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當代兒童佛教文學初探
書刊名:兒童文學學刊
作者:陳奕愷
出版日期:1998
卷期:1
頁次:頁27-54
主題關鍵詞:佛教當代兒童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2
  • 點閱點閱:13
     以兒童為取向的白話佛教文學,雖非童話創作的主流,但對佛教文化與信仰的傳播,卻扮演著基礎紮根的角色。在淺顯易懂、發人省思的文筆之下,兼具童話欣賞和教育機能;同時單以題材豐富、戲劇張力的角度來看,更深具兒童文學欣賞的價值,故亦受教外人士所喜愛。 當佛教經典的內文去除宗教成份,其本身即具有文學的特性,所以自隋唐以來民間流傳的「變文」,實際上就是白話佛教文學。在眾多經系的發展之中最具文學創題材的,乃是「佛傳」、「本生」和「因緣譬喻」等故事,後來也大都成為目前兒童佛教文學的創作來源。 根據學者考證,「佛傳」、「本生」和「因緣譬喻」等故事,可能是近東《天方夜譚》的來源,基至更近而影響西方《伊索寓言》的出現。為擴大臺灣當代童話創作的格局,除了反映鄉土生活、民間生命禮俗之外,奠基宗教信仰基礎的佛教文學典故,也蘊藏著相當豐富的創作題材。
圖書
1.竺佛念。出曜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法炬、法立。法句譬喻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支謙。太子瑞應本起經。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紹德、慧詢、聖勇菩薩。菩薩本生鬘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依淳(1987)。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支謙。雜寶藏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康僧會。雜譬喻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鳩摩羅什。眾經撰雜譬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義淨。譬喻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佛陀耶舍、竺佛念(1924-1935)。長阿含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瞿曇僧伽提婆。中阿含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瞿曇僧伽提婆。增壹阿含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竺法護。普曜經。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求那跋陀羅。過去現在因果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曇無讖。佛所行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闍那崛多。佛本行集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地婆訶羅。方廣大莊嚴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寶雲。佛本行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康僧會(2020)。六度集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支謙。菩薩本緣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竺法護。生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支謙。撰集百緣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慧覺。賢愚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支婁迦讖。雜譬喻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求那毘地。百喻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釋印順(199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塚苯善隆。本生。望月佛學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