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本土心理學的現代處境
書刊名:本土心理學研究
作者:余德慧
出版日期:1997
卷期:8
頁次:頁241-283
主題關鍵詞:本土心理學先見現象優先歷史效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6)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25
  • 點閱點閱:67
     對於台灣心理學的歷史實踐而導致本土心理學的出現,顯然並不是方法 論或知識論出問題,而是中國人的文化尚未凝鑄適當的心理語言,以至於無法反 身確切說明中國人心理的狀態,而西方的心理語言與中國人的心理狀態有基本的 隔閡,以致無法滿足中國人心理學的要求。本文的主要論點在於指出:本士心理 學的發展必須重新面對心理學無法與本土文化接枝的問題,而提出「破、立、建」 三個程序,包括:(1)與傳統論述決裂;(2)進入現象,停留在心理學概念尚未給出之 處思考;(3)重新提出具有本土社會感的心理學概念。但在所有的程序裡,如何使 文化現象優先則是最重要的問題,亦即必須從先見(pre-understanding)之處下手, 講求的是中國人文化生命的滋味,而不是受制於西方心理學概念;使用的語言須 具本土蘊生力,而不是把語言當作概念工具;講求的是文化的歷史效果,而不是 內在的知識論。
期刊論文
1.曾志朗(1989)。開拓語言研究的新境界:中國心理學應面對認知與神經科學的挑戰。語文建設通訊,24,1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德慧(19961200)。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146-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啟政(19940300)。對社會研究「本土化」主張的解讀。香港社會科學學報,3,5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國樞(19930600)。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歷史與空間意識。歷史心理學專題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國樞(1996)。心理學定義的擴充:兼論家庭心理學與歷史心理學。中國心理學會八十五年度年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Tin, H. Y.(1995)。Who are W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peer interactions in a multilingual/multicultural preschool classroom(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new window
2.鄒川雄(1995)。拿捏分寸與陽奉陰違:一個傳統中國社會行事邏輯的初步探索(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Gadamer, Hans-Georg(1975)。Truth and method。Continuum。  new window
2.李榮添(1993)。歷史之理性:黑格爾歷史哲學倒論述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燦輝(1996)。海德格與胡賽爾現象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中芳(1996)。如何研究中國人。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khtin, M. M.(1981)。The dialogical imagination: Four essay。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new window
6.Girard, René、Freccero, Yvonne(1965)。Deceit, desire, and the novel: Self and others in literary structur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Heiddeger, M.、Stambaugh, John(1996)。Time and Being。Alban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8.Owensby, Jacob(1994)。Dilthey and the narrative of histor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Schrag, C. O.(1989)。Communicative praxis and the space of subjectivity。Bloomington: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Shotter, J.(1993)。Cultural politics of everyday life: Social constructionism, rhetoric and knowing of the third kind。Toronto:Buffal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new window
11.Foucault, Michel(1979)。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New York:Vintage Books。  new window
12.何兆武(1995)。歷史與歷史學。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ourdieu, P.(1977)。The logic of practic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14.楊國樞、余安邦(1992)。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國樞、余安邦(1992)。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Turkle, S.(1978)。Psychoanalytic politics: Freud's evolution。New York:Basic Books。  new window
18.Wu, K. M.(1982)。Chuang Tzu: World philosopher at play。New York:Crossroads。  new window
19.方爾加(1989)。王陽明心學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葛魯嘉(1995)。心理文化論要--中西心理學傳統跨文化解析。大連: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湯用彤(1992)。理學.佛學.玄學。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杜維明(19960000)。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光國(19980000)。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Rorty, Richard(1979)。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5.瞿同祖(19840000)。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承恕(1982)。社會科學中國化的可能性及其意義。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于學平、黃春興(1995)。儒墨在公共規範上的轉接。哲學與公共規範。臺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燕和(1994)。中國兒童的社會化:傳統中國文化持續的意義。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項退結(1993)。孟荀人性觀及其不同教育方法之實證研究。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喬健(1995)。人在江湖:略說賽場概念在研究中國人計策行為中的功能。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Doi, T.(1962)。"Amae": A key concept for understanding Japanese personality structure。Japanese culture: Its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Chicago:Adeline。  new window
7.Oughourlian, J. M.(1984)。Mimetic desire as a key to psychotic and neurotic structure。Disorder and order, Saratoga。California:ANMA Libri。  new window
8.Yang, K. S.(1997)。Indigenising Westernized Chinese psychology。Working at the interface of cultures: Eighteen lives in social science。London: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9.楊國樞(19820000)。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