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1949年中共建政初期對文藝工作的領導與組織--以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及「文聯」、「文協」的成立和影響為中心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崔峰
作者(外文):Cui, Fe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6:4=104
頁次:頁195-213
主題關鍵詞:文代會文聯文協文學體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2002)。丁玲、延安、〈講話〉與我--陳明訪談錄。文藝理論與批評,2002(5),16-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清民(2001)。四十年代:中國現代文藝理論形態的確立。文學理論與批評,2001(4),79-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傅禮軍(2006)。中國小說的譜系與歷史重構。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理群(1998)。1948:天地玄黃。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子誠(1999)。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支克堅(2006)。周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澤厚(2004)。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嘶(2003)。百年冷暖: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生活狀況。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潘光武(1998)。陽翰笙評傳。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理群(2012)。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書寫。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rown, Edward J.(1982)。Russian Literature since the Revolution。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洪子誠(2002)。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麥克法誇爾、費正清、謝亮生(1990)。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魏承思(2004)。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翼虎、楊曉民(1999)。中國單位制度。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丁玲(1950)。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巴金(1981)。巴金文集.前記。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巴金專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毛澤東(1950)。毛主席講話。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澤東(1992)。在中國文藝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演。毛澤東論文藝。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毛澤東(1992)。統一戰線同時是藝術的指導方向。毛澤東論文藝。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毛澤東(1991)。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曉明(2003)。一份雜誌和一個「社團」--重評五四文學傳統。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卡.馬克思、弗.恩格斯(1963)。1981年9月17日至23日在倫敦舉行的國際工人協會代表會議的決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恩來(1950)。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揚(1991)。《馬克思主義與文藝》序言。周揚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揚(1994)。一要堅持二要發展。周揚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揚(1950)。新的人民的文藝。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南志剛(2007)。當代開國文學的建構及其文學形態。「十七年」文學歷史評價與人文闡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茅盾(1950)。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沫若(1950)。大會開幕詞。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斯炎偉(2007)。在焦灼與興奮中趨於大同:「十七年」作家體制心理的生成--以全國第一次文代會為中心。「十七年」文學歷史評價與人文闡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