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圖文整合文本的寫作原則探討:基於現象學表述意向性及視域理論的分析進路
書刊名:新聞學研究
作者:李明哲
作者(外文):Lee, Ming-che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40
頁次:頁41-80
主題關鍵詞:生活世界胡塞爾視域圖文整合構圖原理CompositionHorizonsHusserlLife worldMultimodal discour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朱永生(2007)。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外語學刊,2007(5),8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集院令子(2004)。圖像發生的現象學與21世紀繪畫。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6,3-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祥龍(2001)。生活世界與更高的人性。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4,7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憲(2003)。我與他人--胡塞爾《笛卡兒式的沈思》。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5,315-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漢斯--萊納.塞普(1998)。存在、世界和人。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2,150-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南麟(2006)。主動發生與被動發生--發生現象學與先驗主體性。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8,14-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eld, Klaus、孫周興、倪梁康、靳希平、羅麗君、吳俊業、梁寶珊(2003)。世界現象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lements, Ben、Rosenfeld, David、塗紹基(1983)。攝影構圖。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埃德蒙德•胡塞爾、鄧曉芒、張廷國(1999)。經驗與判斷:邏輯譜系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黑爾德、靳希平、孫周興、張灯(2009)。時間現象學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usserl, Edmund、倪梁康(1999)。邏輯研究第二卷--現象學與認識論研究。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okolowski, Robert、李維倫(2004)。現象學十四講。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usserl, Edmund、李幼蒸(1994)。純粹現象學通論。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Painter, C.、Martin, J. R.、Unsworth, L.(2013)。Reading visual narratives: Image analysis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Equinox。  new window
9.倪梁康(1999)。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汝倫(2008)。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piegelberg, Herbert、王炳文、張金言(1995)。現象學運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燦輝(1996)。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塞爾、張憲(1992)。笛卡兒的沈思。台北市: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茨、霍桂桓(2012)。現象學哲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埃德蒙德.胡塞爾、張慶熊(1992)。歐洲科學危機和超越現象學。台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倪梁康(2009)。現象學的基始:胡塞爾《邏輯研究》釋要(內外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倪梁康(2014)。現象學及其效應--胡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南雲治嘉(1997)。視覺表現。臺北:邯鄲出版社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Kress, G.、van Leuween, T.、桑尼(1999)。解讀影像。臺北:亞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立勝(1999)。自我與世界:以問題為主中的現象學運動研究。佛山市: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祥龍(2010)。現象學導論七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Wolk, R.、彭蘭(2003)。網路新聞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河野鐵平、游韻馨(2015)。這樣構圖,手殘也能拍出好照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Welton, D.、靳希平(2012)。另類胡塞爾--先驗現象學的視野。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Mante, H.、PCuSER電腦人(2011)。The Photograph:攝影構圖與色彩設計。臺北:電腦人文化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倪梁康(2007)。意識的向度:以胡塞爾為軸心的現象學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倪梁康、張廷國(2002)。[胡塞爾。生活世界現象學]導言。胡塞爾。生活世界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國英(2009)。梅洛龐蒂的肉身主體現象及其哲學意涵。修遠之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週年系慶論文集.同寅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