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法制之變遷--以政經體制和法律繼受相關性為視角的觀察
作者:王文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Wen-chieh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指導教授:蘇永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法律繼受法律體制意識型態司法改革法學教育世界經濟貿易組織transplantation of lawlegal frameworkideologyjudical reformeducation of lawWT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論文摘要
半個世紀以來大陸的法制發展過程,隨著其經濟體制變遷的發展,一直是一個過渡的軌跡。先是(社會主義)改造,後是改革。第一次,計劃經濟和公有制成為神聖的「彼岸」,市場經濟和私有制是「此岸」,過渡就是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由此岸達到彼岸。第二次,計劃經濟體制成了「此岸」,大家紛紛找船搭橋,要過渡到「彼岸」去。兩次過渡都是由同一個國家政權所主導。這樣一來一返的本身卻導致法律制度的構造與內涵出現不同的風貌。
大陸法制的發展儘管戲碼不同,例如一開始的繼受對象是指涉向蘇聯,一九七八年之後又逐漸轉回以西方法制為繼受的軌道之上,但是這場到目前都尚未有完結篇的繼受歷程何以過程劇力萬鈞?是大陸政府有步驟地將計劃經濟體制朝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換致使主角在戲中換角?或是有其他的因素所影響?如何加以考察並獲致一個初步的成果(還不致於是最後的結論)將是本文所將著墨的重心。
立國已經半個世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廣土眾民的超大規模國家,在社會轉型與法律制度的轉換有它自己的獨特歷程,同時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朝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更具有政治、經濟體制結構的複雜因素夾雜其中,其在法制現代化建設的歷程更為艱辛曲折。要找尋其中的原因,就必須重新審視大陸在這半個世紀以來的法制發展歷程,也就是「變」的歷程。
中國本身事實存在一個不可忽視的固有法律體系,然而它在許多方面已經顯得蒼然古老、陳舊落後,需要按照近代法律觀念和實際加以轉變。但是在清末民初以來的法律繼受中,幾乎以西方法律體系作為主要的框架,導致了在西方法律範式的條文形式之上,面對著是已經深深地紮根於中國人生活當中的固有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識。
大陸本身法律制度的變遷歷程(應該說就其體制變革的歷程間接反應出不同時期間法律制度或是政策的變化與風貌)就是一個最富觀察研究的對象,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內歷經幾次法律制度的翻轉,接受來自於不同法律體系的資源作為法律制度發展的依託,再加上大陸本身固有法律文化的背景與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構與鬆脫的過渡歷程,使得法律制度、立法和司法程序各方面,法律職業團體的作用,法律在其與社會的關係一切方面所表現的性質和功能,以及它與當時社會需要之間的關係等,在不同的階段時期都出現迥然不同的風貌。這其中,法律繼受的發展貫穿著其法制發展的核心,但是法律繼受的風貌與內涵又與其政經體制的變遷相適應,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色。
本文在第一章中,以時間為要素,作為大陸法制發展階段發展的劃分,亦即是一個以時間為經,法制發展因素為緯的錯分析。在這樣的劃分中分為:(一)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二)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三年;(三)一九九三年至現在。這三個階段的劃分也作為本文第三至五章的論述依據,透過三個階段的連續性而顯現法律繼受和政經體制變革的互動關係。同時論述內容交叉著以大陸憲法、政治上意識型態、個別實體法、司法改革、法學教育與經濟體制發展為個別觀察線索,作為分析不同時期的實質內涵。
第二章就法律繼受與大陸法制發的選擇動因為討論。何以法律繼受一直為大陸法制發展的依託、繼受上學理的剖析、大陸在不同時期中繼受的選擇內容。
第三章以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來,以割裂於中華民國政府既有的法制,改以蘇聯為繼受宗主國,一夕之間將社會主義法制的內容鋪陳於大陸法制之上。加諸將計劃經濟體制的內容作為基礎,導致一個全盤蘇化的內容。這一選擇使大陸法制代有強烈的意識型態色彩與受到馬克思教條理解的束縛。在六○年代中期發生的文化大革命,更是使國家最高權力失卻控制而引發種種弊病乃至於災難性損害的夢靨。法制發展蕩談無存。
第四章就改革開放階段的大陸法制為觀察。七○年末期改革開放,逐步恢復法制的建置,但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改革,促使大陸出度仍是以恢復五○年階段既有法制為導向,但也涉入於西方法制的精神作為繼受的參酌。漸進式的經濟、法制改革不同於同是社會主義的蘇聯東歐國家的方式,但是未能所定一個確切的目標,促使一種以試行、暫行的反覆試錯法制發展作為繼受選擇與適用得能有一個檢驗的緩衝。
第五章以一九九三年大陸憲法修正朝「市場經濟」為主軸的發展作為剖析。當前一階段的法制醞釀一定基礎,經濟鳥攏的鬆脫亦使法制的發展必須改以「法治」作為依託。大量的經濟性法律的頒布以及內容更為可操作性的規範,行之於外的讓人理解出大陸法制正在趨近於西方法制,並以此為繼受的選項。但是既有體制的影響和政治上的統治基礎考量,法制發展的仍是未有明顯的鬆脫。大陸加入WTO促使經貿法制很大程度上的大規模移植成為迫切,這一技術、經濟一體化的加速所造成的時間、空間距離的收縮,造就大陸政治經濟情勢價值觀的更動,形成一種「時空收斂」的法制發展現象。
第六章中探究兩岸互動從政治對立所形成兩條互不交錯的平行線,到改革開放以後的逐步交流,台灣經濟成就示範效應和不願落後的意願,推動了大陸對於台灣法制的廣泛重視與吸收借鑑。不平衡的兩岸經貿互動也引動了台灣對於大陸法制的關注,但是這種關注侷限於商業式顧問的淺層次理解,即使是個別法律領域的研究也因缺乏對體制背景的身層次掌握而使大陸法制的研究有待加強。同時一個崛起中大陸法制是台灣必須加以正視的新使命。
第七章結論中除了回顧於大陸法制發展的簡要剖析外,也對大陸法制的發展作一個展望。對於外國法律制度的繼受作為法制發展依託,一直是大陸法制發展的一個主軸,而且隨著不同的階段出現對於不同法制的繼受。就法制發展而言,新舊法律規範之間往往存在著累積和繼承的關係,而不一定是斷裂,歷史的這種聯繫性離不開時間這一要素,也離不開需要一個長時段穩定的社會空間,與繼受法和本土法之間的融合作用。在朝向以市場經濟作為發展的大陸,在法律的制度上必然會有一番不同於過去體制上的建構,因為國際經濟體制的趨同性(例如WTO),市場經濟所需求於法律的可預測性和賦予市場主體的自主性使然,大陸法律制度表現得更為朝向使法律具有一種可操作性的變化,因此使法律在制定過程中,更為需要參照外國已經嫻熟的法律運作模式與內容。新型態、新事物的衍生也相對地迫使大陸必須同步進行法律的調整。在當今全球化的趨勢,使國與國之間的交互往來空間縮短距離,同時它也帶來社會演進規律的變化,之前現代社會基本遵循著「縱向演進」的規律發展,及法律制度發展是一代到另一世代的更迭的量變累積,由局部到整體,由漸進到質的飛躍。這一規律目前對於大陸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法制變遷仍起作用;但是在二十一世紀之際,社會的發展更多是依賴著橫向滲透、跨越演進的規律在進行,亦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制度變化,不能再恪守漸進性和程序化的演進模式為已足,而是必須通過借鑑、移植、吸收他國更為先進的法律文明,以實現本地區的局部飛躍和階段性跨越。
一、中文著作
1.大木雅夫著,范愉譯,比較法,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四月。
2.川島武宜著,王志安等譯,現代化與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月。
3.千葉正士著,強世功等譯,法律多元─從日本法律文化邁向一般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
5.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三刷。
6.中共中央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人民出版社,二○○○年六月。
7.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列寧短篇哲學著作,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刷。
8.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編,一九四九─一九五○中央人民政府法令彙編,法律出版社,一九八二年重印。
9.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六月五刷。
10.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編,國家與法的理論學習資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九月。
11.王磊著,憲法的司法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二○○○年二月。
12.王文杰著,兩岸公司法比較解讀,民理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13.王文杰著,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之法律分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五月。
14.王定國、王萍、吉世霖編,謝覺哉論民主與法制,法律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四月。
15.王泰銓著,投資大陸市場法律與實務解析,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年十二月。
16.王銘銘、王斯福主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17.王海光著,從革命到改革,法律出版社,二○○○年四月。
18.王勇飛編,法學基礎理論參考資料,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19.王澤鑑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作者自刊,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六版。new window
20.王澤鑑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五冊),作者自刊,民國七十七年五月三版。new window
21.公丕祥主編,中國法制現代化的進程(上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22.公丕祥主編,當代中國的法律革命,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23.立法院司法委員會編,民法債篇部分條文民法債編施行法修正案(上),立法院公報處,民國八十八年十月。
24.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紀念文集,司法院印行,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25.左衛民、周長軍著,變遷與改革─法院制度現代化研究,法律出版社,二○○○年十一月。
26.石之瑜著,中共法制理論解析─關於中國特色之論爭,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一月。
27.本傑明卡多佐( Benjamin N. Cardozo)著,蘇力譯,司法過程的性質,商務印書館,二○○○年九月二刷。
28.本福凱斯(Ben Fowkes)著,張金鑒譯,東歐共產主義的興衰,中央編譯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29.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專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六月。
30.江華著,江華司法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月。
31.朱崇實著,中南兩國外國人投資法比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一月。
32.朱福惠著,憲法與制度創新,法律出版社,二○○○年九月。
33.朱曉黃著,經濟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三月。
34.米也天著,澳門法制與大陸法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八月。
35.佟柔主編,民法總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刷。
36.宋汝棼著,參加立法工作瑣記(下冊),中國法制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三月。
37.宋福惠著,憲法與制度創新,法律出版社,二○○○年九月。
38.谷口安平著,王亞新譯,程序的正義與訴訟,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
39.何勤華主編,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二○○一年五月。
40.李楯編,法律社會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一月。
41.沈宗靈、王晨光編,比較法學的新動向,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42.余永定、鄭秉文主編,中國入世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年一月。
43.汪丁丁著,在經濟學與哲學之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44.吳敬璉著,通向市場經濟之路,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八月。
45.克利福德吉爾滋(Clifford Geertz)著,王龍海、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中央編譯出版社,二○○○年三月。
46.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上海三聯書店,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刷。
47.林端著,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作者自刊,民國八十三年一月。new window
48.林來梵著,從憲法規範到規範憲法,法律出版社,二○○一年五月。
49.季衛東著,法制秩序的建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七月。
50.范健、邵建東、戴奎生主編,中德法律繼受與法典編纂,法律出版社,二○○○年十一月。
51.施茂林主編,當代法學名家論文集,法學叢刊雜誌社,民國八十五年元月。
52.孟德斯鳩著,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上),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五年七刷。
53.科賓(A. L. Corbin ),王衛國等譯,科賓論合同(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54.茅彭年、李必達主編,中國律師制度研究資料彙編,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六月。
55.紀軍著,匈牙利市場社會主義之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年十一月。
56.洛克著,葉啟芳、瞿菊農譯,政府論(下篇),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三年八月六刷。
57.郝鐵川、陸錦碧編,楊兆龍法學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二○○○年二月。
58.郝鐵川著,當代中國與法制現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59.庫德利雅夫采夫主編,蘇聯法律辭典(第三分冊),法律出版社,一九五七年九月。
60.浦偉良、余先予、楊心宇著,俄羅斯民商法與衝突法,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一九九五年十月。
61.埃爾曼著,賀衛方、高鴻鈞譯,比較法律文化,一九九○年三月。
62.徐崇利、林忠著,中國外資法,法律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一月。
63.徐家力、吳運浩編著,中國律師制度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二○○○年七月。
64.徐忠明著,解讀中國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二○○○年十月。
65.范愉著,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年六月。
66.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馮克利譯,學術與政治,三聯書店,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刷。
67.馬克思韋伯著,張乃根譯,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九月。
68.孫立平著,傳統與變遷─國外現代化以及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月。
69.麥克法夸爾、費正清(Fairbank, J. K.)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五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七月。
70.梅因(Henry Summer Maine)著,沈景一譯,古代法,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六年五月七刷。
71.盛洪主編,中國的過渡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刷。
72.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辦公室編印,一九九七年工商行政管理統計彙編,一九九八年二月。
73.陳守一著,法學研究與法學教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
74.陳弘毅著,法治啟蒙與現代法的精神,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六月。
75.梁治平編,法律的文化解釋,三聯書店,一九九四年十月。
76.梁慧星編,民商法論叢(第十四卷),法律出版社,二○○○年四月。
77.郭道暉、李步雲、郝鐵川主編,中國當代法學爭鳴實錄,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78.章武生等著,司法現代化與民事訴訟制度的建構,法律出版社,二○○○年六月。
79.曹建明等合著,在中南海和大會堂講法制,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80.莫諾卡佩萊蒂(Mauro Cappelletti)著,徐昕譯,當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權與未來的民事訴訟,法律出版社,二○○○年八月。
81.張春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釋義,法律出版社,二○○○年八月。
82.張友漁主編,中國法學四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八月。
83.張晉藩著,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化轉型,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四月。
84.湯松能、張蘊華、王清雲、閻亞林編著,探索的軌跡─中國法學教育發展史略,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
85.程燎原著,從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
86.博登海默著,張智仁譯,法理學─法律哲學和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二月。
87.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等譯,明清時期的民事判決與民間契約,法律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月。
88.賀衛方著,司法的理念與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月。
89.費孝通著,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二○○○年七月三刷。
90.費正清著,劉尊棋譯,偉大的中國革命,世界知識出版社,二○○○年五月。
91.曾世雄著,民法總則之現在與未來,作者自版,一九九三年六月。new window
92.詹寧斯、瓦茨修定,王鐵崖等譯,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二分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四月。
93.楊鴻烈著,中國法律發達史,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六年。new window
94.楊振山、斯奇巴尼主編,羅馬法中國法與民法法典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95.楊曉民、周翼虎著,中國單位制度,中國經濟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三月。
96.雷銑、張培田著,新中國檢察審判制度演進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五月。
97.趙震江主編,中國法制四十年(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年一月。
98.趙震江主編,法律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九月。
99.蔣一葦著,經濟體制改革和企業管理若干問題的探討,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100.維辛斯基著,李樵等譯,國家和法的理論問題,法律出版社,一九五年七月。
101.德沃金著,信春鷹、吳玉章譯,認真對待權利,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
102.道格拉斯諾思(Douglass C. North)著,劉守英譯,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上海三聯書店,一九九四年九月。
103.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三輯),商務印書館,二○○○年七月。
104.劉軍寧、王焱、賀衛方編,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三聯書店,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105.劉軍寧、王焱、賀衛方編,經濟民主與經濟自由,三聯書店,一九九八年四月。
106.積穗陳重著,黃尊三等譯,法律進化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107.賴英照著,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編印,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四刷。new window
108.賴源河主持,台商大陸投資與撤資之法律問題與實務,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劃,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109.謝懷拭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法律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110.魏定仁主編,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刷。
111.韓毓傑著,論法律繼受─以中日民法侵權行為法現代化過程之比較為例,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七月。new window
112.蘇力、賀衛方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法學卷),山東人民出版社,二○○一年一月。
113.蘇力著,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二○○○年十月。
114.蘇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資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刷。
115.蘇永欽著,經濟法的挑戰,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三年五月。new window
116.蘇永欽著,司法改革的再改革,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十月。
117.蘇永欽著,違憲審查,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一月。new window
118. 蘇惠祥主編,中國當代合同法論,吉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月。
119.羅伯特賽德曼、安賽德曼著,時宜人譯,法律秩序與社會改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120. 霍貝爾(E. Adamson Hoebel)著,周勇譯,初民的法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八月。
121.戴維德(Rene David)著,漆竹生譯,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122.龐德(Roscoe Pound)著,結構編輯群譯,法律史解釋,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二、中文期刊論文
1.大坪憲三,小兵譯,對中國律師制度雜感,國外法學一九八二年第一期。
2.小宮隆太郎,日中企業的比較,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3.方今,也談法的階級性和繼承性,法學一九五七年第二期。
4.方流芳,中國法學教育觀察,比較法研究第十卷第二期(一九九六年六月)。
5.井上達夫,自由民主主義與亞洲價值,二十一世紀第五十四期(一九九九年)。new window
6.王健,中國的J.D.?,比較法研究第十卷第二期(一九九六年六月)。
7.王健,龐德與中國近代的法律改革,現代法學二○○一年第五期。
8.王文杰,大陸外商投資企業法律體系與發展動態,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三十四卷第十期(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9.王文杰,大陸合同法之評析與介紹,全國律師二○○○年一月號。
10.王文杰,大陸證券法之評析,台北大學法律論叢第四十七期(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11.王文杰,一九九五年大陸立法綜覽,月旦法學第十一期。
12.王桂五,關於人民檢察院的職權與組織原則,政法研究一九五五年第一期。
13.王德祥,略論我國一九五四年憲法的科學性,學習與思考一九八二年第二期。
14.王利明、葉林,試論法學教育中的案例教育法,法學家一九九三年第三期。
15.王保樹,論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在企業立法的突破,中國法學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16.王晨光,法學教育中的困惑─從比較視角去觀察,中外法學一九九三年第二期。
17.王江雨,我國外資立法存在的問題與幾點建議,法學學刊一九九五年第二期。
18.王學政,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理論與立法實踐,中國工商管理研究一九九八年第十一期。
19.王泰升,台灣法制史之建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20.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課題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理論思考和對策建議,法學研究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21.石佑昌,WTO對中國行政法治建設的影響,中國法學二○○一年第一期。
22.包萬超,儒教與新教:百年憲政建設的本土情結與文化抵抗,北大法學評論第一卷第二輯(一九九九年五月)。
23.弗拉先科,田丁譯,個人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相互關係的原則,法學譯叢一九九一年第三期。
24.江平,國家與社會,南京大學法學評論一九九六年春季號。
25.江平,完善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思考,中國法學一九九三年第一期。
26.江平、張禮洪,法學研究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27.江平,制定民法典的幾點宏觀思考,政法論壇一九九七年第三期。
28.朱福惠,論我國法的衝突及其解決機制,現代法學一九九八年第四期。
29.朱松柏,論品質保證書之成立及其法律性質,月旦法學第十一期。
30.衣俊卿,論發展的尺度─發展哲學的前提性思考,學習與探索一九九四年第三期。
31.安賽德曼、羅伯特賽德曼,趙慶培譯,評深圳移植香港法律建議,比較法研究一九八九年第三、四期合刊。
32.呂志強、龔樂凡、尹玲英、王凌,中國經濟特區法律移植研究,法律科學一九九四年第六期。
33.杜飛進、孔小紅,反思與超越─新時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法學一九八八年第九期。
34.李步雲,略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對憲法修改草案的一點認識,法律學習與研究一九八二年第六期。
35.李開國,民法通則的歷史功績與歷史侷限,現代法學一九九七年第四期。
36.李正華,中日企業立法比較研究,比較法研究第七卷第三期(一九九三年九月)。
37.李茂管,法學界關於公法與私法劃分問題的爭論,求是一九九五年第二十二期。
38.李紹光,制度變遷理論與我國改革戰略的選擇,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39.李鴻禧,李鴻禧,戰後臺海兩岸推展法治之比較,中國論壇第二十一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40.沈巋,制度變遷與法官規則的選擇,北大法律評論第三卷第二輯(二○○一年一月)。
41.沈宗靈,論法理學的創新,中外法學一九八九年第三期。
42.何勤華、徐永康,法律教育學試探,中南政法學院院報一九八七年第四期。
43.汪永清,比較法與當今中國立法,法律科學一九九二年第六期。
44.改革編輯部,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問題綜述,改革一九九五年第六期。
45.范愉,法律家素質和法律教育芻論,人大法律評論二○○○年卷第二輯(二○○○年十一月)。
46.林信和,民法債篇修正經過與結果評述,月旦法學第五十四期(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47.林良旗,四項基本原則是修改憲法的根本指導思想,紅旗一九八二年第十期。
48.林榕年,略論法的繼承性,法學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
49.林毅夫,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導性變遷和強制性變遷,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發展研究所發展研究報告一九八八年第三號。
50.林毅夫、蔡昉、李周,論中國經濟改革的漸進式道路,經濟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九期。
51.拉普捷夫,陳漢章譯,經濟機制改革的法律問題,法學譯叢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52.周新民,人民檢察院的性質和任務,政法研究一九五四年第四期。
53.周鳳舉,法單純是階級鬥爭工具嗎─兼論法的社會性,法學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
54.周偉,保護人身自由條款比較研究,法學評論二○○○年第四期。
55.周道鸞,論司法解釋及其規範化,中國法學一九九四年第一期。
56.周漢華,變法模式和中國立法法,中國社會科學二○○○年第一期。
57.孟群國,關於吸收和借鑑西方民法問題,法學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二期。
58.季衛東,當前法制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中國法學一九九三年第五期。
59.季衛東,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法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60.秦前紅,論憲法變遷,中國法學二○○一年第二期。
61.高飛,關於我國合同立法的幾點建議,現代法學一九九九年第一期。
62.高呈祥,近年來我國法學界爭論的一些問題,社會科學一九八二年第一期。
63.高海燕,制度的選擇與改革─張五常的產權經濟思想,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一九九五年第二期。
64.高鴻鈞,論劃分法系的方法與標準,外國法譯評一九九三年第二期。
65.師棠,市場經濟與法律現代化,法學一九九三年第二期。
66.郝鐵川,中國法制現代化與移植西方法律,法學一九九三年第九期。
67.徐忠明,中國市場經濟法制建設的目標與途徑,現代法學一九九七年第四期。
68.孫莉,鄧小平監督思想述論─及其啟發下的思考,中國法學一九九四年第一期。
69.孫東東,市場經濟體制下高等法學教育課程結構之我見,中外法學一九九五年第四期。
70.孫笑俠、應永宏,論法官與政治家思維的區別,法學二○○一年第九期。
71.華生、張學軍、羅小朋,中國改革十年:回顧、反思和前景,經濟研究一九八八年第十一期。
72.華夏,傳統法律文化與繼受法的雙重變奏,比較法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二三期合刊。
73.菲力浦諾那特、杰羅姆卡林,吉達珠譯,法律職業的社會學透視,法學譯叢一九九一年第一期。
74.渠濤,日本民法編纂及學說繼受的歷史回顧,環球法學評論二○○一年秋季號。
75.陳守一,我國高等法學教育的幾個問題,中國法學一九八四年第一期。
76.陳亞平,情理法:禮治秩序,讀書二○○二年第一期。
77.陳景輝,蘇聯俄羅斯法學與中國法學學術研討會紀要,法學研究二○○一年第五期。
78.陳瑞華,正義的誤區,北大法律評論第一卷第二輯(一九九九年五月)。
79.陳雲良,謹慎干預─經濟法的現代新理念,法商研究二○○一年第三期。
80.陳漢章,為創立我國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法而努力,民主與法制一九八一年第十期。
81.陳斯喜,試論在改革過程中的立法方略,中國法學一九九三年第五期。
82.郭道暉,社會主義初階段法制建設思想戰略的幾個問題,法學一九八八年第八期。
83.郭道暉,立法的效益與效率,法學研究一九九六年第二期。
84.郭道暉,論立法中的利益分配與調節,湘江法律評論第二輯(一九九八年五月)。
85.郭宇昭,略論法的繼承性,法學一九五七年第三期。
86.梅慎實,透過證券法彌補公司法漏洞之探討,法學一九九七年第二期。
87.梁慧星,中國合同法起草過程中的爭論點,法學一九九六年第二期。
88.許崇德,社會主義憲政的不平凡歷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四十週年紀念,中國法學一九九四年第五期。
89.許章潤,法意闌珊不得不然,讀書二○○一年第六期。
90.張騏,論法的價值─對當代中國法治進程中一個悖論的解決嘗試,法制與社會發展二○○一年第五期。
91.張志銘,關於中國法律解釋體制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一九九七年第二期。
92.張志銘,中國律師與權利保護,法學研究一九九四年第三期。
93.張晉藩,關於法的階級性和繼承性意見,政法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三期。
94.張鍾,論法理學的創新,中外法學一九八九年第六期。
95.張衛平,轉制與應變─論我國傳統民事訴訟體制的結構性改變,學習與探索一九九四年第四期。
96.張偉國,移植和引進─我國法學面臨一場深刻的變革,法學一九八八年第十期。
97.張廣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起草,法學研究一九九五年第五期。
98.張樹義,政治體制改革:人治─法治的變遷,法學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99.強世功,權力的組織網絡與法律的治理化,北大法學評論第三卷第二輯(二○○一年一月)。
100.陶希晉,關於民法起草工作中的幾個問題,民主與法制一九八一年第九期。
101.郭道輝,論立法決策,中國法學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102.賀衛方,比較法律文化的方法論問題,中外法學一九九二年第一期。
103.賀衛方,對抗制與中國法官,法學研究一九九五年第四期。
104.賀衛方,培養高素質的法律家,南京大學法律評論一九九五年秋季號。
105.曾令良,統一司法考試與我國法學教育發展的定位,法學評論二○○二年第一期。
106.曾炳鈞,關於法的繼承性問題,政法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三期。
107.董輔礽,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問題,經濟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
108.董輔礽,經濟運行機制的改革和所有制改革,經濟研究一九八八年第七期。
109.舒國瀅、程春明,西方法治的文化社會學解釋框架,政法論壇二○○一年第四期。
110.喬納森希爾,周昭益譯,比較法法律改革和法學理論,法學譯叢一九九○年第四期。
111.萬山,駁繼承祖國法的遺產論,法學一九五七年第三期。
112.溫曉莉,論現代追趕型法治,現代法學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113.景天魁,中國社會發展的時空結構,社會學研究一九九九年第六期。
114.楊兆龍,法律的階級性和繼承性,華東政法學報一九五六年第三期。
115.楊啟先,關於進一步加快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考,中國工業經濟研究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116.齊樹潔、王建源,民事司法改革:一個比較法的考察,中外法學二○○○年第六期。
117.路風,單位: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形式,中國社會科學一九八九年第一期。
118.趙慶培,國外立法起草理論的研究和發展,中國法學一九九六年第四期。
119.趙震江,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一九九三年第四期。
120.種及靈,外資政策與外資立法的完善,現代法學一九九六年第四期。
121.蔡英文,政治權力及其正當性與合法性,當代第一二四期(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122.蔡定劍,法制的進化與中國法制的變革,中國法學一九九六年第五期。
123.蔣立山,中國法制現代化建設特徵分析,中外法學一九九五年第四期。
124.樊綱,九十年代後期仍將是漸進式改革唱主角,改革內參一九九五年第六期。
125.劉煥文,在百家爭鳴中談舊法思想,華東政法學報一九五六年第二。
126.劉俊臣,對修改經濟合同法若干基本問題的探討,法學研究一九九二年第六期。
127.劉茂林,國家司法考試與法律教育模式若干問題思考,法學二○○一年第九期。
128.樂瑞詳,英美日蘇和中國的律師制度比較探索,國外法學一九八六年第六期。
129.穆申斯基,常玢譯,政治與法律在調整社會利益中的相互關係,法學評論一九八八年第五期。
130.龍宗智,論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中國刑事法雜誌二○○二年第一期。
131.霍憲丹,加強民主健全法制沒有知識沒有人才不行,現代法學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132.霍憲丹、王紅,建立統一的國家司法考試制度與法律教育的改革,法學二○○一年第十期。
133.謝暉,政治家的法理與政治化的法,法學評論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134.謝懷拭,新中國的合同制度和合同法,法學研究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135.謝懷拭,也談立法無序現象,法律學習與研究,一九九一年第二期。
136.謝鵬程,論當代中國的法律權威─對中國法律進程的反思和探索,中國法學一九九五年第期。
137.錢明星,我國民事法制四十年的變遷,中外法學一九八九年第五期。
138.鍾建華,論按國際標準完善我國經濟立法,中國法學一九九三年第二期。
139.蘇力,論語境─一種法律制度研究的進路,中外法學二○○○年第一期。
140.蘇力,變法法治建設及其本土資源,中外法學一九九五年第五期。
141.蘇力,基層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考察及思考,北大法律評論第一卷第二輯(一九九九年月)。
142.蘇力,法學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比較法研究,第十卷第二期(一九九六年六月)。
143.蘇永欽,飄移在兩種司法理念間的司法改革,台灣本土法學第二十八期(二○○一年十一月)。
144.羅豪才、宋功德,行政法的失衡與平衡,中國法學二○○一年第二期。
145. 龔津航,我國法學研究的縱向思考,法學一九八八年第七期。
三、官方文獻
1.一九五○年,政治公報,第三十一期。
2.一九五四年,中央政法公報九月號。
3.一九八○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五號。彭真,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4.一九八○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一號。《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5.一九八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6.一九八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四號。《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7.一九八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五號。顧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草案)的說明。
8.一九八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彭真,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的說明。
9.一九八三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四號。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組織法的決定。
10.一九八四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一九八四年第一號。黃坤益,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草案)的說明。
11.一九八四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一九八四年第四號。楊鍾,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修改草案)的說明。
12.一九八五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魏玉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草案)的說明。
13.一九八五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三號。王漢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草案)的說明。
14.一九八五年,國務院公報第二十號。
15.一九八五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三號。《關於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6.一九八五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六號。鄒瑜,對關於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草案)的說明。
17.一九八六年,大陸國務院公報第七號。
18.一九八六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四號。王漢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草案)的說明。
19.一九八七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關於審理和執行涉外民商事案件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的通知》。
20.一九八七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四號。吳明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經濟合同法(草案)的說明。
21.一九八八年,國務院公報第十五號。《國務院關於鼓勵台灣同胞投資的規定》。
22.一九八九年,國務院公報第十號。
23.一九八九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第一號。
24.一九九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三號。王漢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修改草案)的說明。
25.一九九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五號。高盧麟,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26.一九九三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說明。
27.一九九六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三號。顧昂然,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的說明。
28.一九九七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第二期。《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若干規定》。
29.一九九八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一號。任建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30.一九九九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第五期。祝銘山,關於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的說明。
31.一九九九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第六期。《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
32.一九九九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田紀雲,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33.一九九九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顧昂然,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草案)的說明。
34.一九九九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顧昂然,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草案的說明。
35.二○○○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第一期。
36.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李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37.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五號。姜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38.二○○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第二號。顧昂然,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草案)的說明。
四、外文著作
1.Atiyah, P. S., Law and Modern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Berle, Adolf A. &Gardiner C. Means,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Harcourt, Brace &World, Inc., (1968).
3.Berman, Harold J.,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th ed. 1999).
4.Black, Cyril E., 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The Free Press, (1976).
5.Black, Donald, The Behavior of Law, Academic Press (1976).
6.Dahl, Robert A., On Democra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7.Friedman, Lawrence M., The Legal System─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3rd ed. 1987)
8.Freidson, E., Professional Powers: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e of Formal Knowled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9.Giddens, Anthony,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10.Glendon, Mary A. & Michael W. Gordon & Christopher Osakwe, Comparative Legal Traditions in a Nutshell, West Publishing (1982).
11.Hart, H.L., The Concept of Law, Clarendon Press(2nd ed. 1994).
12.Hayek, F. A., The Road to Serfd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0th ed. 1994).
13.Jacob, H.; Blankenburg, E.; Kritzer, H.; Provine, D. M.; Sanders, J., Courts, Law & Politics.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
14.Kelsen, Hans, General Theory of Law and Sta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nd ed. 1999).
15.Lubman, Stanley B., Bird in a Cage: Legal Reform in China after Ma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Nornet, Philippe & Philip Selznick, Law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 Toward Responsive Law,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1).
17.North, Douglass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W. W. Norton & Company(1981).
18.Posner, Richard A., Economics Analysis of Law, Litter Brown and Company (2nd ed. 1977).
19.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 Form Plan to Mark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1.Unger, Roberto M., Law in Modern Society- Toward a Criticism of Social Theory, The Free Press (1976).
22.Watson, Alan, Legal Transplants─ An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Law,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74).
23.Watson, Alan, The Making of the Civil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24.Zweigert, Konrad & Hein Kotz,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d ed. 1987).
25.Zweigert, Konrad & Hein Kotz,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rd ed. 1998).
五、外文期刊論文
1.Apter, David E., 1991, Institutionalism Reconsidered,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 43, No. 3.
2.Benson, L., 1990, “Partymonialism, Bureaucratism, and Economic reform in the Soviet Power System”, Theory and Society. Vol.19, No1.
3.Bogomolov, Oleg T., 2000, “ Russia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 52, No. 1.
4.Bronner, E., 1999, Common Causes: Left and Right Are Crossing Paths, New York Times, July 11.
5.Chen, K., Jefferson, G. & Singh, I. J., 1992, “Lessons form China’s Economic Reform”,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6.Giovanni Sartori, 1991, “Rethinking Democracy: Bad Polity and Ba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 43, No. 3.
7.Heidenheimer, A. J., 1986, “Politics, Policy and Policy as Concepts in English and Continental Languages”, Review of Politics, Vol. 48, No. 1.
8.Koopmans, Thijmen, 1991, The Birth of European Law at the Crossroads of Legal Tradit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 39.
9.Pierre LeGrande, 1996, “European Legal System are not Converging”,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 45.
10.Maurice Godelier, 1987, “Introduction: The Analysis of Transition Process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 39, No. 4.
11.Nikolai Genov, 1991, “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n Eastern Europe: Trends and Paradoxes of Social Rationalization”, Vol. 43, No 2.
12.Turner, F. C., 2000, Change Role of the State: Measurement 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 52, No 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