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宜蘭壯圍詔安客家話的音韻及詞彙特點試析
作者:吳中杰 引用關係
書刊名:客家話的源起與通變;羅肇錦, 陳秀琪 (主編)
集叢: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9
頁次:311-341
出版日期:2019
出版項: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主題關鍵詞:宜蘭詔安客家話音韻詞彙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莊初升、嚴修鴻(1994)。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3),81-8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敏顯(20021100)。宜蘭游氏剪影之二--宜蘭河岸的客家莊:六結姓游仔底。宜蘭文獻雜誌,60,85-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壬癸(19950600)。從李姓族譜看宜蘭縣民的遷移史和血統。臺灣史研究,2(1),176-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則玲、鄭張尚芳(2002)。浙江景寧畲話的語音特點。民族語文,2002(6),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光宇(20001200)。論條件音變。清華學報,30(4),427-4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屏生(20030100)。雲林縣崙背鄉詔安腔客家話的語音和詞彙變化。臺灣語文研究,1(1),69-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伯慧(1993)。廣東省饒平方言記略。方言,1993(2),129-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Norman, Jerry(19820900)。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haowu Dialect。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3),543-5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中杰(2003)。粵台饒平客語異同比較及差異成因試析。客家研究輯刊,20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中杰(2002)。台灣漳州客家與客語。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475-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中杰(2000)。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客語聲母的演變。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367-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屏生(2001)。從閩客方言的接觸談語音的變化--以台北縣石門鄉的武平客家話為例。第7屆國際暨第19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327-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秀琪(2002)。台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中杰(1999)。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嵩雁(1993)。臺灣饒平方言(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詹伯慧(2001)。現代漢語方言。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惟仁(1992)。台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辛世彪(2004)。東南方言聲調比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文良(2002)。畬族語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如龍、張雙慶(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英(1996)。臺灣平埔族史。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光宇(19960000)。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呂嵩雁(1995)。台灣詔安方言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中杰(1997)。客語詔安話的歸屬及閩客語劃分標準的修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時烺(2005)。語言活化石--饒平客家話的電子書,http://host.cpes.tyc.edu.tw/~team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曾少聰(1994)。客家話與閩南話的接觸:以平和縣九峰客話為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宇(2004)。台灣詔安客家話比較研究。客家知識論壇--語言篇。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游汝杰(2003)。黑龍江省的站人和站話。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游汝杰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慶廈(2005)。瀕危語言的年齡言語變異。言語與言語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佩瓊(1999)。閩粵邊客話方言記略。鴻江族譜。福建平和:華夏平和鴻溪江氏淵源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