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方少數民族民族團結與國家認同典型敘事類型研究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李然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5)
頁次:68-72
主題關鍵詞:南方少數民族民族團結國家認同歷史敘事文本敘事類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2
南方少數民族民族團結和國家認同的敘事,既有王朝國家史官的正統敘事,也有土司及其民眾的自我文化表達。南方少數民族民族團結和國家認同的典型敘事類型有:各民族為同宗共祖親兄弟,血濃於水;多元民族文化兼收並蓄,和諧共生;各民族共同反抗壓迫剝削,守望相助;少數民族精英化解民族隔閡,保境安民;少數民族首領反叛亂反割據,維護大一統;華夏祖先遠徙蠻荒,為國鎮蠻戍邊。
期刊論文
1.White, Hayden(1980)。The Value of Narrativity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Critical Inquiry,7(1),5-27。  new window
2.于逢春(2007)。華夷衍變與大一統思想框架的構築--以《史記》有關記述為中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健(2015)。兄弟的隱喻:中國西南地區同源共祖神話探討。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瓊、楊容(2014)。《桃花扇》在容美土司的發展與嬗變。美育學刊,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向春(2009)。敘事: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并接策略。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明珂(2009)。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李幼蒸(2006)。野性的思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永章(1992)。中南民族關係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司馬光(1956)。資治通鑒。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曉寧(2004)。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觀。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伯格(2002)。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憲昭(2008)。中國少數民族民間口傳文化母題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勃、彭繼寬(1989)。擺手歌。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務委員會(199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叢書.民族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全集委員會(2001)。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廣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祝發清(1995)。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第7卷.黎族傈僳族佤族。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黎光(1989)。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湖南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卷。保靖:保靖印刷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典午(1988)。祭龍驥先生。鳳凰: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筱芸(2014)。文學與認同:蒙元西游、北游文學與蒙元王朝認同建構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egel, G. W. F.、Sibree, J.(1956)。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New York:Penguin Book。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瀚章、裕祿(1935)。武備.苗防。湖南通志。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征(1973)。列女.譙國夫人傳。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征(1973)。藝術.耿詢傳。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延壽(1974)。列女。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74)。匈奴列傳。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