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1. | Karlgren, Bernhard、張世祿(1985)。中國語與中國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 | 章太炎(2002)。新方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 |
3. | 劉釗、洪颺、張新俊(2009)。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 |
4. | 裘錫圭(1990)。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 |
5. | 葉維廉(2002)。葉維廉文集。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 |
6. | 余光中(1977)。逍遙遊。臺北:大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 |
7. | Jakobson, Roman、Pomorska, Krystyna、Rudy, Stephen(1987)。Language in Litera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8. | 葉維廉(1969)。Ezra Pound's Catha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9. | 柄谷行人、趙京華(2003)。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 |
10. | De Saussure, Ferdinand、高明凱(1996)。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 |
11. | 梅祖麟、高友工、李世躍(2013)。唐詩三論:詩歌的結構主義批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 |
12. | 張中行(1988)。文言和白話。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3. | 黃錦樹(2016)。論嘗試文。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4. | 陳大為(1994)。治洪前書。詩之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5. | 王先慎(2013)。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 |
16. | 費錦昌(1997)。中國語文現代化百年記事(1892-1995)。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7. | Erlich, Victor、張冰(2017)。俄國形式主義:歷史與學說。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 |
18. | Frost, Robert(1961)。Conversation on the Craft of Poetry。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
19. | 黃錦樹(2014)。章太炎語言文字之學的知識(精神)系譜。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0. | Jakobson, Roman、錢軍(2012)。雅柯布森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 |
21. | 鄭毓瑜(20120000)。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 |
22. | 胡適(1998)。胡適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3. | Frazer, James George、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1998)。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 |
圖書論文1. | 葉維廉(1983)。語法與表現--中國古典詩與英美現代詩美學的匯通。比較詩學:理論架構的探討。台北市: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 |
2. | 余光中(1977)。剪掉散文的辮子。逍遙遊。臺北:大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 |
3. | Jakobson, Roman(1987)。Linguistics and poetics。Language in literatur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4. | 胡適(1998)。文學改良芻議。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 |
5. | Eisenstein, Sergei(1969)。The Cinematographic Principle and the Ideogram。Film Form: Essays in Film Theory。California:Harcourt。 |
6. | 郭紹虞(2009)。中國語言與文字之分歧在文學史上演變現象。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 |
7. | Freud, Sigmund、孫名之(2000)。夢的工作。夢的解析。北京: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 |
8. | 黃錦樹(2006)。幽靈的文字:新文字方案、方言土語、白話文。文與魂與體。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 |
9. | 胡適(1998)。白話文的意義。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0. | 胡適(1998)。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1. | 胡適(1998)。白話文運動。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2. | 黃錦樹(2012)。華文/中文:「失語的南方」與語言再造。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3. | Jakobson, Roman(1987)。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Language in Literatur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4. | Lacan, Jacques、褚孝泉(2001)。無意識中文字的動因或自佛洛伊德以來的理性。拉康選集。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 |
15. | 呂正惠(1992)。臺灣文學的語言問題:方言和普通話的辯證關係。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6. | 魯迅(2005)。孤獨者。魯迅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7. | Mukarovsky, Jan(1970)。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yle。Massachusetts: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18. | Mukařovský, Jan(2004)。標準語言與詩歌語言。符號學:文學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 |
19. | 木山英雄(2004)。「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木山英雄中國現代文學思想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0. | 阮元(1993)。文言說。揅經室續三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 |
21. | 王潤華(1978)。象外象。內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2. | 王安憶(2007)。大陸臺灣小說語言比較。王安憶讀書筆記。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3. | 許慎(1997)。說文解字敍。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 |
24. | 徐松榮(1998)。戊戌政變後維新派在國內的辦報活動。維新派與近代報刊。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5. | 葉維廉(1988)。中國古典詩中的傳釋活動。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 |
26. | 葉維廉(2002)。艾略特的批評。葉維廉文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7. | 葉維廉(2002)。視境與表達:《中國現代詩的語言問題》補述之一。葉維廉文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8. | 葉維廉(2002)。中國現代詩的語言問題:《中國現代詩選》英譯本緒言。葉維廉文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 |
29. | 葉維廉(2002)。靜止的中國花瓶:艾略特與中國詩的意象。葉維廉文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 |
30. | 章太炎(2011)。文學總略。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 |
31. | 余光中(1977)。象牙塔到白玉樓。逍遙遊。臺北:大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