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個百年公案的終結:再論「雞籠是否真積雪」
書刊名:科學史通訊
作者:許世旻
作者(外文):Syu, Shihme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40
頁次:頁18-49
主題關鍵詞:臺灣八景雞籠積雪小冰期全球暖化負北極振盪Eight Views of TaiwanThe Accumulated Snow in KeelungLittle Ice AgeGlobal warmingNegative arctic oscill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陳青松(20070600)。漫談基隆地區傳統文學發展史。臺北文獻,160,69-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瓊瑞(20041200)。從「臺灣八景」到「澎湖八景」。西瀛風物,9,97-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麗霞(200106)。雞籠積雪。中國語文,528,10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世旻(20130700)。我們的地球真的發燒了嗎?--以臺灣近五十年以來的氣溫脈絡為探究的出發點。史穗,6,3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任葵(1990)。臺灣八景以及高拱乾的題詠。文史知識,1990(5),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常惠雯(20080300)。清初臺灣宦遊詩--〈雞籠積雪〉究源。商水學報,1,76-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世旻(20120600)。清代臺灣氣溫變遷之脈絡初探--以氣候暖化的觀點重探「雞籠積雪」的爭議。史穗,5,67-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定山(1952)。雞籠積雪。臺南文化,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漢光(1965)。臺灣八景的演變。觀光季刊,1,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桂蘭(2004)。從《赤嵌集》看清初的臺灣風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3),66-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敏勝(19970500)。吳子光與「一肚皮集」。中興史學,3,2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徐麗霞(2010)。臺灣清代八景的權力結構與回歸意涵--以「臺灣府八景」為例。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紅樓夢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177-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侑欣(2012)。瘴癘與魑魅之島--清初臺灣詩歌中的文學地景。蕪土吾民: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會議日期: 2012年1月7日)。臺北: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徐文志(2010)。「臺北市都市熱島強度監測分析及示範區熱島效應改善規劃設計」技術服務委託案總結報告書。臺北: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淑華(2010)。陽明山國家公園古氣候之調查。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清波(2005)。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研究--明鄭時期至清朝時期(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麗卿(2000)。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世旻(2013)。乍寒還暖:論臺灣八景中的雞籠積雪(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心菱(2009)。文學中的基隆歷史意象(1684-1945)(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世偉(2008)。歷年臺灣總督府統計書目錄整理與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若綺(2015)。從北臺咽喉到盤中雞肋―論基隆港市興衰(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鄒佩珊(1998)。台灣山區近五百年的氣候變化:樹輪寬度的證據(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南萱(2000)。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玉青(2005)。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添發(2005)。陳維英及其文學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毓琪(2006)。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惠鈴(2008)。清領時期台灣古典詩山岳形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程玉凰(1997)。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嶙峋志節一書生。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國家圖書館特藏組(2006)。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元衡(1958)。赤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丘逸民(2005)。清代臺灣詩歌的氣候識覺。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麗卿(2002)。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毓英(2002)。臺灣府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鍾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章甫(1963)。半崧集簡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繻(1970)。寄鶴齋乙未以前譴譎集。臺北:成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璸(2010)。海康陳清端公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urke, Peter、楊豫(2009)。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raudel, Fernand、曾培耿、唐家龍(2002)。地中海史:集體的命運和總的趨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Mayo, Herbert B.、王薇鈞、林柏均、張瑋真(2007)。投資學。臺北: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臺灣分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智偉(2011)。省道台一線的故事。臺北:大雁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雪姬(2006)。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六十七(1961)。使署閒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連橫(1960)。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子光(1959)。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仕玠(1957)。小琉球漫誌。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捷先(1996)。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偕叡理、王榮昌、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2012)。馬偕日記II:1884-1891。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蕭瓊瑞(20070000)。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余文儀、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余文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340127)。萬里庄諸山亦皆積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11231)。風聞基隆山上飄瑞雪 趕去看 只見白芒花和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70217)。基隆郡高山突見降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基隆姜子察山飄雪 「50年來第一次」,http://ppt.cc/045Ho。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近四百年以來太陽黑子數量之時間序列,http://theresilientearth.eom/7q:content/little-ice-age-ii-seque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霸王級寒流今晚報到 全台發布低溫特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122/780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太美了 基隆九份山區也下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124/782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池志徵(1960)。全臺遊記。臺灣遊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培桂(1963)。附錄一.文徵(上).節錄臺灣十七口設防狀。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