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船山「時中」觀研究
作者:施盈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H YING-YO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徐聖心
張端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王夫之中道仕隱並建限制客觀現實時中創造Wang Fu-chihZhong Daobeing hermit or officialjuxtapositionrestrictionobjective realityShi ZhongcreationJ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9
  本論文主要是研究船山「時中」觀。「時中」雖已見於《周易》、《中庸》及《正蒙》,但因船山特重即氣言理、即器言道,並強調道德必實踐於客觀現實,故與「時中」之義特有深會。探究船山「時中」,不僅能說明船山義理的獨特內涵,亦可更深入理解儒學的「時中」觀。
  論證分五階段:其一,既是處理船山「時中」觀,首先必須指出船山對「時中」的關注程度,因此藉由《張子正蒙注》與劉璣《正蒙會稿》、李光地《注解正蒙》的比較,凸顯船山詮解《正蒙》時,確實有意且積極的關注「時中」。其二,在前階段的基礎工夫後,接下來則透過變常合而不悖、主一以統萬行、從理論轉移到生命、限制創造的相互依存等討論,揭示「時中」的並建思維,並呈現其整體、真實、意義及價值。其三,辨明船山所批判的偽「時中」,世俗、釋氏、陸王學者或莊子,雖亦能言「時中」,但皆非道德與客觀的並建,故非真「時中」。其四,則辨析中和、中庸及時中的同異,三者皆根源「中道」,彼此本有貫通重疊處,但卻又因不同的關注,遂有差異,「時中」則是客觀現實意味最為濃厚者,既能正面承擔「困境」,更可展開人文歷史,此即最貼近船山對人之為人的認知。其五,此階段藉由仕隱問題探析「際」之「時中」的複雜與實踐難度,同時亦對船山評議他者仕隱進行檢討與反思。
  統觀此五階段,除第一階段為研究船山「時中」觀的入門工夫,後四階段則分由不同面向,申明「時中」實為重取客觀現實的道德論。而此不僅是船山義理的最終歸趨,亦是對儒學的實質貢獻,或言補宋明儒者之不足處。總之,船山的「時中」觀,即是揭示人之為人的觀照方式,人必須「盡道時中以俟命」,人必須在客觀現實完成道德實踐,道德與客觀是並建,缺一不可。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eals with Wang Quan Shan's perspective of "Shi Zhong". Although "Shi Zhong" has appeared in " Zhouyi",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 Zheng Meng", but Quan Shan put great emphasis on "from Qi to personality" and "from objectivity to Dao". He also emphasized that morality must be practiced in objective reality. That means he truly understood the meaning of "Shi Zhong". Through studying Quan Shan's "Shi Zhong", we not only can explain the unique substance of Quan Shan's meaning and reason but also deeply understand the perspective of " Shi Zhong " in Confucianism.
  My dissertat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 First, I had to point out Quan Shan's degree of concern of "Shi Zhong" in the first place in order to deal with Quan Shan's perspective of "Shi Zhong". I compared among " Chang tzu cheng meng chu", " Zheng meng hui gao" of Liu Ji and "Zhu jie Zheng meng" of Lee Guang Di to reveal Quan Shan truly and actively paid attention to "Shi Zhong" when he annotated " Zheng meng". Secondly, I continued to reveal juxtaposing thoughts of "Shi Zhong" and present its totality, reality, meaning and value through discussing a harmony of constancy and change, totality leading human practice , from theory to life, and interdependence of restriction and creation. Thirdly, I tried to differentiate pseudo "Shi Zhong" criticized by Quan Shan. Because laymen, Buddhism, Lu-Wang School or Zhuangzi did not juxtapose morality and objectivity, they were not real "Shi Zhong" even they discussed "Shi Zhong". Fourthly, I discussed differences between "Shi Zho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 Zhong He". Although they all originated from "Zhong Dao" and had overlapping parts, they also had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concern. "Shi Zhong" was prone to be the most objective and real one. "Shi Zhong" not only can assume "difficult position" positively but also unfold human history. This situation was closest to Quan Shan's recogni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Fifthly, I analyzed complexities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Shi Zhong" of "Ji" through the problem of being hermit or official. I also examined and reflected some statements of being hermit or official that Quan Shan had criticized.
  To sum up these five phases, except the basic research of Quan Shan's perspective of "Shi Zhong" in the first phase, final four stages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that "Shi Zhong" was moral theories of regaining objectivity and reali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was not only the destination of Quan Shan's meaning and reason but also substantive contributions to Confucianism, i.e. a complement to deficiencies in Neo-Confucianism. In conclusion, Quan Shan's perspective of "Shi Zhong" was a way of revealing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Humans must face their fate according to their condition in a adequate way and accomplish moral practices in objective reality. Morality and objectivity are both necessary and should be juxtaposed.
一、傳統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序)
【漢】何休解詁,《春秋公羊傳註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張 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程 顥、程 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朱 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 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胡 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陸象山,《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李卓吾,劉幼生整理:《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李卓吾,《初潭集‧初潭集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明】王 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呂 坤,《去偽齋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胡廣等纂修:《四書大全(一)》,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7月。
【明】劉 璣,《正蒙會稿》,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王船山,《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98年。
【明】方以智,《藥地炮莊》,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卷17,臺北:藝文書局,1972年。
【明】憨山德清,《莊子內篇註》,臺北:廣文書局,1991年。
【明】高攀龍集註、徐必達發明,《正蒙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黃宗羲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與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共四冊),臺北:中華書局,1982年。
【清】顏 元,《習齋四存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李光地,《注解正蒙》,《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頁1至412。
【清】王 植,《正蒙初義》,《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頁413至711。
【清】戴 震,《戴震全書》,安徽:黃山書社,1995年。
【清】焦 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二、近人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船山研究專書
王孝魚,《船山學譜》,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王立新,《天地大儒王船山》,長沙:嶽麓書社,2011年。
吳海慶,《船山美學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吳信如,《唯識秘法:船山佛學思想探微》,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
吳龍川,《太極-船山《易學》〈乾〉〈坤〉並建理論新探》,《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5編第6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周 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胡發貴,《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衷爾鉅,《大儒列傳:王夫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陳 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 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力祥,《王船山禮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張立文,《船山哲學》,臺北:七略出版社,2000年。
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章啟輝,《曠世大儒:王夫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康和聲著、彭崇偉編,《王船山先生南岳詩文事略》,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96年。new window
鄧 輝,《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4年。
劉志盛、劉萍合編,《王船山著作叢考》,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梁劍,《天‧人‧際: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蕭萐父、許蘇民合著,《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韓振華,《王船山美學基礎:以身體觀和詮釋學為進路的考察》,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羅 光,《王船山形上學思想》,《羅光全書》卷18,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二)中文專書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有限公司,1989年。new window
王邦雄等人合撰,《中國哲學史》(共兩冊),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四因說》,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牟宗三先生全集》第8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余英時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李明輝主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杜維明,《論儒學的宗教性》,《杜維明文集》卷3,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呂珍玉,《詩經詳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汪學群,《明代遺民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new window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new window
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苗潤田,《中國儒學史.明清卷》,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共兩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new window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陳科華,《儒家中庸之道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政揚,《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陳 贇,《中庸的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陳 來,《宋明儒學論》,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new window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共兩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共四冊),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勞思光,《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
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彭國翔,《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葉至清初的王學修正運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黃秀璣,《張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
慈航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話》,《慈航法師全集》,臺北:慈航社會福利基金會印行,1955年。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有限公司,1991年。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new window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楊祖漢,《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new window
裴普賢,《詩經評註讀本》(兩冊),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鄧克銘,《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new window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00年。new window
錢 穆,《學術思想遺稿》,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錢 穆,《論語新解》為政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
錢 穆,《孔子與論語》,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 穆,《國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共兩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1年。new window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譚家哲,《孟子平解》,臺北:唐山出版社,2010年。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三)外文著作與譯作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劉東校,《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牟復禮與崔瑞德編、張書生等人譯校,《劍橋中國明代史》(共兩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艾坡比(Joyce Appleby)等人著、薛絢譯,《歷史的真相》,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阿部正雄著、王雷泉與張汝倫譯,《禪與西方思想》,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new window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伽達默(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狄百瑞(Wm. Theodore de Bary)著,黃水嬰譯,《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岡田武彥著、吳光等人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亞當(Barbara Adam)著、金夢蘭譯,《時間與社會理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哈薩德(John Hassard)著、朱紅文與李捷譯,《時間社會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與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歐東明譯,《時間概念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張春樹與駱雪倫著、王湘云譯,《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黑格爾著、楊祖陶譯,《精神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
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葛瑞漢(A.C.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葛艾儒(Ira E.Kasoff)著、羅立剛譯,《張載的思想(1020~10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四)學位論文
白恆旭,《儒、道兩家「中道思維」的生命底蘊》,臺中:東海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李增財,《從讀通鑑論宋論淺窺王船山的思想》,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72年。
李美惠,《王船山人性論之研究》,新竹: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文彬,《王船山莊子解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85年。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林宣慧,《論船山實踐進路的兩端一致論》,中壢:中央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93年。
周芳敏,《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北:政治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2005年。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的轉變》,臺北: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徐聖心,《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臺北: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陳章錫,《王船山禮學研究——以兩端一致論為研究進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陳啟文,《王船山「兩端而一致」之思維的辯證性及其開展》,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曾守仁,《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臺北: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鄭雪花,《非常行旅——〈逍遙遊〉在變世情境中的詮釋景觀》,臺南:成功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劉榮賢,《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劉錦賢,《戴東原思想析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1988年。new window
劉用端,《船山《論語》詮釋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2002年。
戴景賢,《王船山之道器論》,臺北: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82年。new window
張麗珠,《乾嘉時期的義理學趨向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黃繼立,《「身體」與「工夫」:明代儒學身體觀類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2009年。
(五)期刊論文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1989年12月。new window
王大千,〈「中和」、「中道」與「中庸」辨〉,《孔孟月刊》第32卷第8期,1994年4月。new window
成中英,〈中道、中和與時中——論儒家的中庸哲學〉,《孔孟月刊》第252期,1983年8月。new window
朱孟庭,〈王夫之論《詩》的文學闡釋〉,《東吳中文學報》第11期,2005年5月。new window
杜保端,〈從氣論進路說到船山的人道論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9期,1993年9月。
李哲承,〈朱熹與王夫之的欲望觀分析——以《論語集注》與《讀論語大全說》為中心〉,《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1期,2010年2月。
林安梧,〈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new window
林安梧,〈從「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學可能——後新儒學的思考向度〉,《鵝湖月刊》第27卷第7期,2002年01月。new window
林文彬,〈王船山援莊入儒論〉,《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林啟屏,〈古代文獻中的「德」及其分化——以先秦儒學為討論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1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胡楚生,〈船山史論中之民族思想〉,《孔孟學報》第53期,1987年4月。new window
侯潔之,〈王船山乾坤並建的義涵及倫理向度〉,《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2006年9月。new window
祝平次,〈王陽明的經典觀與理學的文本傳統〉,《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new window
施盈佑,〈戴震「理」觀的一個面向——從「後儒以理殺人」談至「分理」的人道貞定〉,《當代儒學研究》第5期,2009年1月。new window
施盈佑,〈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研究——以「由用證體」之「情」論「人道」的豁顯〉,《興大人文學報》第42期,2009年3月。
施盈佑,〈王船山莊學之「德凝」觀——評騭莊學為何通君子之道而又未立人道之極〉,《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9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施盈佑,〈王船山經典詮釋的歷史性與創造性——析論《張子正蒙注‧序論》中的「正之惟其始」與「不得不異」〉,《鵝湖月刊》第428期,2011年02月。new window
徐聖心,〈真人不夢與莊周夢蝶——「莊子」、「夢」的義蘊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new window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孫世民,〈王船山生命實學論〉,《國文學誌》,2004年12月。new window
孫敏強,〈儒道互補歷史原因管窺〉,大陸:《中國哲學》,2004年第2期。
陳 贇,〈宋明儒學中理一分殊的觀念-以王船山為中心的闡釋〉,《孔孟學報》第79期,2001年9月。
陳 來,〈王船山《論語》詮釋中的氣質人性論〉,《中國哲學》,2003年第10期。
陳 來,〈王船山的氣善論與宋明儒學氣論的完成〉,《中國哲學》,2003年第11期。
陳 來,〈王船山《論語》詮釋中的理氣觀〉,《文史哲》總第277期,2003年。
陳祺助,〈王船山論惡的問題-以情才為中心的分析〉,《鵝湖月刊》第28卷第3期,2002年9月。new window
陳祺助,〈論王船山氣論的義理特色:與傳統主要氣論之說比較〉,《鵝湖學誌》第35期,2005年。new window
陳祺助,〈從「天」、「命」、「性」的意義及其關係論王船山「即氣言體」理論中「一本萬殊」之問題〉,《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陳褀助,〈王船山論「道、善、性」之說的涵義與其理論價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3期,2010年7月。
陳章錫,〈王船山《楚辭通釋》之文學思想及人格美學〉,《文學新鑰》第9期,2009年6月。
陳立驤,〈王船山天道論性格之衡定〉,《鵝湖月刊》第28卷第4期,2002年10月。new window
陳建生,〈孔子與時〉,《孔孟月刊》第535/536期,2007年4月。new window
陳美朱,〈尊杜與貶杜——論陸時雍與王夫之的杜詩選評〉,《成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年6月。new window
唐亦男,〈王夫之通解莊子「兩行」說及其現代意義〉,《鵝湖月刊》第30卷第9期(總第357期),2005年3月。
張懷承,〈自然與道德——王船山的理欲之辨〉,《孔孟月刊》第30卷12期,1992年8月。new window
張懷承,〈王船山天人之道學說的倫理價值〉,《中國文化月刊》第161號,1993年3月。
張懷承,〈王船山由「道」入「德」論簡議〉,《鵝湖月刊》第19卷10期,1994年4月。new window
張懷承,〈王船山道德價值論精華〉,《孔孟學報》第68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張學智,〈王夫之對《坤》卦的闡發〉,《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6月。
曾昭旭,〈論王船山之即氣言體(上)〉,《鵝湖月刊》第1卷第10期,1976年4月。new window
曾昭旭,〈論王船山之即氣言體(下)〉,《鵝湖月刊》第1卷第11期,1976年5月。new window
曾昭旭,〈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衍義〉,《鵝湖月刊》第21卷第1期,1995年7月。new window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時中理念〉,《哲學與文化》第166期,1988年3月。new window
賀興武,〈論王夫之的「物質不滅」思想〉,《船山學刊》,1995年第2期。
黃瑩暖,〈儒家的生死觀〉,《中國學術年刊》第22期,2001年5月。new window
黃瑩暖,〈朱子論《中庸》「未發」之義及其工夫〉,《興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彭國翔,〈中晚明的現成良知之辨〉,《國學研究》第11卷,2003年6月。
雷國梁,〈略論王夫之對矛盾同一性的理解〉,《江漢論壇》,1996年第6期。
楊亮功,〈時中〉,《孔孟學報》第19期,1960年4月。new window
楊儒賓,〈氣質之性的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4月。new window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楊儒賓,〈主敬與主靜〉,《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new window
楊儒賓,〈從體用論到相偶論〉,《清華中文學報》第6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楊自平,〈黃梨洲對龍溪思想的詮釋與批判:重虛寂本體輕道德實踐的龍溪學〉,《哲學與文化》第257期,1995年10月。new window
楊自平,〈王船山《周易內傳》解經作法析論〉,《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鄭吉雄、楊秀芬、朱歧祥、劉承慧,〈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5期,2009年9月。
鄭富春,〈物我一原,死生一致——船山《正蒙注》生死觀初探〉,《鵝湖月刊》第29卷第7期,2004年1月。new window
鄭富春,〈安死自靖,貞魂恆存——從《楚辭通釋》看王船山的生死觀〉,《鵝湖月刊》第33卷第8期,2008年2月。
鄭富春,〈廣心餘情,裕於死生之際——王船山《詩廣傳》中的生死觀〉,《鵝湖月刊》第34卷第6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劉錦賢,〈儒家之知幾保命觀〉,《興大人文學報》第32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劉昌佳,〈王船山的「以物為師」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劉鄂培,〈論孟子的認識論-反映論、可知論——兼論從孟子到王夫之中國古代識識論的唯物傳統〉,《船山學刊》,1996年第2期。
蔡振豐,〈對王船山詩論中「以意為主」說的一點看法〉,《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釋〉,《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4月。new window
蔡振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new window
蔡家和,〈船山《正蒙注》中對性的詮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51卷,2010年7月。new window
蔡家和,〈王船山易學中「德」「成人」「氣化」思想的詮釋:以《周易外傳‧乾卦》為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12年9月。new window
戴景賢,〈論方以智王船山二人思想之對比性與其所展顯之時代意義〉,《文與哲》第12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戴景賢,〈論王船山之文明史觀及其歷史哲學〉,《文與哲》第21期,2012年12月。
韓振華,〈「日生日動」與生存的時間性命題-王船山「時」觀解析〉,《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9年4月。
三、網頁資料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result/T47/T47n1998a.htm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http://etext.fgs.org.tw/search.htm
維基文庫,http://zh.wikisource.org/wiki/Wikisource:%E9%A6%96%E9%A1%B5
漢典,http://www.zdic.ne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