榕村語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全祖望、朱鑄禹(2000)。答諸生問榕村學術帖子。鮚崎亭集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喬家駿(2008)。《焦氏易林》之體例與特色。焦氏易林易學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