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番樂的名稱、流變及概念之釐清
書刊名:臺灣音樂研究
作者:吳佩熏
作者(外文):Wu, Pei-hsu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3
頁次:頁1-28
主題關鍵詞:十番樂十番鑼鼓Shi-fan musicShi-fan Luo-guShi-fan gongs and drum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7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王志偉、蔡惠泉(1987)。蘇南吹打及其藝術特色。中國音樂,1987(2),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滿(2005)。天津十番中的「粗十番」套曲。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5(1),8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靜芳(1983)。民間鑼鼓樂結構探微--對《十番鑼鼓》中鑼鼓樂的分析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3(2),1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達(2002)。福州十番「絲竹鑼鼓」的結構形式。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119-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伯瑜(2001)。京、津民間十番鑼鼓與清宮廷十番鑼鼓。中國音樂學,2001(3),68-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立(2010)。對蘇南十番鑼鼓藝術的幾點探究。大眾文藝,2010(1),102-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溫顯貴(2005)。清代的「十番樂」。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05(2),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建平(2002)。「淮安十番」歷史成因及現存曲目初探。藝術百家,2002(2),9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純一(2000)。十番鑼鼓之民間思維模式。1996音樂的傳統與未來‧國際會議。台北:行政院文建會。329-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邵淑芬(2000)。十番鑼鼓研究--以蘇州十番班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民雄(1997)。民族器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厚永(1988)。民族器樂概論。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夢珠、來新夏(2007)。閱世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景瀾、甘蘭經、吳琴(1998)。吳郡歲華紀麗。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岱、屠友祥(1996)。陶庵夢憶。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蔭瀏(2004)。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俞樾、徐敏霞、貞凡顧馨(1995)。茶香室叢鈔。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民雄、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1993)。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泳、張偉(1969)。履園叢話。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顧景星(1997)。白茅堂詩文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徵輿(1996)。瑣聞錄。聖澤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安祈(20120000)。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臺北:花木蘭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蔭瀏(2009)。楊蔭瀏全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德符、錢枋、謝興堯(1959)。萬曆野獲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斗、汪北平、涂雨公(1960)。揚州畫舫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民雄(1997)。上海十番鑼鼓述略。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