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皇權、法律與社會控制──以清代秘密社會為中心
作者:齊汝萱
作者(外文):Chi, Ruu-Shiu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莊吉發
葉高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皇權法制史社會控制秘密宗教秘密會黨團練imperial powerhistory of lawsocial controlsecret religious sectssecret associationt’uan lien system (local corp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本研究以秘密社會(秘密宗教、秘密會黨)為例,觀察清朝政府透過敕令、上諭、奏摺御批等代表皇權的展現,以及律、例等法律條文之間的交錯運用,呈現出清代政策與社會控制手段的變化。清初官方政策與法律條文乃至於案件審判上,再再呈現出對秘密社會零容忍的態度;至清中期政權逐漸穩固,除了邊疆地區外,對於秘密社會的態度轉趨寬容;及至清中後期,朝廷中開始相繼出現「不問教不教,只問匪不匪」和「不問會不會,只問匪不匪」的聲音,甚至正式頒布上諭,只究其為匪,不問其為會,這是清代官方對秘密社會態度上重要的轉變。但此一態度出現的前期,是因政權逐漸穩固,而後期則因社會變動劇烈,因而採行的權宜之變;至清末期過渡至民國初年時,清代官方所制定的法規範與其政權弱化,並處於幾近瓦解的狀態。國家劇烈變動下,既有的法規範無力控制地方社會秩序,而地方社會處於法規範幾近真空狀態下,卻保有一定的秩序,除了原先地方社會的宗族規範力量外,取代國家法規範的竟為原先受法規範認定危害社會秩序而將其壓制的秘密社會,成了另類穩定社會秩序的特殊現象。同時,秘密社會的一些行為仍多有對社會造成嚴重侵蝕,因此,在民國建立後,秘密社會不因參與革命運動有功,而有所轉型躍升,得到政權接納,反而再次成為政權取締查禁的對象,重回下層社會。
This study takes secret society, including secret religious sects and secret association, as examples to observe how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show their imperial power through decrees, edicts, and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as well as the intertwined us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displaying the changes in policy and social control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official policies, legal provisions, and even case trials showed zero tolerance towards the secret society. In the mid-Qing Dynasty, the regime was gradually stabilized. Except for border areas, attitudes towards secret society gradually became more lenient. 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voices of “religious or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bandit or not” and “association or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bandit or not” started to appear in the imperial court. Official edicts were even announced just to find out whether one was a bandit, not caring about whether they were part of social association. This is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e attitude of the Qing Dynasty towards the secret society. However,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attitude was due to the gradual stabiliz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while in the later period, violent social changes resulted in adjustments in strategy.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transition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mula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ts regime weakened and were in a state of near collapse. Under the drastic changes of the country, the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were unable to keep local social order under control. However, even though the local society was in a near-vacuum state under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 certain order was maintained. In addition to the original clan power of the local society, it was the secret society which was originally suppressed by the law and was determined to endanger social order that replaced the national law, turning into a special phenomenon of stable social order. At the same time, some acts in secret societies were still detrimental to the society. Therefor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ven though the secret society participated in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they did not undergo transformation and leap forward, nor did they gain acceptance by the regime. Instead, the secret society was once again banned by the regime, falling back into the lower class of society.
徵引書目
一、檔案資料
山東大學歷史系編,《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8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教務教案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
中國第一歴史檔案館藏,《硃批奏摺》,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義和團檔案史料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民變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山東義和團案卷》,濟南:齊魯書社,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清中期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v1-5,揚州: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
中國二十世紀通鑑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二十世紀通鑑》,北京:線裝書局,2002。
中國史學會編,《義和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中國史學會編,《山東近代史資料》,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68。
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編,《義和團運動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64。
左舜生,《中國近百年史資料》,臺北:中華書局,1958。
朱金甫編,《清末教案》,北京:中華書局,1998。
近代史資料編輯室編,《義和團史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編,《辛亥革命史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6。
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義和團運動資料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議報報館編,《清議報》,臺北:文成出版社影印,1967。
清‧陳少白口述,許師慎筆錄,《興中會革命史要》,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上諭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月摺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外紀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廷寄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林案供詞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山東口供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東案口供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東案檔》,嘉慶朱絲欄寫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奏摺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宮中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寄信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剿捕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剿辦教匪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勦辦南山教匪清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議覆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文獻叢編》,上下冊,臺北:國風出版社,1964。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史料旬刊》,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v.1~v.9,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v.1~v.32,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1977~198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v.1~v.7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1982~198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道光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咸豐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同治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光緒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遺補》,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影印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袁世凱奏摺專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1。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初纂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起居注冊》,雍正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起居注冊》,乾隆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起居注冊》,嘉慶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起居注冊》,道光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起居注冊》,咸豐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起居注冊》,同治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國史館編,《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編,《義和團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張偉仁編,《明清檔案》,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
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天地會》v.1~v.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
章開沅編,《辛亥革命運動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廉立之、王守中編,《山東教案史料》,濟南:齊魯書社,1980。
黎仁凱編,《直隸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河北:河北敎育出版社,2001。
蕭一山,《近代秘密社會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瞿宣穎,《中國社會史料叢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黎青主編,《清代秘密結社檔案輯印》v.1~v.10,北京:言實出版社,1999。
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史料專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
劉子揚、張莉編,《清廷查辦秘密社會案》,v.1~v.40,北京:線裝書局,2006。

二、官書典籍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左宗棠未刊奏摺》,長沙:岳麓書社,1987。
江日昇編,《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明‧李東陽等纂,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清.鄂爾泰等奉敕修,《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鄂爾泰等奉敕修,《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馬齊等奉敕修,《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鄂爾泰等奉敕修,《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慶桂等奉敕修,《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曹振鏞等奉敕修,《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文慶等奉敕修,《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賈楨等奉敕修纂,《清實錄.文宗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寶鋆等奉敕修,《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世續等奉敕修,《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伊桑阿奉欶撰,《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5。
清‧尹泰等奉敕撰,《大清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5。
清‧允祹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托津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
清‧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臺灣中文書局,1963。
清‧清高宗,《大清高宗純皇帝聖訓》,收入《大清十朝聖訓》,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清‧清仁宗撰,〈邪教說〉,《御製文初集》,卷十,清嘉慶二十年武英殿刊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清仁宗撰,〈弭邪教說〉,《御製文餘集》,卷下,清道光間武英殿刊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清宣宗撰,〈善教得民心〉,《御製文初集》,卷一,清道光十年武英殿刊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朱壽朋編,張靜廬等校點,《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
清‧周鍾瑄編,《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符璋等纂,《平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熊其英,《青浦縣志》,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光緒五年刊本。
清‧周之楨等篡,牛占城等修,《茌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劉蔭歧等纂,苗恩波修,《陵縣續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王闓運,《湘軍志》,長沙:岳麓書社,1983。
清‧王定安,《湘軍記》,長沙:岳麓書社,1983。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吳跰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臺北:桂冠圖書,1995。
清‧喬寶珊編,《賀公忠孝誥》,邵陽:經裕書局,1923。
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
清‧沈葆楨,《沈文肅公政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臺北:世界書局,2012。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手書日記》,江蘇:鳳凰出版社,2010。
清‧劉坤一,《劉坤一遺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劉崑,《劉中丞奏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仲芳,《庚子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78。
清‧章佳容安輯,《那文毅公初任直隸總督奏議》,劍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線裝刊本,清道光14年。
清‧蔡嵩年、蔡逢年合輯,《律例便覽‧處分則例圖要》,劍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線裝刊本,清同治11年。
清‧鮑書蕓參定,祝慶祺編,《刑案匯覽》,上海:上海圖書集成局仿袖珍版印本,光緒14年版。
清‧彭延慶,《當陽縣避難記》,清嘉慶年間稿本。
清‧俞蛟,《臨清寇略》,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5。
清‧林學瑊,《直東剿匪電存》,收錄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第83輯,卷826,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清‧勞乃宣,〈拳案雜存〉,《拳案三種》,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0。
清‧勞乃宣,〈義和拳教門源流考〉,《義和團文獻彙編》,臺北:鼎文書局,1973。
清‧嚴如熠,〈三省邊防備覽〉,收錄於《川湖陝白蓮教起義資料資料輯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清‧儲仁遜,〈天津義和團揭帖「玉皇示夢慶王奕劻」〉,收錄於《義和團文獻輯注與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清‧黃育楩,〈破邪詳辯〉,收錄於《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淩疇,〈設牌勸繳羅經詳〉,收錄於《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徐棟輯,《牧令書》,收錄於《官箴書集成》,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邱莘教匪紀略》,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欽定平定教匪紀略》,清嘉慶間內府朱絲欄寫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欽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嘉慶年間內府朱絲欄寫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欽定勦平粵匪方略》,同治間朱絲欄寫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清嘉慶間內府朱絲欄寫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欽定平定臺灣紀略》,乾隆朝刻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三、專書著作
孔復禮、謝亮生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年的軍事與社會結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4。
王見川、蔣竹山,《明清以來民間宗教的探索》,臺北:商鼎出版社,1996。
中國近代史教學研討會編,《中國近代史》,臺北:幼獅出版社,1967。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中國近代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毛應章,《太平天國始末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巫仁恕,《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北京:北大出版社,2011。
孟超,《明清秘密教門滋蔓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沈寂、董長卿、甘振虎著,《中國秘密社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
沈雲龍主編,《李申夫(榕)先生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邵雍,《近代會黨與民間信仰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11。
周良宵,《皇帝與皇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林豪,《東瀛紀事》,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7。
茅家琪校補,《郭著《太平天國史事日誌》校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孫良珠,《左宗棠全傳》,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徐忱,《袁世凱全傳》,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侯宜傑,《「神拳」義和團的真面目》,臺北:秀威資訊,2010。
郭廷以編,《近代中國史事日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秦寶琦,《中國地下社會第一卷》,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秦寶琦,《中國地下社會第二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秦寶琦,《幫會與革命:三百年之社會震盪》,臺北:三聯出版社,2013。
秦寶琦,《清末民初秘密社會的蛻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秦寶琦、孟超,《秘密結社與清代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秦寶琦、譚松林,《中國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文海出版社,1980。
連立昌,《福建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徐和雍,《浙江近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陳榮華,《行為改變技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9。
陸寶千,《論晚清兩廣天地會政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5。
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梁景之,《清代民間宗教與鄉土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莊吉發,《清代秘密會黨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8。
莊吉發,《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莊吉發,《咸豐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75。
張其昀編,《國父全書》,臺北:國防研究院,1966。
張豈之編,《晚清民國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
喻松青,《明清白蓮教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黃靜嘉,《讀例存疑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齊汝萱,《清代秘密宗教人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
齊汝萱,《清代秘密會黨人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
鄭麗玉、陳秀蓉、危芷芬、留佳莉,《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6。
蕭一山,《清代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
蕭公權,張皓、張升譯,《中國鄉村:論十九世紀的帝國控制》,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潘榮飲,《論祕密社會的叛亂─一個微觀社會學的視角》,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7,頁31。
蔡少卿,《中國秘密社會概觀》,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
蔡少卿,《中國秘密社會》,臺北:南天出版社,1996。
劉平,《中國秘密宗教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簡又文,《太平天國全史》,香港:猛進書屋,1962。
韓書瑞,《千年末世之亂─1813年八卦教起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戴玄之,《中國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上下兩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戴玄之,《義和團研究》,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濮文起,《民間宗教與結社》,臺北:幼獅出版社,1995。
濮文起編,《中國民間秘密宗教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6,頁232。
日‧三古孝著,李恩民譯,《秘密結社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日‧山田賢著,曲建文譯,《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會史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日‧平山周,《中國秘密社會史》,臺北:古亭書屋,1975。
日‧鈴木清一郎、高賢治編,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出版社,1993,頁52。
美‧周錫瑞,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美‧裴宜理,閻小駿譯,《安源:發掘中國革命之傳統》,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4。
美‧費正清、劉廣京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1800-1911年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瑞典‧韓山文,《洪秀全之異夢及廣西亂事始原》,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69。

四、學位論文
邱麗娟,〈設教興財:清乾嘉道時期民間秘密宗教經費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
曾雨萍,〈清朝民間秘密宗教女宗教師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曾雨萍,〈邦有常刑──以清朝懲治「邪教」的司法案件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7。
黃立儀,〈嘉慶初年川陝楚白蓮教之役(1796~1804):以天時、地利、人和為中心的再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許慈佑,〈塔頂的法律──從清朝中央法司的法律文本論帝制中國的權力運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陳啟鐘,〈清代閩北的客民與社會秩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1。
董至善,〈清朝社會控制之研究─以秘密社會判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齊汝萱,〈清代秘密宗教人物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潘榮飲,〈秘密的社會如何可能?論清付秘密結社的社會連帶:以清朝白蓮教五省之亂暨台灣林爽文事件為例〉,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五、期刊論文
王一樵,〈清朝乾嘉時期庶民社會的邪教恐懼與秩序危機:以檔案中的民間秘密宗教案件為中心〉,《政大史粹》20,臺北,2011,頁95-139。
王爾敏,〈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及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臺北,1981.7,頁33~59。
方裕謹編選,〈咸豐十一年浙江平陽金錢會案〉,《歷史檔案》,第3期,北京,1993.8,頁1-39。
李建民,〈清嘉慶元年川楚白蓮教起事原因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頁375-376。
李世偉,〈戰後臺灣有關民間宗教研究的回顧與評介(1950~2000)〉,《臺灣宗教研究通訊》5,臺北,2003,頁11-71。
江田祥,〈爪牙與叛逆:胥吏與清中期白蓮教起義─以乾嘉之際白蓮教「當陽教團」為中心〉,《歷史教學問題》3,上海,2007,頁43~49。
邱麗娟,〈近二十年海峽兩岸明清民間秘密宗教研究之回顧與展望(1979~1999)〉,《史耘》6,臺北,2000,頁49-92
邱麗娟,〈從口供內容看清代前中期民間秘密宗教的活動(1723~1850)〉,《興大歷史學報》23,臺中,2011,頁41-74。
邱遠猷,〈晚清「就地正法之制」研究〉,收於韓延龍主編《法律史論集》第1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頁162-163。
吳善中,〈湘軍與哥老會〉,《江海學刊》(江蘇,1997),第3期,頁130-136。
邵雍,〈新世紀以來中國近代秘密社會史研究的新進展〉,《史學集刊》,第5期,吉林,2012,頁43-52。
周海清,〈論義和團組織的源流及其發展〉,《破與立》,第6期,濟南,1979,頁34-35。
郭松義,〈清朝的會典和則例〉,《清史研究通訊》,第4期,北京,1985,頁34-36。
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食貨月刊》,復刊1:1,臺北,1971.4,頁1-160。
莊吉發,〈清代哥老會源流考〉,《食貨》,北京,1979.12,第9卷,第9期,頁330-338。
莊吉發,〈從院藏檔案談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盛行的原因〉,《故宮學術季刊》,1:1臺北,1983,頁9-112。
莊吉發,〈清代青蓮教的發展〉,《大陸雜誌》,臺北,1985,第5期,第71卷,頁25-36。
莊吉發,〈清代閩粵地區的人口流動與臺灣的社會衝突〉,收入周宗賢主編,《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淡江歷史系,1995,頁1-31。
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代社會史研究〉,《檔案利用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1997,頁69-87。
莊吉發,〈清代政治與民間信仰〉,《清史論集》,第1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頁169-206。
莊吉發,〈清代義和拳源流考〉,《清史論集》,第8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頁107-130。
莊吉發,〈從薩滿信仰及秘密會黨的盛行分析清代關帝崇拜的普及〉,《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出版,2000,頁205-231。
莊吉發,〈清代秘密社會史的研究與出版〉,《清史論集》,第19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頁185-220。
莊吉發,〈政治與宗教—清代嘉慶年間民間秘密宗教的活動〉,《清史論集》,第21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頁283-348。
張文亮,〈巴夫洛夫與生理學──大腦與神經反射的探究〉,《科學發展》,第367期,臺北,2003,頁34-41。
曾雨萍,〈近十年來兩岸明清民間秘密宗教研究之回顧(1993~2003)〉《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4,頁169-190。
黃嘉謨,〈英人與廈門小刀會事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09-354。
齊汝萱,〈近十五年來(2000~2015)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研究的回顧〉,《史耘》,第18期,臺北,2017,頁135-162。
赫治清,〈清代「邪教」與清朝政府對策〉,《清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清研究室,2004,第2003-2004年號,頁121-159。
劉錚雲,〈湘軍與哥老會──試析哥老會的起源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頁389-400。
鄭永華、歐陽恩良,〈清嘉慶朝治理教門對策述略〉,收入《論邪教─首屆邪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1,頁444-468。
鄭永華,〈清代推行教化與治理民間教門之關係試探〉,《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北京,2007,第2期,頁100-114。
鄭亦芳〈清代團練的組織與功能──湖南、兩江、兩廣地區之比較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5期,臺北:1977,頁293-334。
羅士傑,〈民間教派、宗教家庭與地方社會─以十七至十九世紀中葉浙江慶元姚氏家族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臺北,2015.12,第56期,頁87-132。
羅爾綱,〈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1976,頁16-87。
譚棣華,〈略論清代廣東宗族械鬥〉,《清史研究通訊》,第3期,北京,1985,頁6-11。

六、外文著作
(一)日文
日‧宮原民平,《支那の秘密結社》,日本:東洋研究會,1924。
日‧野口鐵郎,〈中國の秘密宗教の術〉,《史境》,東京:歷史人類學會,1984。
日‧野口鐵郎,〈明清時代の「邪教」と結社〉,《史潮》18,東京:歷史學會,1985。
日‧野口鐵郎,《明代白蓮教史の研究》,日本:雄山閣,1986。
日‧淺井紀,〈道光青蓮教案について〉,《东海史学》,第11號,東京,1977。
日‧澤田瑞穗,《校註破邪詳辯》,東京:道教刊行會,1972。

(二)英文
瞿同祖,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Cambridge: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Mass, 1962,pp169-192.
張仲禮,The Chiness Gentry: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Century Chinese Society,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5.
何炳棣,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pp34-41.
Feuerwerker,Albert. Rebellion in Nineteeth-Century China,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5.
Horton, Paul B., and Chester L. Hunt, Sociology 2d ed.,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 1968, p. 257.
Kuhn,Philip A.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ir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Kuhn,Philip A.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n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Naqui,Susan. 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Naqui,Susan. Shantung Rebellion: The Wang Lun Uprising of 1774,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
Naqui,Susan. & Yü,Chün-Fang.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vermyer,Daniel. Folk Buddhist Religion: D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Overmyer,Daniel. Women in Chinese Religions: Submission, Struggle, Transcendence, Oakville: Mosaic Press,1992.
Smith, Arthur H. China in Convulsion, Vol. 1,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01,p219.

七、電子資料庫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線上國語辭典網站。https://www.moedict.tw/%E5%9C%B0%E4%BF%9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