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團圓〉到《英雄兒女》--巴金小說及其電影改編之比較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吳明宗
作者(外文):Wu, Ming-tsu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3:4=447
頁次:頁169-207
主題關鍵詞:冷戰韓戰文革中國文學現當代文學十七年文學Cold WarKorean WarCultural RevolutionChinese literature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Literature during 1949~1966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
  • 點閱點閱:12
本文以〈團圓〉與《英雄兒女》為討論文本進行比較研究。小說〈團圓〉是巴金在1961年8月於《上海文學》發表之作品,文本的時空背景設定在韓戰時期的朝鮮戰場,內容反映中國抗美援朝戰爭之歷史精神。1964年,毛烽與武兆堤根據〈團圓〉進行改編,並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英雄兒女》。然而,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啟後,〈團圓〉被控「鼓吹和平主義」受到批判;《英雄兒女》則被控為「宣傳戰爭之恐怖」。筆者認為,當我們閱讀〈團圓〉時,應將其視為巴金在政治意識與人道主義精神之間的「協商」。相較之下,電影《英雄兒女》則在創作上與當時電影的政治批評顯得密合。不過,在政治環境瞬息萬變的「十七年」與文革時期,文藝創作者似乎難有一套足以安身的創作規則,在巴金與毛烽身上,我們看到那代中國文藝創作者之無奈。
期刊論文
1.丁帆(20090700)。論"十七年文學"中配合政治的幾種模式--《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與思想史的關聯性》論綱。東海中文學報,21,321-3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卜曉梅(2010)。「十七年」革命電影中英雄人物的塑造。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11,6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于繼增(2009)。巴金與電影《英雄兒女》。黨史博采,3,4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巴金(1961)。團圓。上海文學,8,1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瑛(2011)。「十七年」文學中的人道主義情懷。文學教育,10,101-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達敏(2010)。「十七年文學」人道主義思潮及其命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50-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白雪嶺(2003)。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的原型。支部建設,7,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任相梅(2010)。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人道主義思潮。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2(4),4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東亮(2009)。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批評:論1954年批評界對路翎的批評。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5(2),11-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強(2005)。巴金與《英雄兒女》。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宗剛(2006)。從新的審美範式到新的美學目標:論「十七年」文學英雄敘事建構的內在邏輯。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32-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春為、譚小龍(2011)。尋找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黨史文苑,1,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輝(2012)。文革「小報」上的巴金。讀書文摘,3,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邢成思(2012)。彭德懷「裡通外國」冤情始末。文史晶華,9,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於勇(2010)。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楊思根。檔案與建設,7,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金丹元、徐文明(2008)。「十七年」中國電影中的基本美學形態與國家意志。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5),8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丹元、徐文明(2010)。「十七年」時期的「兩結合」思想及其對中國電影的影響。藝術百家,2,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牧(2008)。權力話語的鏡像表現:論中國「十七年」電影英雄敘事的性別話語。河池學院學報,28(6),3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唐旭(1996)。十七年軍事文學發展中的得與失。絲路學刊,3,2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席揚(2005)。「政治審美化」的「純粹」與「艱難」:關於「十七年」文學思潮內在機制和理念走向。三明學院學報,22(3),241-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袁成亮(2006)。電影《英雄兒女》誕生記。世紀橋,7,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秀梅(2010)。烽煙滾滾唱英雄:劇作家毛烽和電影《英雄兒女》。黨史綜橫,11,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啟之(2013)。揭秘中國電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梁沈修(2007)。蘇聯電影在中國的跌宕命運。上海黨史與黨建,2007(10),3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陸紹陽(2013)。「十七年」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中的人物塑造。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賈玉民、張玉枝(2012)。巴金與「王成式英雄」趙先友史實考證。新文學史料,1,4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成才(2010)。革命現代性語境中失語的「大他者」:論「十七年」文學的上海書寫。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30(1),6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寧(2010)。論「十七年」文學中的雄強女性形象。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2),1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蔡莉莉(2007)。人道主義話語在中國現代文藝思想中的變遷。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8(2),4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鄭文平(2009)。從『團圓』到《英雄兒女》看文本轉換藝術。福建教育學院學報,3,98-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鄭寒梅(2008)。「十七年文學」中人文精神缺失及其原因探析。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204-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燕平(2012)。巴金在「文革」中的屈辱遭遇。揚子江評論,2,2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冰茹(2007)。十七年(1949-1966)小說的敘事張力。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巴金(1982)。隨想錄。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強(1988)。紅日。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志華(2013)。朝鮮戰爭再探:中蘇朝的合作與分歧。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子誠(2010)。百花時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思和(2013)。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思和、李輝(2009)。巴金研究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儀冠(2012)。從文字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谷融(2009)。錢谷融文論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錢理群(2013)。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umings, Bruce(2010)。The Korean War: A History。New York:Modern Library。  new window
12.李道新(2007)。中國電影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Lee, Haiyan(2007)。Revolution of the Heart: A Genealogy of Love, 1900-195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周揚(1984)。周揚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毛澤東(19670529)。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