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明戲曲論述中「情」「理」與「審美」論題之互涉
作者:尚昱辰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潘美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晚明戲曲審美化工說本色論主情論戲曲意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5
本論文是以晚明這一時期的曲論中「情」「理」間的關係,所產生的審美互涉為研究方向,在範圍的界定上,採取朱劍心與曹淑娟的意見,所謂晚明,以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至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為限,探究其間曲家的戲曲美學理論。然而許多論述實難掌握確切寫作時間,或略溢出者,其理論內容與晚明「情」「理」的審美思潮密切相關者,皆包羅其中,但不對所有曲論家做單一論述,僅以影響晚明曲論情理發展的戲曲理論做一討論。在章節安排上,本文共分為五個章節,下面簡述本論文各章內容:
第一章 緒論 介紹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和相關文獻探究與目前學界對此議題研究的現況;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本文研究範圍界定。
第二章 晚明「時代精神」與「情」「理」思想交會 從論述推動晚明歷史不斷向前轉動的根本精神,即是陽明學說在晚明時期持續發展、分化、歧出與社會化的過程,討論晚明知識分子受到陽明心學影響,反對傳統儒家存天理、滅人欲的桎梏人性,普遍反映在人生態度及文學表現,使得晚明曲論家對戲曲觀念的積極轉化,重審期間的情感意義,因而對戲曲的創作與批評走向主情路線。
第三章 晚明戲曲論述審美理念的依據 本章主要針對古代戲曲的理論形態的審美意識,即研究古人對戲曲的審美本質和審美規律的見解。以中國古典文藝審美的特性為依據,了解「意象」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理論,影響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審美意識,進而從審美活動角度看,所謂「意境」就是從具體的,有限的物象、事物、場景、進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對整個人生、歷史、宇宙獲得一種哲學性的感受和領悟,得知中國古典戲曲美學的核心──意象。進一步從傳統戲曲理論中分析其美學意味,以及從戲曲美學的基本原則中分析「情」與「理」在戲曲美學中的主從關係和「情」在中國審美意識中所佔的重要位置。
第四章 晚明曲論「情」「理」與審美 在這章將進一步追溯晚明戲曲審美概念的特徵,分析晚明審美經驗的特殊性質、內蘊,並探究李贄、徐渭、湯顯祖、王驥德、徐復祚等多位曲論家的戲曲理論中,同處於晚明時代語境下,由對戲曲藝術的化工說、本色論、主情論等重要曲論,所展現的美學意義的「情」「理」觀,藉此勾勒晚明戲曲審美現象的整體輪廓,說明晚明審美概念呈現了一種募真好奇、求真任情的特徵,而由此種特徵來建構晚明的戲曲美學。分析出其間所涉及的觀念發展,如情理對峙的晚明戲曲走向,以及「言情」到「寫情」等,來審視、理解這一時期的戲曲審美發展。
第五章 結論 綜合主要的三個章節的論述得出,晚明曲論中「情」「理」思想交會,而偏向主情思想的成型。以及晚明曲論中「情」「理」之間的轉換,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期,它是對先秦兩漢「言志說」的進化,對魏晉「緣情說」的發展,更對清朝之後的主情曲論的審美奠定了基礎。
參考書目

一、專著(依照作者姓氏繁簡筆劃排列)
(一)戲曲專著
1. 古籍文獻
〔明〕王世貞,〈曲藻〉,《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王驥德,〈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朱權,〈太和正音譜〉,《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呂天成,〈曲品〉,《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何良俊,〈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李開先,〈詞謔〉,《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李調元,〈雨村曲話〉,《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沈寵綏,〈絃索辨訛〉,《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5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5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元〕夏庭芝,〈青樓集〉,《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徐大椿,〈樂府傳聲〉,《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徐渭,〈南詞敘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徐復祚,〈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元〕高明,〈第一齣〉,《琵琶記》卷上,江巨榮校注,謝德瑩校閱,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清〕洪昇,〈長生殿自序〉,《長生殿》卷首,樓含松,江興祐校注,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明〕凌濛初,〈譚曲雜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唐〕崔令欽,〈教坊記〉,《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張琦,〈衡曲麈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梁廷枏,〈曲話〉,《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無名氏,〈錄鬼簿續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祁彪佳,〈遠山堂劇品〉,《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焦循,〈劇話〉,《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臧晉叔編,《元曲選》,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元〕燕南芝菴,〈唱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元〕鍾嗣成,〈錄鬼簿〉,《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一)》,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二)》,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三)》,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蔡毅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四)》,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明〕魏良輔,〈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5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隗芾、吳毓華編,《古典戲曲美學資料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元〕顧瑛,〈製曲十六觀〉,《叢書集成簡編》,第70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2. 今人專著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編,《中國戲曲理論研究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王季烈,《螾廬曲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new window
王永健,《中國戲劇文學的瑰寶——明清傳奇》,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new window
王璦玲、華瑋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98年。new window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new window
余秋雨,《戲劇理論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
余秋雨,《中國戲劇文化史述》,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李惠綿,《王驥德曲論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年。
李惠綿,《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以曲牌體戲曲為範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李昌集,《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吳書蔭校註,《曲品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吳毓華,《古代戲曲美學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
吳毓華,《戲曲美學論》,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江巨榮,《古代戲曲思想藝術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孟瑤,《中國戲曲史(全四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周貽白輯釋,《戲曲演唱論著輯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日〕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王吉廬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汪效倚,《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姚華,《新曲苑》第二冊,台北:中華書局,1969年。
胡忌,《宋金雜劇考》,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俞為民,《明清傳奇考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俞為民、孫蓉蓉,《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台北:華正書局,1998年。
徐子方,《明雜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徐子方,《明雜劇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高宇,《古典戲曲導演學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唐文標,《中國古代戲劇史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
秦學人、侯作卿編著,《中國古典編劇理論資料匯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夏寫時,《論中國戲劇批評》,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孫崇濤、徐宏圖箋注,《青樓集箋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許金榜,《中國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上、下)》,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張庚、郭漢成主編,《中國戲曲通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台北 : 丹青圖書公司, 1987年。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張燕瑾,《中國戲曲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new window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曾永義,《明雜劇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選注》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new window
傅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路應昆,《中國戲曲與社會諸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齊森華,《曲論探勝》,上海: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趙景深,《曲論初探》,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山林,《中國戲曲觀眾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寧宗一、陸林、田桂民,《明代戲劇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
葉長海,《王驥德曲律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葉長海,《曲律與曲學》,台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葉長海,《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2001年。
葉長海,《中國藝術虛實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陳多、葉長海,《中國歷代劇論選注》,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陳多,《戲曲美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竹,《中國古代劇作學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9年。
陳竹,《明清言情劇作學史稿》,武昌:華中師大出版社出版,1991年。
陳美雪,《湯顯祖的戲曲藝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陳萬鼐,《元明清劇曲史》,王吉廬譯,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盧前,《明清戲曲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郭英德,《中國戲曲的藝術精神》,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郭英德、過常保,《雅美風俗之明人傳奇》,台北縣中和市:雲龍出版社,1996年。
鄒元江,《湯顯祖新論》,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錢南揚,《戲文概論》,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謝柏梁,《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蔡鍾翔,《中國古典劇論概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韓幼德,《戲曲表演美學探索》,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年。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鄭培凱,《湯顯祖與晚明文化》,台北:允晨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鄭傳寅,《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台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論》,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藍凡,《中西戲劇比較論稿》,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年。
蘇國榮,《戲曲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二)西方戲劇專著
戈登.克雷 (Edward Gordon Craig),《論劇場藝術》,李醒譯,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尼采 (Nietzsche),《悲劇的誕生》,劉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
布羅凱特 (O.G.Brockett),《世界戲劇藝術欣賞》,胡耀恆譯,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
亞里斯多德 (Aristoteles),《詩學》,陳中梅譯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基爾.伊拉姆 (Keir Elam),《符號學與戲劇理論》,王坤譯,板橋:駱駝出版社,1998年。
林克歡,《戲劇表現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童道明主編,《戲劇美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趙如琳譯著,《戲劇藝術之發展及其原理》,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三)藝、文、史論
1.文學、歷史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61年。
左東岭,《明代心學與詩學》,北京:學院出版社,2002年。
史次耘註譯,《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99年。new window
朱劍心,《晚明小品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朱國能,《文學概論》,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new window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珺平,《中國古代抒情理論的文化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顯才編印,《十三經注疏》,台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76年。
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鐸編著,《中國古代文論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夏咸淳,《情與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唐文治編纂,《十三經讀本‧禮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0年。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台北:聖環出版社,1994年。
沈朝陽,〈皇明嘉隆兩朝聞見紀》卷六,《明代史籍彙刊》第 4 冊,臺北:學生書局,1969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新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2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祁志祥,《中國古代文學原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
焦文彬,《人欲與天理:元明清文學中人性的覺醒》,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張海鵬、王廷元主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合肥:黃山書社出版,1985年。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熊公哲註譯,〈樂論篇〉,《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錢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學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賴春燕譯,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讀本》,王更生注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羅宗強,陳洪主編,《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2. 美學藝術
(1) 中文書籍
丁楓、張錫坤,《美學導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王小舒,《中國審美文化史‧元明清卷》,陳炎主編,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年。
王朝聞,《美學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牛枝慧編,《東方藝術美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1990年。
田曼詩,《美學》,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臺北縣板橋市 : 駱駝出版社, 1987年。
李咏吟,《文藝美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澤厚,《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縣:元山書局,1986年。
李澤厚,《美學基本原理》,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台北縣: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李醒塵主編,《十九世紀西方美學名著選(德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
金丹元,《藝術感悟與審美反思》,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年。
林同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姚一葦,《審美三論》,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92年。
施旭升,《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胡經之,《文藝美學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柯慶明,《境界的探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
唐力行,《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7年。
孫旗,《藝術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年。new window
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張少康,《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美學範疇》,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馮嘵,《中西藝術的文化精神》,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莫詒謀,《叔本華的美學原理》,台北:水牛出版社,1995年。
楊辛、甘霖,《美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
郁沅,《文學審美意識論稿》,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黎風,《審美心理與詩學論題》,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葉朗,《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望衡,《中國美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曉明,《文本的審美結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劉士文、陳奕純、袁炳昌,《中國明代藝術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二版九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new window
劉瀚平,〈審美活動中理解、認識的特點之一──悟〉,《文學與美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滕守堯,《藝術社會學描述》,台北:生智出版社,1997年。
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販售部,2003年。new window
蔣孔陽主編,《美學與藝術評論》,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
蔣孔陽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名著選》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
顧俊著,《中國古代美學範疇》,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台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

(2)翻譯書籍
〔義〕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美學原理》,傅東華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蘇〕列‧謝‧維戈茨基(Торцький),《藝術心理學》,周新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法〕杜夫海納(Mikel Dufrenne),《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奧〕佛洛伊德(Freud Sigmund),《夢的解析》,賴其萬、符傳孝譯,台北:新潮文庫出版社,1990年。
〔德〕伽達默爾(GadamerH.G),《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卷,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德〕瑪克斯‧德索(Max Dessoir),《美學與藝術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德〕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劉大悲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79年。
〔德〕康德 (Immanuel Kant),《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
〔德〕海因里希‧沃爾夫林 (Heinrich Wolfflin),《藝術風格學: 美術史的基本概念》,潘耀昌譯,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選編,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德〕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美學》,朱孟實譯,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德〕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哲學史講演錄(1-4)》,王太慶、賀麟譯,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美〕蘇珊‧朗格(Langer Susanne K.),《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英〕鮑桑葵 (Bernard Bosanquet),《美學史》,張今譯,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
〔日〕阿部政雄,《禪與西方思想》,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89年。
〔日〕廚川白村,《西洋近代文藝思潮》,台北:志文出版社,1987年。
〔德〕鮑姆嘉滕 (Baumgarden),《美學》,簡明、王旭曉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

(四)詩文集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1998年。
〔明〕王守仁,《傳習錄》中,葉紹鈞點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1961年。
〔明〕王畿,《王龍谿先生全集》,台北縣中和市: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9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李贄,《焚書╱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4年。
〔明〕汪道昆,《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箋校》,錢伯城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隨筆〉,《袁中郎全集》,楊家駱主編,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明〕袁宏道,〈識張幼于箴銘後〉,《中郎隨筆》序跋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明〕袁宗道,《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徐如翰,〈雲合奇蹤序〉,《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丁錫根編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徐樹丕,〈識小錄〉,《歷代小說筆記選(明)》,第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明〕張居正,《新刻張太岳詩文集》卷三十,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3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明〕范濂,〈雲間據目鈔〉,《歷代小說筆記選(明)》第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明〕焦竑,《澹園集》,李劍雄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沈芝盈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馮夢龍編,〈太霞新奏〉,《馮夢龍全集》,俞為民點校,第14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情史序〉,《馮夢龍全集》,魏同賢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敘〉,《警世通言》,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台北:三民書局,1983年。
〔清〕趙敬夫註,《重校顏氏家訓》,盧文弨補,錢大昕、孫志祖鑒定,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葉夢珠,《閱世篇》卷七,來新夏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序〉,《初刻拍案驚奇》卷首,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88年。
〔元〕陳師道,〈後山詩話〉,《歷代詩話》,何文煥編訂,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91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130冊,子部‧雜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釋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五。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66冊,子部‧雜家類,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橘君輯注,《馮夢龍詩文》,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年。
徐朔方輯校,《沈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張樹英點校,《沈自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張建業主編,《李贄文集》第一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嘉靖太平志》卷二,清光緒22 年(1896)陳其昌重刊本。

二、 論文
(一) 單篇論文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第139-188頁,中央研究院,2001年3月。new window
王璦玲,<中研院文哲所與「明清戲曲」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總78期,第35-43頁,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1年5月。new window
王璦玲撰,〈論湯顯祖劇作與劇論中之情、理、勢〉,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4月。
毛文芳,〈閒賞──晚明美學之風格意涵析論〉,《中正中文學術年刊》,第二期,第1-28頁,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3月。new window
李惠綿,〈論「當行本色」在戲曲批評中的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第287-338頁,1999年5月。new window
李季紋,〈中國戲曲表演形神論──「戲曲體驗論」與「寫意戲劇觀」的路徑〉,《戲劇學刊》,第三期,第63-83頁,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06年。
林國源,〈王國維「境界說」與戲曲學的形而上學基礎〉,《戲劇學刊》,第一期,第 41-51頁,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05年。new window
張啟豐,〈潘之恆戲曲表演理論探微〉,《藝術評論》,第十一期,第 167-198頁,台北:國立藝術學院,2000年。new window
張錦瑤,〈「情理對峙」與明代戲曲小說「西廂故事類型」的發展〉,《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第73-97頁,台中: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7年6月。new window
賈志剛,〈潘之恆文藝觀及表演理論探索〉,《戲曲研究》,第三十一輯,第120-144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楊振良,〈理學嬗變與明代戲曲〉,《古典文學》,第15集,第387-408頁,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謝明憲,〈「象外之象」之「意境美學」〉,《稻江學報》,第二卷第一期,155-167頁,2007年4月。
鄭幸雅,〈識趣,空靈與情膩──論晚明文人的審美意識〉,《文學新鑰》,第5期,第103-126頁,嘉義:南華文學系,2007年6月。new window
羅麗容,〈孟稱舜《嬌紅記》之審美經驗淺析〉,《東吳中文學報》,第2期,第 237-249頁,1996年5月。new window
羅麗容,〈馮夢龍之戲劇美學思想及其實踐〉,《東吳中文學報》,第3期,第253-270頁,1997年5月。new window
羅麗容,〈沈璟之戲劇美學思想淺談〉,《中國國學》,第25期, 第81-89頁, 1997年10月。
羅麗容,〈論湯顯祖「主情說」之淵源、內涵與實踐〉,《古典文學》,第15集, 第99-138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二) 學位論文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7月。new window
李相喆,〈明代戲曲創作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7月。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世風變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7月。new window
柯香君,〈明代戲曲發展之群體現象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new window
張錦瑤,〈關、王、馬三家雜劇特色及其在戲曲史上的意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7月。new window
楊晉綺,〈晚明文化論述中「倫理」與「審美」論題之交涉及審美意識之展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1月。new window
陳芳英,〈明代劇學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6月。new window
蔣美華,〈馮夢龍文學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4年4月。new window
王淑芬,〈呂天成《曲品》戲曲觀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侯淑娟,〈明代戲曲本色論〉,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侯雲舒,〈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月。
高文彥,〈晚明劇曲家流派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徐曉瑩,〈晚明曲論主情思想之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邱瓊慧,〈祁彪佳戲曲理論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8月。
陳富容,〈馮夢龍戲劇理論研究--以其八部改編劇為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三、網路資料
美學第二講:美的本質與特性。http://www.ck.tp.edu.tw/~cksc/docs2/meixue/meixue2.html,上網時間:2009年2月2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