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族化與民主化在香港問題上的展開
書刊名:一國兩制研究
作者:王理萬
作者(外文):Wang, Liw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3
頁次:頁117-128
主題關鍵詞:國族化民主化香港國家建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1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馬嶽(20070600)。民主化與香港的後殖民政治之路。二十一世紀,101,13-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飛(20111200)。香港大陸化,還是大陸民主化。二十一世紀,128,15-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勇(2006)。"回歸國家"與現代國家的建構。東南學術,200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曹旭東(2013)。香港政黨政治的制度空間。法學,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紀碩鳴、張倩燁(20130714)。香港第三條路超越建制派泛民派。亞洲週刊,27(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路曲(2012)。社群與國家認同的產生、構建及變遷。學習與探索,20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歐陽斌(2007)。香港是誰?回歸十年後的身份迷失。鳳凰週刊,2007(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凌德(2012)。"港獨"勢力冒起的背後。鳳凰週刊,201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華群(2002)。香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芻議--對外事務實踐的視角。比較法研究,2002(1),75-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饒美蛟、楊偉文(200012)。論香港區域諮詢制度之發展及其政經功能。亞洲研究,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弘毅(20070600)。中庸之道與一國兩制的法治實踐。二十一世紀,101,2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永清(2000)。香港公務員體制改革的原因及範式選擇。特區理論與實踐,200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儲建國(2012)。精英自律、政治轉型與民主質量。探索與爭鳴,20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國謙、劉頌傑(2007)。香港發展民主需要國家認同。鳳凰週刊,2007(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少偉(2010)。香港國民身份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香港教師中心學報,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榮光(20110000)。香港特區國民教育的議論批判。Education Journal,39(1/2),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海波、邢立軍(2013)。國民教育、意識形態與身份意識建構--從香港國民教育開展受阻談起。學術界,20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魏健馨(20130700)。對香港國民教育問題的幾點思考。一國兩制研究,17,116-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濤(2010)。民主化與種族清洗:讀邁克‧曼〈民主的陰暗之面〉。原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Ku, Agnes S.(200407)。Immigration Policies, Discourses, and the Politics of Local Belonging in Hong Kong (1950-1980)。Modern China,30(3),326-360。  new window
21.江宜樺(19970300)。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25,83-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許文英(20090300)。中國對香港民主權利論述分析。問題與研究,48(1),133-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Rustow, Dankwart A.(1970)。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Toward a Dynamic Model。Comparative Politics,2(3),337-36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錢永祥(19991120)。自由主義與國族主義--兩種政治價值的反思。"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進發(20130914)。分裂社會中的贏者全拿:馬來西亞政治體制與社會結構的錯配。"當代馬來西亞政治理念暨制度之省思"研討會。吉隆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伯特‧達爾、曹海軍、佟德志(2006)。民主及其批評者。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雲(2011)。香港城邦論。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振汝(2006)。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eywood, Andrew、陳思賢(2009)。政治的意識形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家偉(2009)。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紹光(2008)。民主四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Orum, Anthony M.、張華青(1991)。政治社會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彭廣(2012)。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2011)。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文件滙編。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20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文件滙編。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Grosby, S.(2005)。Nation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馬嶽(2010)。香港政治:發展歷程與核心課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強世功(2010)。中國香港:政治與文化的視野。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呂大樂(2011)。香港•生化•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佐洱(2012)。我所親歷的香港回歸談判。香港:香港鳳凰書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Castells, M.(2011)。The Power of Identity。Oxford:Wiley-Blackwell Press。  new window
17.劉兆佳(2012)。回歸十五年以來香港特區的管治及新政權建設。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塞繆爾.P‧亨廷頓、劉軍寧(1998)。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何濼生、鄭宇碩(1991)。創造香港新紀元。香港:突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汝德(2011)。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香港:天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啟能(2007)。大英帝國從殖民地撤退前後。北京:方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平(2006)。香港政治發展:1980-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世海(2011)。香港政黨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彭定康、蔡維先、杜默(1998)。東方與西方:彭定康治港經驗。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有智(2011)。親歷:回歸與合併--張浚生訪談錄。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趙睿、宋瑩(1997)。中國領導人談香港。香港:明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20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文件滙編。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龍應台(2010)。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香港:天地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家英、尹寶珊(2003)。主要官員問責制的成效及其對香港政治發展的影響。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卡爾‧波普爾(1998)。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紹光(2010)。祛魅與超越:反思民主•自由•平等•公民社會。北京:中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2011)。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文件滙編。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本土論述編輯委員會(2009)。本土論述2009:香港的市民抗爭與殖民地秩序。臺北:漫遊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曾蔭權(20101013)。2010至2011年施政報告:民心我心‧同舟共濟‧繁榮共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傑奧弗里‧瓦德、王聰(2012)。美國內戰。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喬治‧P‧弗萊切、陳緒綱(2009)。隱蔽的憲法:林肯如何重新鑄定美國民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安東尼‧吉登斯、郭忠華(2010)。全球時代的民族國家:吉登斯講演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鍾士元(2001)。香港回歸歷程:鍾士元回憶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金耀基(1997)。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Mann, Michael(2005)。The Dark Side of Democracy: Explaining Ethnic Cleans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1.Grosser, Alfred、王鯤(2010)。身份認同的困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Barker, Chris、羅世宏(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許家屯(1993)。許家屯香港回憶錄。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吳叡人(2011)。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劉蜀永(2009)。簡明香港史。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泓(20061218)。國族與國族的認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香港立法會秘書處。數據摘要:有關在香港制定政黨法的意見(IN17/04-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龍子明(20070620)。香港"人心回歸"面面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家健(20121009)。祭出龍獅旗暴露"港獨"居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121014)。龍獅旗象徵本土為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海倫(20110717)。解讀香港:識破官商同謀--顧汝德觀察香港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130626)。香港回歸奠定政制發展堅固基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意見書(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CB(2)2336/10-1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黎(譯)(20120907)。香港"國民教育"爭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家英、尹寶姍(2004)。對中國的"重新想像":回歸後的身份認同的延續與變化。香港社會政治的延續與變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均才(2011)。學做中國人:後殖民地時代香港國民教育的文化政治。香港•生活•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建雷(2006)。"身份認同政治":研究回顧與思考。身份認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大樂(1997)。香港故事:「香港意識」的歷史發展。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香港: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柏生(2003)。香港民主公民的發展與公民教育。教育發展與課程革新:兩岸四地的視域和經驗。香港:港澳兒童教育國際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傑偉(2006)。市井國族主義:重劃大陸與香港的文化版圖。香港‧文化‧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