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臺灣漢語文獻原住民記述研究
作者:王幼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yu-hua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器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 清代臺灣漢語文獻 漢字擬音 原漢衝突 後殖民主義Aboriginal Chinese Language in Qing Dyansty Chinese onomatopoeia Ethnic Conflicts between aboriginal risidents and Chinese immi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3)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8
中文摘要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朝政府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隨後選派官吏,調遣駐兵,統治管理多達二、三十個族群的「原住民」,將清政府的統治模式帶入臺灣,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化、經濟、社會結構,使之成為朝廷治下的地方政府。同時以文字記述進行「文化納編」與「政治納編」的工作。檢讀二百餘年來的相關文獻,頗多是以漢人中心作為主軸「單一聲音」、「俯視角度」的記述,是移入臺灣人對原臺灣人的意志表現。由於原住民缺乏書寫能力,只能在歷史記述中空白,在現實上選擇無聲的逃亡。面對這些沉重的歷史資料,在全世界的文化界普遍思考「多元發聲」、「典範解構」等的命題時,自然不能無所感應;以新視野對歷史文獻的重新詮釋,是文學研究者不可迴避的時代任務。
本文對清代臺灣漢語文獻中有關原住民的記述,進行研究討論,將其輯錄勾沉,索源探流,析文辨體,做一全視角的論述。論文共分九章,首先將文獻中定義分歧的生番、熟番、平埔番等加以辨正,釐清詞意,詳其原委。繼而對漢/原異文化記述作深度之探索,藉以瞭解自古以來對異文化的記述模式,分析其內容及體例。將正史、方志及個人著作中對臺灣的記載,整理討論,推測元代之後有關臺灣的記述方可謂信而可徵。又本文以「漢字擬音」及「漢字原住民歌謠」兩課題,試對本地住民極可珍惜的原有聲音作詮解,原住民的語言是其族群最基本特徵,歌謠則與文化、歷史、宗教、社會密不可分,漢字擬音不僅記錄了瀕於消失族群存在的事實,也呈現了漢文化入侵、融合、轉構的現象。經由擬音的對比,略可澄清臺灣歷史、文化的疑點,構築昔人曾有的生活面貌。
宦臺官員、來臺文士對原住民的書寫,以描述風土民俗為多,此外還包括政令宣示、墾拓對策、征剿策報等政務性文章。本文歸納分析漢人作品中的原住民書寫,運用顧炎武、章學誠、梁啟超的史學理論與考據方法,並藉薩依德(Edward W.Said)的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論述,比爾.阿希克洛夫特(Bill ashcorft)、嘉雷斯.格里菲斯( Gareth Griffith)及凱倫.蒂芬(Helen Tiffin)的逆寫帝國(The Empire Writes Back)觀點,深究其書寫意義,勾勒其整體形象,又對文學作品系列與重複的現象,作者誤植情形,亦多所考論。
有關移入者與原住者之間的衝突,二百餘年間未曾停止,有相當多的詩文作品,以不同心態記載了不同時期的衝突狀況,這是清代本島發展過程中不應忽略卻最缺乏討論的記述。本文一一爬梳文獻記述中原漢衝突的歷史原委,以逆寫方式重作新詮釋,突顯清朝二百餘年原/漢接觸各階段的演變,及一頁可歌可感的人文情懷。將清代臺灣有關原住民的作品,就文學特色與成就概括為四大特色,彰顯其時代現象與內涵,說明創作者的寫作動機與意義。
在二百餘年來的記述裡,我們可以看到原住民經歷了三個階段:「入侵與宰制」、「衝突與改變」、「萎縮與同化」。時至清領末期,大部分的原住民都喪失了原有的文化、歷史,成為臺灣被遺忘的、被忽略的部分。本論文試圖勾沉與再現歷史中原住民離散的身影,使之成為清代臺灣文學研究重要的一環。
Abstract
In the twenty third year of Kang-Si (1684), the Qing government officially let Taiwan become a part of it, sent officials and soldiers there, managed more than thirty clans of “aboriginal residents”, and brought Qing Dynasty’s governmental patterns into Taiwan. Gradually a complete 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was set up there, so Taiwan became a local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ing of Qing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Qing government made use of words and discourses to push “cultural inclusion” and “political inclusion”. Consider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of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since Qing Dynasty, most discourses reveal Chinese-centrism, “mono-voice” and “mono-perspective”, which expresses the will of the joined Taiwanese to the native Taiwanese. Due to the aboriginal residents’ lack of writing ability, their historical discourses were nothing left, and their only forced choice was to escape voicelessly. Faced with the unbearable historical data, we naturally can’t be senseless, while the whole world’s cultural spheres try to think about the propositions of “multi-voices” and “paradigmatic destruction”. To reinterpret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s from new perspectives is the inescapable duty of our time for our literary researchers.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shed light on Taiwan aboriginal writings in the Qing Dynasty by means of the thorough exploration into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documents through an overall discourse. The thesis includes nine chapters. First, the divergent meanings of shengfan (the less civilized aborigines), shugfan (the more civilized aborigines) and p’ing p’u fan (plains aborigines) will be defined, an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se words will be elaborated. Next, the different cultural discourses between Chinese and aborigines will be deeply research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cursive patterns of Other culture from antiquity on, and to explicate its contents and structure. After fully discussing the discourses in official historical records, local administrative accounts and descriptions of individuals, I presume that the literatures about Taiwan after Yuan Dynasty are credible. And, with the two subjects of “Chinese onomatopoeia” and “Chinese aboriginal folksongs”, this thesis tries to interpret the valuable aboriginal voices in Taiwan. Because aboriginal languages are the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ribe, whereas the folksong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e, history, religion and society, Chinese onomatopoeia not only records the truth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vanishing tribes, but also presents the intrusion, integr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contrary of onomatopoeia, the doubts about Taiwan’s history and culture can be partly explicated, and the living spectacle of the past will be constructed.
The writings by the imperial officials ruling Taiwan and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most dealt with the topics centered on the descriptions of local customs and cultures. In addition, official articles such as political pronunciations, exploration tactics and strategic reports will also be included. This thesis induces and analyzes the aboriginal writings in Chinese works, making use the historiographic theory and archeological method of Gu Yan-Wu, Jhang Syue-Cheng, and Liang Chi-Chao. Moreover, by means of the post-colonial discourses of Edward W. Said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Empire Writes Back of Bill ashcorft, Gareth Griffith and Helen Tiffin, the meaning of their writings will be explored, their total image will be mapped, and the phenomenon of literary work’s serials and repetitions and the errors made by authors will be discussed, too.
The conflicts between aboriginal residents and Chinese immigrants presented for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and a great deal of verse and prose record different period’s conflicts with different attitude.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urse of Taiwan’s development in Qing Dynasty, which is lack of discussio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reasons between Chinese and aborigines in literatures step by step, and reinterprets the transformations of each period of the contacts of Chinese and aborigines in the retroactive way, and reveals the touching human affections. The aborigines’ works in Qing Dynasty are generalized as four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ir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The phenomenon and implications of their time are manifested, in order to explain their writing motivations and meanings.
Within the discourses of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we can see that aborigines have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intrusion and domination”, “conflicts and transformations”, and “recession and assimilation”. At the end of the ruling of Qing Dynasty, most aborigines had lost their original culture and history, which became a neglected part of Taiwa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p and represent aborigines’ dispersed images in history, making it become a important part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Qing Dynasty.
參考書目
一、專書與論文集
※為便於檢索,本類中書目、篇名之排次,一律以作者姓氏筆畫繁簡為序。
(一)專書
1.二畫
01.丁紹儀:《東瀛識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1957年9月)。
02.丁謙:《蓬萊軒地理學叢書》,(浙江圖書館校刊出版,民國四年(1915年))。
03.丁日健:《治臺必告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1959年7月)。
2.四畫
01.元稹:《元氏長慶集》,(台北市:世界書局,1975年3月再版 )。
02.王實甫:《西廂記》,(台北市:里仁書局,1980年9月)。
03.王士禎:《池北偶談》,(台北市:廣文書局,1991年12月)。
04.王念孫:《廣雅疏證》,《四部備要.經部》,(台北市:中華書局據明刻版校刊)。
05.王元樨:《甲戌公牘抄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39種,1959年6月)。
06.王春風編:《蓬山文史專輯》,(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出版,2001年6月。)
07.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1961年1月)。
08.巴兆祥:《方志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6月)。
3.五畫
01.司馬遷:《史記》,(台北市:鼎文書局,1979年2月)。
02.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台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78年再版)。
03.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武陵出版社,2001年4月)。new window
04.田哲益:《臺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台北市:武陵出版社,2002年4月)。new window
05.白川靜:《詩經研究》,杜正勝譯,(台北市:幼獅月刊叢書A7,1974年)。
06.比爾.阿希克洛夫特,嘉雷斯.格里菲斯,凱倫.蒂芬(Bill ashcorft, Gareth Griffith,&Helen Tiffin)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駱駝出版社,1998年6月)。
4.六畫
01.朱熹:《詩集傳》〈魯頌.閟宮〉,(台北市:華正書局,1977年5月初版)。
02.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論語》,(台北市:啟明書局)。(無出版年月)
03.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孟子》,(台北市:啟明書局)。(無出版年月)
04.朱夢震:《西南夷風土記》,(台北市:藝文印書館,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學海類編)。
05.朱仕玠:《小琉球漫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1957年12月)。
06.朱景英:《海東劄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1958年 8月)。
07.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市:巨流出版社,1999年12月)。new window
08.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台南市:國家文學館出版,2004年2月)。
09.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臺灣踏查日記》(上、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6年11月)。
10.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翻譯、導讀:《知識的考掘》,(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1月)。
5.七畫
01.何休:《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台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02.杜佑:《通典》,(台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87年12月臺一版)。
03.李昉:《宋蜀本太平御覽》,(台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86年1月臺二版)。
04.李賢等撰:《大明一統志》,(台北市:三秦出版社,1990年)。
05.李元春:《臺灣志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1958年)。new window
06.李熙齡:《廣南府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第二十七號)。
07.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5年4月)。new window
08.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1997年3月)。new window
09.汪大淵:《島夷志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19種,1961年9月)。
10.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1962年4月)。
11.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76年2月第六次印行)。
12.余國雄專輯:《天籟之音》,(財團法人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11月)。
13.沈葆禎:《福建臺灣奏摺》,(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1959年2月)。
14.吳幅員編:《臺灣詩鈔》,(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80種,1970年3月)。
15.吳子光:〈一肚皮集〉,(台北市:龍文出版社,2001年6月)。
16.吳德功:《瑞桃齋詩文稿》,(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印行,1992年5月)。
17.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18.何文匯:《雜體詩釋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年)。
19.辛士成、吳綿吉、蔣炳釗等編著:《百越民族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 年1月)。
20.李禮讓(C.W.Le Gendre):《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46種,1960年8月)。
6.八畫
01.胡傳:《臺東州採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81種,1961年5月)。
02.胡建偉:《澎湖紀略》,(台北市: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7月)。
03.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1962年12月)。
04.周璽:《彰化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1962年11月)。
05.林豪:《澎湖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1963年3月)。
06.林占梅:《潛園琴餘草》,《林占梅資料彙編(一)》徐慧鈺等校記。(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出版,1994年6月)。
07.林河:《九歌與沅湘民俗》,(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年7月)。
08.林惠祥編著:《文化人類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第八 版)。
09.林文龍編:《臺灣詩錄拾遺》,(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印行,1996年7月再版)。
10.林修澈:《臺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2000 年5月)。new window
11.屈萬里:《尚書釋義》,(台北市:華岡出版社,1956年8月初版)。new window
12.屈萬里:《書傭論學集》,(台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80年2月再版)。
13.明誼、張岳松:《瓊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第47號,(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14.《岸裡社大文書》(三),(國立臺灣大學,1998年)。
7.九畫
01.范曄:《後漢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79年11月)。
02.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1961年11月)。
03.姚思廉:《梁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80年1月)。
04.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市:源流出版社,1982年12月)。
0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1974年9月)。
06.沈有容編:《閩海贈言》,(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56種,1972年)。
07.施琅:《靖海紀事》,(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1958年2月)。
08.施鴻保:《閩雜記》,(台北市:閩粵書局,1968年6月)。
09.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44種,1959年4月)。
10.洪敏麟編著:《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4年6月再版)。
11.胡家瑜主編:《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1999年9月)。
12.約翰.雷克斯著,顧駿譯,顧曉鳴校閱:《種族與族類》,(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11月)。
8.十畫
01.班固:《漢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79年2月)。
02.徐陵編:《玉臺新詠》,《四部備要.集部》,(台北市:中華書局據長洲程氏刪補本校刊)。
03.徐珂:《清稗類鈔選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14種,1965年9月)。
04.徐懷祖:《臺灣隨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1965年)。
05.徐季子:《中國古代文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06.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87年12月臺一版)。
07.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及校注》,(台北市: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11月)。
08.孫元衡:《赤嵌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0種,1958年1月)。
09.唐贊袞:《臺陽見聞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1959年)。
10.《流求與雞籠山》,(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96種,1964年4月)。
11.翁方綱:《石洲詩話》,(台北市:廣文書局,1971年9月)。
12.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誠成文化出版社,1995年)。
13.浦忠成:《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北市:里仁書局,2001年初版二刷)。
9.十一畫
01.郭璞:《爾雅注疏》,《四部備要.經部》,(台北市:中華書局據明刻版校刊)。
02.陳壽:《三國志》,(台北市:鼎文書局,1979年11月)。
03.陳倫炯:《海國見聞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6種,1958年)。
04.陳肇興:《陶村詩稿》,(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44種,1962年8月)。
05.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1963年5月)。
06.陳培桂:《淡水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1963年8月)。
07.陳朝龍:《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1月)。
08.陳鐘凡:《中國韻文通論》,(台北市:河洛出版社,1979年5月)。
09.張蔭麟《中國史綱—秦漢之部》,(台北市:大學用書出版社,1979年6月)。
10.張廷玉:《明史》,(台北市:鼎文出版社,1980年1月)。
11.張致遠編:《斗葛族人道卡斯族研究導論》,(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出版,1998年6月)。
12.張致遠編:《苗栗縣賽夏文化史》,(苗栗市:張致遠文工作室出版,2002年6月)。
13.張應昌編:《清詩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4月)。
14.張燮著,謝方校注:《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4月)。
15.屠繼善:《恆春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75種,1960年5月)。
16.連橫:《臺灣通史》,(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1978年2月)。
17.連橫:《臺灣詩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64種,1960年)。
18.章學誠:《文史通義》,《四部備要.史部》,(台北市:中華書局據原刻本校刊)。
19.黃叔琳:《文心雕龍注》,(台北市:臺灣開明書局,1958年4月臺一版)。
20.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1957年11月)。
21.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1960年)。
22.黃本驥:《歷代職官表》,(台北市:洪氏出版社 1983年10月)。
23.黃省曾著,謝方校注:《西洋朝貢典錄》,(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4月)。
24.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new window
25.黃美金:《卑南語參考語法》,(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new window
26.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市:華正出版社,1979年5月)。new window
27.梁志輝、鍾幼蘭:《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3月)。
28.梁志輝、鍾幼蘭:《平埔族史》(中),(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出版,2001年)。
29.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三版)。new window
30.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0年8月)。new window
31.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
32.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87年5月)。new window
33.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著:《中國文學理論史—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台北市:洪葉出版社,1994年6月)。
34.《清一統志臺灣府》,(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68種,1960年2月)。
35.《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1961年)。
36.《清代琉球紀錄集輯》,(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92種,1971年5月)。
37.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 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縣:稻香出版社,1999 年12月)。new window
10.十二畫
01.傅錫壬:《新譯楚辭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1976年7月)。
02.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合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著,吉林省延吉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通史》翻譯組譯:《朝鮮通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無出版年月)。
03.博埃默(Elleke Boehmer)著,盛寧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11.十三畫
01.靖道謨:《貴州通志》,中國省志彙編之八,(台北市:臺灣華文書局印行)。
02.楊英:《從征實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32種,1958年)。
03.楊德遠編著:《苗栗縣鯉魚潭開拓史》,(苗栗市:苗栗縣文化中心出版,1996年6月)。
04.楊渭濱、回景芳等編:《中國少數民族概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05.張岱:《夜航船》,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06.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出版,2001 年)。new window
07.葉振輝:《臺灣開發史》,(台北市:協和臺灣叢刊,臺原出版社,1995年5月)。
08.陳香編著:《臺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83年4月)。
09.陳漢光編:《臺灣詩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印行。1984年6月再版)。
10.陳弱水:《臺灣史英文資料類目》(A Bibliography of English—Language Sources for Taiwan History),(台北市: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1995年)。
11.陳全之:《蓬窗日錄》,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2.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台北市:學生書局,1996年8月)。
13.陳柔森編:《重塑臺灣平埔族圖像 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1)》,(台北市:原民文化出版社,1999年 1 月)。
14.陳俊傑:《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平埔族人》,(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出版,2000年)。
15.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16.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台北市:臺灣省文獻會,1957年12月)。
17.《萬曆實錄閩海關係史料》,(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96種,1971年)。
18.賈德.戴蒙著(Jared Diamond),王道還譯:《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台北市:時報出版,2000年4月)。
12.十四畫
01.趙汝适:《諸蕃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19種,1961年9月)。
02.翟灝:《臺陽筆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1958年12月)。
03.《臺灣雜詠合刻》,(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1958年10月)。
04.《臺案彙錄辛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05種,1964年11月)。
05.《臺灣先賢詩文集匯刊》二十種,(台北市:龍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
06.聞一多:《聞一多全集》,(台北市:里仁書局,1990年4月)。
13.十五畫
01.劉向:《說苑》,《四部備要.集部》,(台北市:中華書局據明刻版校刊)。
02.劉煦:《舊唐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81年6月)。
03.劉麟生:《中國駢文史》,(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初版印於1936年,1990年臺6版)。
04.劉璈:《巡臺退思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1種,1957年8月)。
05.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1961年3月)。
06.劉保元、袁廣達等編著:《瑤族文學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07.劉家謀:〈觀海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6月。
08.劉克襄編著:《探險家在臺灣》,(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8年。
09.劉克襄編著:《橫越福爾摩沙》,(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9年10月)。
10.劉克襄編著:《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臺灣東海岸的旅行》,(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
11.劉澤民編:《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02年3月)。
12.歐陽修:《新五代史》,(台北市:鼎文書局,1980年11月)。
13.蔣師轍:《臺遊日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6種,1957年12月)。
14.鄭用錫:《北郭園詩鈔》,(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41種,1959年5月)。
15.鄧傳安:《蠡測彙鈔》,(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1958年1月)。
16.鄧傳安:《蠡測彙鈔》,(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12月)。
17.橫田惟孝:《戰國策正解》,(台北市:河洛出版社,1976年3月)。
18.潘大和:《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台北市:南天出版社,1998年4月)。
19.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縣:稻鄉出版社,2001年4 月)。new window
14.十六畫
01.賴子清:《臺海詩珠》,(自刊本,1982年6月)。
02.霍有明:《清代詩歌發展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11月)。
15.十七畫
01.應劭:《風俗通義》,(台北市: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
02.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1962年6月)。
03.薛俊:《日本考略》,(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叢書集成新編第98,1986年1月)。
04.蕭崇業、謝杰編:《使琉球錄三種》,(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87種,1970年,12月)。
05.鍾露昇:《國語語音學》,(台北市:語文出版社,1975年9月9版)。
16.十八畫
01.魏徵:《隋書》,(台北市:鼎文書局,1980年1月)。
02.藍鼎元:《平臺紀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1951年4月)。
03.藍立蓂:《關漢卿戲曲詞典》,(重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04.簡宗梧:《賦與駢文》,(台北市:臺灣書店,1998年10月)。
05.薩依德(Edward Said),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台北縣新店市:立續出版社,2002年1-2月二版)。
17.十九畫
01.羅香林:《百越源流與文化》,(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87年2月)。
18.二十一畫
01.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市:明倫出版社,1970年9月)。
02.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市:宏業書局,1972年10月)。
03.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續修四庫全書》〈史部 地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04.Mike Crang原著,譯者: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3 月)。
(二)論文集
01.凌純聲:〈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族〉,(台北市:《臺灣文化論集》(一),1954年)。
02.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下),(台北市:印刻出版社,2003年4 月)。
03.梁嘉彬:〈隋書琉球國逐句考證初稿〉,《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第一輯》,(台北市:幼獅文化 出版,1976年,11月)。
04.康健、王冶新等編著:《彝族詩文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05.張奕善:〈明帝國與南海政略〉「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第一輯」,(台北市:幼獅文化出版社,1976年,11月)。
06.陳子艾:〈粵風續九與粵風研究三題〉,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族學經典》〈史詩歌謠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3月)。
07.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4月)。new window
08.劉志堅:〈天問與壯族創世神話〉,《嶺南文化與百越民風—廣西民間文學論文 選》,(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09.劉益昌:〈古老的竹南人—話說山佳遺址〉,《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 戀戀中港活 動成果專輯》,(苗栗市:苗栗縣文化中心出版,1997年8月)。
10.衛惠林:〈臺灣土著族的源流與分類〉,《臺灣文化論集一》,(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社,1954年)。
二、期刊論文
01.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文獻專刊》第二卷一、二期另冊,(臺灣省文獻會,1951年5月)。
02.梁嘉彬:〈宋代「毗舍耶國」確在臺灣非在菲律賓考〉,《臺灣文獻》第二卷第三、四期,(臺灣省文獻會,1951年11月)。
03.宋文薰、劉枝萬:〈貓霧拺社番曲〉《文獻專刊》第三卷第一期,(臺灣省文獻會,1952年5月)。
04.廖漢臣:〈岸裡大社調查報告書〉,《臺灣文獻》第八卷第二期,(臺灣省文獻會,1957年6月)。new window
05.莊金德:〈巡臺御史的設立與廢止〉,《臺灣文獻》第十六卷第一期,(臺灣省文獻會,1965年3月)。
06.顏文雄:〈臺灣山胞民謠與平地歌謠之比較〉,《臺灣文獻》第十七卷第四期,(臺灣省文獻會,1966年12月)。
07.盛清沂:〈宋元兩代本省開闢資料之探討〉,《臺灣文獻》第二十二卷第四期,(臺灣省文獻會1971年12月)。new window
08.李獻章輯校:〈清代福姥話歌謠〉,(《臺灣文藝》革新號第二十五、二十六期合刊, 1982年12月)。
09.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編藏:〈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臺灣文獻》第三十四卷第三期,(臺灣省文獻會,1983年3月)。
10.連照美:〈臺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之研究〉,(《文史哲學報》第三十五期,1987年12月)。new window
11.王幼華:〈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臺灣文學史撰述商榷〉,(1994年5月22、23日《中時晚報》副刊)。
12.翁聖峰:〈劉家謀的觀海集〉,《臺灣文獻》第四十五卷四期,(臺灣省文獻會,1996年12月)。new window
13.賴福順:〈流中航線研究〉,《臺灣文獻》第五十四卷第一期,(臺灣省文獻會,2003年3月)。new window
14.王幼華:〈劉禹錫竹枝詞辨析〉,《育達人文社會學報》創刊號,(苗栗縣:2004年7月)。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01.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new window
02.周滿枝:《清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03.蔡光慧:〈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04.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05.謝志賜:《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06.林煜真:《沈光文及其文學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07.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08.林淑慧:《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09.劉麗卿:《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0.黃淑華:《劉家謀宦臺詩歌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1.蔡寶琴:《海音詩俗語典故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四、網路資料
01.www.qzwb.com/gb/content/2000-09/23/content_28644.htm - 11k,2002年10月。
02.沖繩言語研究所:ryukyu-lang@lib.u- ryukyu.ac.ip,2003年6月。
03.行政院原住民生活資訊網:原住民族大事記:http://www.apc.gov.tw/indigene/mater/mater06.aspx。2005年4月29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