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古入聲字在南部吳語縉雲西鄉方言的演變規律
書刊名:聲韻論叢
作者:陳貴麟
作者(外文):Chen, Guey-li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4
頁次:頁113-137
主題關鍵詞:吳語吳方言中古入聲浙江縉雲雜合字致病基因Wu dialectMiddle Chinese entering-toneZhejiang JinyunElusive wordOncogen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4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傅國通、方松熹、蔡勇飛、鮑士杰、傅佐之(1985)。浙江吳語分區。語言學年刊,19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貴麟(20001100)。韻書中方音混合的兩種類型:音類聯合型和單字雜合型。聲韻論叢,9,353-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橋本萬太郎(1979)。現代吳語的類型學。方言,1979(3),196-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鮑明煒(1986)。南京方言歷史演變初探。語言研究集刊,1,375-3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國通、蔡勇飛、鮑士杰、方松熹、傅佐之、鄭張尚芳(1986)。吳語的分區(稿)。方言,1986(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必之(20050100)。語言接觸與規律改變--論中古全濁聲母在粵北土話中的表現。語言暨語言學,6(1),43-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ang, William S.-Y.(1969)。Competing Changes as a cause of residue。Language,45(1),9-25。  new window
8.龔煌城(19970400)。從漢藏語的比較看重紐問題(兼論上古-rj-介音對中古韻母演變的影響)。聲韻論叢,6,195-2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竺家寧(19860600)。古今韻會舉要入聲「字母韻」研究。中國學術年刊,8,9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琨(19910500)。切韻與現代漢語方音。大陸雜誌,82(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姚榮松(19940500)。中原音韻入派三聲新探。聲韻論叢,2,25-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寶華(1984)。論入聲。音韻學研究,1,433-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Li, Fang-Kuei(1973)。Languages and dialects of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1),1-13。  new window
14.何大安(19931200)。六朝吳語的層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4),867-8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燾(1992)。「入派三聲」補釋。語言學論叢,17,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玉來(1991)。元明以來韻書中的入聲問題。中國語文,1991(5),380-3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太田斎(2004)。縉云方言音系。神戸市外国語大学外国学研究,58,95-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徐芳敏(19970400)。老國音與切韻音。聲韻論叢,6,785-8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貴麟(20011000)。重紐的區別性音素與中心音素。聲韻論叢,11,137-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貴麟(20020400)。吳語區新建方言音系的幾個特點。聲韻論叢,12,247-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游汝杰(20020400)。吳語內部各片的音韻對應。聲韻論叢,12,189-2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貴麟(2001)。「嚴」及「凡」開合分韻後例外字的分析。中國語言學報,29(1),6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金有景(1982)。關於浙江方言中咸山兩攝三四等字的分別。語言研究,1982(1),148-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勇(1996)。「漢語-t尾最後消失」說。古漢語研究,1996(1),18-2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Ladefoged, Peter(1990)。The revised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Language,66(3),550-552。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上海市語文學會、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003)。吳語研究:第二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吳語研究:第二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上海市語文學會、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005)。吳語研究:第三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吳語研究:第三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張尚芳(20020000)。漢語方言異常音讀的分層及滯古層次分析。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97-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貴麟(2000)。中古韻書研究的兩個方向:版本系統和音韻系統。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教育出版社。147-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貴麟(2005)。吳語區縉雲西鄉新碧鎮(碧溪、碧虞、碧川)方言音系的特點。吳語研究:第三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上海教育出版社。148-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秀芳(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邦新、張雙慶(2002)。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雲揚(1995)。吳語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吳語研究室(1988)。吳語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鋒(1990)。語音學探微。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平悅鈴、游汝杰、楊劍橋(2001)。吳語聲調的實驗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如龍(2003)。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貴麟(1996)。韻圖與方言:清代胡垣《古今中外音韻通例》音系之研究。沛革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1988)。中國語言地圖集。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袁家驊(1983)。漢語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游汝杰(2004)。漢語方言學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詹伯慧(2001)。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梅祖麟(2000)。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丁邦新(1998)。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曹志耘(2002)。南部吳語語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福堂(1999)。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侯精一(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錢乃榮(1992)。當代吳語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祖謨(1966)。問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顏逸明(1994)。吳語概說。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斎、趙日新(2000)。呉語処衢方言研究。好文株式会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81)。方言調查字表。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秋谷裕幸、趙日新、太田斎、王正剛(2002)。呉語蘭渓、東陽方言調査報告。太田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英津、徐芳敏、李存智、孫天心、楊秀芳、何大安(20040000)。漢藏語研究: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何大安(19880000)。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臺北:中研院史語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鮑明煒(1988)。六朝金陵吳語辨。吳語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悟云(1995)。溫、處方言和閩語。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祖麟(1995)。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薛鳳生(1978)。論入聲字之演化規律。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貴麟(20040000)。中古「流、通」兩攝在吳語縉雲西鄉方言-m尾的特殊表現之研究。漢藏語研究: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新雄(1984)。如何從國語的讀音辨識《廣韻》的聲韻調。鍥不舍齋論學集。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