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閩南方言「母」多重音讀的層次辨析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杜佳倫
作者(外文):Tu, Chia-lu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40
頁次:頁321-348
主題關鍵詞:閩南方言音韻層次MuSouthern Min dialectDiachronic strat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潘悟雲(2002)。吳閩語中的音韻特徵詞--三等讀入二等的音韻特徵詞。聲韻論叢,12,175-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邵榮芬(1963)。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3),193-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寶卿(1992)。漳州方言詞彙。方言,1992(2),151-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寶卿(1992)。漳州方言詞彙。方言,1992(3),230-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佳倫(20181000)。再論閩南、閩東指稱男女性別的語詞來源--兼為吳守禮教授諸母、丈夫說補證。臺灣語文研究,13(2),155-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杜佳倫(20180900)。析論閩語上古層異部多重同讀的複雜現象。漢學研究,36(3)=94,163-2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鴻雁(2013)。試論戰國中早期楚方言的韻部特點。燕山大學學報,14(3),47-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秀芳(19910600)。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了」的用法--兼論完成貌助詞「矣」 (「也」)。臺大中文學報,4,213-2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玟慧(2004)。從中古音方言層重探《切韻》性質--《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佳倫(2014)。閩語歷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祖謨(1996)。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常培(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復華、何九盈(1987)。古韻通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丁邦新(1975)。魏晉音韻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連通(1993)。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祖謨(1988)。敦煌變文與唐代語音。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佳倫(20210000)。論「母/姆/姥/媽」的音義發展演變及其在閩南方言的反映。本字、方言、語文學:漢語共時與歷時研究。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