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勞資爭議處理法制之研究
作者:林福來
作者(外文):Lin Fu La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津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勞資爭議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調解仲裁不當勞動行為labor dispute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Mediationarbitrationunfair labor practic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9
有勞資關係就難免會發生勞資爭議。全球於2008年的金融海嘯導致許多企業發生經營危機,各企業先後實施因應措施,包括終止勞動契約,因而發生更多的勞資爭議。為了保護勞工權利和穩定僱用關係,建立健全的勞資爭議處理機制自有其必要性。相較於訴訟,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具有多樣性、可降低訴訟成本,以及迅速解決紛爭等特性。本論文以勞資爭議處理法為中心,並審視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機制,並介紹及討論美國的相關制度,作為我國相關法制之參考。
本論文分為九章:第一章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和方法。第二章概述勞資爭議事件的性質和類型,並討論常見的勞資爭議處理機制。第三章討論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接著介紹ADR在美國的歷史沿革及類型,並探討其如何運作,以作為後面各章之理論基礎。第四章著重於我國最常使用於勞資爭議之處理機制即調解機制,並探討美國的相關制度。第五章討論仲裁的性質和類型,並分析為何台灣的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並不如預期的切實有效,並介紹美國的勞資爭議仲裁機度。第六章則是介紹和比較台灣和美國的裁決制度,因裁決制度係2011年5月1日施行之新法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其發展是各方注目之重點。第七章則介紹臺灣的勞動訴訟相關制度,第八章則試著尋求勞動訴訟與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調合之道。並在最後一章,提出本論文之結論,以及針對各章節所提到的問題,提出健全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機制的建議。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led to the worst recession since the stock market crash of 1929 and the subsequent Great Depression.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varies across countries, but it usually includes the problems of falling demand for labor, downward wage pressures, increasing retrenchments and prolonged unemployment. Many employers reduced their labor costs by terminating employees from employment or reducing employees' wages and hours of work. For the protection of labor rights and stabilization for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diverse and professional labor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itigation,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 is more flexible, economic and efficient.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Act for Settlement of Labor-Management Disputes, and examines current labor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s in Taiwan. It also briefly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the relevan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may provide a useful model for the resolution of labor disputes.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nine chapters and its points are as follows:The first chapter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research motive and methods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2 of the dissertation initially outlines the nature and types of labor disputes, and discusses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thods used frequently in Taiwan. Chapter 3 discusses ADR systems .Being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it sketch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ypical forms of AD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urther examines how they worked. Chapter 4 focuses on conciliation and mediation emerged as the two most common means to resolve labor disputes in Taiwan. It also briefly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the relevan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Chapter 5 discusses the nature and types of arbitration, and analyzes why the Taiwanese labor arbitration system is no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s expected. As a point of reference, it also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rbitration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amines the benefits it provides in practice. The amendment to the Act for Settlement of Labor-Management Disputes passed the legislative procedure in 2009 and came into effect on May 1, 2011. Chapter 6 introduces and take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new adjudication system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new system is one of important reforms, the chapter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issues in Taiwan. Chapter 7 discusses Taiwanese labor litigation. With the rising popularity of ADR, Chapter 8 seeks a balance between litigation and ADR in settling labor disputes .To resolve those problems mentioned among the chapters, the concluding chapter suggests possible improvements to Taiwanese labor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s and other labor law reform proposals.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勞資爭議處理之國際比較,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92年初版。
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調處勞資爭議實務—斡旋、調解、仲裁,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98年再版。
王澤鑑,勞工法之社會功能及勞工法學之基本任務載:王澤鑑編,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頁347-373,作者自版,1993年。new window
司法院,智慧財產訴訟新制問題與解答彙編,司法院,2008年6月初版。
史尚寬,勞動法原論,史吳仲芳,1978年重刊。
吳光明,仲裁法理論與判決研究,臺灣財經協會,2004年初版。new window
吳光明、俞鴻玲,國際商務仲裁理論與發展,臺灣財經協會,2013年初版。
吳全成,我國勞資爭議案件委託民間團體協調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8年初版。
吳全成、馬翠華,勞資關係,一品文化,2011年初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2010年十一版。new window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中冊,三民,2009年修訂八版。
沈冠伶,民事訴訟法之新變革,自版,2009年11月初版。
林俊益,仲裁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2001年初版。
徐國淦,工運春秋:工會法制80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1年初版。
陳煥文,仲裁法逐條釋義,崗華傳播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增訂再版。
陳繼盛,勞工法論文集,財團法人陳林法學文敎基金會,1994年初版。
勞委會,100年度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例彙編,勞委會,2012年初版。
黃明陽,行政調解機制之比較 : 以消費爭議調解為中心,紅螞蟻經銷,2008年。
黃茂榮、張志銘、蔡宗珍,行政機關介入私權爭議之硏究,行政院硏考會,2000年。
黃國昌,勞資爭議處理法下調解及仲裁機制之檢討,勞工委員會,2007年3月初版。
黃國昌,程序法學的實證研究,元照,2012年初版。
黃程貫,勞動法,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修訂再版。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2002年修訂二版。new window
黃越欽(原著,王惠玲監修、黃鼎佑增修),勞動法新論,翰蘆,2013年四版。new window
楊建華、鄭傑夫,民事訴訟法要論,三民,2011年增訂版。
楊通軒,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五南,2012年三版。new window
劉士豪,勞動基本權在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定位(上),政大法學評論第87期,頁67-131,2005年。new window
衛民、許繼峰,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空大,1999年初版。new window
衛民、許繼峰,勞資關係 : 平衡效率與公平,前程文化,2006年初版。
簡良機,勞資爭議立法規範及處理制度之研究,五南,1991年10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
古松茂,勞資爭議處理法與仲裁法在勞資爭議處理中所面臨之困境探討,臺灣勞工季刊第3期,頁52-63,2006年。
古嘉諄,介紹美國法院體系內之附屬仲裁機制--兼談引進國內之可行性,律師雜誌第261期,頁3-8,2001年。
古嘉諄、蕭美玲,論調解及調解之技巧,仲裁第74期,頁37-59,2005年。
吳光明,從金融風暴論訴訟外糾紛解決 (Adr) 機制,法令月刊,第60卷第10期,頁74-96,2009年。new window
吳志豪,淺介美國adr制度之意義與模式--以美國加州為例(下),司法周刊第1325期,頁2,2007年。
吳志豪,淺介美國adr制度之意義與模式--以美國加州為例(上),司法周刊第1324期,頁2-3,2007年。
吳昭瑩,批判臺灣勞資爭議處理機制:以爭議標的二分法之必要性與處理機制的妥當性為探討核心,台灣勞動評論,第1卷第1期,頁13-47,2009年。new window
吳景芳,臺灣的法律扶助制度,軍法專刊,第58卷第3期,頁197-208,2012年。new window
李紀宏,調解理論暨實務--「促進式調解」簡介,仲裁第93期,頁96-110,2011年。
李洙德,勞動契約中的誠實信用與公平正義--高等法院九十三年勞上字第七五號判決評釋,法令月刊,第57卷第9期,頁29-45,2006年。new window
周兆昱,日本個別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介紹兼論對我國法制之啟示,律師雜誌第327期,頁74-84,2006年。
林佳和,勞工案件專家參審之問題初探,律師雜誌第253期,頁57-78,2000年。
林佳和,勞動專業法庭--德國制度之簡析,月旦法學第166期,頁42-58,2009年。
林佳和,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的前世今生載: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編,搞工會 :工會正義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頁127-149,台灣勞工陣線協會,2012年。
林俊益,從商務仲裁談勞資爭議仲裁,勞務仲裁第2期,頁2-13,1994年。
林福來,論勞工之法律訴訟扶助,中律會訊雜誌第15卷第6期,頁15-27,2013年。
林斌,衝突管理取向的治理工具:美國聯邦政府替代性爭議解決制度之分析,稻江學報,第2卷第2期,頁127-150,2007年。
邱昀薇,淺談勞資爭議處理法第8條「調解、仲裁及裁決期間」規定之意涵,臺灣勞工季刊第30期,頁80-87,2012年。
邱琦,移付調解與強制仲裁--以美國伊利諾州庫克郡巡迴法院為借鏡(下),司法周刊第1305期,頁2,2006年。
邱琦,移付調解與強制仲裁--以美國伊利諾州庫克郡巡迴法院為借鏡(上),司法周刊第1304期,頁2-3,2006年。
邱駿彥,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中「裁決制度」之考察--以日本制度之經驗為借鏡,華岡法粹第29期,頁117-149,2003年。new window
金士平,勞資糾紛我不怕--勞工訴訟扶助措施制度說明,臺灣勞工季刊第19期,頁74-81,2009年。
侯岳宏,美國與日本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頁301-382,2010年。new window
侯岳宏,台灣不當勞動行為之實體與程序規範,臺灣法學雜誌第184期,頁5-21,2011年。
張哲航,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機制程序法理初探--以仲裁及調解為例,臺灣勞工季刊第10期,頁86-95,2007年。
張義德,不當勞動行為制度之研究-以日本與我國之「不利益待遇」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嘉真、洪舒萍,臺灣調解制度之簡介與比較,萬國法律第163期,頁55-66,2009年。
張憲政,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中仲裁者的資格與條件,勞工行政第147期,頁54-59,2000年。
張鑫隆,勞工專門訴訟程序之改革--以日本「勞動審判制度」為考察對象,月旦法學第166期,頁23-41,2009年。
郭玲惠,德國勞工訴訟制度,勞資關係,第12卷第1期,頁26-40,1993年。
陳文靜,法律扶助之運用,律師雜誌第300期,頁38-41,2004年。
陳賜良,調解的基本程序及其作為原則,全國律師,第14卷第2期,頁86-92,2010年。
陳賜良,談adr概念下的法學教育與司法程序,司法周刊第1475期,頁2-3,2010年。
黃國昌、林常青、陳恭平,勞資爭議協調程序之實證研究--以「政府協調」與「民間協調」之比較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第7期,頁209-267,2010年。new window
黃程貫,臺灣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臺灣勞工季刊第26期,頁40-49,2011年。
劉士豪,勞動基本權在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定位(上),政大法學評論第87期,頁67-131,2005年。new window
劉士豪,我國勞資爭議協調與調解程序初探,臺灣勞工季刊第12期,頁14-22,2008年。
劉長宜,臺中地院調解業務概況與展望--以司法事務官承辦調解業務之效能為中心,司法周刊第1570期,頁3,2011年。
潘世偉,建構有效的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從我國勞動關係政策談起,勞資關係,第18卷第6期,頁6-15,1999年。
蔡炯燉,試論我國勞資爭議之仲裁制度,月旦法學第14期,頁20-28,1996年。
蔡炯燉,制定勞工訴訟程序法之必要性,勞資關係,第18卷第6期,頁16-22,1999年。
衛民,美國處理勞資爭議調解制度及實務,勞務仲裁第7期,頁2-5,1995年。
衛民,中英勞資爭議仲裁制度比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頁389-426,2000年。new window
衛民,新工會法第35條之內容分析--兼論規範雇主之不當勞動行為的複雜性與困境,台灣勞工季刊第23期,頁84-93,2010年。
鄭文龍,法律扶助法之簡介,律師雜誌第300期,頁30-37,2004年。
鄭津津,我國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現況與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6期,頁65-104,2002年1月。new window
鄭津津,美國勞資爭議行為正當性之探討= a Study on Labor-Management Confrontation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0期,頁75-109,2006年12月。new window
鄭津津,我國勞資爭議調解制度之研究,月旦法學第159期,頁22-38,2008年。
鄭津津,健全我國之勞資爭議調解與仲裁機制--以獨任調解人及獨任仲裁人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0期,頁117-160,2011年12月。new window
鄭津津,新勞資爭議處理法施行成效之檢視--以調解與仲裁機制為中心,臺灣勞工季刊第30期,頁28-39,2012年。
鄧學良,改進我國勞資爭議處理程序之具體建議,月旦法學第14期,頁29-36,1996年。
鄧學良,日本勞動審判法制之意義與啟示,臺灣勞工季刊第7期,頁88-95,2007年。
謝棋楠,美國全國勞工關係局之角色,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義守大學、高雄市勞資關係協會主辦:2004年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實務暨學術研討會,頁1-17,2004年11月。
謝棋楠,美國不當勞動行為認定與裁決之規範--兼與我國九十二年版勞動三法草案相關條文初步對照,育達學院學報第10期,頁97-118,2005年。
藍婉今,法律扶助制度簡介 (國內篇)--法律扶助基金會成立三年軌跡,律師雜誌第337期,頁14-22,2007年。
藍瀛芳,仲裁的法律關係,月旦法學第159期,頁171-195,2008年。
蘇清恭,調解流程管考之檢討--以民事強制調解為中心,司法周刊第1528期,頁2-3,2011年。

(三)專書論文
余天琦,勞資爭議調解載:李念祖、李家慶編,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頁358-379,三民,2012年初版。
吳光明,美國之訴訟外糾紛解決(Adr)機制載於吳光明編仲裁法理論與判決研究,翰蘆圖書,2004年。new window
李念祖,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導論載:李念祖、李家慶編,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頁3-21,三民,2012年初版。
李俊瑩,勞資爭議仲裁載:李念祖、李家慶編,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頁192-208,三民,2012年初版。
李家慶,我國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之發展現況與檢討載:李念祖、李家慶編,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頁22-50,三民,2012年初版。
林良榮,不當勞動行為制度之國際發展史及其立法政治意義:兼論我國不當勞動行為制度之立法政策載:林良榮、邱雨凡、張鑫隆編,工會保護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頁1-17,勞動視野工作室,2012年初版。
林佳和,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的前世今生載: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編,搞工會 :工會正義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頁127-149,台灣勞工陣線協會,2012年。
林瑤,臺灣民間及行政調解之制度與實踐載:李念祖、李家慶編,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頁325-344,三民,2012年。
邱駿彥,『勞資爭議行為與勞動法令之研析』專題評析二—他山之石要如何雕琢出堪用的玉石~勞資爭議行為與勞動法令間之調和~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勞資爭議行為論文集,頁297-32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7年初版。
范光群,仲裁人倫理載:台北律師公會編,法律倫理,頁325-344,五南,2011年初版。
張鑫隆,我國不當勞動行為之裁決救濟與工會保護載:林良榮、邱雨凡、張鑫隆編,工會保護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頁19-72,勞動視野工作室,2012年初版。
焦興鎧,美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之研究載:馬漢寶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法律哲理與制度--公法理論,頁459-490,元照,2006年初版。
黃正宗,仲裁協議載: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編,仲裁法新論,頁48-81,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2年再版。
楊崇森,仲裁之基本觀念載: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編,仲裁法新論,頁1-47,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2年再版。
劉志鵬,勞資爭議仲裁程序之研究—以行政解釋為檢討對象載:劉志鵬編,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硏究,頁460-471,元照,2000年初版。new window
劉志鵬,評述基隆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勞資爭議仲裁事件載:劉志鵬編,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硏究,頁442-457,元照,2000年初版。new window
潘世偉,勞資爭議行為與美國勞資關係之發展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勞資爭議行為論文集,頁47-86,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7年初版。
蔡炯燉,美國勞資爭議行為法制之研究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美日勞資爭議行為法制之研究,頁1-310,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7年初版。
衛民,我國第三屆勞資爭議仲裁委員基本資料分析載:臺灣省勞資關係協會編,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委員與仲裁案例分析,頁1-32,臺灣省勞資關係協會,1993年初版。
鄭傑夫,勞動訴訟載:臺灣勞動法學會編,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頁507-561,新學林,2005年一版。

(四)座談會論文
村忠孝史(張鑫隆譯),實施勞動審判制度之意義和今後的展望,勞委會主辦:2007健全勞資爭議訴訟上及訴訟外紛爭處理機制國際學術研討會,頁109-120,2007年。
周兆昱,我國雙軌制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台北律師公會、台灣勞動法學會主辦:101年度我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實施週年研討會--如何朝向一個本土化的制度建構?,頁85-110,2012年5月。
林良榮,論裁決委員會之準司法性與救濟命令之法理,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台北律師公會、台灣勞動法學會主辦:101年度我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實施週年研討會--如何朝向一個本土化的制度建構?,頁165-181,2012年5月。
康長健,中介團體勞資爭議處理的角色與功能:實務面探討,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實務暨學術研討會,頁40-51,2004年。
鄧學良,勞資事務之民間中介團體與勞資爭議處理,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實務暨學術研討會,頁1-33,2004年。
謝棋楠,美國全國勞工關係局之角色,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義守大學、高雄市勞資關係協會主辦:2004年勞資爭議處理機制實務暨學術研討會,頁1-17,2004年11月。
(五)學位論文
洪如旭,我國勞資爭議協調機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義德,不當勞動行為制度之研究-以日本與我國之「不利益待遇」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慧敏,勞動法上訴訟外紛爭解決處理機制(Adr)之研究-以勞資爭議處理制度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劉妙玲,替代爭議解決方案於企業內部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蔡信章,美國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之研究--兼論我國相關法規應有之發展,勞工研究第127期,頁80-109,1997年。
蘇淑婷,我國個別勞資爭議處理程序之研究,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六)網路資料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16/today-e1.htm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particle-4840-1.html
公視電視網網站http://www.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03933
聯合理財網網站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4628909.shtml
HiNet新聞網站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1889438&option=finance
YAHOO新聞網站http://tw.news.yahoo.com/%E8%8F%AF%E9%9A%86%E6%8A%97%E7%88%AD%E7%99%BE%E6%97%A5%E6%8B%86%E6%A3%9A-%E5%8B%9E%E6%96%B9-%E5%B0%9A%E6%9C%AA%E8%90%BD%E5%B9%95-143229253.html
華視新聞網站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302/201302061191188.html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ct.asp?xItem=31310&ctNode=242&mp=1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ct.asp?xItem=53409&ctNode=2269&mp=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網站http://www.cla.gov.tw/cgi-bin/SM_theme?page=49e6c7f7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公報上網系統http://lci.ly.gov.tw/
勞委會網站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492a39d0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aboutus/aboutus06.asp
勞委會統計資料庫統http://statdb.cla.gov.tw/statis/stmain.jsp?sys=220&ym=10100&ymt=10100&kind=21&type=1&funid=q050212&cycle=42&outmode=0&compmode=0&outkind=3&fldspc=0,5,&codspc0=0,2,&rdm=rUigeilm
聯合新聞網網站: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813638.shtml
法扶基金會網站:http://www.laf.org.tw/tw/a3_2_1_1.php?pjtype1idno=4&idno=62
扶扶基金會網站:http://www.laf.org.tw/tw/a2_2_2.php
法扶基金會網站:http://www.laf.org.tw/tw/a2_6.php
考選部網站 http://wwwc.moex.gov.tw/main/news/wfrmNews.aspx?kind=5&menu_id=317
勞委會網站:http://www.cla.gov.tw/cgi-bin/SM_theme?page=49ab4663
勞委會網站: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517496b8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aboutus/aboutus06.asp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網站,http://210.241.21.133/DOC/5590/ADPApcPlan_2013032011594312.htm
勞委會網站: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517496b8
二、英文
(一)書籍
Carrell, Michael R.&Christina Heavr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Labor Relations: Cases, Practice, and Law, 8th ed, Merrill Pub Co(8th ed, 2006).
Goldberg, Stephen B. ET AL., Dispute Resolution:Negotiation, Mediation, and Other Processes, 4th ed, New YorkAspen Publishers(4th ed, 2003).
Gorman, Robert A.&Matthew W. Finkin, Basic Text on Labor Law:Unioniz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2nd ed,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 Paul, MN(2nd ed, 2004).
Gould IV, William B., A Primer on American Labor Law, 4th ed, Mit Press(4th ed, 2004).
Holley Jr, William H. ET AL., The Labor Relations Process, 9th ed, South-Western Pub(9th ed, 2008).
Kovach, Kimberlee K., Mediatio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2003).
Nolan, Dennis, Labor and Employment Arbitration in a Nutshell, 2nd ed, west group(2nd ed, 2007).
Rau, Alan Scott ET AL., Mediation and Other Non-Binding Adr Processes, 3th ed, Foundation Pr(3th ed, 2006).
Roberts, Simon&Michael Palmer, Dispute Processes:Adr and the Primary Forms of Decision-Making,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nd ed, 2005).
Sauer, Robert L.&Keith E. Voelker, Labor Relations:Structure and Process, 2nd ed,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2nd ed, 1987).
Ware, Stephen J.,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West Group(2001).
(二)期刊論文
Association, Harvard Law Review, Note, Mandatory Mediation and Summary Jury Trial: Guidelines for Ensuring Fair and Ef-Fective Processe, 103 Harv. L. Rev. 1086, (1990).
Boomer, Robert G., Making the Most of Court Ordered Mediation, 49-MAR Disp. Resol. J. 17, 17-22(1994).
Gauvey, Susan K.&Heather R. Pruger, Trials, Verdicts and Mediation in Maryland's U.S. District Court, 43-AUG MDBJ 52, 52(2010).
Nosyreva, Elena,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7 ANNSICL 7, (2001).
Schuler, Kirk W., Adr's Biggest Compromise, 54 Drake L. Rev. 751, (2006).
Welsh, Nancy A., Court-Ordered Adr:What Are the Limits?, 12 HAMJPLP 35, (199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