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轍學術思想研究
作者:吳叔樺
作者(外文):shu-hua,wu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康義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蘇轍哲學思想經學思想史學思想經世思想文藝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1
摘 要
蘇轍之學術思想,包括哲學、經學、史學、經世、文藝等五大方面,看似複雜,實則以哲學思想為體,以經世思想為用。亦即以三教合一的「道」,作為精神上的最高指導原則;以儒家的經世致用,作為終極目標,所以其學術思想具濃厚的實用色彩與政治目的。
一、哲學思想:本體論是人性論之基礎,人性論為修養論之根基,而哲學思想又是其他思想的核心與指導原則。
(一)本體論
宇宙的本體為「道」。儒家、道家、佛教對道的詮釋表面上雖有不同,實則殊途同歸。道是宇宙萬物創生的本源,無形無象,非有非無,卻也是萬物存在、運動、變化的依據,亦即是宇宙萬物之本體,在創生萬物之後,內化於萬物之中。道是「自然全體的總名」,以陰、陽的對立轉化為其表現形式,涉及萬物復歸與反轉的過程。道也是一種超越善惡、清靜無為,卻足以為天下正的最高精神境界。蘇轍又提出道之體用說,將形而上、抽象的「道」,轉化為形而下,具體可行的「德」,德成為道在人和萬物中的具體顯現。
(二)人性論
性,是道在人身上的顯現,可稱為一或樸,它是純而未雜、素樸而大全的本體,與道一樣非善非惡,具有超然普遍的特性。就性的本體而言,是超越善惡的形而上概念,但落實到形而下的層次,也就是性之用,卻是仁善的境界。人類情感的種種活動是具體的人情,而性是對此全部人情的總摡括。蘇轍又提出「性真物妄」的思想,指出現象的世界乃是變遷無常,虛妄不實的,唯一真實的是性。
(三)修養論
蘇轍以成聖為目的之修養論,主要的工夫是「復性」。復性的第一步是去妄。去妄的方法是損,是無執。「忘身」強調的是忘卻攸關個人身心的一切狀況。「無心」是在「去妄」、「忘身」之後,更高的修養境界。若大家都能效法赤子,保持純然清淨之天性,達到「無心」之境,一切任其自然,就可息爭止亂。他又藉由聖人與眾人的諸多比較,強調由法聖而成聖。並藉孔子之言揭示一個成聖的修養進程。他所提出之「復性」工夫,實際上包含儒、釋、道三家的修養工夫。
二、經學思想:蘇轍治經學之態度,是以人情解經。治經學之方法,為回歸原典,不重傳、注,貴深思自得。
(一)《詩經》學
蘇轍《詩經》學之思想,可由對〈詩序〉的看法、注釋的方式、解詩的體式三大方向作開展。蘇轍《詩集傳》的貢獻在於前承歐陽脩《詩本義》的議論毛、鄭之謬,下啟鄭樵《詩辨妄》、王質《詩總聞》與朱熹《詩集傳》的經典詮釋,對破除漢學典範,建立宋學系統,具關鍵之功。但仍須指出其受限於儒家教化,未能正視《詩》的文學性,導致說解〈國風〉部分詩作,趨於僵化附會之不足。
(二)《春秋》學
蘇轍治《春秋》的基本方法是以史解經。其《春秋集解》以《左傳》之記事為主,《左傳》有不足之處,則參《公羊傳》、《穀梁傳》等諸說以補足,「覽諸家之說而裁之以義」。其注解十分簡略,純為釋經而作,並企圖以之作為北宋帝王施政之綱本,其政治目的顯而易見。其釋經特色簡明通達,以儒家思想為本,重禮義、尊王非戰,實為專制政權良好之政治綱本。但若以經學的眼光來看,其注釋過簡,乃其不足之處。以文學的眼光來看,偏於議論,重在說理,欠缺《左傳》敘事之美,卻無其神巫成份。整體而言,瑕不掩瑜。
三、史學思想:蘇轍善於文章,亦長於史學,現存蘇轍文獻中,可見豐富的史論文,更有史學專著《古史》,可見其於史學著力之深。
(一)歷史哲學
蘇轍認為人類歷史演變的規律,是由古至今不斷的循環進化,而循環的特徵是一治一亂,周而復始。研究歷史的價值在了解過去,策勵未來,而非復古。推動歷史演變的力量,他認為是德與勢。聖人是德的化身,知據勢以統御萬民,亦是天下治亂的關鍵。勢則包含人情的趨向與環境的變遷,古之聖人,能觀勢立法以御天下。歷史原是主、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人之德為主體,勢為客體,人類的歷史也就在此德與勢交互作用的力量下,不斷的向前邁進。
(二)史學方法
蘇轍作《古史》主要是對司馬遷《史記》中的部分史料不滿,意欲正之,故其史料來源主要是《史記》與先秦典籍,治史目的在明聖人之遺意,遂特重經書,甚至經書之傳注。在史料的取捨上,他會故意刪去不利聖人或聖王的史料,呈現美善的一面。可見在史料的選取上,並非博採,實乃精擇。他認為《史記》之體例具獨創性,為千古不易之良法。《古史》雖承襲《史記》的〈本紀〉、〈世家〉、〈列傳〉之體例,卻不作〈表〉、〈書〉。在史文撰述上,文詞簡鍊、史中加注。給予後世研究者莫大的方便,亦具保存史料之功。
(三)歷史評論
蘇轍思想融合三教,其價值判斷的標準兼具道家自然無為之美與儒家仁義道德之善。對史書的評論集中在《史記》,就歷史觀而言,司馬遷生處西漢,正是五行說盛行的時代,必然受到影響。而《古史》不採五行說,可見其不贊同這種歷史觀。指出《史記》的體例有獨創之處,但內容有闕誤,他或由古代文獻之記載,或由義理之推論,以考誤糾謬《史記》。在《欒城應詔集‧進論》中對歷代之特色或得失,作一總結與評價,流露濃厚的資鑒思想。在史論文與《古史》贊語中,評論眾多歷史人物,所論範圍上及帝王,下及人臣、諸子。
四、經世思想:蘇轍一生,泰半時間在朝為官,長達四十餘年之仕宦生涯,歷經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其經世思想必有可取之處。
(一)政治
道體儒用,是蘇轍政治思想的最高指導原則,亦即政治哲學。他認為儒、道的思想各有優、缺點,可以互補。他又提出治國以術的方法,要先明天下之情,再以術御天下。「術」則指方法、技巧或策略,和法家之術形式上相似,但實質的精神內涵不同。子由所謂的術,是以儒家存心仁厚為本質,欲使天下安居為目的,即所謂言術而不離中道。指出君王治國須先立「為治之地」,再施以「為治之具」,才能使國家大治。
(二)軍事
蘇轍認為兵民須分。兵民若分,農民可竭力開墾土地,勤勞田事,以養天下之兵;兵卒可習於戰事,保衛人民的身家性命。他認為北宋可以模仿唐制,使內郡之兵與戍邊之兵數量相等,而一在內,一在外,交相為用。而國家之領導者應放遠眼光,審知天下之情勢,見勢而為。他又詳細分析天下情勢,針對夷狄特性提出妥善的軍事策略,包括養兵威而自重,以激勵軍心;兵屯重地,使戎狄互相箝制,並自損以驕敵,再攻其不備;對西南蠻夷則懷柔以招安等,可謂切中肯綮,契合時宜之見。
(三)財經
蘇轍財經思想的基本概念是君王修身節用,藏富於民,此乃儒家理財的重要主張;豐財的策略是去三冗,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以降低國庫的負擔;平糴法可以調節穀價,兼濟災民;官貸民急,則可以紓民之困,免受高利貸剝削。土地政策包括限制私田、廣收公田、以兵屯田等,以救時弊。賦稅方面,認為應行唐代的租庸調法,以「人丁」為本,即使是無田之游民,亦須庸調,即須服役、納布帛,這樣游民無法逃稅,稅賦較為公平,也可以減輕農民的負擔。他又主張罷榷蜀茶,讓百姓自由貿易,再收稅錢。
五、文藝思想:蘇轍長於策論,為文汪洋淡泊,亦有不少題畫詩,其文藝思想頗具特色,亦值得重視。
(一)文學理論
蘇轍之文學思想,包括文貴養氣、不為空言、文合節度、各逞其才四大方向,是立體而具有進程的文學觀。他是第一個提出為文養氣的人,所論氣包括:浩然之氣、志氣、才氣、文氣、詞氣等。養氣的方法有涵養道德、增廣閱歷、以佛道修心。不為空言欲文章能反映社會現實、文以貫道、啟發天下未悟之人。文合節度指文章在形式上須合於規矩,應主觀地篩選材料,提煉語言;謀篇佈局,須十分斟酌;鍛字、鍊句、修辭、節奏也都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必要功夫。各逞其才指創作者應因個人之才性,馳騁所能,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
(二)藝術理論
就創作論來看,子由提出了妙心經營與以形寫神,相當於謝赫六法中的經營位置、氣韻生動二法;鑑賞論則標舉畫格奇正,認為風格可以多樣化。
整體而言,蘇轍之學術思想淵源於父親蘇洵,卻作了更詳細的闡發。與兄蘇軾亦師亦友,二人之觀點於大處相同,小處有異。如在哲學思想上,均是三教合一,認為性無善惡,但子由的修養論較近於佛、道。在經世思想上,同為以儒治世,強調藏富於民,注重禮樂政刑與人情之所向,但東坡較重養士,即人才之獲取;子由較重觀勢而為,即分析情勢,以定政策,並強調緩柔之改革方針。在文學思想上,均重實用,言必重當世之過,強調文以貫道,而東坡好天然去雕飾之文;子由則強調養氣之功。在藝術思想上,東坡重意;子由認為應形、意兼具。二人所持之觀點可謂大同小異,同為蜀學之創立與發展者,在北宋與王安石新學、二程洛學分庭抗禮。可惜在理學取得政治主導地位後,日趨衰微而不受重視,一般人只知其為文學家,卻忽略其更為思想家。
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在於架構蘇轍之學術思想體系,其中有許多地方是前人所未曾涉及,如哲學思想體系、《春秋集解》的研究、歷史評價的標準等;另一方面也指出前人研究值得商榷之處,包括《詩集傳》的評價、歷史哲學、軍事思想、土地政策等。而著作之考述,除概述其特色外,亦比較二蘇觀點不同之處,由此可見蘇轍對其兄並非亦步亦趨,有時看法勝於其兄,朱熹亦曾如是說,後人對蘇轍的誤解與忽視並不公平。期盼筆者的研究能給予子由較公允的評價,也為後續研究者拋磚引玉。
參考書目
一、蘇轍主要著作(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古史》,蘇轍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老子解》,蘇轍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春秋集解》,蘇轍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詩集傳》,蘇轍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龍川略志、龍川別志》,蘇轍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欒城集》,蘇轍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欒城後集》,蘇轍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欒城三集》,蘇轍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欒城應詔集》,蘇轍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67年。


二、古籍(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二程全書》,程顥、程頤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三蘇全書》,曾棗莊、舒大剛編,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文心雕龍》,劉勰著,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58年。
《毛詩正義》,孔穎達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毛詩指說》,成伯璵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元豐類藁》,曾鞏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1年。
《王臨川集》,王安石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文忠集》,周必大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六經奧論》,鄭樵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文獻通考》,馬端臨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文史通義》,章學誠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五朝小說大觀》,桓驎等著,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史記》,司馬遷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史通》,劉知幾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古文關鍵》,呂祖謙著,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
《四書集注》,朱熹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1年。
《四庫全書總目》,永瑢、紀昀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永瑢、紀昀等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 1983年。
《四庫提要補正》,胡玉縉著,台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
《老子道德經》,王弼著,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
《朱子大全》,朱熹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朱子語類》,黎靖德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史》,脫脫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宋人軼事彙編》,丁傳靖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宋稗類鈔》,潘永因著,見《筆記小說大觀》三十六編,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
《困學記聞》,王應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1995年。
《周易》,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典論》,曹丕著,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
《林泉高致》,郭熙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河南程氏遺書》,朱熹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周易本義》,朱熹著,台北:華正書局,1975年。
《河南邵氏聞見後錄》,邵博著,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
《直齋書錄解題》,陳振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尚書全解》,林之奇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何休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0年《春秋穀梁傳范氏集解》,范甯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0年。《後漢書》,范曄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春秋左氏傳杜氏集解》,杜預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柳河東全集》,柳宗元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0年。
《春秋集傳辯疑》,陸淳纂,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
《春秋尊王發微》,孫復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著,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1967年。
《春秋經解》,孫覺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春秋傳》,劉敞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春秋經筌》,趙鵬飛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悟真篇》,張伯端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春秋毛氏傳》,毛奇齡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
《容齋四筆》,洪邁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荊川先生文集》,唐順之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67年。
《唐宋八大家文鈔》,茅坤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淮南子》,劉安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淮海集》,秦觀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0年。
《習學記言》,葉適著,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惜抱軒文集》,姚鼐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黃氏日抄》黃震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黃宗羲全集.宋元學案》,黃宗羲著,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册。
《新五代史》,歐陽脩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1年。
《詩集傳》,朱熹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嵩山景迂生集》,晁說之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經義考》,朱彝尊編,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0年。
《經學歷史》,皮錫瑞著,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經典釋文》,陸德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北京圖書館宋刻宋元遞修本,1984年。
《漢書》,班固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嘉祐集》,蘇洵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滹南遺老集》,王若虛著,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新編,1985年。
《論語何氏等集解》,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論語或問》,朱熹著,台北:中文出版社,近世漢籍叢刊,1977年。
《墨莊漫錄》,張邦基著,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
《歐陽文忠全集》,歐陽脩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舊唐書》,劉煦等著,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6年。
《隱居通議》,劉壎著,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
《韓昌黎全集》,韓愈,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瀛奎律髓》,方回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藝概》,劉熙載著,台北:廣文書局,1964年。
《蘇軾文集》,蘇軾著,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蘇軾詩集》,蘇軾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續資治通鑒》,畢沅著,台北:文光出版社,1975年。
《續資治通鑒長編》,李燾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讀書作文譜》,唐彪著,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欒城先生遺言》,蘇籀編,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


三、近代學者著作(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三蘇文藝思想》,曾棗莊選釋,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
《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陳雄勳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三蘇傳》,洪柏昭著,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國思想通俗講話》,錢穆著,香港:求精印務公司,1962年。
《中國歷史精神》,錢穆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中國繪畫史》,俞崑著,台北:華正書局,1975年。
《王安石新法研述》,帥鴻勳著,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
《中國歷代文論選》,郭紹虞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中國史學史》,李宗侗著,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年。
《中國文學講話(七).兩宋文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
《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曾祖蔭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中國政治思想史》,薩孟武著,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中國文學批評史》,郭紹虞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協會編,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呂慧鵑、劉波、盧達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中國山水畫美學研究》,朱玄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中國儒學史》,韓鍾文著,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五代北宋的繪畫》,高木森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文氣論研究》,朱榮智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瞿林東著,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宋遼金卷》,吳懷祺著,安徽:黃山書社,2002年。new window
《中國佛教與宋明理學》,陳運寧著,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劉子健著,趙冬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著,台北:中新書局有限公司,1982年。
《古書版本學》,洪北江主編,台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鄧鴻光、李小明主編,武漢:崇文書局,2003年。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劉復生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北宋黨爭研究》,羅家祥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北宋史.南宋史》,周寶珠、楊倩描、王曾瑜新著,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北宋文學家年譜》,曾棗莊、舒大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史學方法論》,杜維運著,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new window
《史學概論》,龐卓恒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蕭慶傳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西洋哲學史話》,鄔師昆如著,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朱熹與宋代蜀學》,粟品孝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朱熹的史學思想》,湯勤福著,山東:齊魯書社,2000年。
《宋代文學》,呂思勉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3年。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編,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宋金四家文學批評研究》,張師健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年。
《宋代繪畫藝術成就之探析》,蔡秋來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宋史研究集(第十集)》,宋史座談會編,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
《宋史》,方豪著,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
《宋代蜀人著作存佚錄》,許肇鼎著,四川:巴蜀書社,1986年。
《宋代政治史概要》,王瑞明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宋文六大家活動編年》,洪本健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補編》,李國玲編纂,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
《宋文紀事》,曾棗莊、李凱、彭君華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二期)》,張高評主編,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宋代文學史》,孫望、常國武主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宋代蜀學研究》,胡昭曦、劉復生、粟品孝著,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著,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頁238。
《宋代文學通論》,王水照主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宋儒微言》,盧國龍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宋代文化研究》,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北京:綫裝書局,2001年。
《宋代歷史文化研究》,張其凡、陸勇強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元老學研究》,劉固盛著,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
《宋朝典章制度》,張希清等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兩宋史研究彙編》,劉子健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new window
《佛學與中國哲學的雙向構建》,何錫蓉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春秋三傳比義》,傅隸樸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春秋宋學發微》,宋鼎宗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春秋左傳學史稿》,沈玉成、劉寧著,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朱剛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唐宋八大家》,陳耀南著,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
《唐宋八大家》,吳小林著,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唐宋八大家新論》,崔際銀著,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唐宋八大家文化文章學》,周楚漢著,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
《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徐復觀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蔡方鹿著,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超越文學──文學的文化哲學思考》,周憲著,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
《詩經評註讀本》,裴師普賢著,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詩經研究史概要》,夏傳才著,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詩經詮釋》,屈萬里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new window
《經典與解釋的張力》,劉小楓、陳少明主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
《劉申叔先生遺書》,劉師培著,台北:大新書局,1965年。
《談藝錄》,錢鍾書著,台北:書林出版社,1988年。
《醉翁的世界──歐陽修評傳》,洪本健著,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論語釋義》,康師義勇著,高雄:麗文出版社,1993年。
《歐陽脩的治學與從政》,劉子健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禪宗哲學象徵》,吳言生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題畫詩散論》,李師栖著,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蘇東坡新傳》,李一冰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蘇洵》,金國永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蘇洵及其政論》,徐琬章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
《蘇轍評傳》,曾棗莊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蘇軾論》,朱靖華著,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
《蘇轍傳》,蔣立文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蘇轍學術思想述評》,陳正雄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蘇軾史論散文研究》,謝敏玲著,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蘇轍年譜》,孔凡禮著,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讀史入門》,許凌雲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

四、學位論文(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三蘇散文研究》,李李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3年6月。new window
《北宋的古文運動》,何寄澎著,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4年5月。new window
《宋代之詩經學》,黃忠慎著,政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84年6月。new window
《蘇轍文學研究》,高光惠著,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蘇轍詩集傳研究》,陳明義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12月。
《蘇轍古文研究》,王素琴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蘇轍「古史」中的歷史思想》,王治平著,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蘇轍「古史」研究》,桑海風著,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4月。
《蘇門與元祐文化》,蓋琦紓著,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new window
《蘇轍史論散文研究》,吳叔樺著,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教學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蘇轍史論文研究》,郭宗南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蘇轍詩歌之風格與價值》,林秀珍著,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new window
《蘇轍「老子解」研究》,林靜慧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五、期刊論文(按篇名首字筆劃排列)

〈二蘇「五經論」作者考〉,吳叔樺著,《第11屆南區六校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004年4月。new window
〈三蘇新傳〉,陳雄勳著,《中國工商學報》,1991年,第12期。
〈三蘇三篇同名作比較〉,李李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995年,第3期。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裘友聲著,《文史知識》,1986年,第9期。
〈少公峭拔千尋麓──熙寧變法時期的蘇轍詩〉,唐驥著,《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孔老異路與儒道互補〉,白奚著,《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0年,第37卷,第5期。
〈「毛詩注疏」之「詩經」詮釋及其得失〉,張寶三著,《臺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04年6月。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的興起及其特點〉,劉復生著,《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
〈北宋時期史學研究新潮的興起及其對理學的引領〉,陳谷嘉著,《學術探索》,2003年,第9期。
〈宋代蜀學當論〉,胡昭曦、張茂澤著,《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
〈東坡文藝創作理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37號。
〈兩宋編輯出版事業研究〉,章宏傳著,《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35。
〈唐宋古文運動的文統觀〉,何寄澎著,《中外文學》,1985年,第14卷,第1期。new window
〈唐宋之際「三教合一」的思潮〉,王志遠著,《文史知識》,1986年,第10期。
〈唐宋散文作家與古文運動〉,王更生著,《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9年,第22卷,第3期。
〈時代遷易與宋代士大夫的觀念轉變〉,郭學信著,《文史哲》,2000年,第3期。
〈從三蘇墓祠談到蘇轍的儒家思想〉,王煜著,《哲學與文化》,1991年,第8期,18卷。new window
〈新脩蘇子由年表〉,邱德修著,《國立編譯館館刊》,1992年,第21卷,第1期。
〈與宇宙有關的13個難題〉,劉君祖著,《牛頓雜誌》,2005年5月,第257期。
〈劉熙載論唐宋八大家〉,董雅蘭著,《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94年,創刊號。new window
〈論歐蘇文人集團對「文統」建設的貢獻〉,羅立剛著,《中國文學研究》,1999 年,第3期。
〈論蘇轍和他的散文〉,孫虹著,《江南學院學報》,1999年,第14卷,第1期。
〈論蘇學──紀念蘇軾逝世900週年〉,曾棗莊著,《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論蘇轍的佛家思想〉,王煜著,《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2卷,第8期。
〈儒釋道的融合和宋明理學的產生〉,賈順先著,《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4期。
〈儒道美學思想的共通性與差異〉,張文成著,《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儒佛道三教關係與中國佛教的發展〉,洪修平著,《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2年,第39卷,第3期。〈「縱橫」流為文士說〉,熊憲光著,《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蘇轍的文學思想和散文特色〉,王水照著, 《三蘇散論(紀念蘇東坡誕辰九百五十週年)》,四川師範大學學報叢刊,1987年,第13輯。
〈蘇轍的養氣說〉,張靜二著,《中外文學》,1992年,第21卷,第1期。new window
〈蘇軾的氣論與養氣方法〉,楊勝寬著,《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 年,第20卷,第2期。
〈蘇轍之仕宦及其政績〉,吳武雄著,《興大中文學報》,1996年,第9期 。new window
〈蘇轍詩集傳評介〉,趙制陽著,《孔孟學報》,1996年,第71期。new window
〈蘇轍的變法思想及其實踐〉,吳曉萍著,《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5卷,第1期。
〈蘇轍《應詔集》試析〉,吳武雄著,《興大中文學報》,1998年,第11期。new window
〈蘇洵〈六經論〉次第與經學思想探析〉,陳致宏著,《孔孟月刊》,1998年,第37卷,第3期。new window
〈蘇軾與道〉,劉文剛著,《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蘇轍的齊魯情結〉,劉乃昌著,《東岳論叢》,2001年,第22卷,第5期。
〈蘇轍「歷代論」的歷史詮釋與意義建構〉,陳秉貞著,《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3年4月,第13卷,第6期。


六、網路資源

香港天文台:http://ww.hko.gov.hk/gts/event/event-meteor_c.htm
虛擬玉山天文台: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leonids/history.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