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觀光地景的建構與意涵
作者:盧建成
作者(外文):Jian-Cheng L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陳國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觀光地景新文化地理臺灣tourism landscapenew cultural geography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觀光景點呈現的景觀絕非隨機,或是渾然天成,觀光地區的景觀及意象,是自然與人為力量合作產生,也是社會文化主流意識凝聚一地的展現。因此,透過景點的分析,可以探討其背後的社會與文化的意涵。本研究採取新文化地理學的角度,不但將地景視為一套象徵符號的表意系統,亦將觀光地景視為文化地景的一環。利用各時代官方選定的風景為主要的研究素材,從景點的地理空間分布為起點,加上各景點在該時代的詮釋與觀光活動,定義其觀光地景的建構。主要的研究目的,就在探討自清代以來,歷代政府在臺灣選擇與建構的風景,所反映出臺灣社會對於這塊土地的態度,乃至於在不同政權下治臺理念的演變歷程。
透過不同時代觀光地景的解讀,顯示出清代的臺灣是北京朝廷遙遠的邊疆;日治時期從東京來的總督,希望將臺灣打造成日本的南國之境;戰後戒嚴時期,臺灣是繼承南京政府的中國正統;直到解嚴之後才製造出屬於臺灣本島的風景。
解讀各時代的觀光地景,可以見到風景的選擇與建構,確實可以反映出各時代台灣社會,對於臺灣這塊島嶼的經營態度。
The image of a tourist attraction has never been taken shape naturally. It is always been artificially constructed by our society. Therefore,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of these tourist attractions, we can decipher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meaning behind them. This study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and the tourism landscap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of our society. Therefore, the symbols in the tourism landscapes can also been read as texts, and so to reflect the attitudes of different government regimes to this island of Taiwan.
The study result shows that Taiwan was treated as a remote frontier by Qing court in Beijing; and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tried to turn Taiwan into her exotic southern territory in the Japanese empire. However,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martial law had been applied to Taiwan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is Chinese government in Taiwan considered herself as the orthodox regime of China. Only after the martial law was lifted, the island of Taiwan can start to construct the authentic tourism landscapes of herself.
Reading the tourism landscapes of Taiwan, not only we can see the meaning behind the images, but also reveal the attitude of each regime to the island of Taiwan.
參考文獻
專書:
(清) 王禮、陳文達(康熙59年)臺灣縣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出版。
(清) 王瑛曾(乾隆27年)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出版 。
(清) 李丕煜、陳文達(康熙59年)鳳山縣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出版。
(清) 周鍾瑄、陳夢林(康熙56年)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出版。
(清) 范咸、六十七(乾隆12年)重修臺灣府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出版 。
(清) 高拱乾(康熙35年)臺灣府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出版 。
(清) 陳淑均(咸豐2年)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出版 。
(清) 陳朝龍、鄭鵬雲(光緒21年)新竹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出版。
(清) 陳培桂、林豪(同治10年)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出版。
(清) 魯鼎梅、王必昌(乾隆17年)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出版。
千千岩助太郎(1936)臺灣山岳寫真集。臺北:臺灣山岳會。
小穴武次(1920)課外讀本第一編地理物語臺灣旅行。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
中山正善(1937)臺灣遊記。臺北:天理教道友社。
牛建科(2003)試論國家神道思想理論之淵源。王寶平主編:神道與日本文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王德威(2005)地理詩學,王德威主編,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市: 城邦文化。
王寶平(2003)神道與日本文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王鴻楷(1992)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臺北:交通部。
加藤駿(1928)常夏之臺灣。臺北:常夏之臺灣社。
池上清德(1936)臺灣寫真大觀。臺北;臺灣教育資料研究會。
伊能嘉矩(1902)臺灣志。東京都:文學社。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出版社。new window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吳永華(2000)臺灣歷史紀念物-日治時期臺灣史蹟名勝與天然紀念物的故事。臺北:晨星。
吳德功(1992)觀光日記。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市 : 省文獻會。
杜正勝(1995)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與宇宙觀,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李銘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臺北:揚智文化。
李建興(1984)綠旗處處飄。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李筱峰(2004)台灣全志卷首戰後台灣變遷史略。臺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何培齊(2007)日治時期的台北。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志賀重昂(1901)日本風景論。東京市:文武堂。
林天蔚(1995)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
武澤賓太郎(1938)臺灣旅行案內。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長崎浩(年份不詳)臺灣的國立公園。國立公園協會發行。
岡田紅陽(1939)臺灣国立公園寫真集。臺北:臺灣国立公園協会。
秋守常太郎(1941)臺灣旅行。大阪:秋守常太郎。
施淑宜(1996)海國圖索─臺灣自然地理開發。臺北:立虹。
徐文伋(1957)星馬記者訪台觀感。臺北:英文自由中國評論社。
陳石煌(1936)樂園臺灣の姿。臺北:麗島出版部。
陳君愷(2006)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臺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昭瑛(2000)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教政策。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陳捷先(1996)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鸞鳳(2007)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台北市:學富文化。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臺灣史。台北:五南圖書。new window
康培德(2008) 當代學科分類下六體篇的實踐場域?以續修花蓮縣志為例。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賀田直治(1915)臺灣中央山脈橫斷記-併太魯閣蕃地視察概要。東京:拓殖新報社。
游登良(2002)臺灣國家公園史1900-2000。臺北:內政部營建署出版。
鄭吉雄(2002)中國方志學的跨世紀展望。收入黃俊傑: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劉麗卿(2002)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臺北:文津出版社。
謝冰瑩等註譯(1991)新譯古文觀止,修訂初版。臺北:三民書局
楊一峰(1957)一峰遊記。臺北:世界書局。
鄭政誠(2005)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蕭瓊瑞(2006)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new window
臺中神社御造營奉贊会(1939)臺灣神社御造營奉賛會趣意書竝會則。臺北:臺湾神社御營奉贊会。
建功神社社務所(1940)建功神社誌。臺北:建功神社社務所。
柴田廉(1999)臺灣同化策論。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葛繼勇(2003)日本古代的大陸移民系神社之研究。收錄於王寶平主編:神道與日本文化,頁150-168。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李汝和主修(1970)台灣省通誌,卷一土地志勝蹟篇。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交通部觀光事業委員(1969)觀光事業研究手冊。臺北:交通部。
官幣大社臺灣神社御造營奉賛會(1939)臺灣神社神苑計畫平面圖。臺灣神社御造營奉賛會趣意書竝會則,頁26。
臺灣風景協會(1956)我們做了什麼。臺北:臺灣風景協會。
臺灣神社社務所(1935)臺灣神社誌。臺北市:松崎貞吉。
臺灣總督府(1943)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臺灣總督府(1943)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臺灣總督府(1935)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臺灣總督府(1935)公學校地理書卷一改定趣意書。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纂。
臺灣旅行社(1952)臺灣導遊。臺北:臺灣旅行社。

學位論文:
呂芳麟(2005)國家神道與臺灣殖民地統治。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源(2004)花蓮旅遊目的地意像與旅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奇摩網站的旅遊社. 群使用者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正武 (2005)日治時代臺南州神社之研究。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玟 (2007) 道咸同時期 (1821~ 1874) 台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黃士娟(1998)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慧(1999)從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
蔡欣雁(2004)日治後期臺州國家神道之傳播及影響〔1931-1945〕。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榮任(2001)一種傅科權力技術的歷史建構-從臺灣日治時期神社到戰後忠烈祠。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麗蓮(2006)日治時代臺灣的神社政策-以其在國民統合中扮演之角色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譯著:
Claval, P. 著、鄭勝華等譯(2005):地理學思想史(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thoughts)(二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rang, M. 著、王志弘等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圖書。
Hardacre, H. 著、李明峻譯(1995)神道與國家1868-1988:日本政府與神道的關係。臺北市:金禾發行、揚智總經銷。
Hedin, S. 著、李宛蓉譯(2010)我的探險生涯(My life as an explorer, Sven Hedin, 1925)。臺北:城邦文化。
Huntington, 著(2008)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臺北:左岸文化。(Huntington, S., 2004.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Nash, C. 著、李延輝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臺北市:巨流圖書。
Veblen, T. 著、李華夏譯(2007)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Thorstein Veblen, 1899)。臺北市:左岸文化。
河合敦著、劉錦秀譯(2005)日本史圖解。臺北:商周出版社。
周永芳校釋(2004)臺灣旅行記校釋;邱文鸞、劉範徵、謝鳴珂等原著。臺北:臺灣古籍。
沼井鐵太郎著,吳永華譯(1997)臺灣登山小史。臺北:晨星。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等譯(2009)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原著1992年東京大學出版會。
南博著、邱琡雯譯(2003)日本人論:從明治維新到現代。臺北:立緒文化。
亞當.庫珀、杰西卡.庫珀主編、馬加東等譯(1989)社會科學百科全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2002)臺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網路檔案資料庫: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7年調製,1997年遠流出版社再版,《臺灣堡圖》第17號〈士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件名:高爾夫球場神社房屋接收案。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典藏號:0032662002700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中研院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
臺灣日日新報。
中央日報。
國家文化資料庫。
榮民文化網,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中文期刊
左顯能(1983)臺灣海岸地帶風景遊憩區規劃與經營之探討。交通建設32(9): 51-60。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五期,83-121頁。new window
林開世 (2003) 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 1(2): 1-38。new window
林樂健(1978)台中縣大甲鎮鐵砧山風景區規劃。中國園藝24(2): 89-104。
衣若芬(2006) 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東華人文學報,9: 113-134。new window
蔡龍保(2002)日治時期台灣國有鐵路與觀光業的發展。臺北文獻: 142期,頁69-86。
施正鋒(2005)由多元文化主義、共和主義、到憲政主義的思辯-建構多元族群的民族國家。國家政策季刊4(2): 5-28。new window
施添福(1990)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頁1-68。new window
施添福(1995)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頁39-7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翼漢(2004)歷史與文化資產之於「過去」。博物館學季刊:18(2),79-94。new window
陳耀宏 (1992)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成立後初期的動態活動之概況:民國41(1952)年至民國50(1961)年之動態青年活動。體育學報 No.14(1992/12) pages177-192。new window
蘇一志(1996)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空間的形成與分析 1950~1995 年。台灣大學地理學報,no.21,頁 39~64。new window

英文:
Aitchison, C. (2000) Leisure and Tourism Landscapes: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ies. New York: Routledge.
Andrade, T. (2008)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teljevic, I., & Doorne, S. (2002) Representing New Zealand: tourism imagery and ideolog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9(3), 648-667.
Baloglu, S., McCleary, K.W. (1999) 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26, Pages 868–897.
Baranowski, S. (2007) Strength through joy: Consumerism and mass tourism in the Third Rei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lgum, K. (1993) Displaying the nation: a view of nineteenth-century monuments through a popular magazine.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pp. 457-474.
Cosgrove, D. E. (1984)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London: Croom Helm.
Cosgrove, D. (1989) Geography is everywhere: culture and symbolism in human landscapes. In D. Gregory, & R. Walford (Eds.), Horizons in human geography. London: Macmillan.
Costrove, D., Daniels, S. (1988)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Design and Use of Past Environm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zen, M.P. (1990)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Landscape. New York: Routledge.
Daniels, S. (1993) Fields of Vis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rvey, D. (1979) Monument and myth.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9(3), 362-381.
Duncan, J. A. M. E. S. (1990) The city as text: 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 in the Kandyan kingd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ncan, J. (1995) Landscape geography, 1993-94.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 414-22.
Gartner, W.C. (1993)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In M. Uysal, D.R. Fesenmaier (Eds.), Communication and Channel Systems in Tourism Marketing. New York: Haworth Press, pp. 191–215.
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unn, C.A. (1988) Tourism Planning.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Jackson, J. B. (1984)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Yale University Press.
Jafari, J. (2000) Encyclopedia of tourism. New York: Routledge.
Leiper, N. (1990)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7: 367-384.
MacCannell, D. (1976)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Miller, A. (1992) Everywhere and Nowhere: The Making of the National Landscape.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4: 207-229.
Muir, J. (1997) Nature Writings: The Story of My Boyhood and Youth, 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 the Mountains of California, Stickeen, Selected Essays. W. Cronon (Ed.). Library of America.
Nogué, J., & Vicente, J. (2004) Landscap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atalonia. Political Geography, 23(2), 113-132.
Palmer, C. (2005) AN ETHNOGRAPHY OF ENGLISHNESS: Experiencing Identity through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2, Pages 7–27.
Pike, S. (2002) Destination image analysis: A review of 142 papers from 1973-2000. Tourism Management. 23(5): 541-549.
Pretes, M. (2003)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0, Pages 125–142.
Said, E. (1977) 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Sauer,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In Leighly, John 1963 edit: Land and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rnia press.
Semmens, K. (2005) Seeing Hitler's Germany: Tourism in the Third Reich.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Spencer, P. & Wollman, H. (2002) Nation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Williams, S. (1998) Tourism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