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五言律詩聲律的形成
作者:楊文惠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施逢雨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律詩聲律格律律化永明體五言律詩四聲八病沈約元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摘 要
唐代「律詩」調節「聲調」的觀念與方法有其發展的歷史過程,本文研究南齊至初唐的「聲律理論」,並對這個時期的五言詩進行聲調的量化分析,藉以說明律詩「聲律」發展的過程。
南齊時先有周顒發現漢語具四聲調之別,進而沈約、謝朓、王融等人在齊永明時大力提倡用「四聲」來協調文、筆聲韻。這一波「永明聲律運動」引發新型態的調聲詩歌「永明體」產生。當時聲律理論的核心問題是「四聲」與「八病」,「調聲」是調節句內或句間的「四聲」對比,調聲法則則以條列式的「聲病論」(歷來慣稱「八病」)為主要的表現形式。梁、陳、隋三代發展出更務實的調聲方法,梁人劉滔提到詩人在創作上有「平聲」與「非平聲」二聲分化的觀念,以及調節五言詩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這幫助我們理解後代「律詩」如何在傳統的「聲病論」影響之外,還走上「調平、仄」二聲的「律化」之路。「律化」的三項指標是「單句律化」、「聯內兩句成對」與「聯與聯間成黏」。從梁代到隋代,五言詩「單句律化」與「聯內成對」的趨勢日益加強,「律化」漸漸成為調聲的主流。透過隋詩的聲調分析還發現當時「調聲」不限詩歌內容與體式,這表示詩歌「古」、「近」體之別的觀念很可能是晚至初唐後期「律詩」形式更形完備之後。統計顯示「初唐前期」雖然律詩基本的聲律形式(句式、聯對)已然確立,但是聯與聯如何連綴成章則還沒有定式。本文發現這乃是因為初唐前期詩人創作十分偏好「平起式」「律聯」的緣故。「初唐後期」則是「律詩」的成熟期。聲律理論家元兢的「換頭術」說明詩歌「律化」的最後階段—「黏式」的確立。「換頭術」規範詩歌以「平起律聯」與「仄起律聯」遞換使用,調聲律法進而朝「整首詩」的聲調配置發展,使得「律詩」聲律形式更為嚴整。至於創作上,李嶠很可能是初唐後期最早對「換頭律詩」的創作與推廣有所貢獻的詩人。而「律詩」的形式則很可能是在一群宮廷文人的影響下確立。
引用書目
說明:

(一) 本書目中文著作依書名或作者姓名之漢語拼音順序排列;西文著作依作者姓氏之字母順序排入;日文著作則依作者姓氏之漢語發音順序排入。
(二) 中文著作中,清代(含)以前著作因一向多以書名為人所熟知,均以書名為排列依據。民國以來著作,則主要以作者姓名為排列依據。


蔡瑜。《唐詩學探索》。台北:里人,1998。
《滄浪詩話》。宋 嚴羽撰。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集》。台北:紅葉,1996。
《冊府元龜》。王欽若、楊億等。台灣:商務印書局,1983。
陳國燦,《全唐文職官叢考》。武漢:武漢大學,1997。
陳尚君。《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科,1997。
陳鐵民。〈論律詩定型於初唐諸學士〉。收入《文學遺產》,2000。
陳新雄。《六十年之聲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
陳貽(火欣) 主編。《增訂註釋全唐詩》。上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陳寅恪。〈從史實論切韻〉。收入《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97。new window
陳寅恪。〈東晉南朝之吳語〉。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6。new window
陳寅恪。〈四聲三問〉。收入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陳寅恪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崔瑞德(英)。《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科,1990。
《登科記考》清徐松著,趙守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
《登科記考補正》。徐松撰,夢二冬補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丁邦新。Chinese Phonology of Wei-Chin Period: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 Taipei: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special publications, 1975.
丁聲樹。《古今字音對照手冊》。香港:太平書局,1966。
杜曉勤。《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變》。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1977。
房日晰。《唐詩比較論》。西安:三秦,1998。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中華書局,1980。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1994。
馮承基。〈論永明聲律——四聲〉。收入《大陸雜誌語文叢書》。台北:大陸雜誌社,1975。
(日)高木正一著,鄭清茂譯。〈六朝律詩之形成(下)〉。《大陸雜誌語文叢書》(台北:大陸雜誌社,1975)。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大學,1990。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郭紹虞。《照隅堂古典文學論集》。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1999。
《鞏溪詩話》。宋黃徹。北京:人民,1986。
《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7。
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new window
《後漢書》。宋范曄。北京:中華,1965。
《舊唐書》。劉昫等。北京:中華書局,1965。
李珍華,《漢字古今音表》。北京:商務出版社,1991。
《歷代詩話》。何文煥編。台北:藝文,1983。
《歷代詩話續編》。丁福保輯。台北:中華,1983。
林哲庸,《永明聲律說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8。
劉大白。《舊詩新話》。台北:莊嚴出版社,1977。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華正書局,1994。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
羅根澤。〈《文筆式》甄徵〉。《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1935。
羅聯添。《隋唐五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古籍,1986。
《南齊書》。梁 蕭子顯撰。北京:中華書局,1972。
《南史》。唐 李延壽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
聶永華。《初唐宮廷詩風流變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Owen, Stephen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New Haven: Yale Univ.Press,1981.
Pulleyblank, Edwin G. Lexicon of reconstructed pronunciation in early Middle Chinese, late Middle Chinese, and early Mandarin,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91.
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啟功。《詩文聲律論稿》。香港:中華書局,1987。
《切韻》。李舟撰。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71。
《日本國見在書目錄》。(日)藤原佐世撰。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
《尚書古文疏證》。(清)嚴若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邵榮芬。〈《晉書音義》反切的與音系統〉。《語言研究》,創刊號。
邵榮芬。《切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尚書古文疏正》。清閻若璩。上海:古籍,1987。
《升庵詩話》。明 楊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施逢雨。《李白詩的藝術成就》。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詩品注》。鍾嶸著,陳延傑注。台北:開明,1978。
《詩式》。釋皎然著。台北:新文豐,1984。
《詩藪》。明 胡應麟。台北:廣文,1973。
《詩體明辨》。明 沈騏。台北:廣文,1982。
《詩韻新編》。上海:古籍,1989。
《隋書》。唐 魏徵等著。北京:中華書局,1964。
《宋書》。梁 沈約著。北京:中華書局,1965。
台靜農。《百種詩話類編》。台北:藝文出版社,1974。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隋、唐、五代時國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唐才子傳校正》。辛文房。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1962)。
《唐會要》,王漙等。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
《唐詩別裁集》。沈德潛。湖南:岳麓書社,1998。
《唐詩紀事》,計有功。台北:鼎文,1971。
《唐語林》,王讜著,錢熙祚校。北京:中華,1987。
《唐摭言》,王保定著,蔣光煦校。台北:世界,1961。
萬國鼎編。《中國歷史記年表》。香港:商務印書館,1958。
王國維。《觀堂集林》。收入《國民叢書》第四編,第九十二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新知識,1958。
王力。《詩詞格律》。北京:中華,1977。
王利器校注,(日)弘法大師著。《文鏡秘府論校注.前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王啟興、唐典偉。〈貞觀詩壇的再評價〉。收入《江漢論壇》,1988。
王顯。〈切韻的命名和切韻的性質〉。《中國語文》no.4,19961。
王運熙 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1981。
《文鏡秘府論校注》。(日)弘法大師(空海)撰,王利器校注。北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文心雕龍注釋》。劉勰著,周振甫注。台北:里人,1984。
《文選》。蕭統編,李善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
聞一多著,朱自清等編。《聞一多全集》。台北:里仁出版社,2000。
《西京雜記》。劉歆撰。板橋:藝文印書館,1970。
向麗頻,《南北朝至初唐五言律詩格律形成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新唐書》。歐陽修、宋祁等。北京:中華書局,1965。
《續歷代詩話》。丁仲祜編。台北:藝文,1983。
楊祖聿校注,鍾嶸著。《詩品校注》。台北:文史哲,1981。
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台北:源流,1983。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1982。
余嘉錫,《古書通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3。
余迺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玉海》。明 王應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綱要》。台北:曉園出版社,1991。
張葆全。《中國古代詩話詞話辭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7。
張懷瑾注譯。《文賦譯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張世祿。《廣韻研究》。台北:商務出版社,1973。
章太炎。《國故論衡》。江蘇:廣陵古籍,1995。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
張懷瑾譯注。《文賦譯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張錫厚。〈關於《王績集》的流傳與五卷本的發現〉。《中國古典文學叢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周法高。《漢字古今音彙》。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
周法高。《中國語言文學論集》。台北:聯經,1975。
周祖謨。〈切韻的性質和它的音系基礎〉。收入《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66。
朱曉海。〈「綺錯」、「綺靡」解〉。《清華學報》,1995,25:1。
祝尚書箋注。《盧照鄰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