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口述影像--一個翻譯與再現觀點的對話
書刊名:新聞學研究
作者:趙雅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o, Yaly
出版日期:2002
卷期:70
頁次:頁97-134
主題關鍵詞:口述影像翻譯再現視覺符號言辭符號視障者視覺障礙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TranslationRepresentationVisual symbolsThe visually impairedVisual handicapp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9
  • 點閱點閱:53
     「口述影像服務」(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簡稱DVS)是一種為視 障者描述其無法收視之影像畫面,以協助其有效觀賞電影的語言工作。 本文主要欲探討口述影像此一將電影之「視覺符號」轉述成「言辭符號」的符號 過程,究竟是「翻譯」還是「再現」,以發掘「口述影像」的符號行為本質,並 釐清口述影像撰述者的「自我定位」。 本文以為「口述影像」並非絕然是一種「再現」或「翻譯」的符號行為,而是具 有一種光譜連續變化的本質,端視轉換之符號體系間「相似性」的大小而定。因 此,本文提出一個從翻譯到再現的丈量標準,並認為光譜的界線也非恆常不變, 而會隨著兩種符號背後文化的交融,擴大「翻譯」的版圖。
期刊論文
1.翁秀琪(20000400)。多元典範衝擊下傳播研究方法的省思:從口述歷史在傳播研究中的應用談起。新聞學研究,63,9-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ronin, B. J.、King, S. R.(1990)。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84(10),503-506。  new window
3.單德興(20001000)。理論之旅行/翻譯:以中文再現Edward W. Said--以Orientalism的四種中譯為例。中外文學,29(5)=341,39-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明嘉(19950300)。從視覺影像到視覺意義。藝術家,40(3)=238,260-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紹嘉(19990100)。語言互動與經驗脈絡下的超自然論述:大學生對於新聞中靈異內容的意義建構與言說。新聞學研究,58,29-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簡妙如(19990100)。再現的再現:九0年代臺灣A片「常識」的分析與反思。新聞學研究,58,113-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倪炎元(19990100)。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琰、臧國仁(19990100)。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翁秀琪(19940100)。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48,193-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方孝謙(19990700)。什麼是再現?跨學門觀點初探。新聞學研究,60,115-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90100)。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58,59-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宣範(1986)。中英翻譯:理論與實踐。臺北:文鶴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兆祥(1995)。翻譯實務。臺北:台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宓慶(1997)。文體與翻譯。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Taylor, Lisa、Willis, Andrew、簡妙如(1999)。大眾傳播媒體新論。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宣範(1976)。翻譯與語意之間。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海澄(1987)。美學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arthes, R.、溫晉儀(1997)。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Derrida, J.(1988)。Signature event context, in his Limited Inc。Evanston, II: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Derrida, J.(1986)。Signature event context, in his Limited Inc。Evanston, II: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Silverman, Kaja(1983)。The Subject of Semio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滕守堯、李澤厚(1987)。審美心理描述。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ollingwood, Robin George、王至元、陳華中(1987)。藝術原理。臺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功澤(1994)。翻譯理論之演變與發展--建立溝通的翻譯觀。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Fiske, John、張錦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幼蒸(1997)。哲學符號學:記號的普遍理論。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臧國仁(19990000)。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Koffka, Kurt、黎煒(2000)。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昭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芳玫(19960000)。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以亮(1984)。文學與翻譯。臺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all, S.(1997)。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Sa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