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南部客語的接觸演變
作者:賴淑芬
作者(外文):Lai Shu-Fen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肇錦
劉秀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四縣海陸語言接觸借用強加語碼轉換語碼交替陰平變調Sii-xian HakkaHai-lu Hakkalanguage contactborrowingimpositioncode-switchingcode alternationIn-ping tone sand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4
本論文之研究焦點為南部客語的接觸變化,以屏東三個區域的海陸客語及麟洛鄉的四縣客語為研究範圍,藉由實地田野調查,探究南部四縣和海陸客語音韻上的接觸特徵與變化現象,為語言接觸所引發的變化類型提供了具體的例證。
從竹柑區、田寮、與火車路之海陸客語聲、韻、調及小稱詞的比較中發現,三區在音韻上有一致的演變趨向,聲母部份,細音前的舌尖聲母顎化普遍大於舌面聲母的變化;在韻母上,變化最快與最慢的分別是iu韻和ui韻;此外,聲韻之間有互相牽動的變化,例如:舌面聲母因為韻母i/im/in/it/ip的變化而變為舌尖聲母;細音前的舌尖聲母顎化後,後接韻母也會跟著改變。三區的小稱詞在句中使用海陸詞根同化的比例高於單念時,其中以高元音i、u結尾的小稱詞,使用詞根同化比例較高,如:杯子/pui i/、布仔pu u、櫥仔。
受到語言接觸影響,麟洛四縣客語的f/v聲母,因為各年齡層的語言主體與優勢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演變,在少年層與高齡層的保留偏高,中老年層的保留比例偏低。除了語言接觸的外部因素,四縣客語本身也有內部變化產生,在陰平調的表現上,只有在後接陽平調時,陰平調會保留本調13,在其它聲調之前,前字陰平調也有11的變調產生;當陰平為後字時,各年齡層皆有變調出現,且陰平後字變調速度大於陰平當前字時。無論陰平前字或後字,青、少年層的陰平調皆大幅趨向低平調發展。
在理論分析上,本文以南部客語接觸變化的實際語言現象為基礎,運用語音演變因素、語言接觸理論及語言變化的機制,解釋南部客語接觸變化產生的可能因素。論證主張:個人優勢語是接觸變化的重要關鍵,南部客語音韻上諸多變化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不同世代語言主體的不同,造成各年齡層有不同的演變;另一方面,是客語使用者在語碼轉換或語碼交替頻繁的過程中,將個人優勢語的使用習慣或發音方式,引入客語而造成音韻上的調整與變化。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f contact-induced language changes of Hakka in Southern Taiwan.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Hai-lu Hakka in the three areas of Ping-tung and the Sii-xian Hakka of Lin-Luo Xiang.
From the comparison of sound changes in the three areas, we find that they all have a unified evolution trend in initial consonants, such as the dental sibilant consonant// before ‘i’ sound is greater than the palatal stops and fricative consonant//; as to the vowel, the fastest and slowest changes are -iu and -ui. Furthermore, the diminutive words use more coda assimilation in sentences than in single words, and the diminutive words ending with vowels use more coda assimilation. Especially ends up with high vowel /i/ or /u/, uses higher proportion of coda assimilation then others. For example, ‘cup’ reads as /pui i/、‘cloth’ /pu u/、‘cabinet’ / /.
The initial sound of f/v in the Lin-Luo Sii-xian Hakka have different changes across the ages because of different dominant languages. Teenagers and older generation keep f/v at a higher rate, and lower in the middle-old age. As to the In-Ping tone sandhi(13→11), only when it’s connected with Yang-Ping, the In-Ping will keep its original rising tones(13) and when it’s before other tones, it will change from rising to flat tone(11).On the other hand, In-Ping tone sandhi occurs more when In-Ping is at the end of a word. Regardless of In-Ping in initial or final place, the age below 40 use high percent of tone sandhi.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two transfer types in language contact by Van Coetsem(1988) and the mechanisms of sound change by Thomason(2001).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peaker’s dominant languages is the point of sound changes in Southern Hakka. Besides, sound changes occur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de-switching or code alternation by speakers imposing their dominant language’s articulation habit to Hakka.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1981.《方言調查字表》。北京:商務印書館,1版。
王士元. 1982.〈語言變化的詞彙透視〉,《語言研究》,2:34-48。
方欣欣. 2004.《語言接觸問題三段兩合論》,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古國順. 2005.《台灣客語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盛發. 1997.《客家話讀音同音詞彙》,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何大安. 1988.《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何純惠. 2008.《花蓮玉里四海客家話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李存智. 1994. 〈四縣客家話通宵方言的濁聲母「g」〉,《中國文學研究》,8:23-38。new window
呂茗芬. 2007.《屏東地區閩客雙方言接觸現象-以保力、武洛及大埔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兆裕. 2009.《屏東高樹鄉大路關廣福村客家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鍾偉. 1995.〈詞彙擴散理論〉,《漢語研究在海外》,北京:北京語言學院,31-47。
吳安其. 2004.〈語言接觸對語言演變的影響〉,《民族語文》,1:1-9。
吳中杰. 1999.〈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客語聲母的演變〉,《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音樂》,367-378。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吳中杰. 2006.〈宜蘭壯圍詔安客家話的音韻及詞彙特點試析〉,《第六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言討論》,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8-1~28-18。new window
屏東縣麟洛鄉公所. 2005.《麟洛采風錄》,屏東:屏東縣麟洛鄉公所。
洪惟仁. 1999.《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 2004.〈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語言調查室,117-151。new window
徐家禎. 1997. 《語言的變化:進步還是退化》,語文出版社。(譯自Aitchison 2001)
徐兆泉. 2001.《台灣客家話辭典》,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陳保亞. 1996.《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保亞. 2005.〈語言接觸導致漢語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2,43-50。
陳秀琪. 2002.《台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 2006.〈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語言暨語言學》,7.2:417-434。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淑娟. 2002.《桃園大牛欄閩客接觸之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連金發、王士元. 2000.〈語音演變的雙向擴散〉,《語言的探索-王士元語言學論文選譯》,70-116。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張屏生. 2001.〈台北縣石門鄉武平腔客家話的語音變化〉,《聲韻論叢》,11:217-242。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張屏生. 2003.〈六堆地區客家話和閩南話的語言接觸〉,《第二屆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屏東:美和技術學院,34-58。
張屏生、呂茗芬. 2006A.〈南州鄉萬華村大埔社區客家方言島的四海話及居民語言使用現況調查〉,《第五屆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美和技術學院客家社區研究中心,228-256。
張屏生、呂茗芬. 2006B.〈六堆地區客家方言島的語言使用調查—以武洛地區為例〉,第三屆台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
張素玲. 2005.《關西客家話混同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彩金. 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各鄉鎮市概況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鄒嘉彥、游汝杰編. 2004.《語言接觸論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黃怡慧. 2004.《台灣南部四海客家話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菊芳、江敏華. 2010.〈後龍海陸客家話的語音變異現象〉,《第八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聯合大學。new window
廖烈震. 2002.《雲林縣崙背地區詔安客話音韻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偉成. 2009.〈音變中的客家話—談雲林縣崙背地區詔安客家話的音變〉,《第一屆台灣客家語文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165-186,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研究所。
劉秀雪. 2004.《語言演變與歷史地理因素―莆仙方言:閩東與閩南的匯集》,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new window
劉秀雪. 2009.〈閩客互動下的語音變化:以後龍為例〉,《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1-34。
劉秀雪. 2010.〈新埔鎮四海話音韻研究〉,《客家的形成與變遷》,503-520,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鄧盛有. 2000.《台灣四海話的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盛有. 2005.〈語言接觸後的語言演變情形─以桃園縣「四海話」為例〉,《台灣語言教學與研究期刊》第6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頁235-253。
鄧盛有. 2010.〈苗栗縣的四海話研究〉,《台灣客家語文研究輯刊》第1輯,245-264,台北:台灣客家語文學會出版。
鄧明珠. 2004.《屏東新埤客話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賴文英. 2009.《區域方言的語言變體研究:以桃園新屋客語小稱詞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賴淑芬. 2004A.《屏東佳冬客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淑芬. 2004B.〈從詞彙擴散理論看佳冬「f」聲母的變化〉,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賴淑芬. 2010.〈屏東縣四海話音韻研究〉,《台灣客家語文研究輯刊》第1輯,台北:台灣客家語文學會出版,153-167。
賴淑芬. 2010.〈論屏東佳冬聲母之演變〉,《客語千秋》,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12-125。
鍾榮富. 1990.〈客家話韻母結構〉,《漢學研究》,8.2:57-77。
鍾榮富. 1991.〈論客家話的V聲母〉,《聲韻論叢》,3:435-455。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台灣學生書局。
鍾榮富. 1995.〈美濃地區各客家次方言的音韻現象〉,《台灣客家論文集》,79-94.曹逢甫與蔡美慧編,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鍾榮富. 1997.《美濃鎮誌語言篇》, 高雄:美濃鎮公所出版。
鍾榮富. 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語言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鍾榮富. 2004A.〈四海客家話形成的規律與方向〉,《語言暨語言學》,7.2:523-544。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鍾榮富. 2004B.《台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鍾麗美、宋兆裕. 2004.〈內埔、萬巒地區客語陰平變調之調查〉,《第三屆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7-157。美和技術學院。
鍾榮富、鍾麗美. 2006.〈客家話小稱詞的類型及社會性變異〉,《李爽秋教授八十壽慶祝壽論文集》,533-555,台北:萬卷樓。
鍾麗美. 2005.《屏東內埔客語的共時變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美、徐瑞珠、許國忠、黃素貞. 2009.〈學童的客語語音偏誤現象及教學策略之探討-以eu、oi兩韻為例〉,《第一屆台灣客家語文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79-305,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研究所。
鍾宛旋. 2010.《母語與第二語間的音韻互動干擾-以桃竹苗閩客接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美珍. 2000.〈論族群互動中的語言接觸〉,《語言研究》,3:1-20。
羅肇錦. 1987. 〈台灣客語次方言的語音現象〉,《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16:289-332。new window
羅肇錦. 1990.《台灣的客家話》,台北:臺原出版社,第一版第一刷。new window
羅肇錦.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一刷。
Aitchison, Jean. 2001. Language Change: Progress or Deca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Van Coetsem, Frans. 1988. Loan Phonology and the Two Transfer Types in Language Contact. Foris Publications. Dordrecht.
Chung, Raung-fu. 1989. Aspect of Kekia Phonology.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Dawkins, R.M. 1916. Modern Greek in Asia Min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ugen, Einar. 1950. 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Borrowing. Language .26: 210-231.
Holms, Janet.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ed. England: Pearson Longman.
Lehiste, Ilse. 1988. Lecture on Language Contac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Labov, William. 1994.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Labov, William. 2001.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Social factors.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Ladefoged, Peter. 2003. Phonetic Data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work and Instrument Techniques. Oxford: Blackwell.
Lien, Chinfa. 1994. Lexical diffusion. R.E. Asher(ed).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Vol.4:2141-2144. Oxford: Pergamon Press.
Sebba, Mark. 1997. Contact Language: Pidgins and Creole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Thomason, Sarah Gray, and Terrence Kauman. 1988. Languae Contact, Creolization, and Genetic Linguistic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al of California Press.
Thomason, Sarah Gray. 2001. Language Contact: an Introduction.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Weinreich, Uriel. 1979. Language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 Mounton Publishers, The Hague.
Winford, Donald.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ontact Linguistics. Blackwell Publishers.
Winford, Donald. 2005. Contact-induced Changes 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 Diachronica. Vol.22:2, pp. 373-427.
Wang, William. S. Y. 1969. Competing changes as a cause of residue. Language 45:9-2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