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中反映的女性形象與臺灣社會
作者:蔡啓仲
作者(外文):TSAI, CHI-CHU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許老雍
林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拱樂社劇本劇情女性形象臺灣社會Gongle ClubDramaFemale ImageTaiwan Socie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拱樂社歌仔戲劇團1946年成立於雲林麥寮拱範宮,創辦人陳澄三開創歌仔戲劇本寫作轟動全台,拱樂社王國橫跨民國三、四、五十年代,寫下內台歌仔戲、電影歌仔戲、寫歌仔戲劇本、錄音團等的輝煌歷史。本論文從劇本的角度研究拱樂社,茲以傳藝中心出版的《傳統戲劇輯錄‧歌仔戲卷‧拱樂社劇本》為底本,研究劇本中所反映出的女性形象與臺灣社會。首先,找出與旦角相關的「劇情」,並且將八十六齣劇本中與旦角相關的劇情逐條列出分析比較。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藉由劇本劇情探索人生樣貌,當時臺灣社會的人生樣貌被反映在劇本中,拱樂社善加利用當時社會情況入劇,以吸引觀眾群,藉此研究論文主題。
「旦角女性形象」具有「教化」、「勸諭」的作用,影響「當時女性形象」,因此,歸納出十三個代表當時女性的女性形象,並且概括成三類女性形象,分別是:正面形象、堅強悲憫形象、平順形象等。這些女性形象,也反映了「當時臺灣社會」的型態矛盾情況,也反映了婚姻現實情況,更反映出人心渴望在平順中追求團圓圓滿的美感,在平順中追求自由。
The Gongzishe Opera Troupe was founded in 1946 in the Yunlin Maifan Arch Palace. The founder Chen Chengsan created a singer-songwriter. The writing of this song sensationalized the whole Taiwan. The arch-religious kingdom spanned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i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wrote the inner Taiwanese opera and movies.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aiwanese opera, writing songs and dramas, recording groups, etc.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Gongle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ript. It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Drama Collection, Songs of the Opera, and the Scripture of the Gongle Society" published by the Art Center. It studies the female image reflected in the script and the Taiwan society. First of all, find out the "drama" related to the dan angle, and list and compare the plots related to the horns in the 86-player script. The so-called "life is like a play, drama is like life", and the appearance of life is explored by the script plot. At that time, the appearance of life in Taiwan society was reflected in the script, and the arch music society used the soci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to attract audiences. Take this research topic.
    The "Danjiao Women's Image" has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ization" and "exhortation", which affects the "female image of the time". Therefore, it sums up the image of women who represent women at that time and summarizes them into three types of female images: positive Image, strong and sad image, smooth image. These female images also reflect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at the time" and reflect the reality of marriage. It also reflects the people's desire to pursue a happy and reunited aesthetic in Pingshun and pursue freedom in peace.
引用文獻

(一)古籍叢書、史料〈依書名筆畫順序排列〉

大戴禮記,(漢)戴德,上海:上海書局 《四部叢刊初編》本,1989年3月。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中國戲曲研究所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1959年12月。
全元雜劇初編,楊家駱,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3月。
曲律,王驥德,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四部備要》本。
李漁全集,李漁,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
宜蘭縣志,盧世標,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3月。
抱朴子外篇,(晉)葛洪,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重修臺灣府志,劉良壁,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2月。
淡水廳志,陳培桂,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
通俗編,(清)翟灝,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搜神後記,(晉)陶潛,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搜神後,(晉)干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彰化縣志,(清)李延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
臺灣省通志,張炳楠,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30日。
臺灣通史,連雅堂,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9年5月。
臺灣縣志,陳文達,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6月。
樂府詩集,(宋)郭茂倩,上海:上海書局《四部叢刊初編》本,1989年3月。
錄鬼簿新校注,楊家駱主編, 臺北:世界書局, 1960年11月。
禮記,鄭玄注、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嘉義縣志,雷家驥總纂修、吳昆財副總纂修,嘉義太保:嘉義縣政府,2009年。

(二)近代專著〈依書名筆畫順序排列〉

人類學與臺灣,林美容,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9月。
中西戲劇比較論稿,藍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11月。
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愛情,葉慶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5年。
中國民間傳說論集,王秋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8月。
中國婦女生活史,陳東原,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12月。
中國婚姻史,陳顧遠,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11月。
元雜劇八論,顏天佑,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8月。
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張淑香,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1月。
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顏天佑,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9月。
文學改良芻議,胡適,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9月。
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邱坤良,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6月。
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楊翠,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5月15日。
扮仙與作戲,王嵩山,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5月。
明代戲曲五論,王安祈,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
明華園──臺灣戲劇世家,邱婷,臺北:獨家出版社,1995年12月。
明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王安祈,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6月。
社會心理學理論,張華葆,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3月。
社會學與中國研究,蔡文輝,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1年5月。
紅樓夢評論,王國維,臺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9月1日。
唐君毅全集,唐君毅,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10月。
梁祝故事說唱合編,杏橋主人,臺北:古亭書屋,1975年4月。
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卓意雯,臺北:自立早報,1993年5月。
野臺鑼鼓,陳健銘,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1月。
詩學箋註,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臺北:國立編譯館,1966年9月。
歌仔戲史,陳耕、曾學文、顏梓和,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年1月。
福建民間音樂簡論,劉春曙、王耀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6月。
臺灣文化志,伊能嘉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6月。
臺灣史研究,黃秀政,朋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2月。
臺灣四百年史,史明,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9月。
臺灣私法,陳金田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2月。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陳其南,臺北允辰文化公司,1994年2月。
臺灣研究十年,陳孔立,臺北:博遠出版公司,1991年11月。
臺灣風俗志,片岡巖,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4年5月。
臺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專輯,劉秀庭,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
臺灣開發史,林再復,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3月。
臺灣電影戲劇史,呂訴上,臺北:銀華出版社,1991年9月。
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曾永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2月。
臺灣歌仔戲音樂,張炫文,臺北:百科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9月。
說俗文學,曾永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2月。
魯迅全集,魯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戲曲人類學初探,容世誠,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6月15日。
戲曲美學,傅謹,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
戲劇的政治功能,張信業,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10月。
戲劇論集,姚一葦,臺北:開明書店,1969年12月。
歌仔戲四大齣之一山伯英台下篇,鄭英珠編輯,宜蘭市:宜縣文化,1997年7月。
歌仔戲四大齣之三呂蒙正,鄭英珠編輯,宜蘭市:宜縣文化,1999年8月。
1949大撤退,林桶法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娘子‧許秀哖,邱莉慧、吳是虹、施如芳、劉葆平著, 臺北市: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2012年12月01日。
「歌仔戲王國--拱樂社的歷史探究」調查與研究報告,李香秀撰,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年9月30日。

(三)期刊論文〈依篇名筆畫順序排列〉

〈「七字調」在臺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張炫文,民俗曲藝第54期,1988年7月。
〈「錦歌」、「錦歌」,什麼是錦歌〉,王振義,民俗曲藝第52期,1988年3月。
〈人類學研究民間戲曲的意義〉,何翠萍,民俗曲藝第30期,1984年7月。
〈女子教育之必要〉,陳英,臺灣青年第1卷2號,1920年8月15日。
〈女子教育論〉,王敏川,臺灣青年第1卷3號,1920年9月15日。
〈元明團圓劇的思想框架〉,李元貞,中外文學第10卷1期,1981年6月1日。
〈日本佔據臺灣時期統治政策的演變〉,王詩琅,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12期 , 1975年12月1日。
〈日據時期臺灣小說中的愛情與婚姻〉,許俊雄,文學臺灣第7期,1993年7月。
〈光復後的歌仔戲電影〉,蔡秀女,民俗曲藝第46期,1987年3月。
〈老歌仔獨向黃昏?〉,蔡文婷,光華雜誌15卷6期,1990年。
〈個體意志和丑角意識〉,鄔元江,戲劇第四期,1993年。
〈祝英臺故事專號〉,容肇祖,民俗週刊第93、94、95期,1930年2月12日。
〈送聘定婚之餘弊〉,臺灣慣習記事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會譯,臺灣慣習記事第2卷第7號,1902年7月23日。
〈清代臺灣婦女的社會地位〉,尹章義,歷史月刊第26期,1990年3月。
〈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一八七五 ~ 一八九四) 〉,李國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12期,1975年12月1日。
〈都馬班來臺始末〉,劉南芳,漢學研究第8卷第1期,1990年6月。
〈傳統歌仔戲的再生〉,林茂賢,民俗曲藝第59期,1989年5月。
〈電視歌仔戲所面臨的問題〉,王亞維,民俗曲藝第42期,1986年8月。
〈歌仔戲中的角色〉,蔡蕙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所文史論集創刊號,1990年1月。
〈歌仔戲在臺灣地區的文化地位〉,林峰雄,藝術評論第6期,1995年12月。
〈歌仔戲概說〉,林茂賢,民俗曲藝第42期,1986年8月。
〈歌仔戲興盛衰退之初探〉,莫光華,臺灣文獻第44卷1期,1993年3月。
〈福建南部的民間小戲〉,謝家祥,民俗曲藝第16期,1982年5月。
〈臺灣歌仔戲演進及其唱曲形成之探討〉,徐麗紗,臺中師院學報第5期,1991年6月。
〈閩臺錦歌漫議──歌仔戲形成三要素〉,劉春曙,民俗曲藝第72、73期,1991年7、9月。
〈論元人雜劇中的劇人之劇與詩人之劇〉,葉慶炳,淡江學報第9期,1970年11月8日。
〈歷歷滄傷不見桑──政治及社會遞變下的臺灣傳統戲劇〉,林茂賢,表演藝術33期,1995年7月。
〈關於婚姻案〉,臺灣慣習記事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會譯,臺灣慣習記事第1卷第8號,1901年8月22日。
〈清代四種《呂祖全書》與呂祖扶乩道壇的關係〉,黎志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42期,2013 年 3 月。
〈消失為重生:試論戰後「拱樂社」歌仔戲及其劇本創作〉,秦嘉嫄、蘇碩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第十一期,頁227-250,2010 年 1月。

(四)論文集論文

〈中國地方戲曲形成與發展的徑路〉,曾永義,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蔡淵栔,收入《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師大中教輔委會,1996年6月。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李國祁,收入《認識臺灣論文集》,臺北:師大中教輔委會,1996年6月。
〈歌仔戲中的「老婆」〉,林茂賢,收入《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1月。
〈閩南歌仔戲早期歷史中兩個有爭議的問題〉,陳耕,收入《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6月。


(五)學位論文

由拱樂社看臺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劉南芳,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10月。
宜蘭本地歌仔之研究,林素春,臺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梁祝故事及其文學研究,林美清,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6月。
臺灣歌仔戲的演變過程──ㄧ項人類學的研究,陳秀娟,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徐麗紗,臺北: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年6月。
廖和春編撰拱樂社內臺歌仔戲劇本研究,張主恩,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5月。
臺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以「小西園掌中戲」、「霹靂布袋戲」為考察對象,吳明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拱樂社內臺連本歌仔戲劇本研究,葉嘉中,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106年6月。

(六)會議論文
〈臺灣的電視歌仔戲〉,林茂賢,「靜宜大學中文系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 1995年11月22日

(七)報紙論文

〈歌仔戲怎樣禁?〉,臺灣民報第139號,1927年1月9日。
〈歌仔戲的流弊〉,臺灣民報第165號,1927年7月10日。
〈婦女底社會的地位之墜落與其經濟的原因〉,翁水藻,臺灣民報第98號,1927年3月28日。
〈婦女底社會的地位之墜落與其經濟的原因〉,翁水藻,臺灣民報第95號,1927年3月7日。
〈婦女底社會的地位之墜落與其經濟的原因〉,翁水藻,臺灣民報第97號,1927年3月21日。
〈婦女底社會的地位之墜落與其經濟的原因〉,翁水藻,臺灣民報第100號,1927年4月11日。
〈婦女底社會的地位之墜落與其經濟的原因〉,翁水藻,臺灣民報第99號,1927年4月4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