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前期審美觀的轉化與特色暨「人物志」的美學意義
書刊名: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作者:蕭振邦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1
卷期:9
頁次:頁161-186
主題關鍵詞:人物志美學審美觀魏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5)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0
  • 點閱點閱:39
會議論文
1.蕭振邦。當代新儒家美學研究試探。當代新儒學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蕭振邦(1990)。從後設美學論先秦至魏晉儒道美學規模(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孔繁(1987)。魏晉玄學和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義慶、劉孝標、楊勇(1988)。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建俊(1983)。漢末人倫鑑識之總理則--劉邵人物志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紹賢(1987)。魏晉清談述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家駱(1980)。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凱(1982)。鄭玄之識緯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家駱(1978)。新校本後漢書並附編一三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家駱(1978)。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勰(1969)。文心雕龍。臺北:文光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歐陽詢(1980)。藝文類聚。日本京都市:中文出版社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華書局(1974)。中國文學發達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新欣出版社(1975)。中國文學史。臺北:新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卲(1978)。人物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程兆熊(1964)。人物志講義。香港九龍:鵝湖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紹虞(1975)。中國文學批評史。唯一書業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顧亭林。清談亡國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澤厚、劉綱紀(1987)。中國美學史。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牟宗三(1978)。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祖蔭(19870000)。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袁濟喜(1989)。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葆玹(1987)。正始玄學。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袁行霈(1984)。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用彤(1984)。魏晉玄學論稿。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宗白華(1989)。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家駱(1979)。藝文志。新校本漢書並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善(1975)。贈白馬王彪詩一首。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賀昌群(1984)。魏晉清談思想初論。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大杰(1984)。魏晉思想論。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啟民(1978)。魏晉思想與談論的關係。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啟民(1978)。正始談風。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