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星星都在說話》中的離散書寫與身分認同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吳貞瑩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3
頁次:頁126-139
主題關鍵詞:蔡素芬離散書寫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0
  • 點閱點閱:5
蔡素芬的小說常以時代下的離合悲歡為主題,訴說著女性在時代的巨輪下如何以渺小的自身面對命運處境與感情。然而,仔細探究蔡素芬的小說《星星都在說話》卻發現,它不同與以往蔡素芬以女性主體意識為主題所書寫的小說,轉而以「男聲」來說著近年來年輕人在追尋「美國夢」之異國生活下的所面臨身分認同與國族認同的迷惘。「我是誰?」不但是時時刻刻縈繞於異鄉人心頭的問題,更是蔡素芬想要透過《星星都在說話》所揭露的全球化現象:當離散成為全球化的經驗,家國的認同與界線彷彿既模糊又曖昧不清。《星星都在說話》是蔡素芬【鹽田三部曲系列】的最後一本。除了延續了前兩部小說探討時代與命運的糾格、命運與愛情的糾結等命題之外,《星星都在說話》更將議題擴大到了移民者所面臨的離散與認同議題。因此本論文將探討蔡素 芬如何透過《星星都在說話》來呈現故事主角在離散的命運中對自身的身分與家國之認同的探索與省思,以及營造、書寫離散經驗。第一部份探討蔡素芬如何運用雙線並進模式來探討男主角晉思在異國所遭遇的身分認同與國族認同議題;第二部分則耙梳蔡素芬如何運用書中反覆出現的三個意象「雪」、「椰子樹」、「星星」來營造並書寫離散經驗。
期刊論文
1.江宜樺(19970300)。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25,83-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言叔夏、李欣恬(2014)。學會辨識星星的話語。聯合文學,355,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武正滿(2005)。妙用雙線盡展魅力--淺談文學作品中雙線结構的運用。甘肅農業,2005(12),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湘雲。景觀植物與熱帶南國景象--椰樹栽植。臺灣學通訊,80,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強生(2014)。化繁複於無形--讀《星星都在說話》。聯合文學,355,7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紀大偉(2014)。三部曲的變數與常數。聯合文學,355,5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家俊(2004)。身分認同導論。外國文學,2004(2),37-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春苗(2011)。論古詩詞中的雪意象。文學教育,2011(1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忠岳(2008)。離散文化中的身份認同與他者處境:以《閃亮閃亮》與《野草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天明(2003)。中國神話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卡爾拉.柯爾.哈特尼克、陳以新(2008)。離散與混雜。臺北:國立編譯館: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春榮(2013)。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華倫、韋勒克、梁伯傑(1991)。文學理論。台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素芬(2014)。星星都在說話。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有成、張錦忠(20100000)。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all, Stuart(1990)。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dend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London:Lawrence & Wishart。  new window
2.Hall, Stuart(1996)。Who Needs Identity?。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  new window
3.林鎮山(2006)。瓢萍與斷蓬:白先勇和保真的離散書寫。離散.家國.敘述。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