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本土報業:從文化霸權觀點解析威權體制與吳三連《自立晚報》(1959-1988)關係
作者:周慶祥
作者(外文):Ching-Shiang Chou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彭懷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威權體制吳三連自立晚報文化霸權Authoritarian RegimeWu San-LianIndependent Evening NewsHegemon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9
本研究是透過歷史研究方式(Historical Approach),將吳三連時期的《自立晚報》置於台灣戰後威權統治的歷史時空條件下,藉由葛蘭西(Gramsci)文化霸權理論,解析台灣本土報業《自立晚報》與國民黨威權統治者,在威權體制結構下的互動關係,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知識份子《自立晚報》吳三連在此一政治結構中的時代角色。
本研究主要核心關懷為:
一、威權體制下國民黨政權會透過那些媒介策略,以形塑有利於國民黨文化霸權的意識形態?在國民黨文化霸權的宰制策略下,台灣報業又呈現出何種生態?
二、依據葛蘭西文化霸權所論述的知識份子,吳三連的扮演何種知識份子角色?在國民黨文化霸權宰制下,吳三連又如何實踐他的思想理念?
三、在「文化霸權」宰制過程中,《自立晚報》吳三連在重大新聞事件中,如何形塑不同於統治者的論述?又如何維繫與統治階級的微妙關係?吳三連在台灣民主政治發展上扮演何種角色?
本研究發現:吳三連與《自立晚報》在威權體制時期,隨著政治環境的變遷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硬性威權時期,吳三連是台灣民主政治參與者,軟性威權時期扮演著台灣民主政治協調者,民主轉型期扮演著台灣民主政治諍言者。
整體而言,吳三連與《自立晚報》在威權體制時期是一個「悲劇英雄」的角色,也就是在台灣民主啟蒙階段與風起雲湧時,吳三連與《自立晚報》是台灣民主政治的象徵櫥窗,在追求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的歷程中,吳三連與《自立晚報》可說是「燃燒自己、照亮民主制度」,最後是油盡燈枯,隨著威權體制的解體而逐步走入了歷史。
Through historical approach, this research is to put《Independent Evening News》of Wu San-Lian period into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of authoritarian regime after the war in Taiwan, and take the hegemony theory of Gamsci to anal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newspaper industry in Taiwan and authoritarian ruler of KMT under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Independent Evening News’intellectual Wu San-Lian in this particular political structur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1.Under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what can be KMT regime used as media strategies to form the ideology that is conducive to KMT hegemony? Under the domination strategies of KMT’s hegemony, what was the media ecology that local newspaper industry in Taiwan present?
2.According to Gramsci’s hegemony theory, what role was Wu San-Lian perform as an intellectual? Under KMT’s hegemony dominance, how was Wu-San-Lian achieve his ideal?
3.During the“hegemony”dominance, how does《Independent Evening News》Wu San-Lian formalize discourses different from the ruler in significant news event? And how to sustain a delic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uling class? What role was Wu San-Lian perform in Taiwan’s democratic politics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During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period, Wu San-Lian and《Independent Evening News》performed different roles along with polit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under strict(hand) Authoritarian Regime period, Wu San-Lian is one of the participant of Taiwan democratic politics, under loose (soft) Authoritarian Regime period, he performed as a liaison of Taiwa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during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period, he performed as a straight forward criticism of Taiwan democratic politics.
As a whole, during Authoritarian Regime period Wu San-Lian and《Independent Evening News》were performed as a “miserable hero”, that is to say,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of Taiwan democratics , Wu San-Lian and 《Independent Evening News》is the symbol of Taiwan democratic politics, during the pursu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dom of speech, Wu San-Lian and 《Independent Evening News》can be said as “sacrifying themselves and lighting up democratic system”. But they finally getting exhausted in the end, and gradually walk into history along with the collapse of Authoritarian Regime.
壹:中文參考書目

一、學位論文

文馨瑩(1989)。《美援與台灣的依賴發展》。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凌霄(1992)。《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研究(1928~1945)》。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雲(1990)。《Apple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村麻里(2003)。《新聞中的意識形態:台灣報紙新聞報導之批判論述分析》。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平秀琳(1995)。《報業通路的產業組織經濟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
論文。
古淑芳(1999)。《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育德(1996)。《雷震研究:以戰後民主憲政思想的發展為中心》。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詩菁(2003)。《宰制與反抗:兩大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臺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歆華(1988)。《國內報紙報導「勞工運動」之內容分析: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為例》。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宗憲(2001)。《台灣報紙報導高雄美麗島事件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呂婉如(2000)。《公論報與戰後初期台灣民主憲政之發展(1947~1961)》。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東熹(2001)。《台灣戰後民營報業發展的歷史結構分析--以自立晚報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臺明(1988)。《報紙內容與民意代表形象之研究: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靚慧(1996)。《環境變遷下報社組織變革之研究—探討組織決策過程與人力資源規劃》。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亮(1996)。《台灣政經型與台灣地方派系—以瑞芳李家與三重幫之比較》。台
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春福(1985)。《中國國民黨領導階層之現代化》。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
論文。
吳純嘉(1999)。《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映出的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芳銘(1997)。《地方派系的結盟與分化變遷之研究--以嘉義縣和高雄縣為例》,
中正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
吳煥偉(1998)。《台灣民主轉型之結構與策略互動分析》。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林宗玲(1991)。《由霸權理論觀點解讀報紙對選舉的報導,以78年台北縣長選舉為例》。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
林美玲(1998)。《台灣發展的新模式:穩定與成長─1951-1965年美國對台灣的援助》。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雲(1990)。《報社主筆人員的個人特質及其組織類型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惠(2003)。《從意識型態與文化霸權解析歷史建築展示之研究》。中原大學室
內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美(1998)。《台灣政經系絡中的報業發展-以聯合報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博士論文。
林惠萱(2002)。《臺灣黨外雜誌之研究:以《蓬萊島》系列為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 雯(2001)。《黨外雜誌與民族主義》。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淇瀁(2004)。《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奎燮(2004)。《文化霸權與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意識型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范信賢(1995)。《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對國小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珮儀(1999)。《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施焜松(1968)。《台灣晚報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桂已(1957)。《台灣報業史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雨沛(1990)。《台灣地區民主化過程(民75年至79年)中報紙對「學生反體制抗爭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千雯(2002),《特殊與普遍:代表理論探討》。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媛(1992)。《吳三連與臺灣光復初期的政治發展(1945-1954)》。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正莉(1993)。《國民黨威權統治型態的轉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
文。
張年瑩(2003)。《報業的經營困境與發展之研究--以台灣新聞報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國聖(1991)。《葛蘭西實踐哲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
文。
張鐵志(1999)。《資本主義發展與民主化—台灣新政商聯盟與國民黨政權維繫》。
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嘉宏(2002)。《台灣民主化下國家與媒體關係的變遷之研究》。中山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本智(1957)。《報紙銷數與國民所得的相關》。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公瑜(2002)。《國民黨文工會職能轉變之研究》。佛光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許福明(1984)。《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戚 毅(2003)。《中央日報處理重大政治事件內容取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曹祥炎(1988)。《蔣經國先生主政期間的政治經濟分析》。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
士論文。
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1988)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所碩
士論文。
郭明琪(1985)。《報紙中經濟性社論與經濟建設之關聯性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鳳(1989)。《我國主要報紙政治衝突事件報導初探----[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岳(1998)。《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蔣經國與台灣政治轉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雪慧(1991)。《台灣報社的政治生產》。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1993)。《我國報紙對波斯灣戰爭的報導: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立晚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通(1990)。《威權至體下台灣地方精英的流動(1945--1985):省參議員及省議員的流動分析》,台大政研所博士論文。
陳重生(1992)。《中國論壇有關台灣政治發展言論分析》。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
文。
陳誼璟(2000)。《從文化霸權的觀點評析我國國小社會科課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元(1995)。《台灣一九八0 年代黨外運動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陳信傑(1999)。《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精英份子所扮演的角色》。中國文
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 恕(2001)。《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蓉芬(2001)。《台灣新生報經營型態與所有權變遷之個案研究》。世新大學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芳芳(1999)。《從政治控制到市場機制:台灣報業發行之變遷》。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東烈(2001)。《台灣民主化對黨營媒體經營影響之研究-以中央日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英(2002)。《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明輝(1997)。《政經環境與報業經營:以聯合報為中心的討論》。政治大學歷史new window
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進歷(1999)。《報業從業人員組織承諾研究---以聯合報為研究對像》。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惠惇(1998)。《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臺灣的雜誌文化分析》。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振軒(2003)。《中共對台統一論述之建構:文化霸權、後殖民主義與知識領導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明兆(1997)。《葛蘭西文化霸權與政黨概念在實踐上可能性之條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芬(1998)。《90年代副刊運作過程及其權力關係探討》,文化大學新研所碩士
論文。
楊淑梅(1995)。《光復初期台灣社會的社會精英(1945-1949)》。師大史研所
碩士論文
楊肅民(1994)。《限證政策下的我國報業問題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楊志弘(1992)。《台灣地區報社總編輯職業角色之研究》。政大新研所博士new window
論文。
楊秀菁(2002)。《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new window
文。
楊榮聰(1992)。《文化建構與國族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社會組碩士論文。
楊肅民(1994)。《限證政策下的我國報業問題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蔡其達(1989)。《葛蘭西文化霸權概念之研討》。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敏如(1997)。《所有權移轉與報紙內容關連性之研究──以自立晚報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傳慧(1984)。《報紙報導環境問題的內容分析(一九六0 一九八二)》。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敏(1993)。《台灣的國民教育改革與輿論之關係--以自立晚報言論為中心(1955-1968)》。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從哲(2001)。《自立晚報編輯部各級守門人行為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炯兒(1999)。《從‘掃蕩’到‘和平’:《掃蕩報》研究(1931-1950)》。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文俊(2001)。《意識型態與文化霸權對工業設計教育核心課程及教學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大學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黎中光(1992)。《國民政府與台灣終戰初期的政治經濟﹝1945-1952﹞》。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俊有(2002)。《台灣報業環境變遷下的地方報及其發展──以中華日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金波(1972)。《台灣經濟發展對報業之影響》。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國洲(1987)。《我國傳播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承雄(1988)。《媒體支配-解讀台灣的電視新聞》。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蕭阿勤(1991)。《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淑芳(1989)。《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
文。
魏誠(1984)。《《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
魏玫娟(1997)。《新聞傳播媒介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解嚴前後新聞傳播媒介角色之分析》。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瑞鏘(1995)。《「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二、書籍

于 衡(1971)。《聯合報二十年》。台北:聯合報。
戈公振(1982)。《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店。
丸山勝 (2001)。《陳水扁時代》。台北:日本藤原書店。
方孝謙(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台北:巨流。
孔令晟(2000)。《孔令晟訪談:永不停止永不放棄,為革新而持續奮鬥》。台北:
國史館。
尹弘毅譯(2002)。《現性性:紀登斯訪談錄》。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杏慶(1992)。<大學雜誌與現代台灣:一九七一至七三年的知識份子改革運動>。《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紀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入訪談與案例演練>。收錄於齊力、林本炫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95113 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作榮(1999)。《王作榮自傳》。台北:天下文化。
王洪鈞(1995)。〈中華民之新聞傳播事業〉,《海峽兩岸四十年》。台北:革命實踐
研究院。
(1987)。《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台北:天下文化。
(1998)。《台灣新聞事業發展證言》。台北:台北新聞記者公會。
王惕吾(1981)。《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台北:聯合報社。
王麗美(1994)。《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
王文裕(1997)。《李萬居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2000)。《文化》。(Chris Jenks著)。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曉寒(2000)。《白色恐怖下的新聞工作者》。台北:健行文化。
王天濱(2002)。《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
王景弘(2000)。《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
中央文化工作會編印(1974)。《臺灣省報紙現況及其問題之研究》。台北:中央文
化工作會。 
中國時報四十年編輯委員會(1990)。《中國時報四十年》。台北:中國時報社。
中國時報五十年報史編輯委員會(2000)。《中國時報五十年》。台北:中國時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2)。《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台北:編者印。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new window
台灣概況(1946)。《新台灣重建叢書》。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印。
吳春貴主編(1981)。《台灣時報十年》。高雄:台灣時報編輯委員會。
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1997.6.7)。《台大四六四件考察--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總
結報告》。台北:台灣大學。
行政院新聞局(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8、 1989、 1990、 1996 、
1999)。《中華民國出版年鑑》。
包澹寧(1995)。《筆桿裡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台北:時英出
版社。
石計生等(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出版社。
石智青編譯(1994)。《葛蘭西》,Joll,James《Gramsci》。台北:桂冠出版。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與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
田心喻譯(1991)。(Robert Bocock著,Hegemony,1991)。《文化霸權》。台北:遠流
出版社。
阮美姝(2000)。《幽暗角落的哭聲》。台北:前衛出版社。
史為鑑編(1981)。《禁》。台北:四季出版社。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
自立社刊編輯委員會(1982,1983)。《自立人社刊》。台北:自立晚報。
自立工會(1994),《台北自立報報、《台北自立快報》。台北:自立產業工會。
自立晚報報史小組(1989)。《自立晚報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自立晚報報史小組(1999)。《自立晚報五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江南(1997)。《蔣經國傳》。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眾日報社史編撰委員會(1990)。《民眾日報四十年史》。高雄:民眾日報社。
成露茜、羅曉南(2004)。《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臺北:正中。new window
江沛、紀亞光(2000)。《毀滅的種子:國民政府時期的意識管制分析》。中國: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宜樺(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殷海光基金會主編。台北:桂冠出版社。new window
江炳倫譯(1988)。(Samuel P. Huntington著),《轉變中的社會政治序》,台北:黎明
書局。
汪敬煦(1993)。《汪敬煦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汪凱、劉曉紅譯(2003)。《媒介研究的進路》。中國:新華出版社。
朱傳譽(1970)。〈台灣革命報人林呈祿—兼介他所辦的革命報刊〉,《報人、報學、報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朱雲漢(1992)。<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權體制>,《解剖台灣經濟》。台北:前衛出版
社。
谷正文(1995)。《白色恐怖祕密檔案》。台北:獨家出版社。
呂秀蓮(1997)。《重審美麗島》。台北:前衛。
呂芳上(1995)。〈抗戰時期在大陸的台灣抗日團體及其活動〉,《抗戰與台灣光復史
料輯要》。台中:省文獻會編印。
呂芳上、黃克武(2001)。《覽盡滄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訪問記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呂郁女(1999)。《衛星時代中國大陸電視產業發展與挑戰》。台北:時英出版社。new window
何春木(1995)。〈台灣光復五十年回顧與發展—何春木口述〉,《慶祝台灣光復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專輯》,台中:省文獻會。
杜麗燕、李少軍譯(1995)。Carnoy,Martin 著《國家與政治理論》。臺北:桂冠圖
書公司。
宋英等著(1991)。《傅正先生紀念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宋偉航譯(2000)。Paul Levinson著,《數位麥克魯漢 (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李丁讚(1995)。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日常實踐與媒體論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李松林(1993)。《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李松林(1993a)。《蔣介石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李明水(1986)。《台灣雜誌事業發展史》。台中:台灣省政府。
李英明(2002)。《社會衝突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李 敖編(1988)。《雷震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
李 敖(1991)。《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諜彙編》,李敖(編)。台北:李敖
出版社。
李筱峰(1987)。《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1989)。〈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中國論壇編委會(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
(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精英》。台北:自立晚報社。
(1994)。〈口才便給的新聞打手〉,《會診宋楚瑜》。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6)。《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
(1999)。《台灣史一百件大事》。台北:玉山社。
李 瞻等編(2000)。〈新聞與教育生涯〉,《謝然之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
大圖書。
李炳炎(1986)。《中國新聞史》。台北:陶氏出版社。
李金銓(1987)。《新聞的政治,政治的新聞》。台北:圓神。new window
(1981)。《大眾傳播學》,台北:政大新研所。
(1993)。《台灣的廣播電視藍圖》。台北:澄社。
(1996)。《傳播帝國主義》。台北:久大圖書。
(2004)。《超越西方霸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李敏勇(1994.09.02),<取捨之間—高清愿、自立報系、國民黨中常委〉。《自立晚報,14版》。
李 達(1989)。《台灣地方派系》,李達(編)。台北:風雲論壇。
李雲漢(1995)。〈抗戰期間台灣革命同盟會的組織與活動〉,《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
輯要》,。中:省文獻會編印。
李明水(1986)。《台灣雜誌事業發展史》。台中:台灣省政府。
李翼中(1992)。〈帽簷述事〉,《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李世傑(1995)。《調查局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文朗(1992)。《台灣人口與社會發展》,台北:東大圖書。
李雅樵(2001)。《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口述歷史訪談計畫--李
雅樵先生訪談錄》。台灣省諮議會編印。
李禎祥等編撰(2002)。《人權之路—台灣民主人權回顧》。台北:玉山社。
李旺台(1993)。《台灣反對勢力》。高雄:五千年出版社。
李興國、劉娜、羅曉南、陳衛星、葉至誠、苗棣、李茂政、魯景超、陳明平、布
希保羅編著(2001) 。《變遷中的傳播與文化》。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周安儀(1981)。《新聞從業人員群象》。台北:黎明出版社。
周琇環、陳世宏編(2000)。《戰後台灣民主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國
史館。
周碧瑟(1996)。《柏楊回憶錄》。台灣:遠流出版社。
林俊義(1989)。《政治的邪靈》。台灣:自立晚報。
林柏維(2001)。《台灣社會的變遷》。台南。
林正義(1989)。《台灣安全三角習題》。台北:桂冠圖書。
林蔭庭(1997)。《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台北:天下文化。
林鐘雄(1987)。《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林書揚(1992)。《從二二八到五O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出版。new window
林笑峰(1993)。《記者生涯四十年》。台北:文雲出版社。
林麗雲(2005)。《臺灣傳播研究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添貴譯(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出版。﹝原書陶
涵 ,Taylor, J. (2000). 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 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
杭 之(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社會》,上冊。台北:唐山。
范忠信(1993)。李義虎主編。《臺灣十大政治案件》。中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
版社。
吳三連、蔡陪火(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
吳三連(1957)。《我在省議會發言記錄》,自印。
吳乃德(1992)。<反對事業的第二條陣線:從黨外到民進黨的內部分歧>。《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紀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
吳修齊(1993)。《吳修齊自傳》。台北:遠流。
吳濁流(1988)。《台灣連翹》。台北:前衛。
吳哲朗(1978)。《黨外的新聞-台灣日報辛酸史》。台中:筆者自行發行。
吳錦昌(1968)。《七十春秋》,自印。
吳豐山(1978)。《八十春秋》,自印。
吳豐山(1991)。《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社。
吳豐山(1997)。《吳三連獎基金會與我》。台北:臺灣史料研究。new window
吳叡人譯(1999)。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著。《想像的共同體》。
台北:時報。
若林正丈(1989)。《轉型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出版社。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若林正丈;賴盈香譯(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出版社。
若林正丈(2000)。洪金珠,許配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
版。
邱國禎(1998)。《黑暗時代裡的新聞記者》。高雄:民眾日報。
南方朔(1994)。《自由主義的反思與批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洪桂己(1958)。《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洪鎌德(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出版社。new window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Chris Jenks著。《文化(Culture)》。台北:
巨流。
胡 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台北:三民。
胡虛一(1988)。〈讀「愛荷華憶雷震」書後〉,李敖(編)。《雷震研究》,頁87-252。台北:李敖出版社。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
月旦。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
韋伯文化。
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台北:自立晚報。
秦孝儀編(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秦孝儀主編,張瑞成編輯(1990),《光復台灣之畫與受降接收》。台北:近代中國
出版社。
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原書Tuner, G. [1996].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唐維敏等譯(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Michael Gurevitch等編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孫家麒(1961)。《蔣經國竊國內幕》。香港:自力出版社。
康寧祥(1988)。《吳三連先生九秩大慶祝壽集:大家的三老》。台北:吳三連文藝
基金會。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台北:正中出版社。
許介麟(1998)。《戰台灣後史記(卷二) 》。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陸 鏗(1997)。《陸鏗回憶錄與懺悔錄》。台北:時報。
夏祖麗(2000)。《林海音傳》。台北:天下遠見。
夏 珍(1998)。《許信良的政治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郝伯村著,王力行採編(1995)。《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台北:天下出
版社。
崔小萍(2001)。《深廣播人崔小萍的天堂與煉獄》。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郭冠英(1995)。〈不屑贏的人〉,《張繼高與吳心柳》,楊憲宏(主編)。台灣:允晨
出版社。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張光直(1998)。《蕃薯人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
張瑞城(1995)。〈台灣光復史料與著述〉,《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要》。台中:省
文獻會編印。
張邦良(2000)。〈仁厚溫文仰吾師〉,《新聞與教育生涯—謝然之教授九秩華誕祝壽
文集》,(姚朋等人編)。台北:東大圖書。
張煦本(1982)。《記者生涯二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張炎憲等編(1996)。《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中心。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1988)。《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2000)。《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上冊》。台
北:吳三連基金會。
張炎憲(2002)。《吳三連全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等編(2002a)。《跨世紀的人格者:三連仙的一生》。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
會。
張炎憲等編(1996)。《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中心。
張忠棟(1985)。《政治批評與知識份子》。台北:自立晚報。
張忠棟(1990)。《胡適•雷震•殷海光》。台北:自立晚報。
張忠棟(1992)。<雷震與反對黨>。《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紀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
張錦華(1994)。《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宏源(1996)。《解構媒體環境變遷與報業發展趨勢》。台北:亞太出版社。
張寶樹(1988)。〈碩德耆年、福壽康疆〉,《吳三連九十春秋紀念集》。台灣:吳三
連基金會。
柯喬治(1992)。《被出賣的台灣》,(陳榮成譯)。台北:前衛。
施正鋒 張裕宏(1996)。《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北前衛。new window
耿修業(1992)。《一勺集》。台北:里仁書局。
高三村(1998)。《老記者的無奈》。高雄:調和文化事業。
高湘澤等譯(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
高明輝(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台北:商周文化。
高承恕(1988)。《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偉伯之外》。台北:聯經出版社。
高棣民(1987)。《台灣奇蹟-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北:洞察出版社。
陳三井(1995)。〈台灣光復的序曲:復台準備與接收〉,《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
要》。台中:省文獻會編印。
陳允中(1978)。〈為台灣日報改組事件奉勸有關當局〉,《黨外的新聞—台灣日報辛
酸史序文,台中。
陳永福譯(1981)。Collingwood, R. G. (1942)。《歷史的理念》。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世宏(2002)。〈導論〉,《雷震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新店:國史館。
陳芳明(1996)。〈已歸與未歸的望鄉人〉,《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
(1988)。《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
(1998)。《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美容(2002)。〈那樣的時代,這樣的人物—首任台北市長吳三連〉,《台北人物誌》
第1冊。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陳紹馨(1979)。〈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騇室—台灣〉,《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new window
遷》。台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忠信(1992)。<政治轉型期中知識份子角色變與不變>。《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紀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
陳國祥、祝萍(1987)。《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陳國祥(1998)。〈台灣民營報紙的辦報與言論精神〉,《新聞理論的中國歷史觀:》,王洪鈞(編)。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師孟等著(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澄new window
社。
陳 菊(1993)。《黑牢嫁妝:一個臺灣女子的愛與戰鬥》。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228悲劇的另一面》,台北:時報。
陳瑞崇(1994)。《自由中國半月刊之憲政論述的形成:台灣戰後政治論述史自由論述典範的誕生》。台北:陳瑞崇。
陳墇津譯(1994)。《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台北:遠流。﹝原書 Therborn, G. [1980]. The ideology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ideology. Verso: New Left Books.﹞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台北:五南文
化。
國史館(2002a)。《雷震案史料彙編:雷震獄中手稿》。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2002b)。《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2003)。《雷震案史料彙編:黃杰警總記選》。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2003)。《雷震家書》,雷震著,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萬麗鵑編(2001)。《萬山不許一溪奔 ─胡適雷震來往書信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彭家發等編著(1997)。《新聞學》。台北:空中大學。
彭懷恩(1980)。《政治轉捩點的挑戰》。台北:嵩山出版社。
彭懷恩編(1983)。《風雲論壇2 透視黨外勢力》。台北:風雲論壇社。
彭懷恩(1987)。《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彭懷恩(1989)。《民國初年的政黨政治:政治發展角度的觀察》。洞察出版社。
彭懷恩(1989)。《從政治發展看臺灣政黨體系》。台北:洞察出版社。
彭懷恩(1992)。《中國政治的文化的轉型》。私立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出版:風雲論new window
壇出版社。
彭懷恩(1992)。《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彭懷恩(1994)。《臺灣政黨政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彭懷恩(1995)。《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再版。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彭懷恩、李蘭琪(1997)。《90年代臺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彭懷恩(1997a)。《臺灣政治文化的剖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彭懷恩(1997b)。《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陸 鏗(1997)。《陸鏗回憶錄與懺悔錄》。台北:時報。
程之行譯(1992)。《大眾傳播的責任》。台北:遠流。﹝原書Schramm, W. [1957]. Responsibility of mass communication.﹞
曾虛白(1966)。《中國新聞史》,台北:三民書局。
黃升民、丁俊傑(1998)。《媒介經營與產業化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
社。
黃年(1991)。《聯合報四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廷雄主編(1996)。《台灣時報五十年》。台北:台灣時報50年特刊編輯委員會。
黃順興(1990)。《走不完的路—黃順興自述》。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黃嘉樹(1994)。《國民黨在台灣》。台北:大秦出版社。
黃嘉雄(1996)。《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師大苑。new window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黃富三編著(2001)。《美麗島事件》。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黃麗飛(1975)。〈王惕吾一統聯合報;王惕吾一統聯合報續篇〉,《觀人誌》。台
北:華倫圖書。
畢然、郭金華譯(2002)。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論集體記
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康寧祥(1988)。〈大家的三老〉,《吳三連先生九秩大慶祝壽集》。台北:吳三連文
藝基金會。
游梓翔,吳韻儀譯(1984) 。Wilbur Schramm (1984)著,《人類傳播史 (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臺北:遠流。
葉石濤(1991)。《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十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
葉明勳(1995)。《感懷集》。台北:躍昇文化。
葉建麗(1994)。《新聞歲月40年》。台北:新生報社出版。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榮鐘(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new window
葉振輝(1998)。《美麗島事件民間資料彙編》。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喬寶泰主編(2000)。《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上)》。台北:近代中國。
傅正編(1989)。《雷震全集13-雷震與自由中國》。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傅 正(1992)。<自由中國的時代意義>。《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紀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
詹姆斯.約爾(James Joll )(1994)。《葛蘭西》。台北:桂冠。
馮建三(1998)。<大媒體---媒體工業與媒體工人>,《大媒體---媒體社會運動》。台new window
北:元尊文化。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Vincent Mosc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曹玉文(1994)。《西方馬克斯主義探源》。台北:森大圖書出版社。
楊日旭譯(1987)。Rossiter, Clinton Lawrence《近代民主政府如何渡過危機》。台北
市 : 黎明出版社。
楊秀菁等編(2002a)。《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1945-1960)》。
新店:國史館。
楊秀菁等編(2002b)。《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八)新聞自由(1961-1987)》。
新店:國史館。
楊國樞等(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出版社。new window
楊青矗、高信疆編(1988)。《1987—台灣民運批判『走上街頭』》。台北:敦理出版
社。
楊碧川(1997)。《台灣歷史詞典》。台北:前衛。
楊錦麟(1993)。《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出版社。
雷 震(1978)。《雷震回憶錄:我的母親續篇》。香港:七十年代。
雷 震(1990)。〈第一個十年—雷震日記〉,《雷震全集》,台北:桂冠出版社。
新臺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a),《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臺北:時報文化。
新臺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b),《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
新臺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c),《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臺北:時報文化。
廖中和譯(1981)。A. L. Rowse 著,《歷史的功用》。台北:幼獅文化。
廖風德(1995)。〈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政大歷史學報》十二期。台北:政大歷
史系。
廖天欣(1999)。〈廖天欣先生訪問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
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下)。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
廖忠俊(2000)。《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台北:允晨文化事業。new window
廖天欣(2001)。,(謝坤銓編)〈反帝、反獨裁的鬥士李萬居前輩〉,《李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冊》。
錢永祥(2001)。<錢永祥,縱欲與虛無之上>,《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頁179-236。臺北:聯經。new window
賈士蘅譯(2003)。《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
蔣安國(2001)。〈媒體與政府關係:變遷中的傳播生態觀點〉,《兩岸大眾傳播交流與展望》。台北:銘傳大學主編。
蔡金燕(1997)。《吳三連傳》。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憲崇(1983)。《鑼聲若響-台灣島上的反對黨》。台北:作者自印。
鄭文聰主編(1992)。《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鄭貞銘(1998)。〈黨公營報業之過去、現在與未來〉,《新聞理論的中國歷史觀》,(王
洪鈞主編)。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瑞成(1988)。《透視傳播媒介》,台北,經濟與生活。
鄭瑞成、瞿海源(1993)。《解構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鄭恆隆、郭麗娟(2002)。《台灣歌謠臉譜》。台北:玉山社文化出版公司。
鄭牧心(1987)。《台灣議會政治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鄭瑞城(1988)。《透視傳播媒體》。台北:天下。
澄 社(1990)。《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台北:自立晚報。
蔣永敬、李雲漢、許師慎編(1988)。《楊亮功先生年譜》。台北:聯經出版社。
趙永茂(1998)。《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new window
趙慕嵩(1993)。《老大在現場》。台北:時報文化。
歐陽醇(1999)。(續伯雄輯注)《台灣媒體變遷見證---歐陽醇信函日記
(1967---1996)》。台北:時英出版社。
歐素瑛(2001)。〈戰後初期在台日人史料及其運用—以國史館典藏台灣省秘書處檔案為例〉,《政府接收台灣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薛化元(1998)。殷海光基金會編,〈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1960):以《自由中國》的反對黨問題為中心〉,《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臺北:桂冠。new window
薛化元(1999)。《戰後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互動的一個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的國家定位為中心》。當代 141:32-45。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縣板橋市:稻香。new window
薛月順等編(2000)。〈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新店:
國史館。
賴士羽編(1987)。《審判國民黨:美麗島事件真象》。臺北:臺灣文藝出版社。
賴光臨(1978。《中國新聞傳播史》。台北:三民。
賴光臨(1981)。《70年中國報業史》。台北:中央日報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 (1993)。《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出版社。
賴澤涵 (2001)。《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出版資料、
報紙人名索引 》。南投市:省文獻會。
賴佳慧(2001)。《在野台灣人》,(莊永明策劃)。台北:遠流出版社。
謝漢儒(2002)。《早期台灣民主運動與雷震紀事:為歷史留見證》。台北:桂冠。
謝聰敏(1991)。《談景美軍法看守所》。台北:李敖出版社。
謝國興(1999)。《台南幫—一個本土企業集團的興起》。台北:遠流出版社。
謝德錫(1988)。《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
羅曉南、李英明、張亞中(1997)。《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臺北:生智文化。
劉 昶(1989):《人心中的歷史:當代歷史理論的述評》。台北:谷風出版社。
劉鳳翰、何智霖、陳亦榮(1993)。《汪敬煦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劉鳳翰、何智霖(1995)。《梁肅戎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劉進慶(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齊振一(2000)。〈我與謝然之〉,《新聞與教育生涯¬ 謝然之九秩華誕祝壽文集》,(李
瞻等編)。台北:東大圖書。
潘邦順(1995)。《大眾傳播媒介》。台北:風雲論壇。
潘家慶(1999)。《媒介理論與現實》。台北:天下
潘忠黨(2000)。〈中國大陸新聞改革過程中符號資源之替換即型態〉,《兩岸大眾傳
播交流與展望》。台北,銘傳大學主編。
魏淑貞(1988)。《九十春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先生文藝將基金會。
梁肅戎(1995)。《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1989b)。《台灣新興社運分析架構》。台北:巨流圖書。
蕭新煌、徐正光主編(1996)。<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蕭全政(1988)。《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出版。
蕭高彥(1998)。殷海光基金會主編。<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省思>,《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出版社。new window
趙永茂(1998)。《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new window
隱 地(1994)。(楊澤主編),〈翻轉的年〉,《七十年代—理想及燃燒》。台北:時
報文化。
戴國煇(1992)。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二版》。台北:遠流。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台北:遠流出版。
戴獨行(1998)。《白色角落》。台北:人間出版社。
藍搏洲(1997)。《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
顏伯和(1994)。《透視地方媒體》。台南、台北:中華日報社。
蘇墱基(1988)。〈我也一談卜少老〉,《卜少夫這個人》,台北:新聞天地社出版。


三、報紙期刊論文

中國時報(1992.02.28)。《誰知明月照溝渠—二二八事件四十五週年感言》。
方孝謙(1999)。<什麼是再現?跨學門觀點初探>。《新聞學研究》,60: 115-148。new window
方艾偉(2001)。<一場騙局,自晚斷了氣>,《目擊者雙月刊》,25:32-34,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王定國(1994)。〈搶救自立系列─台灣商戰紀事完結篇〉,《自立晚報1994.08.22,
19版》。
王鼎國(1987)。〈黨營報業幾家歡樂幾家愁〉,《財訊月刊》,61:200-201。
王錦萍(1995)。〈媒體人最寒冷的冬天〉,《TVBS週刊》65期。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春季號第二卷第一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new window
(1993)。〈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8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王洪鈞(1991)。<解除報禁三限的法律觀>,《媒介批評》,頁235-242。台北:政治
大學新聞學系。
王杏慶(1992)。<大學雜誌與現代台灣-1971~1973的知識份子改革運動>,《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5~297,台北:自立晚報社。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頁6~19。
王晴佳(2001)。〈後學思潮與當代文學:以啟蒙運動為中心討論〉。《當代》,第166期,頁132。
王定國(1994)。<搶救自立系列─台灣商戰紀事完結篇>,《自立晚報1994.08.22,
19版》。
王錦萍(1995)。<媒體人最寒冷的冬天>,《TVBS週刊》65期。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1979至1989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129~209。
田習如(2000年11月號)。<台灣三大報「深層結構」大探索>,《財訊月刊雜誌》,
224期。
台灣省政府公報(1950)。年秋字號,第36期,頁441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6)。冬字號,第三期,頁45。
孔行庸,(1982)。《臺灣的新聞自由》。明報第195期。
呂傑華(1998)。<報業發展與經濟變遷---論報禁解除十周年台灣報業生態與發展趨勢>,《民意研究季刊》四月號,204:77-99。
呂東熹(2001)。<李萬居與新聞自由-公論報在戰後報業發展史的角色>,《李萬居先生一百週年冥誕紀念專刊》,「台灣民主與新聞自由的光源學術研討會」。
李金銓(1992)。朱立、陳韜文編。<從威權控制下解放出來-台灣報業經濟的政經觀察>,《傳播與社會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頁81~94。new window
李 樾(1986)。《解構不是虛無,是積極的換運動》。<當代>第四期,1986,8,1。
李 瞻(1978)。<我國「報禁」問題及其解決之道>,《新聞學研究》,39:3-26。
李筱峰(1987)<雷震與台灣民主運動>。http://www.twcenter.org.tw/a01/a01_03.htm
李筱峰(1989)。知識分子與政治革新運動,收入中國論壇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頁221~285。
李筱峰(1995)。〈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治與社會〉,《台灣史料研究季刊八期》,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李南雄(1981)。〈記一位台灣報界、議壇雙棲人物—懷念先傅李萬居先生〉,《八十
年代》,二卷六期。
李子堅(1999)。〈追念先父—為台灣新聞自由的貢獻〉,《新聞鏡》,533:40-50,台
北:新聞鏡週刊社。
沈雲龍(1979)。〈追懷我的朋友李萬居〉,《八十年代》十月號,一卷五期。
沈雲龍(1988)。<事變的追憶>,《歷史月刊》第三期,四月號,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
沈冬梅(1988)。〈關中、翁大名聯手出擊—現代日報改組內幕〉,《財訊月刊》,65--132-135。
(1987)。〈一證在手勝過萬金,台灣報業經營轉手內幕〉,《財訊月刊》,61--172-174。
何義麟(1996)。〈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台灣史料研究》,第八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中心。new window
(1997)。〈戰後初期台灣出版事業發展之傳承與移植(1945-1950)---雜誌目錄初編後之考察〉;〈『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台灣史料研究》,第十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中心。
何榮幸、翁慧雯、姜如珮(1997)。〈陳浩:情治單位硬說我策動學運〉,《目擊者雙
月刊》第三期,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何榮幸、洪貞玲採訪整理(2000)。<只要是執政者 都會討厭媒體 :專訪司馬文武談反對運動與媒體的糾葛>,《目擊者雙月刊》第17期,頁13~15。
何榮幸(2000)。〈一步一腳印,坎坷見真情----九○年代記者自主運動回顧〉,《目
擊者月刊》,15:22—28。
林文毅(1994)。〈自立報系要賣給楊天生的長億集團?〉,《新新聞》376期。
林明珍(1994)。〈三重幫人脈、錢脈總清查>,《商業周刊》七月號,346期。
林東泰(1991)。<臺灣地區大眾傳播媒體與政治民主化歷程>。《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春季號第二卷,第二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林銘章(1989)。〈吳三連1899-1988〉,《傳記文學》,五五卷,頁137-139。
林淇瀁(1995)。<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新聞學研究》,51: 143-172。
林淇瀁(1996)。<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論述之意識型態分析:以《台灣民報》系統的「同化主義」表意為例>,收入炎憲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41∼62。
林淇瀁(2000)。<暗夜•黑潮•《美麗島》:台灣「黨外」報業政治傳播路徑的歷史分析>,張炎憲等(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頁213-233。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林淇瀁(2000)。〈台灣報業史初論 2 明月下的熄燈號:《自立晚報》報業文化的反
省與批判>http://home.kimo.com.tw/chiyang_lin/press2.htm
林淇瀁(2003)。一步一步行入黑牢的所在:雷震回憶錄《新黨運動黑皮書》導論。《Taiwan News總合周刊》99期,2003/09/18,頁84-91;100期,2003/09/25,頁72-78。
林怡瑩(2000)。<民導報看二二八事件對台灣報業的影響>,《新聞學研究》63期,台北:政大新聞系。new window
林麗雲(2001)。<新聞傳播史觀之初探>。台北:傳播研究簡訊 
林麗雲(2000)。<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究》第三期,頁89-148。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林麗雲(2000a)。<卻顧新聞所來徑,一片滄桑橫脆危:台灣新聞史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傳播文化》,8期,頁177-211。
林麗雲(2000b)。<為臺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new window
林瑩秋(1994)。〈自立報系的社內秘聞比報面新聞還曲折〉,《新新聞週刊》,383
期。
徐振國(1990)。<「組合主義與經濟發展:臺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民主基金會主辦,民79年11月11日,頁12。
吳介民(1989)。<反對運動與社會抗議的互動>,《中國論壇》第335期,頁29~40。
吳乃德(1989)。《當支配性的政黨不再支配》,中國時報十一月二十九日。
吳圳義(1995)。<吳三連與自立報系的經營>,《政大歷史學報》,12期。new window
吳圳義(1996a.10)。<吳三連與1970年代中期以後的自立晚報>,《政治大學學報》,
73期。
吳圳義(1996b.05)。<吳三連與1970年代中期以前的自立晚報>,《政治大學學報》,
72期。
吳圳義、林元輝(1996)。<林呈祿與日治時代臺灣本土的新聞事業>,85年國科會
專題研究報告。
高淑媛(1994.12)。<日治時期的吳三連與抗日運動>,《臺灣風物》,44卷頁26-27。new window
韋政通(1985)。<三十多年來知識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中國論壇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頁341~380。
翁秀琪、陳慧敏(2000)。<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體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第4期,頁1-162。new window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 117-149。new window
官鴻志(1987)。〈戰士蔡鐵城〉,《人間雜誌》,18期(四月號)。
管仲祥(2000)。<「國民黨國機器」操控媒介資訊形式的轉變(1924-1999)>輔大《傳播與文化》第九期:頁163-201。。
荊溪人(1955)。〈此時此地報紙的出路問題〉,《報學》第1卷第7期第26頁,台北:台北市編輯人協會。
姚嘉文(1975)。《台灣政論第二期》。
徐正光(1990)。〈一個研究典範的形成與變遷:陳紹馨「中國社會文化研究實驗
室—台灣」一文的重探〉,《中國社會學刊15期》:29-40。
徐青雲(1991)。〈早報要自立,自立靠晚報〉,《新聞新聞週刊》,
1991.12.30-1992.01.04。
涂建豐(1994)。《內部新聞自由的理論與實踐──以自立報系編輯室公約運動為例》,自立早報,1994.08.20。new window
(1996)。〈編輯室公約運動〉,《新聞學研究》,52:35-48,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倪炎元(1994)。〈威權政體下的國家與媒體:南韓與台灣經驗之比較〉,《東亞季刊》,第26卷,第4期,頁132~146。new window
倪炎元,<主流與非主流:報紙對一九九0年國民黨內政爭報導與評論的論述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3期(19996.7),頁143-159。new window
陸文高(1999)。<停刊資遣又停薪,自立員工喊救命>,《新台灣新聞周刊》,149:
30。
曹永和(1990)。〈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概念〉,《台灣史田野研
究通訊》,第15期:7-9。
許 洽(1956)。〈林頂立智囊人物點將錄〉,《鈕司周刊》332期。
詹朝勝(1995)。〈醜惡的民眾日報〉,台中:《地方事雜誌社》。
康文雄(1982)。〈林榮三稱霸台北縣?〉,《八十年代》,4卷2期,p23-25。
張文強(1998)。〈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組織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new window
究》,57:191-210。
張宏亮〈1993〉。〈質的體育研究法—訪問法〉,《中華體育》,第 7 卷第 2 期,頁 120-126。new window
張秋蓉(1994年7月)。〈三重幫入主自立報系秘辛〉、〈自工會嚇走八個投資者〉,
《商業周刊》號,346:12-18。
張伯順(1998)。《陰影,在他們心中揮之不去》,聯合報1998. 06.01。
張秋蓉(1994年7月)。三重幫入主自立報系秘辛、自工會嚇走八個投資者,《商業周刊》號,346:12-18。
張榮哲譯 (1990,莫非(Cchantal Mouffe )著),〈葛蘭西的霸權和意識型態論〉,《島嶼邊緣》第一期,頁59~87。
張忠棟(1990)。<離開權力核心的雷震>。《當代》,40期,1990年3月。
張鐸嚴(1996。《文化霸權與開放教育》。臺北:《社會科學學報》,期4,頁39。new window
張炎憲(1999)。〈美麗島事件與台灣民主運動的轉折〉。《「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研討會」》,台北:國家圖書館會議廳。
高玉樹(1998)。《敬慕李萬居先政治生涯》,台灣日報,1998.4.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世敏(2001)。<臺灣傳播史的研究與書寫>。台北:傳播研究簡訊。
陳香蘭(1994)。《在自立報系的轉捩點上--自立票選總編輯李永得的心路歷程專
訪》,中時晚報1994.08.24--25。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new window
究季刊》17:149-222。
(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期。
陳光興(2001)。<911事件後美國想像的轉化>,《文化批判論壇》。
陳明通 朱雲漢(1992)。〈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一項省議員
候選人背景資料分析〉,《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二卷一期》。
陳明通(1992)。〈台灣地區政商關係之演變〉,《國家政策中心:企業的社會倫理與
合理的政商關係建立研討會》。
陳道明(1997)。〈景氣吹寒風,財團想抽腿─地方性媒體苦撐待變〉,《新台灣新聞
周刊》,149:29。
陳映真(1987)。〈石破天驚〉,《人間雜誌》一月號,台北。
(1998)。〈針鋒相對逆流而上—報禁解除後台灣媒體生態剖析〉,《目擊者雙月刊》,6:71,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陳 免(1999)。〈失業—勞工揮不去的陰影--專訪前自立工會常務理事袁孔琪〉,《目擊者雙月刊》,10:14-15,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陳濱崎(1999)。〈走了陳政忠,來了張慶忠—阿忠能讓自立晚報振衰起蔽?〉,《目擊者雙月刊》,11:14-15,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陳劍志(1997)。〈陳政忠操刀,自立槓上國安局〉,《目擊者雙月刊》,2:67-69,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陳墇津(1989)。<文化霸權:觀念與反省>,《中國論壇》第333期,第28卷第9
期,頁38~48。
陳國祥(1998a)。<台灣民營報紙的辦報與言論精神>,王洪鈞編《新聞理論的中國歷史觀》,512-561。台北:遠流。
陳國祥(1998b)。<報禁解除與政治發展>,《蛻變、展望、新世紀-開放報紙媒體十週年專輯》,頁43-48。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陳懷林、李金銓(1999)。鄭宇碩編。〈90年代中國報業的財經改革及其影響〉,《中國評論一九九八》,頁517-54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陳美容(2002)。<那樣的時代,這樣的人物—首任台北市長吳三連>,《台北人物誌》第1冊,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陳翠蓮(2002)。<去殖民與在殖民的對抗:以1946年「台人奴化」論戰為焦點>,《台灣史研究》,第9卷第2期,頁145~201。
程宗明(1997a)。〈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1961﹞:抑制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
程宗明(1997b)。〈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供應〉。《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new window
郭良文(1994)。<派報系統的權力與利益—台灣都市非正式經濟的社會學分析>,《新聞學研究》,49:31-54。new window
梁亦璋(1985)。<偏激雜誌談論什麼?-一個客觀內容分析觀察>,林徵祁等著,《言論的迷思》,
台北:嵩山出版社,頁161~181。
許瑞浩(2002)。〈《台灣政論》的初步分析-以「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為中心〉,《國史館學術集刊》第二期,247~296。
曹永和(1990)。<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概念>,《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5期:7-9。
游常山、刁曼蓬(1997)。<『第一』大報,金子打造?-三大報經營爭霸戰>,《天下雜誌,194期7月號。
葉 笛(1996年3月)。〈吳濁流台灣文藝雜誌的意義與影響〉,《吳濁流學術研討
會》,新竹縣政府主辦。
彭 芸(1987)。〈廣播電視台負責主管對媒介功能與公信力的評估〉,《新聞學研究》
41期,台北:政治大學。
彭美媛(1990)。〈自立報系風波不斷—吳豐山面臨空前考驗〉,《財訊月刊》二
月號。
彭明輝(1996)。〈王惕吾與聯合報系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3:
157-188。
彭明輝(1997)。<政經環境與報業經營:以聯合報為中心的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4:303-330。new window
彭琳淞(2000)。<威權體制的官方論述:以立法院公報之戒嚴、黨禁與報禁為中心
1950-1987>,《台灣文獻》第五十五卷第一期。
彭琳淞(2003)。<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國史館主辦《二十世紀田台灣民主
發展學術討論會》。
彭美媛(1990)。<自立報系風波不斷-吳豐山面臨空前考驗>,《財訊月刊》,第95
期,頁156~161。
馮建三(1985)。<意義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 第8期,頁21~27。
馮建三(1990)。<意識形態與大眾媒介:關於決定的問題>,《新聞學研究,50期,台北 :政治大學。
黃肇松(1995)。<報業的危機與轉機:傳播新科技對報紙編採和經營的影響與前瞻>,《海峽兩岸報業經營研討會論文》,台北:世新大學。
楊孝嶸(1991)。〈報社經營策略的觀察〉,《80年版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台北市新
聞記者公會。
楊順美(2000)。〈搶救工作權,記者當自強—從徐瑞希事件到台時員工抗爭事件〉,
《目擊者雙月刊》,15:35—39,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楊順美(2000)。<搶救工作權,記者當自強—從徐瑞希事件到台時員工抗爭事件>,《目擊者雙月刊》,15:35—39,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劉子琦(1998)。<「黨國威權體制轉型」問題之探討>。《東海學報》,第39卷,頁new window
189~212。
蔡明惠、張茂桂(1993)。《台灣地分派系的轉變—河口的個案研究》,未出版。
(1994)。〈台灣地分派系形成與變遷—河口鎮的個案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集刊,77期抽印本。
蔡其達1990)。<從事民社會到無產階級國家-葛蘭西的國家理論>,《島嶼邊緣》,
第1期,頁36~58。
蔡篤堅(1996)。<對1980年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文化分析>,張炎憲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303~330。new window
蔡篤堅(2001)。《口述歷史實踐與台灣認同發展》,<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歷史學:反思與開拓>,2001年6月3日台灣歷史學會研討會。
蕭全政(2001)。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使研究所籌備處,63~88。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語言》第35期第1卷,頁247~296。new window
游常山、刁曼蓬(1997)。〈『第一』大報,金子打造?-三大報經營爭霸戰〉,《天
下雜誌,194期7月號。
曾嬿卿(1994)。〈三重幫金權實力直逼國民黨—三重幫已成台灣報業新霸主〉,《財
訊月刊》,8月號,p146-151。
(1995)。〈宏福集團逆勢操作發財術---陳政忠東征西討所向無敵?〉,《財訊月刊》,10月號,p249-254。
項 望(1987)。〈商工日報壽終正寢,現代走向報壇---黨營報業又添生力軍〉,《財訊月刊》,61:228-230。
廖風德(1995)。〈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政大歷史學報》十二期,台北:政大歷史系。
廖天欣(2001)。〈反帝、反獨裁的鬥士李萬居前輩〉,《李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冊》,(謝坤銓編)。
(1999)。〈廖天欣先生訪問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下),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
廖炳惠(1994)。<馬克吐溫(哈克歷險記)與多元文化及公共場域:多元文化及公共
場域研究的啟示>,《當代》第93期,1994.1.1.。
閻沁恆(1995)。〈余紀忠與中時報系:他的辦報經驗及理念〉,《國科會,NSC
83-0301-H-004-120-F3》。
(1987) 。〈余紀中對報紙的認知與決策〉,《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4:265-301。
歐素瑛(2001)。〈戰後初期在台日人史料及其運用—以國史館典藏台灣省秘書處檔案為例〉,《政府接收台灣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鄭錦標(2000)。〈報社應負有「提供正常出報時間」的義務〉,《文化勞工》五月號,台北:文化勞工雜誌社。
鄭梓(1992)。<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台策略以用人政策為與省籍歧視為中心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