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初戲曲評點閱讀方法與批評策略研究
作者:高禎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Chen-Li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安祈
陳俊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戲曲評點chinese Dramapingdi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
戲曲評點興起於明代中葉並逐漸形成一股批評風潮;由明入清,戲曲評點除了有著延續性的發展,清初評點家並在一個接受與承繼的位置裡,建立出一種時代性的批評特色。此時期戲曲評點以「細緻批評」凸顯殊異於明代評點的書寫風格,關於戲曲文本的文學審美意義得到進一步證明與實現;細密而深刻的閱讀筆記同時令戲曲劇本所擁有的文本特色與特殊閱讀節奏獲得發揮。批評家並將「評點」作為一個發聲場域,藉著閱讀與批評將自身的文學理念以至生命哲學加以闡述表達;這些充滿高度書寫意識的文字揭示著評點者身份從「讀者」到「作者」的巧妙移轉。文字看似是安靜無聲的存在,然而閱讀、批評與書寫作為一種行為,閱讀文本、既有的批評傳統以及批評文字的隱含讀者,同時成為批評者在書寫時預設的對話對象。其間或有接受與反響,爭辯與質疑,亦有回歸與沈澱;清初戲曲評點的歷史意義與時代特色,將透過這些文字間的力量與動態關係獲得展現。本篇論文以清初四部具有代表性的戲曲評點作品:金聖歎《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毛聲山父子《第七才子書琵琶記》、《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以及孔尚任評點《桃花扇》作為研究對象,以閱讀方法與批評策略作為主要的討論項目,試圖建構起清初戲曲評點的時代特色。清初戲曲評點家不僅期許在一個後繼的接受位置裡確立自身批評的獨立價值,更強烈的期許更在於試著以閱讀作為一種示範,說明戲曲如同其他各種文學體式擁有著嚴肅文學意義與深刻藝術內涵,並使戲曲從一個邊緣式的文體逐漸向傳統文學主軸靠近,實現了一種「重建經典」的文化意義。
參考書目

一、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南朝.劉勰著,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台北:五南書局,1993年。
元.夏庭芝:《青樓集志》,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二),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王驥德:《曲律》,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徐渭:《南詞敘錄》,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李贄:《焚書》,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明.湯顯祖:《玉茗堂尺牘》,台北:廣文書局,1989年。
明.湯顯祖:《湯顯祖集》,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清.馮鎮巒:〈讀聊齋雜說〉,收入蒲松齡撰,張友鶴輯校:《會校會注會評聊齋誌異》,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清.廖燕:《廖燕全集》,林子雄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歸莊:《歸莊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清.焦循:《劇說》,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梁廷枏:《藤花亭曲話》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吳梅:《奢摩他氏曲話》卷二〈諸曲題要〉,引自《晚清小說期刊‧小說林》七至九期。上海:上海書店,1980年。
清.吳梅:《顧曲麈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吳梅:《霜厓曲跋》,收於《新曲苑》冊三,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

二、劇本(包括評點本)
明.毛晉編:《六十種曲》,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丁耀亢著,李增坡主編,張清吉校點:《丁耀亢全集》,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金聖歎:《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年。
清.毛聲山:《繪像第七才子書》,清雍正乙卯十三年金閶書業堂重袖珍刊本。
清.陳同、談則、錢宜:《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收於《不登大雅庫珍本戲曲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馬氏不登大雅文庫清夢園刻本影印。
清.洪昇:《長生殿》,收入《古本戲曲叢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據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稗畦草堂刊本影印。
清.孔尚任:《桃花扇》,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古本戲曲叢刊五集》影印清康熙刊本。

三、專書

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
王永健:《湯顯祖及明清傳奇研究》,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new window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國維:《紅樓夢藝術論》,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王靖宇:《金聖歎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new window
朱世英等:《中國散文學通論》,合肥:新華書店,1995年。
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朱萬曙:《明代戲曲評點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吳子林:《經典再生產: 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文化透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新雷:《中國戲曲史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致忠:《歷代刻書考述》,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周紹明(Joseph P. McDermott)著,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侯百朋:《琵琶記資料彙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徐扶明編著:《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曼素恩 (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5 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new window
梁啟超:《桃花扇註》,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陳國球:《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章培恆、王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程國賦:《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5年。
華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new window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
隗芾、吳毓華編:《古典戲曲美學資料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1995年。
劉國鈞:《中國書史簡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年。
劉輝:《小說戲曲論集》,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1992年。
蔡鐘翔:《中國古典劇論概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謝正光、佘汝豐編:《清初人選清初詩彙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鍾錫南:《金聖歎文學批評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譚帆:《金聖歎與中國戲曲批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四、外國理論著述
Iser, Wolfgang: The Implied Reader: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74.
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78.
Jauss, Hans Robert, “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tran. by Timothy Baht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
Kristeva, Julia: The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trans. by Margaret Walle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Prince, Gerald: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
伊澤爾(Wolfgang Iser)著,霍桂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姚斯、霍拉勃(Hans Robert Jauss and Robert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廷琛編:《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
斯坦利‧費什(Stanley Fish)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1998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 (Tiphaine Samoyault) 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羅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著,陳燕谷、曉未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五、期刊論文
王璦玲:〈「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論《桃花扇》評本中批評語境之提示性與詮釋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期(2005年3月),頁161-212。new window
王璦玲:〈「為孝子、義夫、貞婦、淑女別開生面—論毛聲山父子《琵琶記》評點之倫理意識與批評視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期(2006年3月),頁1-49。new window
王璦玲:〈文本意識與閱讀轉化—論金批《西廂》之理論內涵〉,《台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台北:五南書局,2007年),頁771-812。
王璦玲:〈評點、詮釋與接受-論吳儀一之《長生殿》評點〉,《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期(2003年9月),頁71-128。new window
伊萊恩‧肖瓦爾特(Elaine Showalter)著,戴阿寶譯:〈女性主義與文學〉,《外國文學》(1996年2期),頁67-74。
吳承學、劉湘蘭:〈序跋類文體〉,《古典文學知識》1期(2009年),頁103-110。
吳承學:〈評點之興—文學評點的形成與南宋的詩文評點〉,《文學評論》(1995年,第1期),頁24-33。
汪超宏:〈論毛氏父子的《琵琶記》批評〉,《明清曲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377-387。
胡曉真:〈閱讀反應與彈詞小說的創作—清代女性敘事文學傳統建立之一隅〉,《中國文哲研究集刊》8期(1996年3月),頁305-364。new window
祝尚書:〈南宋古文評點緣起發覆—兼論古文評點的文章學意義〉,《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頁74-82。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3期(2004年),頁19-30。
張龍海:〈哈羅德‧布魯姆教授訪談錄〉,《外國文學》4期(2004年7月),頁103。
陳大康:〈熊大木現象: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2002年2期),頁99-113。
陳永國:〈互文性〉,《外國文學》1期(2003年1月),頁75-81。
陳維昭:〈明清戲曲批點的主要形態及其功能〉,收於《戲劇藝術》(2008年第6期),頁33-40。
陳靜媚:〈閱讀越界:記一部十七世紀的《牡丹亭》木刻印本如何穿梭時空為女性閱讀作見證〉,《中外文學》34卷,第9期(2006年2月),頁213-235。new window
楊玉成:〈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收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期(2001年9月),頁79。new window
楊玉成:〈啟蒙與暴力—李卓吾與文學評點〉,《台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台北:五南書局,2007年),頁902-986。
楊玉成:〈閱讀邊緣:論晚明竟陵派的文學閱讀〉,2003年9月19日中研院文哲所專題演講講稿,頁1-59。
趙山林:〈《牡丹亭》的評點〉,《藝術百家》4期(1998年),頁58-67。
楊玉成:〈劉辰翁:閱讀專家〉,《國文學誌》3期(宋代文化專號),(1999年6月),頁199-248。new window
廣瀨玲子 (Hirose Reiko):〈明代傳奇文學:湯顯祖戲曲中的心理表現〉(明代傳奇の文學:湯顯祖の戲曲における心理表現を中心として),《東洋文化》71期,(1990年12月),頁55-90。
蔣星煜:〈南戲、傳奇的演出與「副末開場」及其他〉,《中華文史論叢》55輯(1996年12月),頁297-311。
魏愛蓮(Ellen Widmer)著,劉裘第譯:〈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22卷6期(1993年11月),頁55-81。


六、學位論文:
李文赫:《金聖嘆文學批評理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李春燁:《毛聲山評點琵琶記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金惠經:《李卓吾及其文學理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翁碧慧:《明代戲曲「湯評本」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韶砡:《湯顯祖文學理論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韻妃:《李贄戲曲評點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曾守仁:《金聖嘆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