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典詮釋與權力競逐:北宋前期「太平」的形塑與解構(960-1063)
作者:張維玲
作者(外文):Wei-Ling Ch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梁庚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經典詮釋太平大中祥符天書宋學ClassicsGreat PeaceThe Auspicious Talisman of Great CentralityHeavenly TextAncient-style Learning Mo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1
本文嘗試結合經學史與政治史,將儒教經典視為士大夫政治思想的資料庫,探討因應不同的政治局面,不同的士大夫群體如何各自援引、詮釋經典,以提供君主一套解決當前課題的辦法,從而為自己爭取政治權力。
以號稱「太平」的大中祥符時代為核心,一到四章為上篇:「太平的形塑」,從四個角度分析大中祥符的形成脈絡。試圖呈現祥符時代一連串的神道禮儀,有著更深遠的發展脈絡與歷史意義。五到七章為下篇:「太平的解構」,從三個層面探討仁宗朝士大夫如何在批判祥符之政的基礎上,重新詮釋經典,引領仁宗展開政治新局,從而對「宋學」的誕生提供一個解釋。
第一章探究祥符元年封禪禮的意義。指出早在太祖開寶年間(968-976)已有朝臣呼籲君主封禪,太宗君臣更加上下齊心地鼓吹封禪,這背後蘊藏著趙宋君臣對統治的不自信與對太平治世的強烈渴求。真宗祥符元年的封禪,一方面是太祖以來渴望以封禪宣告太平的心理在推動,另一方面澶淵之盟天有二日的現實,又使景德年間(1005-1007)君臣得不斷製造「太平」的輿論來合理化封禪的舉行。而真宗宣告太平後,統治將從「有為」進入「無為」,但「無為」之治如何具體操作、又如何進一步強化不夠完滿的太平之政?為不同的政治群體提供了發揮的空間。
第二章探討策動祥符時代仿效唐明皇的群體--徐鉉及其後學。徐鉉作為唐明皇崇拜者的表面之下,是其道為體、儒為用的政治理念,此為其後學王欽若、杜鎬、陳彭年所利用,進而形塑了祥符時代的神道禮儀。此團體重視君主祭禮中對「道」的崇拜,而崇道的實際表現則在於興建道教宮觀。唐明皇與宋真宗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惟二建立從中央到地方崇奉「聖祖」宮觀的兩位皇帝。
第三章探討祥符年間聖祖「感生」並賜與真宗天書的思想資源--讖緯學的發展。對儒臣而言,讖緯學是他們欲幫助帝王肯定天命時,最容易挪用的思想資源。原因在於自東漢以來,讖緯學與經學連為一體,而經典注疏也大量引用讖緯學,合理化儒臣對讖緯的利用。讖緯學中大談天命、感生、河圖洛書、災異、祥瑞,也能滿足宋初君主探知「天意」的需求,見諸史實,太宗對讖緯學已很感興趣。祥符年間進一步利用讖緯學,可看作是宋初以來讖緯學逐漸蓬勃的結果。
第四章分析祥符禮儀所蘊含的知識邏輯,如何將經典、讖緯、道教的相關概念融鑄一體。東封祭天、西祀祭地、聖祖降神,是援引《孝經》中「天地明察」的概念;崇奉聖祖、老子、玉帝,則是在「崇道」的概念下進行。「道」先天地而生的「無為」性質,被視為宇宙的最原始狀態,滿足真宗在宣示太平後,既要無為而治,又要制禮作樂的需求。為了保證神道禮儀的順利進行,徐鉉後學將「孝」與「道」的核心概念,納入「天書」的文本,以避開不同派別士大夫的反對,從而順利主導祥符時代的禮儀發展,但以後果而言,這恐怕反而是削弱了祥符禮儀的正當性。
第五章探討政治風氣的變化:從真宗朝朝野上下的歌頌之聲,轉變為仁宗朝批判時政之聲浪。祥符、天禧年間,真宗一方面舉行盛大的奉神禮儀,另一方面以聖人自居,讓朝臣與普通士人撰作歌功頌德的詩賦文論。仁宗朝部分士大夫開始打破此風氣,他們在朝堂上,力求拓寬言路,以奏疏的方式上諫;在地方上,則呼籲應該撰寫闡揚聖人之道的古文。背後的動力即是欲闡揚經典中的聖人之道,以改革當前弊政,隱含著否定「太平」存在的意味。
第六章分析祥符禮儀的遺產,如何引發仁宗朝的禮樂改革。祥符禮儀對仁宗而言是「祖宗」之法的一部分;但卻有部分士大夫不認同祥符祭禮,他們試圖進行禮樂改革,以排除不符合儒教經典的禮儀。他們用來抗衡「祖宗」的思想資源即是「經典」。在回歸經典本義的理念下,仁宗朝禮樂改革至少包含兩個層次。第一是清除祥符以來將「道」置於「天」之上的祭禮概念;第二是掃蕩宋初以來,特別是在祥符年間融入國家祭禮的讖緯學。後者牽涉到經典內部的辯駁:鄭玄的經典註解失去權威,士大夫重新詮釋儒教經典,企圖打造他們認可的儒教國家。儘管因仁宗偏好傳統注疏及維護祖宗祭禮,士大夫們改革儒教祭禮的構想並未完全成功。
第七章探討仁宗朝士大夫如何突破祥符以來因宣稱太平而奉行的無為而治。以范仲淹集團與楊億、孫奭後學為主的士大夫,雖無法直接否定仁宗繼承了真宗的「太平」之政,但他們否定真宗以來將災異視為天之「常數」的應對方式,而援引經典中的「修德」概念,暗示災異的發生乃是「天」對君主的警告,仁宗唯有改變無為之政,推行政治改革,才能成功修德,從而爭取天的肯定。以此,本章從真、仁之際統治理念的轉變,解釋慶曆改革發生的一個原因。
總括而言,從解構祥符之政的角度出發,下篇對古文運動、經學變古、慶曆改革的發生,即所謂「宋學」最初的誕生,提供一種解釋。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state from 960 to1063. It especially focuses on Emperor Song Zhenzong’s (r. 997-1022) era of “The Auspicious Talisman of Great Centrality”大中祥符(Da-Jung Shiang-fu, 1008-1017), a reign title and also a political slogan Emperor and his courtiers claimed the Song state had already achieved the Great Peace. Once claiming the state achieving the Great Peace , intellectuals after this erahad to formulate they lived in a perfect time..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discuss how the emperors and intellectuals until Zhenzong reign took advantage of the language, rhetoric, ideologies and ceremonies in the classics(經典) of ancient China to manifest their regime’s legitimacy and stability. However, the ideology of “non-action” in the Great Peace also impeded any active political actions. The last three chapters discuss how intellectuals at Emperor Renzong (1022-1063) reign deconstructed the Great Peace in many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push Renzong to reform the government.
Chapter One illustrates the fengshan封禪 ceremony, an Emperors’ sacrifice to Heaven and Earth, could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idea of Great Peace太平 in the classics. It further discusses how Emperor Taizong (976-997)and Zhenzong explained why their dynasty largely deviated from the Great Peace and how they pursued this great achievement.
Chapter Two analyzes why courtiers in the Auspicious Talisman era chose to imitate Tang Xungzong’s唐玄宗 precedent to conduct the Daoist ceremonies. It
discusse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Daoist political thought of Xu Xung (916-991)徐鉉, an intellectual who adored Tang Xungzong, and how his pupils used his thought to guide their regime to the Auspicious Talisman of Great Centrality era.
Chapter Three explains how the rising concepts of divination(讖緯) from Taizong to Zhenzong affected the descending of “heavenly texts”天書, a sign of divine approval of the sacrifices, and the birth of “divine ancestors”聖祖 ,Emperors’ forefathers who was born by heaven in the Auspicious Talisman era.
Chapter Four analyzes how Zhenzong and his courtiers selected, interpreted and integrated intellectual resources in the classics to legitimate those Confucianism and Daoist ceremonies, for the purposes of bringing more fortune to the Song Dynasty.
These four chapters compose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Peace.”
Chapter Five elucidates how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Renzong challenged the imagination of Great Peace. In the court, they protested the great costs of the Daoist ceremoni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they insisted that literati should write ancient-style prose to elaborate Confucians Dao道 in the classics. The latter is so called the “Ancient-style learning movement”古文運動. Chapter Six, analyzes intellectuals in Renzong era reformed rites in order to remove the Daoism and “not classic”不經elements in the ceremonies in the Auspicious Talisman era.
In Chapter Seven discusses how emperors and intellectuals interpre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en after disasters and astronomical abnormities. Intellectuals in Renzong time claimed disasters and astronomical abnormities are heaven’s admonitions, for they attempted to push Renzong to reform the government instead of only worshiping. These latter three chapters comprise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Peace.”
一、文獻史料

(一)史籍、政書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班固,《白虎通義》,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杜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王稱,《東都事略》,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朱熹,《名臣言行錄》,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宋綬、宋敏求編,司義祖點校,《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宋]李埴撰,燕永成校正,《皇宋十朝綱要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徐自明,《宋宰輔編年錄》,收入《宋史資料萃編》,第一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宋]馬令,《南唐書》,收入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宋]陸游,《南唐書》,收入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宋]曾鞏,《隆平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99。
[宋]歐陽修,《太常因革禮》,收入《宛委別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錢若水等修,范學輝校注,《宋太宗皇帝實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元]脫脫等,《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世界書局,1957。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二)文集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王安石,《臨川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王禹偁,《小畜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王珪,《華陽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包拯,《包孝肅奏議》,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田錫,《咸平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石介著,陳植鍔點校,《徂徠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余靖,《武溪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85,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
[宋]宋祁,《景文集》,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宋]宋庠,《元憲集》,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宋]李覯著,王國軒點校,《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岳珂,《愧郯録》,收入《四部叢刊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宋]柳開,《河東先生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胡宿,《文恭集》,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宋]夏竦,《文莊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徐鉉,《徐公文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祖無擇,《龍學文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張詠著,張其凡編,《張乖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
[宋]曾鞏,《元豐類稿》,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楊億,《武夷新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宋]劉攽,《彭城集》,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宋]劉摯,《忠肅集》,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蔡襄撰 ; [清]朱彝尊輯,《莆陽居士蔡公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86,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
[宋]穆修,《河南穆公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韓琦,《安陽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85,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
[宋]蘇舜欽,《蘇學士文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蘇頌,《蘇魏公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三)地志
[明]李侃修;[明]胡謐纂,《(成化)山西通志》,1933年景鈔明成化十一年刻本。
[明]陸釴《(嘉靖)山東通志》明嘉靖刻本,台南:莊嚴出版社,1996。
[明]傅學禮《(嘉靖)慶陽府志》,明嘉靖三十六年刻增修本。
[清]丘濬等修,《雍正山東通志》,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彙編》,北京: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清]李同亨《(順治)祥符縣志》,清順治十八年刻本。
[清]劉於義編,《(雍正)陝西通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四)筆記
[宋] 岳珂撰,吳企明點校,《桯史》,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刋•唐宋史料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文瑩撰,鄭世剛,楊立揚點校,《湘山野錄》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刋•唐宋料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王栐,《燕翼詒謀錄》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刋•唐宋史料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王素,《文正王公遺事》,收入《全宋筆記》第一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宋]王曾,《王文正公筆錄》,收入《百川學海》己集,1927,武進陶氏覆宋咸淳左圭原刻本。
[宋]史溫,《釣磯立談》,收入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宋]司馬光著,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記聞》,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田況,《儒林公議》,收入《稗海》明萬曆中會稽半埜堂商濬輯刻本。
[宋]朱弁,《曲洧舊聞》,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佚名,《江表餘載》,收入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宋]李心傳撰,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0。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收入《全宋筆記》第一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下,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刋‧唐宋史料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范鎮撰;汝沛點校,《東齋記事》,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袁褧,《楓窗小牘》,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陳彭年,《江南別錄》,收入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宋]黄休復撰,趙維國整理,《茅亭客話》收入《全宋筆記》第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宋]傳為丁謂,《丁晉公談錄》,收入《百川學海》民國十六年武進陶氏覆宋咸淳左圭原刻本,癸集。
[宋]楊億口述,宋庠整理,李裕民輯校,《楊文公談苑》收入《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歐陽修撰;李偉國點校,《歸田錄》,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鄭文寶,《南唐近事》,收入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宋]魏泰撰,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蘇轍撰;俞宗憲點校,《龍川別志》,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釋文瑩,《玉壺清話》,收入《全宋筆記》,第一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五)其他
[周]李耳撰;[曹魏]王弼注,《道德經》,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隋]劉炫,《春秋左傳述義》,收入王謨輯,《漢魏遺書鈔》第3集,《經翼四集》,板橋:藝文印書館,1970。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94。
[宋]王應麟,《玉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吕中,《大事記講義》,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吕祖謙編,《宋文鑒》,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佚名,《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宋仁宗,《洪範政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收入《四部叢刊》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李昉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中,收入《宋代傳記料叢刊》1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宋]胡瑗,《周易口義》,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胡瑗,《洪範口義》,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范祖禹,《帝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孫復,《春秋尊王發微》,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宋]程遇孫《成都文類》,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歐陽修,《詩本義》,收入《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易簡《文房四譜》,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上海涵芬樓影印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賀復徴,《文章辨體彚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周復俊編,《全蜀藝文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王昶,《金石萃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8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清]陸耀遹,《金石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清]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收入《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清光緖萬卷樓藏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清]華孳享,《歐陽文忠公年譜》,收入《唐宋八大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2005。
[清]趙在翰輯,孫肇鵬、蕭文鬱點校,《七緯(附論語讖)》,北京:中華書局,2012。
傅增湘編,《宋代蜀文輯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4。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編,《重修緯書集成》,東京都:明德出版社,1957-1971。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 : 上海辭書;合肥:安徽教育,2006。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丁義玨,《北宋前期的宦官:立足於制度史的考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刁忠民,《宋代台諫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刁忠民,《兩宋御史中丞考》,成都:巴蜀書社,1995。
壬俊華,《易學與儒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3。
王民信,《王民信遼史研究論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new window
王仲犖,《西崑酬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王仲犖,《西崑酬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王志雙,《呂夷簡與宋仁宗前期政治研究》,河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王明蓀,《宋史論文稿》,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new window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new window
王瑞來,《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北京:中華書局,2010。
王麗亞,《論王曾》,山東師範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8。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皮慶生,《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皮錫瑞,《增注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
向仲敏,《兩宋道教與政治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朱文鑫,《天文考古錄》,長沙:臺灣商務印書館,1939。
朱溢,《事邦國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朱瑞熙,《疁城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何冠環,《宋初朋黨與太平興國三年進士》,北京:中華書局,1994。
何冠環,《論宋太宗朝之趙普》,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歷史學部碩士論文,1979。
何寄澎,《北宋古文運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杜而未,《鳳麟龜龍考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4。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北京:中華書局,2014。new window
吳政哲,《崇緯抑讖:東漢到唐初讖緯觀念的轉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吳仰湘,《通經致用一代師--皮錫瑞生平和思想研究》,湖南:岳麓書社,2002。
吳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譜叢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吳國武,《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呂宗力主編,《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呂凱,《鄭玄之讖緯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new window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new window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李華瑞,《宋史論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李裕民,《宋史新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杜樂,《宋真宗朝中後期”神聖運動”研究--以天書和玉皇、聖祖崇拜為切入點》,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汪海,《漢唐封禪比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汪聖鐸,《宋真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汪聖鐸,《宋代政教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沈松勤,《宋代政治與文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周予同原著,朱維錚編《中國經學史講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周予同原著,朱維錚編《孔子、孔聖和朱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周予同原著,朱維錚編《群經通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周生傑,《太平御覽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8。
周良霄,《皇帝與皇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周佳,《聽政‧文書‧集議:北宋仁宗朝日常政務研究》,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0年。
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審判職能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2。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幼獅文化,1989。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姜鵬,《北宋經延與宋學的興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胡勁茵,《從大安到大晟--北宋樂制改革考論》,廣州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10。
韋兵,《星占曆法與宋代政治文化》,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06。
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卿希泰,《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卿希泰,《簡明中國道教史》,北京:中華書局,2013。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993。
唐鳳霞,《新唐書的編纂及其學術成就》,安徽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
夏長濮,《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孫克寬,《宋元道教之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1965。
孫英剛,《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四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建構》北京:中華書局,2003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四川:巴蜀書社,1995。
祝尚書,《宋代文學探討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張其凡,《宋代人物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張其凡,《宋代政治軍事論稿》,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張明華,《西崑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張希清等主編,《澶淵之盟新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張澤洪,《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張興武,《宋初百年文學復興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09。
郭艷艷,《宋代赦書研究》,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11。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宋遼金夏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2009。new window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9。new window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上海:上海書店,1989。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陳植鍔著,劉秀蓉整理,《石介事蹟著作編年》,北京:中華書局,2003。
陳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臺北:國立編譯館,1991。new window
陳遵媯,《中國天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1。
郭伯恭,《宋四大書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初版。new window
傅揚,《從喪亂到太平──隋朝的歷史記憶與意識形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喻松青,《民間秘密宗教經卷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曾棗莊,《論西崑體》,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
馮志弘,《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
黃一農,《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黃正建主編,《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黃啟方,《王禹偁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new window
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臺北 : 臺灣學生,2000。new window
黃燕生,《宋仁宗‧宋英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楊世文,《走出漢學--宋代經典辨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楊高凡,《宋代明堂禮制研究》,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11。
楊新勳,《宋代疑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楊磊,《十三經唐宋注疏所引讖緯研究》,山東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new window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0。new window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3。
虞雲國,《宋代台諫制度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1。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2009。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劉祥光,《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new window
劉屹,《敬天與崇道--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伯驥,《宋代政教史》,臺北:中華書局,1971。new window
劉長東,《宋代佛教政策論稿》,四川:巴蜀書社,2005。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曉慧,《二李唱和集研究》,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
戴建國、郭東旭,《南宋法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蔣秋華,《宋人洪範學》,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6。new window
蔣復璁,《宋史新探》,臺北:正中書局,1966。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鄭吉雄,《周易玄義詮解》,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new window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修訂三版第六次印刷。
謝善元,《李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謝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new window
鍾國發,《茅山道教上清宗》,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鍾肇鵬,《讖緯論略》,遼寧省: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
羅伽祿,《北宋名儒李覯》,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羅聖堡,《漢宋孝經學論考》,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倫文,2010。
饒宗頤,《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四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95。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
[日]小島毅,《宋學の形成と展開》東京都:創文社,1999。
[日]平田茂樹,《宋代政治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吾妻重二,《宋代思想の研究―儒教・道教・仏教をめぐる考察》,收入《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研究叢刊》,大阪府吹田市:関西大學出版部,2009。
[日]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朝的太祖和太宗--變革時期的帝王》,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日文本《獨裁君主の登場 : 宋の太祖と太宗》1984年東京都,清水書院出版。
[日]福永光司,《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都:岩波出版社,1988。
[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黃正建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日]諸橋轍次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三民書局總經銷,1966。
[英]巴雷特(Timothy Hugh Barrett)著,曾維加譯,《唐代道教----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山東:齊魯書社,2012。
[美]Bol, Peter K., “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ʼ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美]McKnight, E Brian, The Quality of Mercy:Amnesti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Justice, Honolulu :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81.
[美] Skonicki, Douglas Edward, Cosmos, State and Society: Song Dynasty Arguments Concerning the Creation of Political Order,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2007.
[美]Fang,Cheng-Hua, Power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in Imperial China: Civil and Military Power from Late Tang to Early Song Dynasties (A.D.875-1063) VDM Verlag Dr. Müller, 2009.
[美]Ho, Koon-wan, Politics and factionalism: K''ou Chun (962-1023) and his ''t''ung-nien''. Thesis (Ph.D.)--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90.
[英] Lu, Zongli, Power of the words : chen prophecy in Chinese politics, AD 265-618, Oxford ; Bern ; New York : Peter Lang, 2003.

(二)論文
小島毅,〈儒教是不是宗教?--中國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收入周博裕主編,《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頁29-43。
王羅傑(Roger Greatrex),〈茅山道教與唐宋文人〉,《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頁367-387。
山內弘一,〈北宋時代の郊祀〉,《史學雜誌》,第92 編第1 號,1983年,頁40-66。
山內弘一,〈北宋時代の神御殿と景靈宮〉,《東方學》,第70輯,1985年,頁46-60。
山內弘一,〈北宋の國家と玉皇――新礼恭謝天地を中心に〉,《東方學》,第62輯,1981年,頁83-97。
方誠峰,〈祥瑞與北宋徽宗朝的政治文化〉,《中華文史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期,頁215-253。
方震華,〈唐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辯論〉,《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臺北:2007年,頁19-55。new window
方震華,〈傳統領域如何發展?─對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幾點觀察〉,《臺大歷史學報》48期,臺北:2011年12月,頁165-184。new window
王化雨,〈宋朝君臣的夜對〉,《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頁52-61。
王民信,〈澶淵締盟的檢討〉,《食貨月刊》復刊,第5卷第3期,1975,臺北,頁97-108。new window
王曉波,〈宋太宗雍熙北伐失敗後的對遼策略〉,《四川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頁100-106。
王曉波,〈對澶淵之盟的重新認識和評價〉,《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111-118。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第16卷4期,2005年,臺北,頁13-56。new window
伍伯常,〈北宋選任陪臣的原則:論猜防政策下的南唐陪臣〉,《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0卷,2001年,頁1-31。new window
安正發,〈皇甫謐史學成就探微--以《帝王世紀》為例〉,《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30卷第4期,2009年,頁57-67。
朱海,〈唐玄宗《御注孝經》發微〉,《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9輯,2002年。
朱海,〈唐玄宗御注《孝經》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0輯,2003年。
朱溢,〈唐至北宋時期的大祀、中祀和小祀〉,《清華學報》新39卷第2期,新竹,2009年,頁287-324。new window
朱溢,〈唐至北宋時期的皇帝親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4期,臺北:2010年,頁1-52。new window
朱溢,〈從郊丘之爭到天地分合之爭—唐至北宋時期郊祀主神位的變化〉,《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臺北,2009年,頁267-302。new window
何忠禮,〈論「隱士」种放其人〉,《文史》,2012年第4期,頁187-196。
吳羽,〈宋代太一宮及其禮儀〉,《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3期,頁87-108。
吳錚強、杜正貞,〈北宋南郊神位變革與玉皇祀典的重構〉,《歷史研究》,2011年第5期,頁47-58。
吳麗娛,〈漢唐盛世的郊祀比較—試析唐玄宗朝國家祭祀中的道教化和神仙崇拜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吳麗娛,〈論九宮祭祀與道教崇拜〉,《唐研究》,第9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頁283-314。
吳麗娛,〈營造盛世:大唐開元禮的撰作緣起〉,《中國史研究》2005年3期,頁73-94。
呂宗力,〈兩晉南北朝之緯學─經學界的通緯風氣〉,《揖芬集: 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年。頁655-669。
呂宗力,〈從碑刻看讖緯神學對東漢思想的影響〉,《中國哲學》第12期,1984年,頁 106-125。
呂宗力,〈感生神話與漢代皇權正當性的論證〉,《秦漢史論叢》第8輯,2001年,頁415-434。
宋家復,〈從《冊府元龜》論北宋初期類書式歷史書寫操作的典範意義〉,《新史學》,第25卷第4期,2014年,頁43-104。new window
李剛,〈唐代江西道教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1期,頁52-59。
李華瑞,〈宋初統治思想略論〉,《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6期,1995年,頁74-79。
李華瑞,〈宋初黃老思想三題〉,《河北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頁74-79。
汪桂平,〈唐玄宗與茅山道〉,《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頁63-71。
沈曙東、林日波,〈略論讖緯思想與宋代詩讖〉,《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2期,45-48。
周生傑,〈《太平御覽》引用緯書考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6期,頁9-13。
屈萬里,〈宋人的疑經風氣〉,收入氏著《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頁237-244。
林素娟,〈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第28期 2010年,頁35-82。new window
林瑞翰,〈南唐之經濟與文化〉,收入《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2輯第2冊《唐宋附五代史研究論集》,臺北:大陸雜誌社,1967年,頁137-144。
竺沙雅章,〈宋初政治與宗教〉,《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三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25-152。
金子修一,〈唐代皇帝祭祀的特質----透過皇帝郊廟親祭來檢討〉,《中國社會史評論》, 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金傳道,〈徐鉉三次貶官考〉,《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第19卷第3期,2007年,頁99-103。
柳立言,〈宋遼澶淵之盟新探〉,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輯,臺北:編譯館,1995年,頁71-190。new window
胡曉,〈陳摶生平事跡述論〉,《安徽史學》,2007年第5期,頁31-37。
范平,〈宋真宗時期的政治制度建設〉,《學術月刊》,1995年第5期,頁95-100。
徐興無,〈《文選》李善注引緯論考--兼及讖緯與漢魏六朝文學的關係〉,《西北師範大學報》(社會科學報),2013年7月,第50卷第4期,頁17-29。
徐興無,〈讖緯與經學〉,《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頁129-140。
祝尚書,〈唐宋制舉盛衰及其歷史教訓〉《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第47卷第5期,2010年,頁92-100。
崔海正,〈北宋"東州逸黨"考論〉,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6卷第4期,2003年,頁471-479。
張文波,〈試論《周頌》與先秦詩樂舞一體〉,《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22-23。
張其凡,〈雍熙北征到澶淵之盟〉,《史學月刊》,1988年第1期,頁25-30。
張家鳳、黃一農,〈中國古代天文對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殺為例〉,《清華學報》,第20卷第2期,新竹,1990年,頁361-378。new window
張富祥,〈宋初”東州逸黨”與齊魯文化遺風〉,《山東師大學報》,1991年第1期,頁25-31。
張蔭麟,〈宋太宗繼統考實〉,《文史雜誌》,第1卷第8期,1941年,頁26-31。
梁庚堯,〈從「修德來遠」看曾國藩對外交內政的態度〉,《史繹》第9期,1972年,頁20-24。
笪群梓,〈龍圖閣的產生和發展〉,《山東檔案》,2013年第2期,頁61-63。
陳一風,〈論唐玄宗注孝經的原因〉,《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24卷第6 期,2005年,頁39-42。
陳元鋒,〈宋太宗朝翰林學士述論〉,收入《第六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頁71-86。
陳元鋒,〈宋太祖朝翰林學士述論〉,《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頁56-61。
陳肖男、張秋芳,〈《帝王世紀》原始宗教探研〉,《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頁116-117。
陳芳明,〈宋初弭兵論的檢討〉,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9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77年,頁63-97。
陳海嶺,〈唐玄宗的崇道抑佛政策及其社會影響〉,《河南大學學報》,第39卷第6期,1999年,頁16-18。
陳蘇鎮,〈兩漢之際的讖緯與公羊學〉,《文史》,2006年第3輯,頁51-77。
曾德雄,〈讖緯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文史哲》,2006年第1期,頁37-46。
程光裕,〈澶淵之盟與天書〉,頁119,收入《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2輯第2冊《唐宋附五代史研究論集》,臺北:大陸雜誌社,1967年,頁119-134。
華喆,〈北宋經疏校勘管窺----以舊鈔本《禮記疏》和八行本《禮記正義》的比較為中心〉,《文史》,2013年第3輯,頁85-99。
黃進興,〈作為宗教的儒教:一個比較宗教的初步探討〉,《亞洲研究》,第23期,1997年,頁184-223。new window
黃寬重,〈從活的制度史邁向新的政治史—綜論宋代政治史研究趨向〉,《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4期,頁5-16。
楊建軍,〈《三五曆紀》中的盤古神話考釋〉,《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頁159-163。
楊晉龍,〈神聖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3期,1993年,頁487-526。new window
葛曉音,〈北宋詩文革新的曲折歷程〉,載《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頁225-226。
漆俠,〈范仲淹集團與慶曆新政--讀歐陽修〈朋黨論〉書後〉,《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126-140。
趙冬梅,〈先帝皇后與今上生母--試論皇太后在北宋政治文化中的涵義〉,收入張希卿等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388-407。
趙宗誠,〈北宋諸帝與道教〉,《宗教學研究》,1992年第1期,頁37-45。
劉浦江,〈"五德終始”說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頁171-190。
劉復生,〈宋朝火運論略----兼談五德轉移政治學說的終結〉,《歷史研究》,1997年第3期,頁93-104。
樓勁,〈宋初禮制沿革及其與唐制的關係〉,《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2期,頁57-76。
鄧小南等,〈歷史學視野中的政治文化〉,《讀書》,2005年第10期,頁116-132。
龍晦,〈敦煌文獻所見唐玄宗的宗教活動〉,《揚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頁25-34
謝保成,〈北宋前中期唐史研究與《新唐書》的重修中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4期,頁106-117。
鍾國發,〈道教神靈譜系簡論〉,《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1輯,2006年,頁57-81。
藍克利,〈禮儀、空間與財政--11世紀中國的主權重組〉,《法國漢學》第三輯,1998,頁121-161。
羅時進、劉鶚,〈唐宋時文考論〉,《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第4期,頁63-71。
龔延明,〈宋代學士院名物制度志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頁52-60。
Skonicki ,Douglas Edward,“Employing the Right Kind of Men: The Role of Cosmological Argumentation in the Qingli Reforms,”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38,2008,pp. 39-98.
Fang, Cheng-hua, “The Price of Orthodoxy: Issues of Legitimacy in the Later Liang and Later Tang” 《臺大歷史學報》第35期,2005年6月,頁55-84。
Ronald P. Formisano,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Th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 31, No. 3 (Winter, 2001), pp. 393-42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