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臺灣詩之海洋書寫研究(1683~1840)
作者:陳思穎
作者(外文):Singy-sing Che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清代臺灣海洋書寫海洋詩海洋文學臺灣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7
本文主要探討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明、清澎湖海戰開始,至道光二十年(1840)為止,清代時期外國勢力尚未入侵臺灣之前的臺灣海洋詩篇,總共近八百首之多。八景詩共有二百一十五首,竹枝詞僅二十九首,這兩者之外的一般古典詩有五百餘首之多。
清代(1683~1840)臺灣詩必然為臺灣古典詩作;而「海洋書寫」的定義與「海洋詩」並無二致,本文採取廣義之海洋文學定義:描寫海洋及一切與海洋相關的作品,包含描寫海洋自然風景及海洋人類活動,亦含括作者對於海洋的感受,及蘊涵於各種海洋意象中的豐沛情感。
本文第一章主要論述題目界義及研究方法等,也概述明末及明鄭時期幾位重要的海洋詩家,來與清代臺灣詩之海洋書寫銜接。第二章說明清代(1683~1840)消極治臺政策之下的臺灣社會,這也是詩家所處的時代背景。第三章至第九章進入正文論析,主要分成上、下兩編進行探討;上編探析一般古典詩(含臺灣竹枝詞)之海洋書寫,下編探析臺灣八景詩之海洋書寫,亦從中比較各種體裁創作特色之異同。第十章則為本文作結論。
當時臺灣本土文人尚未大量崛起,宦遊詩人來臺以欣賞異地風景或蒐奇志怪為主,再加上帝國主義封建思想的箝制,所以此時期的臺灣海洋詩乃以自然書寫為主,對人文海洋的關注較少。一般古典詩當中的渡海詩,可謂是臺灣海洋詩作裡最精采的部份,宦遊詠海物詩也是不可錯過的一環。八景詩是限景限題之作,在難以跳脫中國文人的思考模式下,較難有優秀的創作;而竹枝詞的海洋人文書寫是不容忽視的,補充了不少古典詩裡不曾寫到的人文海洋活動。
清代臺灣詩海洋書寫(1683~1840)之四大意識,分為是:神仙意識、懷鄉意識、中國文化思考及宣揚清威意識。神仙意識的流貫使得海洋變成一個想像有趣的世界;懷鄉意識則產生宦遊與本地文人對臺灣認同感不一的差別;中國文化思考及宣揚清威的影響之下,此時期的臺灣海洋詩其實是中國的、清廷的臺灣海洋詩,臺灣本地特色並不突出,但這也是當時特殊時代背景之下,臺灣海洋詩的特色。
最後擇選出優秀的海洋詩家共六人,分別是〔康熙〕孫元衡、〔乾隆〕錢琦、卓肇昌(本地文人)、朱仕玠、胡健、〔道光〕周凱。
一、 古籍(依古籍年代先後)
(一)經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六九,臺北:臺灣商務,1983.03。
.〔晉〕郭璞注《爾雅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二一,同上。
(二)史
.〔漢〕司馬遷《史記》,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四三、二四四,臺北:臺灣商務,1983.03。
.〔漢〕班固《漢書》,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同上。
.〔劉宋〕范曄《後漢書》,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二、二五三,同上。
.〔西晉〕陳壽《三國志》,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四,同上。
.〔吳〕韋昭注《國語》,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六,同上。
.〔漢〕劉向輯、〔漢〕高誘注《戰國策》,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六,同上。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文淵閣四庫全書/五八九,同上。
.〔後魏〕酈道元〔清〕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江蘇:江蘇古籍,1989.06。
.〔唐〕房玄齡《晉書》,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六,同上。
.〔梁〕沈約《宋書》,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八,同上。
.〔唐〕魏徵《隋書》,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六四,同上。
.〔唐〕李延壽《南史》,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六五,同上。
.〔後晉〕劉昫《舊唐書》,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六八、二七○,同上。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七二,同上。
.〔元〕托克托《宋史》,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八八,同上。
.〔清〕萬友正纂修、黃家鼎校補《泉州府馬巷廳志》,臺北:臺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10。
(三)子
.〔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九五,臺北:臺灣商務,1983.03。
.〔周〕墨翟《墨子》,文淵閣四庫全書/八四八,同上。
.〔周〕列禦寇、〔晉〕張湛注《列子》,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五五,同上。
.〔周〕莊周撰、〔晉〕郭象注《莊子注》,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五六,同上。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鴻烈解》,文淵閣四庫全書/八四八,同上。
.〔漢〕王充《論衡》,文淵閣四庫全書/八六二,同上。
.〔漢〕劉歆撰、〔晉〕葛洪輯《西京雜記》,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三五,同上。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二,同上。
.〔漢〕蔡邕《琴操》,臺北:藝文,1970。
.〔晉〕郭璞注《山海經》,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二,同上。
.〔晋〕王嘉《拾遺記》,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二,同上。
.〔劉宋〕劉義慶編、〔梁〕劉孝標注《世說新語》,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三五,同上。
.〔劉宋〕劉義慶《幽明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03。
.〔梁〕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1991。
.〔唐〕谷神子《博異記》,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二,同上。
.〔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臺北:臺灣商務,1974。
.〔宋〕辛氏撰、〔清〕張澍輯《三秦記》,上海:上海書店,1994.06。
.〔宋〕李昉《太平御覽》,文淵閣四庫全書/八九三,同上。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2006.06。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1983.06。
.〔宋〕孔平仲《孔氏談苑》,臺北:新文豐,1984.01。
.〔宋〕洪邁《容齋四筆》,臺北:新文豐,1997.03。
.〔宋〕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7.12。
.〔元〕伊世珍《瑯嬛記》,《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1977.06。
.〔明〕周楫《西湖二集》,臺北:天一,1985.05。
.〔清〕李調元《南越筆記》,臺北:新文豐,1984.01。
(四)集
.〔漢〕王逸《楚辭章句》,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六二,臺北:臺灣商務,1983.03。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漢京,1980.07。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七八,同前。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新華,1999.10。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2007.08。
.〔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03。
.〔宋〕蘇軾《東坡全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明〕盧若騰《留庵詩文集》卷上〈詩集〉,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78.01。
.〔明鄭〕潛苑主人《東壁樓集》泉州刊本(影本),收藏於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
.〔清〕郁永河著、楊龢之譯注《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臺北:圓神,2004.06。
.〔清〕季麒光撰、李祖基點校《蓉洲詩文稿選集 東寧政事集》(康熙刻本),香港:香港人民,2006.01。
.〔清〕李長庚撰、蘇華整理《李忠毅公遺詩》,北京:九州,2004.12。
.〔清〕林樹梅撰、郭哲銘校釋《歗雲詩編校釋》,臺北:台灣古籍,2005.11。
二、臺灣文獻叢刊(按書目編號)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09。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文獻叢刊/三,同上,1957.1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四,同上,1957.11。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七,同上,1957.11。
.孫元衡《赤嵌集》,臺灣文獻叢刊/一○,同上,1958.11。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同上,1958.02。
.施琅《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一三,同上,1958.02。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一七,同上,1959.07。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一九,同上,1958.05。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一八,同上,1958.10。new window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四四,同上,1959.04。
.郁永河《鄭氏逸事》,臺灣文獻叢刊/四四,同上,1959.04。
.郁永河《海上紀略》,臺灣文獻叢刊/四四,同上,1959.04。
.蔡振豐《苑裏志》,臺灣文獻叢刊/四八,同上,1959.07。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六○,同上,1960.05。
.連橫《臺灣詩乘》,臺灣文獻叢刊/六四,同上,1960.01。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六五,同上,1960.02。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六六,同上,1960.0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七三,同上,1960.08。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七四,同上,1964.03。
.屠繼善《恆春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七五,同上,1960.05。
.《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八四,同上,1960.08。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九二,同上,1961.01。
.周凱《廈門志》,臺灣文獻叢刊/九五,同上,1961.01。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三,同上,1961.06。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五,同上,1961.11。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灣文獻叢刊/一○九,同上, 1961.07。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一三,同上,1957.12。
.蔣鏞《澎湖續編》,臺灣文獻叢刊/一一五,同上,1961.08。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二一,同上,1962.04。
.六十七《使署閒情》,臺灣文獻叢刊/一二二,同上,1961.10。new window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四,同上,1961.10。
.《徐闇公先生年譜》,臺灣文獻叢刊/一二三,同上,1961.10。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一四○,同上,1962.06。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一四一,同上,1962.12。
.張煌言《張蒼水詩文集》,臺灣文獻叢刊/一四二,同上,1962.06。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一四六,同上,1962.12。
.連橫《臺灣詩乘》,臺灣文獻叢刊/一四七,同上,1960.01。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五六,同上,1962.11。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一六○,同上,1963.03。
.林豪《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叢刊一六四,同上,1963.06。
.《清聖祖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一六五,同上,1963.03。
.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選》,臺灣文獻叢刊/一九四,同上,1964.03。
.陳衍《福建通志列傳選》,臺灣文獻叢刊/一九五,同上,1964.05。
.章甫《半崧集簡編》,臺灣文獻叢刊/二○一,同上,1964.05。
.連橫《雅堂文集》,臺灣文獻叢刊/二○八,同上,1964.12。
.諸家著《碑傳選集》,臺灣文獻叢刊/二二○,同上,1966.03。
.汪榮寶《清史講義選錄》,臺灣文獻叢刊/二二一,同上,1966.02。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臺灣文獻叢刊/二四三,同上,1968.03。
.盧若騰《島噫詩》,臺灣文獻叢刊/二四五,同上,1968.05。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灣文獻叢刊/二四七,同上,1968.08。
.吳幅員《臺灣詩鈔》,臺灣文獻叢刊/二八○,同上,1960.03。new window
三、專著(按出版年代先後)
.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04。
.《臺灣文物論集》,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6.11。
.李振華《張蒼水傳》,臺北:正中,1967.10。
.陳漢光《臺灣詩錄》,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06。
.陳知青《澎湖史略》,澎湖:澎湖縣文獻委員會, 1973.10。
.林藜《台灣名人傳》,臺北:新亞,1976.02。
.莊東《澎湖縣誌.文化志》,澎湖:澎湖縣文獻委員會,1978.07。
.王國璠、邱勝安《三百年來臺灣作家及作品》,高雄:台灣時報,1978.08。
.張墨《中國古代海戰水戰史話》,北京:海洋,1980.03。
.蘇同炳《臺灣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80.04。
.楊雲萍《臺灣史上的人物》,臺北,成文,1981.05。
.陳知青《澎湖》,澎湖:澎湖縣政府,1981.10。
.賴子清《臺灣詩珠》,臺北:作者印發,1982。
.阮昌銳《莊嚴的世界》,臺北:文開,1982.04。
.孫宕越《地理學辭典》,臺北:正中,1982.07。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1983.12。new window
.戚啟勳《地球科學辭典》,臺北:季風,1984.01。
.陳菲亞《中國古代地理學史》,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地學史組主編,北京:科學,1984.06。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臺北:雄獅,1984.12。new window
.《地理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1986.04。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硏院近代史硏究所,1987。new window
.蔡立平《澎湖通史》,臺北:聯鳴,1987.08。
.〔德〕H. R. 姚斯,〔美〕R. 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瀋陽:遼寧人民,1987.09。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7.12。new window
.楊碧川《台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社,1988.06。
.黃文博《臺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1989.08。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1989.08。
.方力行《珊瑚學—兼論台灣的珊瑚資源》,臺北:黎明,1989.10。
.高尚友《河津縣志》,山西:山西人民,1989 .11。
.蔡相煇《台灣的王爺及媽祖》,臺北:臺原,1990.11。
.劉登翰主編《台灣文學史》,福建:海峽文藝,1991.06。
.〔日〕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譯本),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06。
.連橫《臺灣詩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03。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03。new window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1993.03。new window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臺灣話講座》,臺北:吳氏圖書,1993.05。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3.09。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3.10。
.蕭燦輝《內門鄉誌》,高雄:內門鄉公所,1993.11
.李筱峰、劉峰松《臺灣歷史閱覽》,臺北:自立晚報社,1994.04。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里仁,1994.07。
.張靜芬《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臺北:臺灣商務,1994.07。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1994.08。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08。new window
.《明史研究》第四輯,合肥:黃山書社,1994.12。
.許雪姬等校《高雄市發展史》,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5.04。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06。
.李國祁《臺灣近代史.政治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06。
.許雪姬等《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澎湖:澎湖縣政府,1995.07。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08。new window
.李露露《媽祖神韻:從民女到海神》,北京:學苑,1995.12。
.陳昭瑛《台灣詩選注》,臺北:正中,1996.02。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文津,2006.04。
.汪裕雄《意象探源》,安徽:安徽教育,1996.04。
.林衡道《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1996.06。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1996.06。
.賴盟騏《八卦山的故事》,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06。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1996.07。
.張守真、許一男《高雄港紀事》,高雄:高雄市文化中心,1996.08。
.陳碧笙《台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1996.12。
.王嘉祥、劉烘昌《臺灣海邊常見的螃蟹》,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96.12。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05。
.〔德〕黑格爾著、謝詒徵譯《歷史哲學》,臺北:水牛:1997.06。
.楊碧川《歷史辭典》,臺北:前衛,1997.08。
.康豹《臺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1997.08。new window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辭典》第二卷,臺北:東華,1997.09。
.《中國歷代戰爭史》, 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編,臺北:黎明文化,1997.09。
.〔美〕穆黛安(Dian H. Murray)著; 劉平譯《華南海盜:1790-181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09。
.黃榮洛《渡台悲歌—台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臺原,1997.10。
.黃文博《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常民文化,1997.11。new window
.徐惠隆《蘭陽的歷史與風土》,臺北:臺原,1998.01。
.林文龍《臺灣中部的開發》,臺北:常民文化,1998.05。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臺北:里仁,1998.06。
.蔡蕙如《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8.06。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08。new window
.黃晉凱、張秉真、楊恒達《象徵主義.意象派》,1998 .08。
.徐惠隆《走過蘭陽歲月》,臺北:常民文化,1998.11。
.張玉書《康熙字典:現代版》,北京:九州圖書,1998.11。
.龔師顯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12。
.廖一謹(雪蘭)《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1999.03。
.鄭廣南《中國海盜史》,上海:華東理工大學,1999.03。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1999.05。
.龔師顯宗《臺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1999.09。
.李筱峯《台灣史100件大事》,臺北:玉山社,1999.10。
.辛元歐《中國近代船舶工業史》,上海:上海古籍,1999.10。
.林慶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福建人民,1999.12。
.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1999.12。
.呂淑梅《陸島網絡:臺灣海港的興起》,南昌:江西高校,1999.12。
.石萬壽《台灣的媽祖信仰》,臺北:臺原,2000.01。new window
.席龍飛《中國造船史》,武漢:湖北教育,2000.01。
.龔師顯宗《鹿耳門詩選》,臺南:鹿耳門基金會,2000.03。
.龔師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北:五南,2000.03。
.黃秀政《臺灣史志論叢》,臺北:五南,2000.03。new window
.簡後聰《鄉土文化專輯 歷史篇之一(上冊)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臺中:文建會中辦室,2000.03。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台灣:苦悶的歷史》,臺北:前衛,2000.04。
.陳鼎盛、陳國彥《澎湖之美 百題唱和詩文集》,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0.04。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上)》,臺北:桂冠,2000,06。
.曹永和《中國海洋史論集》,臺北:聯經,2000.10。new window
.〔日〕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2000.10。new window
.葉振輝《抲狗歷史圖說》,高雄:高市史博館,2000.12。
.戴寶村《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2000.12。
.楊欽年《詩說噶瑪蘭》,宜蘭:宜蘭縣文化局,2000.12 。
.《臺灣地名辭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12。
.洪國雄《澎湖海邊常見的生物》,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0.12。
.胡友鳴、馬欣來《台灣文化》,臺北:洪葉,2001.01。
.王冠倬《中國古船圖譜》,北京:三聯,2001.05。
.王靜芝、王初慶《千古風流 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洪葉,2001.05。
.邵廣昭、陳麗淑《台灣海龍宮—探訪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臺北:遠流,2001.07。
.鄭德慶《看見老高雄》,高雄:高雄市新聞處,2001.12。
.何立德、王鑫《台灣的珊瑚礁》,臺北:遠足文化,2002.01。
.簡後聰《臺灣史》,臺北:五南,2002.0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2002.03。new window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蘭臺,2002.03。
.戴寶村、李筱峯、張炎憲《台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2002.04。
.朱學恕、汪啟疆《中國海洋文學大系:二十世紀海洋詩精品賞析選集》,臺北:詩藝文,2002.04。
.曹永和等編《臺灣歷史人物與事件》,臺北:空大:2002.08。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清代臺灣海運發展史》,臺北:博揚文化,2002.10。
.吳永華《龜山島生態情報》,臺中:晨星,2002.10。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2002.10。new window
.陳在正《台灣海疆史》,臺北:揚智文化,2003.03。
.邱文彥《海洋文化與歷史》,臺北:胡氏圖書,2003.06。
.吳密察等《海洋文化與歷史》,臺北:胡氏圖書,2003.06。
.張文義《河道.港口與宜蘭歷史發展的關係1796~1924》,臺北:富春,2003.06。
.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臺北:聯經,2003.07。
.朱惠勇《中國船文化》,浙江:杭州, 2003.07。
.楊直矗《台詩三百首》,台北:敦理,2003.08。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臺北:遠足文化,2003.09。
.葉振輝《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 從打狗到高雄》,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開核委員會,2003.09。
.王鑫《台灣的特殊地景-南台灣》,臺北:遠足文化,2004.01。
.施懿琳主編《全臺詩》一~五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02。
.楊青矗《國台雙語辭典》,高雄:敦理,2004.02。
.劉麗卿 《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 , 臺北:文津,2004.04。
.陳春暉《澎湖的魚類》,臺北: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2004.04。
.許雪姬等《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05。
.林淑慧,《台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台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05。new window
.艾雷斯泰.法瑟吉爾(Alastair Fothergill)等撰、許瓊瑩譯《藍色星球:一部海洋的自然史》,臺北:時報文化,2004.05。
.施懿琳《國民文選.傳統漢詩卷》,臺北:玉山社,2004.06。
.葉振輝《台灣開發史》,臺北:普林斯頓,2004.06。
.洪敏聰《澎湖風情現.菊島文化傳》,澎湖:澎湖文化局,2004.06。
.戴昌鶵《台灣的海洋》,臺北:遠足,2004.08。
.陳春城《台灣古典詩賞析》,高雄:河畔,2004.08。
.陳鴻圖《臺灣史》,臺北:三民,2004.09。
.王存立、胡文青《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臺北:遠足文化,2004.09。
.杜瑜《海上絲路史話》,臺北:國家,2004.10。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2004.12。
.東年《給福爾摩莎寫信》,臺北:聯合文學,2005.01。
.丘逸民《清代台灣詩歌的氣候識覺》,臺北:國立臺灣師大地理學系,2005.02。
.王杰、王莉、李寶民《航海史話》,臺北:國家,2005.02。
.余炳盛、方建能《臺灣的寶石》,臺北:遠足文化,2005.03。
.楊槱《帆船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5.05。
.莊健隆《台灣魚故事》,臺北:遠流,2005.07。
.許雪姬等《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07。
.陳造明、莊正賢《澎湖地景與自然景觀解說手册》,澎湖:澎湖風景區管理處,2005.09。
.施懿琳《從賴和到沈光文—臺灣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5.11。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11。new window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2005.12。new window
.楊玉姿《高雄發展史》,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5.12。
.沈文台《臺灣燈塔圖鑑》,臺北:貓頭鷹,2005.12。
.提思.佛克爾(Thies Volker)著;張維娟等譯《世界名船事典A to Z: 從諾亞方舟到鐵達尼號的故事》,臺北:商周,2005.12。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6.02。new window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臺灣社會》,臺北:博揚文化,2006.03。new window
.王峙萍《勇渡黑水溝》,臺中:莎士比亞文化,2006.04。
.林美容《媽祖信仰》,臺中:莎士比亞文化,2006.04。
.戴寶村《台灣歷史的鏡與窗》,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6.05。
.陳香《台灣竹枝詞選》,臺北:臺灣商務,2006.05。
.賴子清《臺灣詩海》,臺北:龍文,2006.06。
.賴子清《臺灣詩醇》,臺北:龍文,2006.06。
.尹萍《海洋台灣》,臺北:天下雜誌,2006.06。
.張詠捷《澎湖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6.06。
.陳益源《蔡廷蘭及其海南雜著》,臺北:里仁, 2006.08。new window
.杜劍峰《左營鳳山縣舊城建城180年懷舊》,高雄:高市文獻會,2006.09。
.龔師顯宗《台灣文學論集》,高雄:復文,2006.10。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2006.10。new window
.李平《八里鄉志》(完整版),臺北:八里鄉公所,2006.10。
.龔師顯宗《臺南縣文學史》,臺南:臺南縣政府,2006.12。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臺灣歷史人物小傳: 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12。
.蕭瓊瑞《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2007.01。new window
.王乾發《奎壁山與赤嶼的故事》,澎湖:澎湖縣政府,2007.06。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07。
.洪麗完、張永楨、李力庸、王昭文《臺灣史》,臺北:五南,2007.10。
.許俊雅《瀛海探珠—走向臺灣古典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12。
.汪榮祖《地方史研究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7.12。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臺北:三民,2008.01。
.楊飛、許明珠《府城歷史古蹟與建築:一級古蹟》,臺北:文津,2008.03。
.施懿琳主編《全臺詩》六~十二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8.04。
.當斯(S.Peter Dance)撰、劉澍譯《世界貝殼圖鑑》,臺北:貓頭鷹,2008.04。
.米爾斯(Dick Mills)《世界觀賞魚圖鑑》,臺北:貓頭鷹,2008.04。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清代臺灣海運發展史》,臺北:博揚,2008.06。
.殷允芃等《發現台灣》,臺北:天下雜誌,2008.09。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東亞海域與臺灣的海盜》,臺北:博揚文化,2008.11。
.謝新曦《失落的古文明》,臺北:中華水下考古學會,2009.01。
.戴昌鳳、洪立雯《台灣珊瑚圖鑑》,臺北:貓頭鷹,2009.03。
.林曙光《打狗滄桑》,高雄:春暉,2009.10。
.何顯榮《最初文明之地就是台灣》,彰化:台灣古文明研究室,2009.12。
.徐連達《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上海:上海大學,2010.01。
四、碩、博士論文(按年代先後)
.戴寶村《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臺灣師大歷史所博論,1988。new window
.何孟興《清初巡臺御史制度之研究》,東海歷史所碩論,1989。
.施懿琳《清代臺灣漢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臺灣師大國文所博論,1991。new window
.賀幼玲《臺灣外記》之人物與思想研究,中山中文所碩論,1999。
.葉連鵬《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中央中文所碩論,2000。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央藝術所碩論,2000.06。
.陳佳妏《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政大中文所碩論,2001。
.吳玲瑛《孫元衡及其赤嵌集研究》,政大國文教學碩論,2002。
.薛卜滋《清嘉慶年間海盜蔡牽犯臺之研究》,臺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3。
.李佩玲《歌仔冊〈勸人莫過臺灣歌〉的時代背景及語言研究》,中山中文所碩論,2004。
.蔡清波《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研究:明鄭時期至清朝時期》,中山中文所碩論,2005。new window
.葉連鵬《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中央中文所博論,2006。new window
.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成大中文所博論,2006。new window
.王韶君《台灣海洋文學的發展與文化建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碩論,2006。
.林麗鳳《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 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政大國文教碩論,2006。
.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中山中文所博論,2007。
.郭秋顯《海外幾社三子研究》,中山中文所博論,2007。new window
.洪惠鈴《蔡廷蘭研究》,東海中文所碩論,2007。
.蘇信雄《閩浙地區海盜集團之研究 以蔡牽為例(1795-1810),成大歷史所碩論,2008。
.陳清茂《宋元海洋文學研究》,中山中文所博論,2010。new window
五、會議及期刊論文(按年代先後)
.清吉〈東溟曉日〉,《臺南文化》第3卷1期,1953.06。
.賴建銘〈清代臺灣歌謠(上)〉,《臺南文化》第6卷1期,臺南市文獻委員會,1958.08。
.盧嘉興〈清代官守臺灣的古文學家周凱〉,《臺灣研究彙集》第5期,1968.03。
.莊東期〈紀澎湖文石〉,《臺灣文獻》第19卷10期,1968.12。
.朱學恕〈開拓海洋文學新境界〉,《大海洋詩刊》第1期,1975.10。
.莊東〈摭談澎湖八景與詩〉,《臺灣文獻》第27卷1期,1976.03。new window
.鄭喜夫〈季麒光在臺事蹟及遺作彙輯〉,《臺灣文獻》第28卷3期,1977.09。new window
.王世慶〈蔡牽〉,《臺北文獻直字》第61、62期合刊,1983.01/02。
.黃典權〈蔡牽朱濆海盜之研究〉,《臺南文化》第2卷2期,1985.08。
.黃秀政〈清代台灣循吏—陳璸〉,《文史學報》第16期,1986.03。
.方力行〈珊瑚生理生態的面面觀〉,《科學月刊》第207期,1987.03。
.松浦章著、劉序楓譯〈清代臺灣航運史初探〉,《臺北文獻直字》第125期,1988.09。
.黃秀政〈清代治台策略的再檢討:以渡台禁令為例〉,《文史學報》第20期,1990.03。
.詹德隆《清代噶瑪蘭之北關與南關初探》,《臺北文獻直字》第95期,1991.03。
.黃清河〈北關海潮〉,《臺灣文化》第101期,1991.05。
.朱學恕〈大海洋詩刊,再出發〉,《大海洋詩雜誌》第38期,1991.08。
.施懿琳《明鄭時期的臺灣詩》,《中國學術年刊》第13期,1992.04。new window
.李豐懋〈行瘟與送瘟 道教與民眾癆疫觀的交流與分歧〉,《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3.04。new window
.常溱〈中國古代的船〉,《海軍軍官》第15卷3期,1996.03。
.林會承〈澎湖的聚落單元 兼論清代澎湖的地方自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1期,1996.06。
.林夕源〈我對海戰的認識〉,《海軍軍官》15卷3期,1996.06。
.姜斐德〈畫可以怨否?《瀟湘八景》與北宋謫遷雲畫〉,《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集刊》第4期,1997.03。new window
.松浦章著、劉序楓〈清代的海上貿易與海盜〉,《史聯雜誌》第30、31期,1997.12。
.松浦章著、劉序楓〈清代臺灣航運史初探〉,《臺北文獻直字》第125期,1998.09。
.林會承〈澎湖的村莊聚落〉,《大地地理雜誌》第131期,1999.02。
.襲師顯宗〈從《台灣外記》看三鄭的海國英雄形象〉,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1999.05。
.葉連鵬〈論澎湖文學與海洋的關係〉,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1999.05。
.陳啟佑〈台灣海洋詩初探〉,鍾玲主編《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1999.05。
.曾元及〈左營地區史蹟調查報告〉,《高市文獻》第11卷4期,1999.06。
.林會承〈澎湖社里的領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7期,1999.12。
.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清朝政府禁止偷渡臺灣的史料〉,《臺灣文獻》,第50卷第4期,1999.12。new window
.黃騰德〈從廖鴻基「鯨生鯨世」看臺灣的海洋文學〉,《臺灣人文》第4期,2000.06。
.施志汶〈台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台禁令為例〉,《臺灣史蹟》第36期,2000.06。
.黃素芳〈奎璧山地名溯原及音義析論〉,《硓石》第20期,2000.09。new window
.李祖基〈施琅與清初的大陸移民〉,《歷史月刊》2000.10。
.黃聲威〈淺深海洋文化〉(下),《漁業推廣》第171期,2000.12。
.莊吉發〈歷史與地理:從故宮檔案看清代臺灣港口的滄桑〉,《臺灣文獻》第52卷1期,2001.03。new window
.段莉芬〈試論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的寫作風格〉,收錄於《自然生態文學論文集》,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北:文津,2002.01。
.李祖基〈對清初大陸移民渡臺政策若干問題的討論〉,《臺灣源流》第21期,2001.03。
.葉振輝〈1683年鄭清澎湖之役勝敗分析〉,《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2.04。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 朱仕玠《瀛涯漁唱》論析,《東方人文學誌》第1卷第2期,2002.06。new window
.范明煥〈渡台悲歌—客家人媽祖信仰的東傳〉,《明新通識學報》第1期,2002.06。
.吳毓琪〈論孫元衡《赤嵌集》之海洋意象〉,《文學臺灣》第43期,2002.07。
.衣若芬〈飄流與回歸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抒情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09。new window
.龔師顯宗〈吟詠聲中見廢興—論鹿耳門變遷〉,《明清時期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北:文津,2002.10。
.薛順雄〈渡臺悲歌—臺灣傳統漢語詩文中所表露的「渡臺困境」〉,《明清時期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北:文津,2002.10。
.陳偉智〈「龜」去來兮! 龜山島與宜蘭文化史初探〉,《「宜蘭研究」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文化局,2002.10。
.林俊宏〈南明盧若騰詩歌風格研析〉,《臺灣文獻》第54卷3期2003.09。new window
.衣若芬〈「江山如畫」與「畫裏江山」 宋元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比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09。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第1卷2期,2003.12。new window
.陳惠齡〈南台灣水仙宮探究〉,《成大宗教學報》第3期,2004.06。
.吳盈靜〈南明遺民流亡情境考察——以張蒼水其人其文為例〉,《文學新鑰》第2期,2004.07。new window
.蕭瓊瑞〈從「臺灣八景」到「澎湖八景」〉,《西瀛風物》第9期,2004.12。
.薛卜滋〈清嘉慶年間海盜蔡牽犯臺始末〉,《台灣文化研究所學報》第2期,2005.01。
.郭秋顯〈夏之芳《紀巡百韻》輯佚考錄 《全臺詩》指瑕考辨之一〉,《古今藝文》第31卷2期,2005.02。
.楊政源〈尋找「海洋文學」—試析「海洋文學」的內涵〉,《臺灣文學評論》第5卷第2期,2005.04。
.賴進義〈公元1683鄭清澎湖海戰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九十四年秋季刊,2005.09。new window
.駱育萱〈范咸詩作研究〉,《白沙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2005.10。
.吳炳輝〈孫元衡《赤嵌集》詩中的台灣風土〉,《明新學報》31 期,2005.10。new window
.徐麗霞〈澄臺觀海(上)〉,《中國語文》第586期,2006.04。
.徐麗霞〈澄臺觀海(中)〉,《中國語文》第587期,2006.05。
.王幼華〈清代臺灣的渡海詩歌〉,《聯大學報》第3卷1期,2006.06。
.衣若芬〈瀟湘八景 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東吳人文學報》第9期,2006.07。
.徐麗霞〈澄臺觀海(下)〉,《中國語文》第590期,2006.08。
.江林信〈天光、雲影共徘徊 論《東壁樓集》寫景詩中的光影書寫〉,《第三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07。
.莊勝全〈清康熙朝台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台灣風物》第56卷3期,2006.09。new window
.謝貴文〈清代臺灣循吏姚瑩的海防事功〉,《人文海洋 : 二○○五國際海洋文化研討會會後論文集》,臺北:華立,2006.10。
.李世珍〈海洋民間習俗、宗教信仰〉,《人文海洋 : 二○○五國際海洋文化研討會會後論文集》,同上。
.廖振富〈清代台灣古典詩中的渡海經驗〉,《第二屆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10。
.李文環〈漁塭變軍港—萬丹港之歷史地理研究〉,《白沙歷史地理學報》第2期,2006.10。new window
.施懿琳〈憂鬱的南方—孫元衡《赤嵌集》的臺灣物候書寫及內在意蘊〉,《成大中文學報》2006.12。new window
.馬有成〈閩臺單口對渡時期的臺灣港口管理(1684-1784)〉,《臺灣文獻》第57卷4期,2006.12。new window
.蔡靖文〈由《釣璜堂存稿》試探徐孚遠入臺之相關問題〉,《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68期,2007.05。
.鄭永常〈鄭成功海洋性格研究〉,《海洋臺灣與鄭氏王朝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文集》,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觀光局,2007.06。new window
.陳思穎〈來自大海的呼喚—論清初巡臺御史錢琦詩作中的海洋書寫〉,《高師大國文學報》第6期,2007.06。new window
.藍慧茹〈如何觀看一座島?從清領時期龜嶼詩論龜山島之地景意涵〉,《第四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08。
.柯蘭〈面對海盜蔡牽海盜活動的臺灣防衛〉,《淡江史學》第18期,2007.09。new window
.施懿琳〈康熙年間台灣宦遊詩人的情志體驗探討〉,《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007.10。new window
.陳喻郁〈景觀之外的解讀 清代彰化八景的另類思考〉,《彰化文獻》第9期,2007.10。
.廖肇亨〈長島怪沫、忠義淵藪、碧水長流—明清海洋學中的世界秩序〉,《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03。
.張高評〈海洋詩賦與海洋性格—明末清初之臺灣文學〉,《臺灣學研究》第5期,2008.06。new window
.王蜀寧〈一場決定性的海戰 澎湖海戰〉,《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3期,2008.06。
.李若文〈海盜與官兵的相生相剋關係(1800-1807:蔡牽、玉德、李長庚之間的互動的討論〉,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十輯,2008.07。new window
.周瓊〈「八景」文化的起源及其在邊疆民族地區的發展 以雲南「八景」文化為中心〉,《清華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第24卷)。
.陳愫忛〈清代詩中「西嶼落霞」的書寫〉,《臺灣文獻》第60卷1期,2009.03。
.李若文〈追尋文本世界的踨跡 關於臺灣蔡牽的傳說〉,《臺灣文獻》第60卷1期,2009.03。
.陳愫汎〈清代方志對澎湖景觀的書寫 以傳流漢詩為研究對象(上),《硓石》第55期,2009.06。new window
.陳愫汎〈清代方志對澎湖景觀的書寫 以傳流漢詩為研究對象(中),《硓石》第56期,2009.09。new window
.徐德智〈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內容及宦臺心理 附錄:《全臺詩.朱仕玠》補輯八首〉,《有鳳初鳴年刊》第4期,2009.09。
.陳愫汎〈清代方志對澎湖景觀的書寫 以傳流漢詩為研究對象(下),《硓石》第57期,2009.12。new window
.徐麗霞〈臺灣清代八景的權力結構與回歸意涵 以「臺灣府八景」為例〉,《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 紅樓夢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03。
.李知灝〈權力、視域與台江海面的交疊 清代台灣府城官紳「澄臺觀海」詩作中的人地感興〉,《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0期,2010.04。new window

六、影片、報紙及網路資料

.吳敏菁〈海底神秘傳說,虎井沈城十字型城牆如八卦〉,《中時晚報》2001/09/02第四版。
.《黑潮三部曲》,臺北:公共電視製作,2006。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臺灣文獻叢刊》:
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智慧型全臺詩資料庫》:
http://cls.hs.yzu.edu.tw/TWP/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 明清暨日據時期》:
http://memory.ncl.edu.tw/tm_2007/
.「網路展書讀」網站「全唐詩全文檢索系統」:
http://140.138.172.55/tang/Database/index.html
.「網路展書讀」網站「宋代名家詩全文檢索系統」:
http://140.138.172.55/QSS/home.htm
.「網路展書讀」網站「樂府詩全文檢索系統」:
http://140.138.172.55/YFP/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資料:
http://140.109.18.74/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1638642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
http://www.ocean.org.tw/Main.htm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教育網:
http://sea.ntou.edu.tw/04acculturate/acculturate01.php
.福爾摩沙海洋百科知識庫(行政院文建會):
http://www.marine-formosa.org.tw/wiki/index.php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數字博物館:
http://shipmuseum.sjtu.edu.cn/
.〈南鯤鯓代天府/鯤鯓王影音珍藏館/天神傳說鯤鯓王/第二幕鯤鯓王〉http://www.nkstemple.org.tw/2010/web_01/index_video_1_02.htm
.網路資料:教育部及國家文化總會策劃〈走讀台灣/Peng Hu County 澎湖縣/湖西鄉/龍門鼓浪〉 http://info.phhcc.gov.tw/rdtw/rdtw/1001602/scenicspot/scenicspot-19.html
.網路資料:〈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澎湖遊蹤/馬公本島遊憩系統/北寮遊憩區〉
http://www.penghu-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3000070
.〈綺麗九江-世界文化景觀盧山〉主辦單位:九江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http://big5.huaxia.com/qljj/qilijz_lszt_lscs.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