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宋兼採的治經模式--以唐仲冕的〈洪範〉學為例
書刊名: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作者:閻耀棕
作者(外文):Yan, Yao-zo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6
頁次:頁1-19
主題關鍵詞:漢宋兼採唐仲冕洪範陶山文錄The combine of Han Studies and Song StudiesTang Zhong-MianHong-FanTao Shan text record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吳震(2012)。宋代政治思想史上的「皇極」解釋--以朱熹《皇極辨》為中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來(2013)。「一破千古之惑」--朱子對《洪範》皇極說的解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0(2),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閻耀棕(20160600)。宋學傳統下的〈洪範〉學變革--論卿彬《洛書洪範解》的學術史意義。彰化師大國文學誌,32,171-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曹美秀(20101200)。晚清漢、宋學視野中的朱子--以陳澧與朱次琦為例。成大中文學報,31,159-161+163-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兵(2005)。〈洪範〉詮釋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華灼(2012)。程廷祚及其《論語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柳宏(2008)。清代《論語》詮釋史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鳴盛(1995)。尚書後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桓(2009)。國朝耆獻類徵初編。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冰、林億(1983)。黃帝內經素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村璋八、安居香山、呂宗力、欒保群(1993)。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慶彰(2011)。清初的群經辨偽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學群(2009)。清代中期易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蔣秋華(19860000)。宋人洪範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星衍、陳抗、盛冬鈴(2011)。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世昌、沈芝盈、梁運華(2013)。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慎、鄭玄、陳壽祺(1995)。五經異義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仲冕(2002)。陶山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鑑(2009)。國朝學案小識。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維屏(2009)。國朝詩人徵略。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錢儀吉(2009)。碑傳集。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清泉(2008)。清代《論語》學。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恭綽(2009)。清代學者象傳。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孔門弟子、鄭玄、孔穎達(1989)。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龔自珍(2002)。定盦文集補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古國順(1981)。清代尚書學。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孔安國、孔穎達(1989)。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肅、陳士珂(1987)。孔子家語疏證。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起釪(1989)。尚書學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皮錫瑞、周予同(2004)。經學歷史。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宋蘇轍(1983)。欒城第三集。欒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