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宋觀音形神美之研究-以龍門石窟與大足石刻為例
作者:郭益悅
作者(外文):Kuo, Yih-Yueh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曾春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觀音信仰觀音造像形神美觀龍門石窟大足石刻Avalokitesvara religiousAvalokitesvara iconographythe aesthetics of formLongmen GrottoesDazu Rock Carving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8
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宗教、審美與藝術是以不同性質的特殊意識型態相互交融持續至今。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回教與佛教,影響中國各層面最深廣的應屬佛教,然而佛教始源並非發展自中國,奇特的是幾近斷滅於原始的發展國度後,卻因其教義流佈而在中國生根茁壯,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然而近幾年來研究佛學與文學藝術關係的著作有逐漸多起之勢,但研究佛教與美學相關之著作尚微,職是之故,亦是為目的之所在,希望能透過「觀音菩薩」與「美學」之研究,明瞭作為一個龐大的佛教精神體系,其複雜及深刻之處。
佛教自印度東傳後延續千年,再於東土掀起一股風潮,且更盛於印度之發源地。佛教能從古亙今,除其教義深具哲理而得以深化廣傳之外,在一定意義上,對其教義的弘傳,則藉助了藝術創作中的各種形式造型,以及因佛教經典中載錄各種造像功德與福報,使得「佛菩薩」形體得以實現於人世間,而與民同在。「觀音」為「觀音菩薩」之簡稱,為佛教中重要的佛菩薩之一,亦被稱為與中國最為有緣的「菩薩」。佛教大乘經典中記載頗多,其代表著慈悲救度的智慧與施無畏精神,相關重要經典有《大悲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乘莊嚴寶王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悲心陀羅尼經》及《觀世音菩薩授記經》…等,皆有其大慈悲行深之旨趣說明。其中與觀音造像有直接關係的經典為《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中的三十三化身與《大佛頂首楞嚴經》的三十二應身最為深遠;另《大佛頂首楞嚴經》與《大悲心陀羅尼經》則為千臂千眼觀音應化身之依據。關於觀音造像所依據之經典進一步考證與論述,「觀音菩薩」的形像之豐、之美,在佛國世界中可謂首屈一指。因此,本論文即以研究「觀音菩薩」如何以佛性之體,成就為四位一體之「美神」?並探究其佛性與哲學中的藝術意涵?再則,因中國歷史悠久,各時代有各時代的思維與生活模式,影響所及,「觀音造像」的形式與演變,便成為時代的獨特凸鏡。其中,中國思想的發端起始於先秦時期;人們精神境界的提升則是在魏晉時期,此時同時也是對美的嗜求與品評的關鍵年代,加上佛教因道家這股向上的力量乘風崛起,益發使得宗教與藝術在中國因緣際會之下揉合,而自成一股涓流綿瀉而下。「形神」問題在此是哲學的問題、是藝術的問題、是宗教的問題,更是人生的問題,此是「觀音菩薩」真、善、美、聖四位一體之「美神」全方位的經歷時、空而成就的不思議事。
本論文以唐、宋同處於古典藝術美學的兩大高峰時代,進行美學思維之分析與菩薩造型藝術之比對,分別擇選具兩代代表性之觀音石刻造像-唐代龍門石窟與宋代大足石刻之觀音造型為比較對象。故觀音菩薩造像之審美,鎖定唐、宋兩代時期之石刻為論題範圍,並探究其所蘊藏的形神美觀與宗教、藝術、心理等方方面面攸關於「人」的重要議題。
In China’s long historical tradition, religion, aesthetics, and art, with different ideologies,
have been intermingling with one another. Among three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Christianity, Islam, and Buddhism, it is Buddhism that has most influenced every
walk of China. Nevertheless, Buddhism did not originate from China. It has grown and
blossomed in China although, very strangely, almost got extinct in its birth nation. In recent
year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re has been a rise in the amount of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rt, and Buddhism, thos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Buddhism and
aesthetics remain scarce. As a resul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both Avalokitesvara and
aesthetics in order that the complexity and profoundness of a giant Buddhist spiritual system
can be well understood.
Guanyin, shortened from Avalokitesvar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ods in
Buddhism. Guanyin is also regarded as the most favored PuSa (Bodhisatta) by Chinese.
Avalokitesvara, the Sanskrit name of Guanyin, rendered different translations and titles at
different periods when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such as GwanShr Yin (an old translation)
and Guan ZiZai (a new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both Indian and Chinese monks also
translated quite a few synonymic names.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ediation and
virtue,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variations. In sum, PuSa, shortened from Bodhisatta, coordinates
two meanings: Bodih, equal to wisdom, implies revelation; Satta refers to compassion and
believers. For instance, in Master Kuiji’sFahuayanjiang, Bodhisatta was literally translated
to be revelation with compassion.
After being spread eastward, Buddhism initiated a nouvelle vogue in China, leading to a
greater impact that has maintained over one thousand years.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deep
philosophy of Buddhism enables its dissemination throughout ages. It is even better known
that the different art forms by whichGuanyin has been embodied help the idea of
Avalokitesvara materialize in humans’ world. In Mahayana Sutras classics, Avalokitesvara
appears very often; she symbolizes merciful wisdom and sacrifices without fear. Among
these classics, the iconography of Avalokitesvara directly appears as thirty-three avatarsin
“The Universal Door” of The Lotus Sutra and thirty-two ones in The Shurangama Sutra, both
of which render most profound influences. Furthermore, the image of a Guanyin avatar with
thousand arms and thousand eyes comes from both The Shurangama Sutraand Great
Compassion Dharani. It is obvious that studies on Guanyin’s iconography are most focused
on the corpulence and beauty of her figure.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Avalokitesvara, an avatar of a divine god, transforms into a god of beauty. The artistic
implications of divinity and philosophy inAvalokitesvarawill also be examined.
iv
Since there are respectively different mindsets and living patterns in China’s long
history, different styles and metamorphoses of Guanyin’s iconography exhibit as a mirror of
each historic period. As we all know, Chinese thoughts originated from the Pre-Qin Period;
subsequently, the Wei-Jin Period saw the elevation of people’s spirituality, thus resulting in a
critical period in which people’s quests and evaluations for beauty enhanced. Moreover, the
rise of Daoism also intensif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art. Hence the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has become a question of philosophy, of art, of religion, and even of life—this
has rightly been the remarkably unprecedented achievement of Avalokitesvara, an embodied
god of beauty who unifies truth, virtue, beauty, as well as divinity.
Under circumstances that the Tang and Sung dynasties represent the peaks of China’s
classical art and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aesthetic thoughts and artistic forms of
Avalokitesvara. To give examples, Guanyin’s carvings in the Longmen Grottoes (Tang
Dynasty) and in the Dazu Rock Carvings are chosen. More specifically, the aesthetics of
Guanyin’s representations will b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stone carvings in both Tang and
Sung dynasties. While exploring how Guanyin’s iconography has procured religious, artistic,
and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also addresses the same aspects how a man
matter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 古籍文獻
《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大正新修大藏經》,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修訂版一版。
《新編卍字續藏經》,新文豐出版社。
長安釋僧肇述《長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失譯人名《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東晉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三冊。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佛所行讚》,《大正藏》第四冊。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正藏》第八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經》,《大正藏》第八冊。
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大正藏》第八冊。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十冊。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阿彌陀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曹魏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唐玄奘譯《本事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制譯《大乘莊嚴寶王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請觀音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觀世音三昧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迦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唐菩提流志譯《首愣嚴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唐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劉宋時曇無竭譯《觀音菩薩授記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第二四冊。
龍樹著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五冊。
智顗著《觀音玄義》,《大正藏》第三四冊。
唐宗密《佛說盂蘭盆精疏》,《大正藏》第三九冊。
知禮集《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正藏》第四六冊。
普度編集《蓮宗寶卷》,《大正藏》第四七冊。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四九冊。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大正藏》第五一冊。
牟融《理惑論》,《大正藏》第五二冊。
梁代僧祐輯《弘明集》,《大正藏》第五二冊。
唐代道宣輯《廣弘明集》,《大正藏》第五二冊。
釋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五三冊。
唐靖邁《古今譯經圖記》,《大正藏》第五五冊。
清釋弘贊《觀音慈林集》,《卍續藏》第一四九冊。
宋普明撰《香山寶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毛惕園居士編《觀音感應錄續篇》,台北:和裕出版社,2002年。
清周克復撰《觀世音持驗記》,順治乙亥(1659年)刊本,國圖印。
李圓淨編《新編觀音感應錄》,台北:佛教印經館承印,1997年。
侯秋東、楊梓茗譯《新譯觀音靈感錄》,台北:福峰圖書光碟有限公司,2002年。
司馬遷撰《史記》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安等原著‧許匡一譯注《淮南子》,台北: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李國祥、楊昶譯注,許嘉璐審閱《後漢書》,台北:錦繡文化事業,1993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2003年。
《梁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四部備要》倣宋刻珍本,台北:中華書局出版社,1965年。
《四部集要》,台北:新興書局出版社,1964年。
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新華書店,1974年。
朱熹《諸子集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
孔安國〈古文孝經孔氏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卷六,台北:台灣商務,1989年。
劉正浩等注譯/原作者劉義慶 《新譯世說新語》,台北:三民書局出版,2007年。
劉勰著《文心雕龍》,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台北:臺灣商務出版,1968年。
楊家駱主編《王摩詰全集注》,台北:世界書局出版,1974年。
《諸子集成》新編,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朱子語類》,台北:中正書局出版,1972年。
《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中國歷代文論選》中,台北:木鐸出版,1981年。
《張載集》〈近思錄拾遺〉,台北:漢京文化,1983年。
(二) 專著
大村西崖著/王雲五主編《中國美術史》,台北:台灣商務,1967年。
方立天著《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冊,台北:佛光出版,2004年。
-------------《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1993年。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人民大學出版,2009年。
王仲章著《藝術家叢談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
于君方《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台北:法鼓文化,2009年。new window
王志遠著《中國佛教表現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王宏建編《藝術概論》,上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王明居著《唐代美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進祥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上、下卷,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95年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上、下,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王景荃著《佛像》,台北:城邦文化出版,2004年。
王啟興主編《校編全唐詩》,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遜著《中國美術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25冊,台北:台北商務,1999年。
王惕著《佛教造像法》,台北:文橋出版社,2001年。
王遜《中國美術史》,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2年。
尤西林著《闡釋並守護世界意義的人》,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2008年。
-------------《人文科學導論》,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2008年。
方東美《方東美先生演講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9年。
石庵著《中國佛教藝術‧大地別冊》,台北:大地地理出版,2000年。
任繼愈著《中國佛教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潛著《談美》,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7年。
朱良志編著《中國美學名著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朱榮志主編《中國美學研究》第一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江燦騰著《台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1990年。
刑莉著《觀音信仰》,台北:漢揚出版,1995年11月。
----------《華夏諸神‧觀音卷》,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6月。
呂建福著《密教論考》,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2009年。
-------------《中國密教史》1~3冊,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2011年。
呂澂著《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1991年。
杜保瑞、陳榮華著《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年1月。
沈青松著《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出版社,1985年。
沈雲龍編《普陀山誌》,台北:文海出版社,2001年。
李玉珉著《中國佛教美術史》,台北:東大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李正曉著《中國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李利安著《慈悲喜捨佛教菩薩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李澤厚著《美學四講》,台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初版三刷。
李澤厚、劉綱紀編著《中國美學史》卷二,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翎著《圖像與佛典》,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2007年。
余冠英主編《唐宋八大家》,北京:國際文化出版,1996年。
佟景韓主編《當代美學-造型藝術美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5年。
祁志祥著《中國佛教美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林保堯《佛教美術講座》,台北:藝術家,1997年。
金維諾‧羅世平著《中國宗教美術史》,南昌市:江西美術出版社,1995年6月。
金維諾著《中國古代佛雕-造像樣式與風格》,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易存國著《敦煌藝術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固著與超越》,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
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胡同慶、安忠義著《佛教藝術》,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3年。
郁賢浩注譯《新譯李白詩全集》,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11年。
姜伯勤著《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馬世長、丁明夷著《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馬世長著《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文集》,新竹:覺風佛藝基金會,2001年。
馬書田著《觀音菩薩》,台北:藝緣堂出版社,2004年。
徐建融編著《菩薩造像》,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高明主編《宋文彙》,台北:台灣書店,1967年。
泰國僧王金剛智編《佛陀語錄》,嘉義:新雨道場倡印,1997年。
唐君毅著《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中正書局,1993年。
曹厚德、楊古城編著《中國佛像藝術》,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7年。
孫昌武著《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郭玉美《東方藝術欣賞》,台北市:書林文化,1994年。
陳炎著《中國審美文化史‧唐宋卷》,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三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1996年。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三修八刷。
----------------《莊子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修訂版七刷。
陳鼓應‧趙建偉著《周易註釋與研究》,台北:臺灣商務,2007年初版四刷。
莫振良《佛家造像》,天津:天津人民出版,2004年。
常越編《寶相莊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曼陀羅室主人著《觀音菩薩的故事》,台北:好讀出版,2004年。
黃錦鋐注譯《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莊伯和著《佛像之美》台北:雄獅藝術公司,1986年。
馮達文、郭齊勇等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台北:洪葉文化,2005年。
曾春海、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著《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年。
曾春海著《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曾祖蔭著《中國佛教與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曾祖蔭著《中國古典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湯用彤著《兩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縣:佛光出版社,2001年。
-------------《湯用彤全集》〈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賀雲翱《華夏瑰寶》,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年。
童登金著《大足石刻保護與研究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魏詩》,台北:學海出版,1984年。
張法著《中國美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曼濤編《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楊思梁、范景中編選《象徵的圖像‧貢布里悉圖像學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1990
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佛教史及佛教史籍》,台北:鼎文書局,1974年。
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葉阿月著《新譯般若心經-超越智慧的完成》,台北:新文豐, 1990年。
熊琬著《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高僧傳上、下-袈裟裡的故事》,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
劉方著《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昌元著《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1993年。new window
劉長久等編《大足石刻研究》,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1985年。
劉貴傑著《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2006年。new window
劉景龍、李玉昆編《龍門石窟碑刻題記彙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1998年。
劉謙功著《中國藝術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閻文儒著《中國石窟藝術總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霍然著《唐代美學思潮》,高雄:麗文文化出版,1993年。
----------《宋代美學思潮》,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年。
謝赫著《美術叢刊》1~4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鍾文秀著《薄伽梵歌》,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2011年。
濮文起編《中國歷代觀音文獻集成》1~10冊,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98年。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飛鴻國際總經銷 2007年
韓煥忠著《華嚴判教論》,台北:空庭書苑出版 2008年。
顏素慧《觀音小百科》,台北:橡樹文化出版,2001年。
《觀音小常識》
譚天編著《中國美術史綱要》,台北:五洲出版,1993年。
賴鵬舉收藏特輯《典藏觀音》,桃園縣:圓光佛學研究所,2011年。
顏素慧編《觀音小百科》,台北:橡樹林文化出版,2001年。
釋印順著《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1985年。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華雨香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
-------------《妙雲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新版。
釋聖嚴法師著《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台北:法鼓文化,2010年。
釋曉雲法師著《觀音圓行》,台北縣:原泉出版,1997年。
-------------《佛教藝術論集》,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年。
釋厚重著《觀音與媽祖》,台北:稻田出版社,2005年。

佛教藝術研究中心編輯《佛教與藝術》,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3年。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輯《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善導寺編輯委員《太虛大師全書》第45冊,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1998年。
譯著
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5年第四刷。
克萊夫‧貝爾著,周金環、馬鍾元譯《藝術》,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科林伍德著,周浩中譯《藝術哲學大綱》,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年。
菲力普史托克著,陳信宏譯《不可不知的100位思想家》,台北:究竟出版社,2005年。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1~3冊,台北:里仁書局出版社,1981年。
潘諾夫斯基《造型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91年。
西上青曜《觀世音菩薩佛像寶典》1、2冊,台北:唵阿吽出版社,1998年。
後藤大用著,黃佳馨譯《觀音菩薩本事》,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
高田修著,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佛像の起源》,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三) 畫論 / 畫冊
NHK取材班編《絲路萬里》1.2冊,台北:慈風出版社。
《叢書集成新編》,《宣和畫譜》,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王慶瑜主編《中國大足石刻》,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丹青圖書編輯委員《唐代圖案集》,台北市:丹青圖書,1978年。
石庵撰文《中國佛像藝術》,台北:大地地理出版事業,2000年。
史博館編輯組《中國佛教雕刻》上下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年。
宋劉道醇撰《宋代名畫評》,《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宋黃休復撰《益州名畫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宋郭熙撰‧郭思編《林泉高致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李英豪著《佛像珍藏》,台北:藝術圖書,1995年。
李書敏主編《中國大足石刻精萃》,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
林言椒主編《中國佛教之旅》1~10冊,台北:錦年國際有限公司,1999年。
林保堯著《觀音寶相》,台北:東華書局,1994年。
-------------《佛像大觀》,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年。
-------------《佛教美術講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年。
吳進生編《世界佛教藝術》,高雄:諦聽文化,1997年。
季崇建著《佛像雕刻》,台北:藝術圖書,2001年。
南齊謝赫撰《古品畫錄》,王雲五主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市:台灣商務,
1983年。
唐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唐朱景玄撰《唐朝名畫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唐孫過庭著《書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洪文慶主編《中國海外名畫精選》1~3冊,台北縣:錦繡出版事業,2001年。
述鼎著《佛像神像》,台北:藝術圖書,1996年。
徐政夫著《觀想佛像》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頁10-94、105-178。
梁思成著《中國雕塑史》,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李玉珉文字撰述 《觀音特展》,台北:台北故宮,2000
年。
通鑑文化編輯《藝術國寶大發現》,台北縣:生活品味文化,2006年。
陳履等撰文《中國名畫賞析》1~3冊,台北縣:錦繡出版事業,2001年。
溫玉成主編《中國石窟雕塑全集》1~10冊,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1年。
張乃翥著《龍門佛教造像》,台北:藝術圖書,1998年。
張總著《說不盡的觀世音》,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4月。
楊泓著《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業露華著《佛教百科-歷史卷》,台北:知書房,2005年。
鄭志明著《神明的由來‧台灣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出版,1998年。
劉景龍主編《龍門石窟造像全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賴鵬舉收藏特輯《典藏觀音》,桃園:圓光佛學所,2011年。
蘇新益主編《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台北: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世界文化遺產》,台北: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明代木刻觀音畫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四) 博碩士論文 (依照博碩及年代排序)
上原一明《中國與日本佛教造像藝術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11年。
徐一智《明代觀音信仰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釋大參(陳秀蓮)《敦煌〈觀音經〉文獻及其相關信仰之研究》台北縣: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
思想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魏嚴堅《唐代長安寺院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及其宗教義涵》桃園:中央大學中研所博士論new window
文,2001年。
許勝雄《中國石窟之天王探究-以四川石窟為例》台北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2年。
黃琬芸《宗教藝術之時代意義-比較哥德式聖母像與北魏觀音像的微笑》台北: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邱鈺仁《大悲咒法相造形分析之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
論文,2009年。
林映萱《廣元石窟唐代造像研究》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9年。
林昌德《慈悲與自在-觀世音菩薩繪畫創作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8年。
秦孝榮《龍門石窟北魏造像研究》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8年。
呂育珊《大足石刻數珠手觀音造像之探討》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2008年。
賴文英《臺灣「觀音媽聯」圖像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
邱光輝《古代印度觀音信仰之探討〉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07年。
楊涵茵《佛教藝術中女性形象研究-以觀音及度母為例》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
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王儷蓉《普門化紅顏-中國觀音變女神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

呂和美《漢傳觀音信仰之形成及其對唐、宋佛教婦女生活的影響》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
院,宗教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許景華《化身與救度思想及其象徵研究—毗師孥與觀世音圖像之宗教與美學意涵》嘉義縣: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吳方智《全宋詩禪僧觀音畫贊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4。
蘇玲怡《龍門古陽洞研究》台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陸春雄《觀音慈林及研究》嘉義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觀音信仰及其圖像研究-以千手千眼觀音為例》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
文,2002。
陳慧霞《龍門石窟萬佛之洞研究》台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四)期刊論文
于君方,徐雅慧譯〈多面觀音-中國的觀音信仰〉上,《臺灣香光莊嚴》第59期 1999年,
頁6-79。
于君方,張譯心譯〈大悲觀音-中國的觀音信仰〉中,《臺灣香光莊嚴》第60期 1999年,
頁6-68。
于君方,釋自珩譯〈中國的慈悲女神-中國的觀音信仰〉下,《臺灣香光莊嚴》第61期,
2000年,頁6-113。
于君方〈找尋女性觀音的可能前身〉,《臺灣香光莊嚴》第59期,1999年
巴 宙〈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臺北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 1987年,頁59-79。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倫理建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頁411-422。new window
王志楣〈試論中國文化對佛教孝道觀的融攝-對古正美「大乘佛教孝道觀的發展背景」一文
的商榷〉,《中華學苑》第四十四期,1994年,頁151-166。
王月清〈中國佛教孝道觀之孝行〉,《鵝湖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
史葦湘〈信仰與審美-石窟藝術研究随筆之一〉,《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頁14-
19。
朱建民〈上海都市拜觀音習俗〉,《民俗曲藝》第114期,1998年。
宇 強〈大足石刻中的繪畫性因素試析-兼談敦煌藝術對大足石刻的影響〉,《敦煌研
究》,1987年第一期,頁207-30。
李澤厚〈神的世間風貌〉,《文物》,1978年,第十二期。
李正宇〈莫高窟藝術精神境界發展〉,《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
年。
李玉珉〈慈航普渡話觀音(上)〉,〈慈航普渡話觀音(下)〉,《故宮文物》第211期,第212
期,2000年,頁90-109,頁62 -97。
李幸玲〈六朝神不滅論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研所集刊》第39號,
1995年,頁171-322。
李利安《觀音文化研究回顧》,《中國佛學》第二卷一期,1994年4月。
李小強〈大足北山石刻地51號龕探析〉,《敦煌研究》,2006年第二期,頁29-31。
李小強〈大足北山石刻第254號造像題材探析-兼及大足五代十王造像的相關問題〉,《敦
煌研究》,2011年第四期,頁21-26。
林福春〈論觀音形相之遞變〉,《宜蘭農工學報》,1994年,頁193-261。
林子忻〈觀世音造像之流變〉,《萬能學報》第二十期,1998年,頁109-126。
胡文和〈四川與敦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變相的比較研究〉,《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new window
期,1998年,頁2 91-330。
胡文和〈大足、安岳宋代華嚴系統造像源流和宗教意義的新探-以大足寶頂毗盧道場和圓覺
洞圖像為例〉,《敦煌研究》,2009年第四期,頁47-54。
胡昭曦〈大足石刻與宋史研究〉,《大足石刻研究》,1985年。
易存國〈關於“敦煌藝術”的美學思考〉,《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
年。
吳汝鈞〈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頁123-135。new window
段文杰〈敦煌石窟藝術的內容及其特點簡述〉,《敦煌學輯刊》第二集,頁1-15。
孫 林〈論宗教神靈希統結構:一個宗教歷史學的比較研究〉,《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第三
期,1994年。
孫宜生〈意象激盪的浪花-試論敦煌美學〉,《敦煌研究》第二期,1988年,頁116-118。
陳清香〈千手觀音像造形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2期, 1993年,頁51-70。new window
陳清香〈觀音菩薩的形像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3期,1973年,頁57-77。
陳清香〈龍門石窟之佛像雕刻〉,《幼獅學誌》第8卷4期,1969年,頁1-43。

陳清香〈大足唐宋佛教崖雕之研究〉,《臺灣風物》第26期,1976年,頁150-303。new window
陳清香〈中國最古的佛教造像〉,《華學月刊》第八十六期,1979年,頁40-54。
陳明光、黎方銀等〈重慶大足石刻研究會第五屆年會綜述〉,《敦煌研究》,2001年第二
期,頁182-184。
陳明光〈大足寶頂山石窟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密教道場之研究〉,《敦煌研究》,2001
年第一期,頁08-14。
郭佑孟〈台灣早期的觀音造像〉,《覺風季刊》第24期,1998年,頁15-25。
郭益悅〈大悲咒中的觀音意涵 〉,《明新科大校內專題》,1996年:頁1-166。
溫玉成〈中國早期石窟寺研究的幾點思考〉,《敦煌研究》,2000年第二期,頁52-57。
賀 嘉〈民間傳說中的觀音〉,《民間文學論壇》第三期,1996年。
賈馥茗〈教育學的方法論〉,《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2輯,台灣師範大學,1990年,頁14

楊超杰〈石窟開鑿與藝術特徵〉,《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年。
楊 雄〈大足石刻孔子及十哲龕初探〉,《敦煌研究》,2011年第四期,頁27-30。
楊惠南〈台灣佛教現代化的省思〉,《當代》,台北:合志文化事業,1995:頁28-35。
葛婉章〈無緣大慈觀達自在〉,《故宮文物月刊》第112期,1992年,頁26-47。
廖高群〈龍門石窟研究的新成果-評「古陽洞」龍門石窟第1443窟〉,《敦煌研究》,2002
年第二期,頁103-104。
謝成水〈唐代佛教造像理想美的形成〉,《敦煌研究》,2001年第三期,頁50-53。
釋聖嚴〈漢傳佛教文化及其古文物〉,《中華佛學研究》第7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new window
2003,頁1-21。
佐伯富著,陳舜平譯〈近世中國的觀音信仰〉,《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頁423-new window
438。
﹝美﹞王靜芬〈四件四川佛教石雕和淨土圖像再中國的起源〉,《敦煌研究》,2002年第一
期,頁34-41。
﹝美﹞王靜芬著〈四件四川佛教石雕和淨土圖像再中國的起源(續)〉,《敦煌研究》,2002
年第二期,頁81-86。
﹝日﹞上原和著,方冬梅等譯〈龍門石窟古陽洞開鑿的年代(上)-對現行的北魏孝文帝遷洛以
後營建說謬誤之糾正〉,《敦煌研究》,2006年第六期,頁13-34。

﹝日﹞上原和著,方冬梅等譯〈龍門石窟古陽洞開鑿的年代(下)-對現行的北魏孝文帝遷洛以
後營建說謬誤之糾正〉,《敦煌研究》,2007年第一期,頁12-23。
﹝日﹞八木春生著,丁淑君譯〈龍門石窟北魏后期之洞窟小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
二期,頁14-26。
(六) 辭書及資料庫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台北:佛光出版社,1987。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1999年。
「中華電子佛點學會(CBETA)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http://www.gaya.org.tw/library。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GWOv6I/webmge?mode=basic。
http://www.justmy.com.tw/buddha/33bodhi.htm
台北故宮博物院:http://www.npm.gov.tw/
北京故宮博物院:http://www.dpm.org.cn/index1024768.html
二、外文部分
(一) 專書
Chyn-fang yü, Guanyin :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hvara, 1994.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Aesthetics, Oxford, 1975.
Kenneth Chen陳觀勝,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2.
Roderick Whitfield and Anne Farrer, Caves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 Chinese Art form the Silk Route
Tove E. Neville, Eleven-headed Avalokitesvara : Chenresigs, Kuan-yin or Kannon Bodhisattva : its
origin and iconography》, New Delhi :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99.
速水侑著《觀音信仰》,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85年。
松源三郎著《中國佛教雕刻史論》1~4冊,日本:吉川弘文館,1995年。
(二) 期刊論文
小林泰市郎著〈晉唐の觀音〉,《佛教藝術》第十期,1950年。
小林泰市郎著〈唐代的大悲觀音〉,《佛教藝術》第二十期,1953年。
左伯富著,陳舜平譯〈近世中國の觀音信仰〉,《塚本博士頌壽紀念佛教史學論集》京都:
法藏館,1964年,頁372-389。
Chun-Fang Yu于君方“Ambiguity of Avalokitesvara and the Scriptural Sources for the Cult of Kuan-
yin in China”,《中華佛學學報》, 1997年7月,pp409-464。
Chun-Fang Yu于君方“Miracle Tales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Kuan-yin”,《中華佛學學報》,
1998年, pp425-480。
Diana Y. Paul“Woman in Buddhism: Images of the Femine in Mahayana Tradition”, California: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79年。
John, Chamberlayne“The Develop of Kuan Yin, the Goddess of Mercy”,Numen, 1962年1月。
M.Kennelly.S.J.“Aralokitasvara, The Goddess of Mercy”,Reaearches into Chinese Superstitions,
上海Tusewei Printing Press, 1920年。
Mironov“Aralokitasvara-Kuan-yin”,Journal of the Rogal Asiatic Society, 1927年。
Reis-Habito, Maria Dorothea,“The Repentance Ritual of the Thousand-armed Guanyin”, Studies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n Religions: Journal of the Seminar for Buddhist Studies, Copenhagen &
Aarhus, 4, 1991(Autumn), pp. 42-51.
Sangren, P.steven“Gods and Femilial Relation:No-cha,Miao-shan,and Mu-lien”, 「民間信仰與中
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漢學研究中心主編,199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