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地方意象的表現──明鄭與清領時期(1651-1895)來台文人的空間書寫
作者:申惠豐
作者(外文):Hui-FengSh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施懿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空間分析地方意象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旅行跨界spatial analysisPlace ImageryMing-Zheng periodQing Dynasty period in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6
在傳統的文學研究中,「時間」向來是論述的主流,我們賦予「時間」許多複雜的意涵,人們透過對「時間」的觀察,理解世界,推衍事物發展的趨勢與走向;相較於「時間」而言,「空間」的意義就顯得十分簡單。在傳統上,空間被視為「背景」或「舞台」,是靜態的、固定的、不易變動的事物。這兩者的差別在於,時間較具有人文的意義,而空間則被視為一種自然之物。
晚近西方理論對於空間有著較多的關注,重新將「人」作為核心,放入空間議題中思考,並認為「空間」會持續或間斷的建構變動,是社會文化的產物也是社會文化實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向度。以「人」為核心的空間思考,拓展了空間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空間是被生產出來的。
人們的各種活動與文化的實踐,生產了「空間」,並且這個被生產的空間,也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行動實踐,既然「空間」是被生產出來的,那麼「空間」便充滿了各被賦予的意義與象徵,同樣的,這樣的意義與象徵,也會影響人們對於「空間」的經驗與感知。本論文以明鄭及清領時期來台文人創作之古典詩、文作品為本,探究其文學的空間書寫,討論這些作品如何形塑台灣地方意象及其呈現的意義。
本論文第一章為方法論,闡述空間分析理論內涵,第二章以明鄭時期來台遺民詩作為例,說明其作品中台灣空間的詮釋與想像,在「復明」的語境中,如何表現其政治主張。本文的第三章,透過清領初期台灣八景詩的分析,探討其如何透過地景的再現,建構一種關於帝國文明的象徵修辭。本文的第四章以郁永河《裨海紀遊》為例,講述台灣特殊的空間屬性如何影響作者的審美視野及其作品的美學表現。本文的第五章及第六章,分別以楊廷理與劉家謀作品為例,說明創作者在一個離散的情境中,如何透過書寫與生活的空間進行認同的建構與自我的安置。本文的第七章以史九龍以及蔣師轍兩部日記體遊記為例,說明清末時期,在現代與前現代交會的關鍵時刻中,台灣空間屬性有何轉變,以及在此一時刻,來台文人眼中的台灣呈現著何種意義與意象。本文第八章為結論,除總結前論外,更進一步的說明文學創作與地方、空間之間的微妙關係。
This study employs classical poetry and literary works created by writers who traveled to Taiwan during the Ming-Zheng Period and the Qing Dynasty period in Taiwan and explores how these works shaped Taiwan’s regional or local images and relevant significance.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methodology adopted in the study and elaborates on the connotations of spatial analysis theory. Chapter 2 reviews poems written by adherents to the Ming dynasty who traveled to Taiwan during the Ming-Zheng Period, describing the interpretations and imaginings of Taiwan’s spatial area presented in these works and how these works express political views in a context of Ming restorationism. Chapter 3 details how symbolic rhetoric of empirical civilization is established through landscape representation by analyzing early Qing period “eight view poetry” in Taiwan. Subsequently, Chapter 4 introduces Yu Yonghe’s Small Sea Travel Records as an example to evince how Taiwan’s special spatial attributes affected the author’s aesthetic perspective and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 in his works. Chapters 5 and 6 independently present Yang Tingli and Liu Gumou’s work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authors used writing and living spaces to construct and establish identification and the self in a scattered and disparate environment. Next, the travel diaries of Shi Jiulong and Jiang Shiche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7 to explain how, during the critical moment of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modern and pre-moder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period, Taiwan’s spatial attributes transformed,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image of Taiwan in the eyes of literati who travel to Taiwan. Finally, Chapter 8 offers a conclusion.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 summary regarding previous discussions, a description of the delicate and sub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gion and space is presented.
一、古籍資料

丁曰健編,《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1959。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種),台北:臺灣銀行,1957。
史九龍,《憶臺雜記》,台北:方豪,1996。new window
白居易,《白居易集‧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
全祖望,《鮚埼亭集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七種),台北:臺灣銀行,1965。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全臺詩》(第一冊),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第二冊),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第三冊),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第五冊),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文獻叢刊第三種),台北:台灣銀行,1957。
周鍾瑄編纂,《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台北:臺灣銀行,1958。
周璽編纂,《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台北:台灣銀行,1962。
季麒光撰,李祖基點校,《蓉洲詩文稿選輯:東寧政事集》,香港:香港人民
出版社,2006。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台北:臺灣銀行,1959。
夏琳,《閩海紀要》(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種),台北:臺灣銀行,1958。
孫元衡,《赤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種),台北:臺灣銀行,1958。
徐鼒,《小腆紀傳》(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八種),台北:臺灣銀行,1963。
高拱乾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六五種),台北:台灣銀行,1960。
張煌言,《張蒼水詩文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二種),台北:臺灣銀行,1962。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台北:臺灣銀行,1962。
連橫,《臺灣詩乘》(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四種),台北:臺灣銀行,1960。
陳衍纂輯,《福建通志列傳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九五種),台北:臺灣銀行,
1964。
陳國瑛等編輯,《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五五種),台北:臺灣銀行,
1959。
陳淑均修,《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種),台北:台灣銀行,1963。
陳淑均編纂,《噶瑪蘭廳志》,台北:台灣銀行,1963。
楊廷理,《知還書屋詩鈔》,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翟灝,《臺陽筆記》(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種),台北:台灣銀行,195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八四種),台北:台灣
銀行,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李文忠公選集第二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七八
種),台北:臺灣銀行,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臺灣洋務史料》(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七八種),
台北:臺灣銀行,196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漳州府志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三二種),台北:
台灣銀行,196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八四種),台北:
臺灣銀行,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輿地彙鈔》(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六種),台北:
臺灣銀行,196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雜詠合刻》(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種),台北:
臺灣銀行,195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七六
種),台北:臺灣銀行,196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清聖祖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五種),
台北:臺灣銀行,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碑傳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種),台北:
臺灣銀行,1966。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二九種),台北:臺
灣銀行,1959。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七種),台北:臺灣銀行,1958。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種),台北:臺灣銀行,1958。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六種),台北:臺灣銀行,1957。
謝章鋌,《賭棋山莊全集‧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種),台北:臺灣銀行,1958。

二、文學論著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北:方豪,1969。
王美玥,《詩情與戰火:論「盛唐之音」的美學議題》,臺北:秀威資訊,2007。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new window
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台北:漢學研究中
心,1999。
周曉琳、劉玉平著,《空間與審美──文化地理視域中的中國古代文學》,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9。
林慶元,《楊廷理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
版社,2000。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new window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翁盛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梅新林、俞樟華主編,《中國遊記文學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許俊雅《講座FORMOSA:臺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2004。
許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new window
傅永聚、韓鍾文主編,《儒家文藝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廖一瑾,《台灣詩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劉麗卿,《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黎志敏著,《詩學建構:形式與意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蕭瓊瑞,《原鄉與認同──台灣方志八景圖研究》,台北:典藏藝術家,2006。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臺北:書林出版社,1999。

三、歷史與文化論著

于奇智,《凝視之愛:福柯醫學歷史哲學論槁》,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
出版社,1997。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的交錯》,台北:播種者
文化,2004。
馬大正主編,《中國邊疆經略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new window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new window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台北:自立晚報,1993。new window
費小平,《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圖書,1980。new window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鍾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灣——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
學》,台北:左岸文化,2005。
顧朝林等編著,《人文地理學流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龔顯宗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

四、西方理論專著(翻譯)

丹尼斯‧渥德(Denis Wood)著,王志弘等譯,《地圖權力學》,台北:時報
文化,1996。
王志弘編,《空間的社會分析》,作者自印,1996。
史克魯東(Roger Scruton)著,戚國雄譯,《哲學之鐘——康德》,台北:時
報文化,1983。
艾勒克‧博埃默(EllekeBoehmer)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後殖民文
學》,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克羅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王弘志、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向
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
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陳定家、汪正龍等譯,《虛構與想像:
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出版,1992。
阿雷恩˙鮑爾德溫(Elaine Baldwin)等著,陶東風等譯,《文化研究導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保羅‧克拉克(Paul Cloke)等編,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
流,2007。
約翰斯頓(R. J. Johnston)主編,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辭典》,北京:商
務印書館,2004。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2002。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
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紐約:牛津出版社,1998。
索雅(Edward Soja)著,王志宏等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
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圖書,2004。
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麥克‧克朗(Mike Crang)著,楊淑華等譯,《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
學出版社,2007。
傅科(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
凱文‧林奇(Kelvin Lynch)著,方益萍等譯,《城市意象》,北京:華夏出版
社,2001。
斯圖爾特‧霍爾(Stuart Hall)編,徐亮、陸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
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文斌譯,《後現代地理學──重申批
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
現象學》,台北:尚林出版社,1986。
五、西方理論專著(西文)

Barbara Korte, English travel writing: from pilgrimages to postcolonial exploration,
Hampshire: Macmillan, 2000.
Casey Blanton, “Travel writing: the self and the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Edited by Kristi Siegel, Issues in Travel Writing: Empire, Spectacle, and
Displacement, New York: Peter Lang, 2002.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

六、期刊論文

王立群,〈遊記的文體要素與遊記文體的形成〉,《文學評論》,3,2005。
朱德發,〈試論中國遊記散文的文體特徵〉,《菏譯師專學報》,23:1,2001。
吳炳輝,〈孫元衡《赤嵌集》詩中的台灣風土〉,《明新學報》,31,新竹:明new window
新科技大學,2005。
李國祁,〈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一八七五—一八九
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1975。
季惠民,〈解嚴前後的人道關懷攝影:視覺再現中的台灣與台灣性〉,發表於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學會主辦,「疆界/將屆:2004 年文
化研究學生研討會」,2004.12.18。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與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new window
1:2,2003。
徐俊東,〈關於《林泉高致》中「三遠」的文化思索〉,《裝飾》,北京:清華
大學,第143 期,2005。
229
莊仲雅,〈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3,1993。
郭文華,〈臺灣洋務科技初探(1887-1895)——從臺灣鐵路、台北機械局與
基隆煤礦出發的初步討論〉,《新史學》,7:2,1996。
郭侑欣,〈烏托邦與叛亂之島——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的臺灣論述〉,「與傳
統對話:民間文化的當代關照」學術研討會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台文所主辦,
2007.08.03。
陳才,〈論旅遊現象的基本矛盾〉,《旅遊學刊》,6,2000。
陳富瑞,〈地理基因與文化基因之辨——以美國華裔作家為例〉,《世界文學評
論》,1,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
黃宏,〈從古代遊記散文看中西旅遊文化的差異〉,《東南大學學報》,7:1,
2005.01
黃美娥,〈台灣古典文學史概說(一六五一~一九四五)〉,《台北文獻》直字
151,2005。
廖新田,〈地圖與風景畫——台灣現形記的啟示〉,《歷史文物》,122,2003.09new window
劉廣濱,〈中西繪畫的虛靈空間與立體空間〉,《藝術探索》,第1 期,廣西:
廣西藝術學院,2004。
賴麗娟,〈《海音詩》觀風問俗析論〉,《成大中文學報》,9,2001。new window
賴維菁,〈觀景‧景觀:檢視三部維多利亞時期遊記如何書寫「番邦」的自然
景物〉,《中外文學》,29 卷6 期,2000。
謝紀康,〈清季對臺政策的探討:從海禁到防臺〉,《台南女院學報》,24,2005。

七、西文期刊

Brian S. Osborne, Landscapes, Memory, Monuments, and Commemoration:
Putting Identity in its Place, Canadian Ethnic Studies, Vol. 33, No. 3, 2001.
Denis E. Cosgrove,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8.
Joan Nogué and Joan Vicente, Landscap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atalonia,
Political Geography, Volume 23, Issue 2, February 2004.
Laura Malosetti Costa, Politics, desire and mem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in Argentine pampas, Journal of Visual Art Practice Volume 5 Numbers
1 and 2, 2006.

八、學位論文

張淑玲,《臺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
王嘉弘,《清代臺灣賦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230
吳淑娟,《臺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3。
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6。
宋南萱,《〈台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新竹:中央大學藝術所碩
士論文,2000。
李佳樺,《楊廷理《知還書屋詩鈔》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
論文,2008。
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
論文,1979。
林士桓《臺灣清代方志研究──以府、廳、縣志為例》,臺北:國立台北大學
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發展與文化變遷》,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new window
所博士論文,2004。
高雪卿,《臺灣苗栗地區古典詩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new window
論文,2003。
張鈺翎,《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3。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4。
許博凱,《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臺灣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治》,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7。
陳佳妏,《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
文,2000。
黃惠玲,《清領時期台灣古典詩山岳形象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
論文,2007。
黃騰德,《鄭經詩歌研究──以《東壁樓集》為探討重點》,台北: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楊淑惠,《臺灣古典詩中的玉山書寫》,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
2007。
賴麗娟,《劉家謀社會寫實詩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2005
蔡清波,《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研究──明鄭時期至清朝時期》,高雄:國立
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231
藍偵瑜,《清代來臺文人之臺灣特殊性書寫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文
所碩士論文,2007。

九、網路資料:

陳佳妏,〈滾滾波濤聲不息,斐然有緒煥文章──論清代台灣八景詩中的自然
景觀書寫〉,引用網址:
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an-ka-bun/pakkeng-si.htm。
薛順雄,〈台灣清代〈竹枝詞〉價值研討〉,引用網址:
http://www.nchu.edu.tw/~chinese/EO12.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