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種路徑的新嘗試:由憲法「經濟價值秩序」論「職業自由」之保障內涵--以「性交易行為」為例
書刊名:世新法學
作者:霍酩壬
作者(外文):Huo, Ming-re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9:1
頁次:頁191-235
主題關鍵詞:經濟憲法勞動憲法職業自由勞動者保障性交易 行為Economic constitutionLabor constitutionFreedom of employeesThe guarantee of laborSexual transac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2
  • 點閱點閱:44
期刊論文
1.甯應斌(20020600)。性工作是否為「工作」?--馬克思的商品論與性工作的社會建構論。臺灣社會研究,46,87-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惠宗(20100100)。從法本質論談性交易行為作為一種職業自由--評釋字第六六六號解釋。月旦法學,176,135-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育典(2010)。處罰意圖得利與人姦宿者,合憲?。月旦法學教室,86,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維音(2011)。社會權此概念有何作用?。月旦法學教室,110,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士豪(200506)。我國之「勞動憲法」。銘傳大學法學論叢,4,145-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愛娥(19970100)。自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6(2),121-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士豪(20051000)。勞動基本權在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定位。政大法學評論,87,67-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建良(20080400)。經濟管制的平等思維--兼評大法官有關職業暨營業自由之憲法解釋。政大法學評論,102,71-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詹鎮榮(20060300)。憲法基本原則:第五講 社會國原則 起源、內涵及規範效力。月旦法學教室,41,3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惠宗(20030700)。憲法工作權保障系譜之再探--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為中心。憲政時代,29(1),121-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維音(2012)。工作權雙軌式系譜化之嘗試。司法院大法官101年度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霍酩壬(2011)。由整合社會憲法與經濟憲法之社會國原則論全民健保組織之變革(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越欽、王惠玲、黃鼎佑(2012)。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富(2001)。經濟學名詞寶典暨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臺北:鼎茂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清溪、許嘉楝、劉鶯釧、吳嘉敏(2011)。經濟學。臺北:自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維音(2000)。社會國之法理基礎。臺北:正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ieroth, Bodo、Schlink, Bernhard(2006)。Grundrechte Staatsrecht II。Auflage, Heidelberg:C. F. Müller。  new window
6.Schmidt-Bleibtreu, Bruno、Klein, Franz(1999)。Kommentar zum Grundgesetz。Luchterhand。  new window
7.孫文(1985)。三民主義。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育典(2006)。憲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法治斌、董保城(2010)。憲法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惠宗(1999)。德國基本法所保障之職業自由。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臺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英鈐(2004)。「自由法治國」與「社會法治國」的制度選擇--評釋字第472與473號。憲政民主與人權。臺北: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永欽(2006)。横看成嶺側成峰--從個別社會部門整合憲法人權體系。部門憲法。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立如、張文貞(2005)。認真看待社會變遷的憲法:變遷機制的初步探討。部門憲法。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舒芃(2009)。社會權在我國憲法中的保障。民主國家的憲法及其守護者。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永欽(2006)。部門憲法--憲法釋義學的新路徑?。部門憲法。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秀明、楊坤樵(20060000)。憲法與我國經濟部門之基本秩序。部門憲法。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