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賽伯格莊子芻論
作者:廖育正
作者(外文):Liao, Yu-Che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蕭振邦
祝平次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莊子賽伯格物化批判干擾Zhuangzicyborgwu-huacriticisminterfer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一.古典文獻
(依年代排列)

〔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市:中華書局,初版。
〔漢〕司馬遷(著),龍川資吉(考證),1989,《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天工書局,初版。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1981,《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市:華正書局,初版。
〔宋〕朱熹(著),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市:文津出版社,初版。
〔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2009,《莊子義集校》,北京市:中華書局,初版。
〔宋〕蘇軾,《東坡先生全集》(明刊本)。
〔明〕方以智(著),張永義(注釋),2013,《藥地炮莊箋釋.總論篇》,北京市:華夏出版社,初版。
〔明〕王夫之,1984,《莊子通.莊子解》,臺北市:里仁書局,初版。
〔明〕王夫之(著),王孝魚(點校),2017,《老子衍 莊子通 莊子解》,北京市:中華書局,初版6刷。
〔明〕陸西星(撰),蔣門馬(點校),2010,《南華真經副墨》,北京市:中華書局,初版。
〔明〕焦竑,1970,《莊子翼》,臺北市:廣文書局,再版。
〔明〕憨山釋德清,2013,《莊子內篇註》,新北市:廣文書局,再版。
〔清〕王先謙,2004,《莊子集解》,臺北市:東大,5版。
〔清〕宣穎,1978,《莊子南華經解》,臺北市:廣文書局,初版。
〔清〕郭慶藩,2001,《莊子集釋》,臺北市:頂淵文化,初版。


二.現代註解本
(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叔岷,2007,《莊子校詮》,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景印4版。
余培林,1989,《新譯老子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8版。
吳怡,2000,《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市:三民書局,初版。
侯文正(輯注),1987,《傅山論書畫》,臺北市:華正出版社,初版。
范耕研,1998,《莊子詁義全稿》,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孫通海(編譯),2012,《莊子》,香港:中華書局,再版。
張默生,1983,《莊子新釋》,新北市:漢京文化,初版。
陳鼓應(註譯),1992,《老子今注今譯及評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修訂版15刷。
陳鼓應,2011,《莊子今注今譯》,北京市:中華書局,2版。
傅佩榮,2004,《解讀莊子》,臺北市:立緒文化,初版5刷。
傅佩榮,2005,《解讀老子》,臺北市:立緒文化,初版4刷。
黃錦鋐,1983,《新譯莊子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5版。
劉福增,2007,《莊子精讀》,臺北市:水牛出版社,初版。
鄭琳,1974,《莊子內篇通義》,新北市:文津,初版。
鍾泰,1988,《莊子發微》,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


三.中文專書
(依姓氏筆劃排列)

方勇,2008,《莊學史略》,成都市:巴蜀書社,初版。
王立剛(譯),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著),2009,《中國思想之淵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
王叔岷,《莊學管闚》,1978,新北市:藝文印書館,初版。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1986,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2012,《中國哲學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版17刷。
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合譯),Pierre Bourdieu(著),2016,《藝術的法則》,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初版。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臺北市:三民書局,初版。
安蘊貞,2012,《西方莊學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
江心力,2011,《一本就通: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牟宗三(主講),蔡仁厚(輯錄),1996,《人文講習錄》,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1999,《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市:書林,初版。
牟宗三(譯註),1992,《康德:判斷力之批判》,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牟宗三,1979,《政道與治道》,臺北市:廣文書局,再版。
牟宗三,1984,《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7版(學6版)。
牟宗三,2006,《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
何乏筆(編),2017,《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
何乏筆(編),2017,《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
余怒,1999,《守夜人》,臺北市:唐山,初版。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余曉嵐.林文源.許全義(合譯),Bruno Latour(著),2012,《我們從未現代過》,臺北市:群學,初版。
佚名,2002,《劍橋哲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初版。
吳光明,1992,《莊子》,臺北市:東大圖書,初版。
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市:文津,初版。
吳宏一,2017,《論語新繹》,臺北市:遠流,初版。
吳怡,1976,《禪與老莊》,臺北市:三民,4版。
吳怡,1981,《逍遙的莊子》,臺北市:東大圖書,3版。
吳怡,1988,《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再版。
吳順令,2005,《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吳肇嘉,2011,《莊子應世思想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宋剛(譯),畢來德(著),2011,《莊子四講》,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宋剛(譯),畢來德(著),2015,《沉默的中國》,高雄市:無境文化,初版。
宋根成(譯),Rosi Braidotti(著),2016,《後人類》,鄭州市:河南大學出版社,初版。
宋國誠,2012,《閱讀後現代》,臺北市:唐山,初版。
李淳玲(譯),文哲(著),2011,《康德美學》,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李慶(譯),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合編),2007,《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初版。
杜小真(譯),François Jullien(著),1998,《迂迴與進入》,北京市:三聯書店,初版。
杜默(譯),Francis Fukuyama(著),2002,《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臺北市:時報,初版。
卓立.林志明(合譯),朱利安(著),2013,《間距與之間:論中國與歐洲思想之間的哲學策略》,臺北市:五南,初版。
周世輔,1986,《中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書局,修訂4版。
周非,2011,《諸子百家大解讀》,臺北市:遠流,初版。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初版。
周熾成(譯),Robert E. Allinson(著),2010,《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版1刷。
林志明(譯),朱利安(著),2011,《功效論》,臺北市:五南,初版。
林明照,2007,《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市:五南,初版。
林俊宏(譯),Yuval Noah Harari(著),2017,《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臺北市:天下文化,初版11刷。
林鎮國,2002,《辯證的行旅》,臺北市:立緒,初版。
邱棨鐊,1999,《莊子哲學體系論》,臺北市:文津,初版。
邱燮友等,2004,《國學常識》,臺北市:東大,2版1刷。
金白鉉,1986,《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侯外廬(主編),楊豈之.李學勤.楊超.林英.何兆武.盧鐘鋒.黃宣民.樊克政(合編著),1993,《中國思想史綱》,臺北市:五南,初版。
封思毅,1997,《莊子詮言》,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版。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合譯),Peter A. Angeles(著),2007,《哲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2版3刷。
洪裕宏,2017,《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臺北市:時報,初版3刷。
紀蔚然,2017,《別預期爆炸――洪席耶論美學》,臺北市:印刻,初版。
胡楚生,1992,《老莊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胡適,2015,《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市:五南,2版。
孫智綺(譯),Patrice Bonnewitz(著),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初版。
徐文珊,1990,《先秦諸子導讀》,臺北市:幼獅文化,4版。
徐克謙,2006,《莊子哲學新探》,北京市:中華書局,初版。
徐復觀,1983,《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7版,臺5版。
徐復觀,1996,《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1998,《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12刷。
徐麗松(譯),Frédéric Gros(著),2017,《走路,也是一種哲學》,新北市:八旗文化,初版。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初版。
高柏園,1992,《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初版。
國立編譯館(主譯),張君玫(譯),Donna J. Haraway(著),2010,《猿猴、賽伯格與女人》,臺北市:群學,初版。
崔大華,1999,《莊學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康德(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2004,《判斷力批判》,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張君玫,2016,《後殖民的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批判書寫》,新北市:群學,初版。
張松輝,2009,《莊子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初版。
張海晏(譯),葛瑞漢(著),2003,《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
張蓓蓓,2012,《認識國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2刷。
莊萬壽,2000,《道家史論》,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初版。
陳冠學(譯),福永光司(著),1977,《莊子》,臺北市:三民,4版。
陳冠學,1976,《莊子新傳――莊周即楊朱定論》,高雄市:三信,初版。
陳品卿,1984,《莊學新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再版。
陳昭瑛(譯),Herbert Marcuse(著),1987,《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臺北市 : 南方叢書,初版。
陳望衡,2001,《中國古典美學史》,臺北市:華正書局,初版。
陳鼓應,1995,《老莊新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再版。
陳鼓應,2013,《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初版。
陳麗桂,2013,《漢代道家思想》,臺北市:五南圖書,初版。
傅佩榮,2012,《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臺北市:天下遠見,初版。
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初版。
彭鋒,2006,《完美的自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
曾春海(主編),曾春海.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合著),2005,《中國哲學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初版。
湯一介,2000,《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
華康德(著),李猛.李康(合譯),2009,《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市:麥田,初版。
賀瑞麟,2015,《今天學美學了沒》,臺北市:商周,初版。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市:藍燈文化,初版。
馮至.范大燦(合譯),Friedrich Von Schiller(著),1989,《審美教育書簡》,臺北市:淑馨出版社,初版。
黃華珍(譯),池田知久(著),2001,《《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初版。
黃華珍,1999,《莊子音義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初版。
黃煜文(譯),Julian Baggini(著),2011,《哲學家的工具箱》,臺北市:麥田,初版6刷。
黃漢青,2007,《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五南,初版。
黃錦鋐,1985,《莊子及其文學》,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5版。
黃鶴昇,2012,《老莊道無哲學探釋》,臺北市:新銳文創,初版。
楊國榮,2006,《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
楊儒賓(譯),Walter Terence Stace(著),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市:正中書局,初版2刷。
楊儒賓(編),2015,《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初版。
楊儒賓,1991,《莊周風貌》,臺北市:黎明文化,初版。
楊儒賓,2016,《儒門內的莊子》,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葉海煙,1997,《老莊哲學新論》,臺北市:文津,初版。
葉海煙,2002,《中國哲學的倫理觀》,臺北市:五南,初版。
葉海煙,2006,《莊子的處世智慧》,臺北市:健行文化,初版。
葉海煙,2015,《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市:東大,初版。
葉海煙,2016,《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初版。
葉海煙,2018,《莊子一點靈:東方生命療癒先行者》,臺北市:蔚藍文化,初版。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臺北市:三民書局,初版。
董樂山(譯),Alan Bullock(著),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臺北市:究竟,初版。
詹康,2014,《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廖人,2014,《13:廖人詩集》,臺北市:黑眼睛文化,初版。
熊逸,2012,《道可道:揭開《老子》不可說的祕密》,新北市:遠足文化,初版。
熊鐵基(主編),劉固盛.肖海燕.劉韶軍.錢奕華.湯君.熊鐵基(合著),2009,《中國莊學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初版。
趙衛民,2010,《莊子的風神:由蝴蝶之變到氣化》,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趙衛民,2011,《莊子的道――逍遙散人》,臺北市:里仁書局,初版。
趙衛民,2012,《簡明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劉宇清(譯),N. Karherine Hayles(著),2017,《我們何以成為後人類》,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
劉君燦(譯),Wemer Heisenberg(著),1970,《物理學家的自然觀》,臺北市:雲天圖書有限公司,初版。
劉侃元(譯),渡邊秀方(著),1979,《中國哲學史概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臺5版。
劉昌元,2004,《尼采》,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劉紀蕙.林淑芬.陳克倫.薛熙平(合譯),Jacques Rancière(著),2011,《歧義》,臺北市:麥田,初版。
劉笑敢,1988,《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
劉笑敢,1995,《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臺北市:正中書局,初版2刷。
劉笑敢,1997,《老子》,臺北市:東大圖書,初版。
劉翔.戴阿寶(譯),Jean Baudrillard(著),2015,《致命的策略》,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
劉暉(譯),Pierre Bourdieu(著),2016,《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市:商務印書館,初版。
劉滄龍,2016,《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市:五南,初版。
劉榮賢,2004,《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劉維公,2008,《風格社會》,臺北市:天下。
潘培慶(譯),Michel Foucault(著),2017,《什麼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兩次演講及問答錄》,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初版。
蔣海燕(譯),Jacques Rancière(著),2014,《哲學家和他的窮人們》,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
鄭世根,1993,《莊子氣化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初版。
鄭義愷(譯),Nobert Elias(著),2007,《什麼是社會學?》,臺北市:群學,初版。
黎建球,2004,《中國百位哲學家》,臺北市:三民書局,3版。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蕭振邦,2009,《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東方學術研究基金會,修訂版。
蕭寶森(譯),Edward O. Wilson(著),2016,《人類存在的意義》,臺北市:如果,初版。
賴錫三,2008,《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初版。
賴錫三,2011,《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初版。
賴錫三,2013,《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初版。
錢穆,1995,《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謝宛真(譯),Friedrich Von Schiller(著),2018,《美育書簡》(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in einer Reihe von Briefen),臺北市:商周出版,初版。
謝明陽,2001,《明遺民的莊子定位問題》,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初版。
鍾沛君(譯),Michael S. Gazzaniga(著),2013,《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臺北市:貓頭鷹,初版。
羅名珍(譯),Axel Honneth(著),2018,《物化――承認理論探析》,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初版。
譚宇權,1998,《莊子哲學評論》,臺北市:文津,初版。


四.西文文獻
(依姓氏字母排列)

Allinson, Robert E., 1986, “Having Your Cake and Eating It, Too: Evaluation and Trans-evaluation in Chuang Tzu and Nietzch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3 (1986), pp. 429-443.
Allinson, Robert E., 1989,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audrillard, Jean, 1988, “Fatal Strategies”, Selected Writings,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rk Poster, translated by Jacques Mourrai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 Jean, 2009, “Transaesthetics,” translated by James Benedict, in Art and Aesthetics: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IV, Investigation Contemporary Art Worlds, edited by Marta Herrero & David Ingl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 170-173.
Boghossian, P., 2006, “What is Relativism?”, Truth and Realism, edited by P. Greenough & M. Lyn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nd, Edward Jarvis, 1996, Ethics and Human and Well-being: An Introduction to Moral,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6, The Rules of Art-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translated by Susan Emanuel,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8,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translated by Randal Johnson etc.,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raidotti, Rosi, 2013, The Posthuma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arlson, Allen, 1984, “Nature and Positive Aesthetics,” Environmental Ethics 6, pp. 27-28.
Carlson, Allen, 2000,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 New York: Routledge.
Carlson, Allen, 2009, Nature and Landscap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anto, Arthur, 1964, “The Artworl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61, No. 19, Oct.15 1964, pp. 571-584.
Danto, Arthur, 1997, After The End of Art─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nto, Arthur, 1981,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 Philosophy of Ar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inkelstein, David, 2003, Expression and the inn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Routledge.
Gaut, Bery, and Lopes, Dominic McIver, eds., 2004,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London: Routledge, 2nd edition.
Graham, A. C., 1989,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Chicago: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Gros, Frédéric, 2009, Marcher, une philosophie, Paris: Carnets Nord.
Gros, Frédéric, 2014, A Philosophy of Walking, translated by John Howe,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Haraway, Donna J., 1991,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New York: Routledge.
Hayles, N. Katherine, 1999, How We Becam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idegger, Martin, 2007, “Abendgespräch in einem Kriegsgefangenenlager in Rußland zwischen einem Jüngeren und einem Älteren”, in Heidegger, Feldweg-Gespräche (1944/45),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GA) Band 77,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pp. 205-240.
Herrero, Marta, 2009, Art and Aesthetics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edited by David Inglis, London: Routledge.
Hsien-chung Lee李賢中, 2012, “A Comparison of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pplied in ‘Referring to Things’ and ‘Equality of Things’ ”〈「指物」與「齊物」的認知觀點比較〉,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XVI, 1, 2012(1), pp. 41-60.
Inwagen, Peter van, 2000, “Free will remains a myster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4, pp. 1-20.
Ivanhoe, Philip J., 1993, “Zhuangzi on Skepticism, Skill, and the Ineffable Da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61:4, pp. 639-654.
Kant, Immanuel, 2007, Critique of Judgement, translated by James Creed Meredith, edited by Nicholas Walk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jellberg, Paul, 1994, “Skepticism, Truth, and the Good Life: A Comparison of Zhuangzi and Sextus Empiricu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4:1, pp. 111-133.
Marcuse, Herbert, 1974 [1966], 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Boston, MA: Beacon Press.
Rancière, Jacques, 2001, “Ten Theses on Politics”, Theory & Event 5:3.
Rancière, Jacques, 2004, The Philosopher and His Poor, translated by John Drury, Corinne Oster, Andrew Parker, edited by Andrew Parker,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Rancière, Jacques, 2004 [2011],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ranslated by Gabriel Rockhill, New York, London: Continuum.
Rancière, Jacques, 2006, “Thinking between disciplines: an aesthetics of knowledge,” translated by Jon Roffe, PARRHESIA, 2006 (1), pp. 1-12.
Trowbridge, John, 2006, “Skepticism as a way of living: Sextus Empiricus and Zhuangzi”,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3:2, pp. 249-265.


五.學位論文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吳鈺崧(撰),蕭振邦(指導),2017/06,《放下的美學:從《莊子》「非人」實義探究生活突現之美》,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俊臣(撰),陳欽忠(指導),2015,《中國書法人–書問題析論》,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淑文(撰),葉海煙(指導),2002,《《莊子》美學原理初探》,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文(撰),蕭振邦(指導),2017,《創傷與創造:《莊子》自然思想的現代意義》,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雪華(撰),林文彬(指導),2011,《莊子「物我一體」觀》,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政揚(撰),陳榮波(指導),2003,《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慶坤(撰),蕭振邦(指導),2014,《以魏晉六朝「自然山水觀」會通現代環境美學》,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鄒倩(撰),陳麗桂(指導),2017,《從「物際」到「與物無際」──論莊子的葆真思想與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廖育正(撰),王友輝.崔末順(指導),1997,《馬森獨幕劇集《腳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鈞瑋(撰),林義正(指導),2012,《《莊子》知識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振邦(撰),王邦雄(指導),1990,《從後設美學論先秦至魏晉儒道美學規模》,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志銘(撰),蕭振邦(指導),2015,《「予物逍遙」──船山《莊子解》所展現的外王之道》,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瑞慶(撰),林俊宏(指導),2014,《明代《莊子》注本中的「應帝王」思想:以《南華真經副墨》、《莊子內篇注》及《莊子通》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金安(撰),蕭振邦(指導),2011,《原天地之美:當代環境美學自然美感欣賞模式的反思》,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聶豪(撰),陳政彥(指導),2019,《重塑渾沌的技藝:余怒詩歌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期刊與專書論文
(依姓氏筆劃排列)

Jacques Rancière(著),關秀惠(譯),2012,〈何謂美學?〉,《文化研究》第15期(2012秋季),頁338-349。
王中江,2007,〈郭象哲學的一些困境及其解體──從「性分論」和「惑者說」來看〉,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52-182。
王志楣,2007/12,〈《莊子》逍遙義辨析〉,《政大中文學報》第8期,頁45-64。
王建元, 2003,〈前言〉,《文化後人類》,臺北市:書林,初版,頁3-6。
任博克,2015/04,〈作為哲學家的莊子〉,《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4期,頁33-41。
任博克.何乏筆.賴錫三等,2018/07,〈莊子與天台的弔詭性思維:延續Wild Card的跨文化對話〉,《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7期,頁1-29。
何乏筆,2016/06,〈曲通三統?關於現代政治的規範性弔詭〉,《文與哲》第28期,頁233-268。
何乏筆,2017,〈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333-383。
何乏筆,2017,〈養生的生命政治――由法語莊子研究談起〉,收入:何乏筆(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339-375。
何明修,2003,〈布爾迪厄:《繼承者:法國大學生與文化》的導論〉,《教育社會通訊》第45期,頁3-12。
宋剛(譯),畢來德(著),2017,〈莊子九札〉,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5-59。
宋剛,2017,〈莊子之怒――試論古代中國一種權力批判〉,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279-305。
宋灝,2017,〈逆轉收回與任讓狀態――從《莊子》與海德格批判當代性〉,收入:何乏筆(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237-286。
李育霖,2013,〈導論二〉,《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初版,頁13-27。
李賢中,2012,〈「指物」與「齊物」的認知觀點比較〉,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XVI, 1, 2012(1): 41-60。
杜志強,2006,〈莊子認識論新探――兼論莊子認識論並非相對主義〉,《甘肅理論學刊》2006第1期,總第173期,頁54-57。
周黃琴,2012/03,〈由困頓走向自由──論莊子「相對主義」的內在意蘊〉,《鵝湖月刊》第441期,頁17-23。
林久絡,2012/12,〈「虛」之技藝:《莊子》「季咸見壺丘」的隱喻書寫〉,《止善》第13期,頁47-58。
林明照,2016/06,〈《莊子》「兩行」的思維模式及倫理意涵〉,《文與哲》第28期,頁269-292。
林俊臣,2017,〈莊子道進乎技思想的書法演繹〉,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481-511。
林建光,2013,〈導論一〉,《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初版,頁1-11。
林淑文,2018/04,〈自然山林的暴力與療癒〉,《應用倫理評論》第64 期,頁285-319。
林鎮國,2002,〈歲暮讀莊子〉,《辯證的行旅》,臺北市:立緒,初版,頁271-276。
狐安南(Alan D. Fox) ,1996,〈《莊子》中的經驗形態:感應與反映〉,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市:正中書局,初版,頁183-199。
胡化凱,1997,〈《莊子》相對主義與相對論物理學思想之比較〉,《安徽大學學報》1997第1期,頁42-46。
孫雲平,2008,〈理論活動與意義建構:海德格的「手前物」與「及手物」〉,收入:林維杰(編),《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頁105-153。
祝平次,1993,〈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初版,頁261-324。
馬耘,2009/12,〈論莊子哲學中「政治」之意義與地位〉,《止善》第7期,頁169-184。
馬愷之,2017,〈動物性、文化批判、苦惱的意識──樂唯的莊子詮釋〉,收入:何乏筆(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215-235。
崔雅琴(譯),安樂哲(著),2015/11,〈莊子之「知」:「知–樂」於濠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9-20。
張君玫,2013/02,〈跨物種書評:關於「我們從未現代過」的一些思考〉,《社會分析》第6期,頁145-152。
曹家榮,2016/06,〈混雜主體:科技哲學中的「後人類」〉,《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57 期,頁47-93。
梅廣,2011/12,〈「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頁621-667。
陳志強,2014,〈對郭象哲學所受質疑提出辯解〉,《清華學報》第44卷第3期,頁351-384。
陳政揚,2013,〈以「知」與「真知」的分析為核心:論莊子由「忘」達「道」的境界工夫〉,《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第47 卷第1 期,頁33-51。
陳紹燕,2009,〈神秘主義是莊子認識論的歸宿〉,收入:陳紹燕.孫功進,《莊子哲學的批判》,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初版。
傅偉勳等(座談紀錄),1995,〈道家智慧與當代心靈――超脫心靈、齊物心靈與環保心靈的哲理基礎〉,《哲學雜誌》第13期,臺北市:業强,頁4-35。
黃錦鋐,1974,〈六十來之莊子學〉,收入:程發軔(主編)《六十來之國學》第4冊,臺北市:正中書局,頁175-176。
楊自平,1999/09,〈《莊子》「逍遙」概念義涵的探討〉,《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9期,頁880-888。
楊成瀚(整理),2012,〈「與洪席耶面對面:洪席耶作品與思想座談會」紀錄〉,《文化研究》第15期,2012秋季,頁406-431。
楊雪,2009,〈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及其超越思想研究綜述〉,《消費導刊》2009第4期,頁221。
楊儒賓,2008/06,〈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刊》2008第1期,總第11期,頁79-110。
楊儒賓,2011/12,〈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頁587-620。
楊儒賓,2017,〈遊之主體〉,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61-116。
葉海煙,1994/01,〈思惟的自由、平等與解放――《莊子》齊物哲學新探〉,《哲學雜誌》第7期,頁84-96。
詹康,2010/03,〈《莊子》調和派的道德挑戰與實踐哲學〉,《政治科學論叢》第43期,頁1-52。
廖育正,2016/04,〈以美攻美――《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應用倫理評論》第60期,頁137-162。
廖育正,2016/06,〈太陽花是藝術嗎?――「臺新獎提名太陽花」的議論與解讀〉,《文化研究季刊》第154期,頁35-62。
廖育正,2016/10/15,〈《莊子》的「策略干擾」――及對「觀點主義說」的再商榷〉,宣讀於:「金聲――第23屆全國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廖育正,2017/03,〈朱子心性論可以回應道德責任歸屬嗎?〉,《臺大哲學論評》第53期,頁109-144。
廖育正,2018/04,〈走路非常哲學──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應用倫理評論》第64期,頁199-216。
廖育正,2018/10,〈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兩種聆聽〉,《應用倫理評論》第65期,頁81-104。
廖育正,2018/12,〈《莊子》的策略干擾――及對「觀點主義說」的再商榷〉,《清華學報》第48卷第4期,頁651-690。
廖育正,2019/03,〈「幻化遊戲」與「懸置遊玩」:論洪席耶對布爾迪厄的批評〉,《中外文學》〔已通過審查,將刊登於2019年3月號〕。
劉志勇,2007,〈天籟與獨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第4 期,頁61-67。
劉昌元,1995,〈莊子的觀點主義〉,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6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02-115。
劉紀蕙,2011,〈後紀、一、感受性體制、話語的理解與歧義、理性與計算、空〉,收入:Jacques Rancière(著),劉紀蕙.林淑芬.陳克倫.薛熙平(合譯),《歧義》,臺北市:麥田,初版,頁232-242。
劉紀蕙,2012,〈莊子、畢來德與章太炎的「無」:去政治化的退隱或是政治性的解放?〉,《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頁103-135。
劉紀蕙,2017,〈莊子、畢來德與章太炎的「無」──去政治化的退隱或是政治性的解放?〉,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187-237。
劉翔,2015,〈譯後記〉,收入:劉翔、戴阿寶(譯),Jean Baudrillard(著),《致命的策略》,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頁279-284。
劉滄龍,2017,〈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425-463。
劉滄龍,2017/06,〈承認自然──霍耐特承認理論與王夫之氣的思想〉,《國文學報》第61期,頁69-94。
潘培慶,2017,〈批判和治理如影隨形,自我與技術如水隨器〉,收入:潘培慶(譯),Michel Foucault(著),《什麼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兩次演講及問答錄》,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初版,頁xi-xxvii。
蔡尚思,1992,〈莊子思想簡評〉,收入: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第2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06-110。
蕭振邦(譯),Jean Baudrillard(著),2017,〈超美學〉,105學年度第1學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系研究所美學講義。
蕭振邦,1991,〈道家美學思想基型──《莊子》的美學觀〉,收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編),《文學與美學(二)》,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頁37-90。
蕭振邦,2006/10,〈解讀《藝術終結之後》――評論Danto的“美學”論述〉,《美術學報》第1期,頁111-135。
蕭振邦,2009,〈「美學是倫理學之母」涵義探究〉,《應用倫理評論》第46期,頁1-16。
蕭振邦,2011,〈莊子有美學嗎?:重構《莊子》美學〉,《鵝湖學誌》第47期,頁1-40。
蕭振邦,2017,〈析評〈超美學〉〉,105學年度第1學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系研究所美學講義。
蕭振邦,2017/12,〈《老子道德經》思想的系統陳構〉,《宗教哲學》第82期,頁118-139。
蕭振邦,〈析評「自然全美」及其科學證明──評卡爾松的「肯定美學」〉,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課程講義。
蕭振聲,2010/12,〈莊子論行動──兼論所謂觀點主義〉,《清華中文學報》第4期,頁121-142。
賴錫三,2013/06,〈「格格不入」的鵷鶵與「入遊其樊」的庖丁──《莊子》兩種回應「政治權力」的知識分子姿態〉,《政大中文學報》第19期,頁155-192。
賴錫三,2013,〈《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分子與權力批判〉,《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初版,頁43-115。
賴錫三,2013,〈《莊子》的生存美學與政治批判――重省道家型的知識分子論〉,《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初版,頁1-42。
賴錫三,2015/09,〈《莊子》的養生哲學、倫理政治與主體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7期,頁49-90。
賴錫三,2017/06,〈《莊子》與霍耐特的跨文化對話——承認自然與承認人文的平等辯證〉,《國文學報》第61期,頁23-68。
賴錫三,2017,〈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117-186。
賴錫三.何乏筆(對話),任博克(回應),2018/07,〈關於《莊子》的一場跨文化之旅:從任博克的Wild card出發〉,《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5期,頁19-44。
鍾振宇,2017,〈批判的氣論――莊子氣論之當代開展〉,收入: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初版,頁239-277。
韓傳強,2008/01,〈求同存異的莊子──莊子相對主義思想新探〉,《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總第107期,頁 31-33。
羅名珍,2018,〈譯者導言〉,收入:羅名珍(譯),Axel Honneth(著),《物化――承認理論探析》,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初版,頁i-xxxi。
嚴金東,2006/01,〈評莊子相對主義思想中的懷疑論〉,《重慶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頁36-39。


七.網路資料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URL =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 relativism/ .
「中國哲學電子書計畫」,URL = https://ctext.org/shiji/lao-zi-han-fei-lie-zhuan/zh。
J. C. Friedrich Von Schiller, Letters Up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Blackmask Online Version, URL = http://public-library.uk/ebooks/55/76.pdf .
J. C. Friedrich Von Schiller, 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in einer Reihe von Briefen, URL = http://www2.ibw.uni-heidelberg.de/~gerstner/ Schiller_Aesthetische_Erziehung.pdf , p. 59.
Jacques Rancière, “What Aesthetics mean”, URL = https://zh.scribd.com/document/ 30024328/ranciereproject-20091116 .
Philip Koch, Solitude: A Philosophical Encounter, Chicago: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third printing, URL = http://b-ok.xyz/book/2883379/13b3c7 .
Stephen Hawking, 微博, URL = http://tw.weibo.com/stephenhawking/ 3969176160478733 .
王璞,〈再思法國五月革命:洪席耶與待鬆綁的工人形象〉,「香港01」,URL =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214136/%E5%86%8D%E6%80%9D%E6%B3%95%E5%9C%8B%E4%BA%94%E6%9C%88%E9%9D%A9%E5%91%BD-%E6%B4%AA%E5%B8%AD%E8%80%B6%E8%88%87%E5%BE%85%E9%AC%86%E7%B6%81%E7%9A%84%E5%B7%A5%E4%BA%BA%E5%BD%A2%E8%B1%A1。
曹家榮,〈混雜主體:雙重去中心視野下的後人類〉,「01哲學」,URL = 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E6%A6%82%E5%BF%B5/159198/%E6%B7%B7%E9%9B%9C%E4%B8%BB%E9%AB%94%EF%BC%9A%E9%9B%99%E9%87%8D%E5%8E%BB%E4%B8%AD%E5%BF%83%E8%A6%96%E9%87%8E%E4%B8%8B%E7%9A%84%E5%BE%8C%E4%BA%BA%E9%A1%9E%E4%B8%A8%E6%9B%B9%E5%AE%B6%E6%A6%AE。
楊成瀚,〈洪席耶的《感性分享:美學與政治》〉,「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URL = 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theoristsWork_Guide.asp?T_ID=92&TW_ ID=99。
劉綱紀,「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中文詞條:莊子),URL = http://163.17.79.102/%A4%A4%B0%EA%A4j%A6%CA%AC%EC/Content.asp?ID=582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