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交媒體上的人情運作:觀念、行動和結果
書刊名:傳播與社會學刊
作者:曾婉情李松林升棟李偉娟李亞偉王婷婷劉宇航
作者(外文):Zeng, WanqingLi, SongLin, ShengdongLi, WeijuanLi, YaweiWang, TingtingLiu, Yuha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45
頁次:頁121-144
主題關鍵詞:社交媒體人情關係Social mediaRenqingBaoGuanx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6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張滿玲、鍾昆原(20110900)。正義與情理:偏袒與重才的人事決定對主管的公正及人情評價之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3(3),349-3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珠軍、岳磊(2014)。人情視角下我國腐敗行為的文化透視。開放時代,2014(2),210-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美枝、許正聖(19950800)。從臺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4,150-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翟學偉(2014)。人情與制度:平衡還是制衡?。開放時代,2014(4),170-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必揚(2011)。人情社會與契約社會--基於社會交換理論的視角。社會科學,2011(9),67-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ahneman, D.、Tversky, A.(1984)。Choice, values, and frames。American Psychologist,39(4),341-350。  new window
7.代玉梅(2011)。自媒體的傳播學解讀。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5),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肖斌(2015)。微信朋友圈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研究--基於強弱關係理論的視角。教育學術月刊,2015(10),9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親培(2003)。投票行為研究的發展及範式轉換。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1),7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hen, R.、Jia, J. M.(2005)。Consumer choices under small probabilities: Overweighting or underweighting?。Marketing Letters,16(1),5-18。  new window
11.韓貴香、李美枝(20111200)。大我的道德臉面受威脅對華人選擇求助對象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6,3-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叢桂、羅國英(20070200)。華人管理者與情緒智能講師對情緒智能之認知差異。本土心理學研究,27,231-2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翟學偉(2004)。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情理社會中的社會交換方式。社會學研究,2004(5),48-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盈盈(2011)。中國人人情觀的探索與研究(碩士論文)。西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費孝通(2007)。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語堂(2010)。吾國與吾民。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常向群、毛明華(2009)。關係抑或禮尚往來?:江村互惠、社會支持網和社會創造的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光國、胡先縉(2010)。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美惠、趙旭東、孫珉、張躍宏(2009)。禮物、關係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係與主體性建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晨靜(20161102)。港大選研究生代表:內地候選人發微信紅包涉嫌「賄選」,http://www.guancha.cn/local/2016_11_02_379230.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志學(2001)。人情在中國人社會互動中的表現:一項關鍵事件的研究。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中芳(2001)。有關關係與人情構念化之綜述。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耀基(2006)。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中國人的心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光國(2006)。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國人的心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志學、楊中芳(2001)。關於人情概念的一項研究。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