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胡承珙《毛詩後箋》的文義訓詁與經義闡釋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郭全芝
作者(外文):Guo, Quanzh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5:2=98
頁次:頁99-111
主題關鍵詞:胡承珙毛詩後箋詩經訓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2003)。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的語言學傾向。淮北煤炭師院學報,200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向群、閻春心(2011)。皇侃《論語義疏》的注經特色。哲學動態,2011(1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維華(1993)。三月成婦祭之歌--《詩‧關雎》別解。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維華(2000)。詩禮之間:婚禮重別說及其於〈關雎〉的文化定位。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璞、邢昺(1980)。釋器‧爾雅。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陽修(1987)。詩本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毛亨、鄭玄、孔穎達(1980)。毛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承珙、郭全芝(1999)。毛詩後箋。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屈萬里(1985)。屈萬里先生文存。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承珙(1995)。答陳碩甫明經書。求是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承珙(1995)。與竹邨書。求是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承珙(1995)。寄姚姬傳先生書。求是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克雅(2001)。胡承珙解經方法探究。清代學術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