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千武譯詩之研究
作者:陳采玉
作者(外文):Chen, Tsaiy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水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內在翻譯台灣日語文學台灣華語文學自譯他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本論文以跨語詩人陳千武為研究對象,範圍為詩人一生的創作歷程,但由於其華語詩作、小說、兒童文學方面,相關的研究立論甚豐,因此本研究之範圍以其譯詩為主,涵括陳千武自譯之華語詩和日語詩,以及譯自他人作品的華語詩和日語詩。論文主要援用瓦爾特‧班雅明和霍米‧巴巴的翻譯觀點,將資料置諸書寫時的文化與社會脈絡下,交叉比對同時期相關的譯詩,考察和分析其文學從接受到生產的問題。主要處理的問題有:
(1)陳千武的譯作與原作之間的關係為何?
(2)原作如何藉著翻譯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邊界,在進入譯作所屬的文化語境前展開一段漫長而複雜的混雜過程?
(3)譯者如何運用翻譯策略,突顯譯作文化中所沒有而原作中有的,或者原作文化中所沒有而譯作中有的,涵蓋語言、文化、社會的差異呈現給讀者?
(4)陳千武翻譯的主體性如何在翻譯的實踐中確立?
(5)當譯者的角色出現變化時如何反映在其翻譯文本上?
研究後發現,陳千武的翻譯體現了完整的翻譯過程,其翻譯包含三個層次:
(1)異種語言之間的隱藏式翻譯,也就是「內在翻譯」。具體地說,陳千武的書寫所經歷的第一個階段是從母語到日語,再從日語到華語的「腦譯」過程。
(2)異種語言之間的外顯式翻譯,也就是從既有的日語文本到華語文本,還有幾乎同時進行的華語文本到日語文本的生產作業。
(3)異種文化之間的渡越式翻譯,雖然這是寄託在文本的有形翻譯之上所作的無形建構,但卻可以說陳千武所有翻譯志業的目的都是為了達致台灣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協商及相互理解所進行的。
台灣從事華日語詩雙軌譯業的詩人屈指可數,筆者尋獲少數譯自相同文本的譯作,分別以華譯日和日譯華加以比較,經過比對,筆者認為陳千武的譯法確實有些獨到之處。簡而言之,他的「翻譯」角色介於作者和譯者之間,泅泳於母語、日語、華語的語言和文化疆界處,主體擺盪在不完全的「自我」與「他者」、「局內」和「局外」的邊緣,讓他的翻譯隨時處於「流動」的狀態。他利用「漢字」這項有效的「差異化」機制,將翻譯操弄隱藏在似是而非的「漢字」書寫和「音」、「訓」的區別標音裡。透過「差異」的混雜、挪用,帶領著無數的文本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疆界,並存於共創的「第三空間」之中,使譯作和原作對照輝映,彼此互補言說,創造文本的「後起之生」。
【華語部分】
丁旭輝。〈笠詩社新即物主義詩學初探〉。鄭烱明編。《笠詩社四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
瓦爾特‧班雅明。〈譯者的任務〉。陳永國譯。《翻譯與后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方耀乾。〈「台灣文學」再正名〉。蔡金安編。《台灣文學正名》。台南:開朗雜誌,2006。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6。new window
田村隆一。〈沒有地圖的旅行—論鮎川信夫詩集〉。桓夫譯。《笠》35期,1970。
———。〈恐怖.不安.幽默〉。陳千武譯。《笠》55期,1973。
———。〈路上之鳩〉。陳千武譯。《田村隆一詩文集》。台北:幼獅文藝社,1974。
古添洪。〈現代詩裡「現代主義」問卷及分析〉。《文學界》24期,1987。
———。〈論桓夫的「泛」政治詩〉。《中外文學》197期,1988。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等著。《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劉自荃譯。 台北:駱駝出版,1998。
生安鋒 。《霍米巴巴》。台北:生智文化,2005。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5。
羊子喬。〈光復前台灣新詩論〉。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廣闊的海》三版。台北:遠景出版,1997。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台北:書林,2008。
李郁蕙。《日本語文學與台灣——去邊緣化的軌跡》。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李敏勇。〈洛夫的研問題〉。《笠》110期,1982(8月)。
李魁賢。〈論桓夫的詩〉。《文學界》5期,1983。
余光中。〈第十七個誕辰〉。張漢良、蕭蕭編選。《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台北:故鄉出版社,1979。new window
———。〈翻譯和創作〉。劉靖之主編。《翻譯論集修訂版》。台北:書林,1993。
余美玲。〈海東三家詩的屈騷傳統〉。《日治時期台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台北:文津出版,2008。new window
阮美慧。〈「銀鈴會」的詩史位置之重估〉。鄭炯明編。《跨越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2002。
———。〈編序〉。《錦連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宋承錫。〈抵抗和協助之間的寫作—以殖民時期台灣日文作家為中心〉。邱貴芬、柳書琴主編《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村野四郎著。陳千武譯。《現代詩的探求》。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
杜國清。〈日本現代詩鑑賞(四)〉。《笠》47期,1972。
———。〈《笠》詩社與新即物主義〉。《笠》241期,2004。
林修二著。〈藍色的黃昏〉。呂興昌編。《南瀛文學家:林修二集》。台南:南縣文化局,2000。
林淇瀁。〈三種語言交響的詩篇〉。須文蔚主編。《文學@台灣》。台北:相映文化,2008。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產〉。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6。
———。〈翻譯驅動力下的臺灣文學生產〉。陳建忠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
邱若山。〈錦連全集翻譯卷解說〉。錦連作。《錦連全集10》。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彼得‧紐馬克著。《翻譯教程:翻譯的原則與方法》。賴慈芸編譯。台北:台灣培生教育,2005。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合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孫大川。《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台北:印刻出版,2003。
埃德溫‧根茨勒。〈翻譯、後結構主義與權力〉。陳永國譯。《翻譯與后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高橋喜久晴。〈詩人的語言與思想〉。陳千武譯。《笠》37期,1969。
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2006。
陳千武。〈新即物主義〉。《笠》23期,1968。
———。〈台灣現代詩的歷史和詩人們〉。《笠》40期,1970。
———。〈我的第一首「詩」〉。《笠》92期,1979a。
———。〈詩的語言〉。《現代詩淺說》。台中:學人文化,1979b。
———。〈台灣現代詩的演變〉。《笠》99期,1980。
———。《愛的書籤》。台北:笠詩刊社,1988a。
———。〈台灣現代詩的先驅〉。《笠》145期,1988b。
———。〈台灣詩的外來影響〉。《自立晚報》,1988c。
———。〈我的母語〉。《陳千武作品選集》。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
———。〈台灣現代詩的性格〉。《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1997a。
———。《詩的啟示─文學評論集》。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7b。
———。《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晨星出版,1997c。
———。〈詩寫作小論〉。《詩文學散論》。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d。
———。〈情報化時代的台灣詩實況〉。《詩文學散論》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e。
———。〈矛盾〉。《詩文學散論》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f。
———。〈日據時代的台灣新詩〉。《詩文學散論》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g。
———。〈譯詩的重要性-序莫渝著《彩筆傳華彩》〉。莫渝著。《彩筆傳華彩:台灣譯詩20家》。台北:河童出版,1997g。
———。《陳千武詩全集﹙一﹚》。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3a。
———。《陳千武詩全集﹙二﹚》。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3b。
———。〈詩集「不眠的眼」後記〉。《陳千武詩全集(三)》。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3c。
———。〈譯詩的重要性〉。陳明台主編《陳千武詩走廊散步》。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3d。
———。〈詩集「媽祖的纏足」後記〉。《陳千武詩全集﹙四﹚》。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3e。
———。〈我寫詩表現的主題-生、死、性、愛還有花-〉。《詩的呼喚:文學評論集》。南投市:南投縣文化局,2005。
———。〈我的小說創作與戰爭體驗〉。《文學人生散文集》。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7a。
———。〈工作與我〉。《文學人生散文集》。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7b。
———。〈大墩鄉野開拓故事〉。《文學人生散文集》。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7e。
陳永國主編 。《翻譯與后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陳明台。〈死和再生-桓夫和鮎川信夫詩中共通主題的比較〉。《台灣文藝》127期,1991。
———。〈試析論桓夫的詩〉。陳明台編《桓夫詩評論資料選集》。高雄:春暉出版,1997。
———。〈論戰後台灣現代詩所受日本前衛詩的影響〉。《第三屆現代詩學術會議論文集》。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1997。
莊紫蓉。〈探索語言的藝術,追求現代精神--陳千武專訪〉。《台灣文藝》179期,2001。
張彥勳。〈銀鈴會的發展過程與結束〉。《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彰化:台灣磺溪文化學會,1995。
張錦忠。〈「台灣文學」一個「台灣文學複系統」方案〉。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7。
張徳本。《在人間最後的花園》。錦連譯。『地上最後の花園で』。高雄:筆鄉書屋,2007。
勞倫斯‧韋努帝。〈翻譯與文化身分的塑造〉。許寶強、袁偉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彭瑞金。〈台灣人的文學〉。《文學台灣》57,2006。
萩原朔太郎著。《詩的原理》。徐復觀譯。台北:台灣學生,1989。
楊熾昌。〈回溯〉。聯合報編輯部編,《寶刀集-光復前台灣作家作品集》。台北:聯合報,1981。
———。〈靜謐的愛-懷念望著蒼星逝世的朋友〉。呂興昌編。《南瀛文學家:林修二集》。台南:南縣文化局,2000。
———。〈《燃燒的臉頰》後記〉。葉笛譯。《葉笛全集9翻譯卷二》。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a。
———。〈記者生活閑談〉。葉笛譯。《葉笛全集9翻譯卷二》。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b。
楊宗翰。〈席慕蓉與「席慕蓉現象」〉。《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200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2000。
葉笛。〈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風車詩社的詩運動〉。《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鹽分地帶的詩魂-吳新榮〉。《台灣早期現代詩人論》。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3。
雷諾‧博格。《德勒茲論文學》。李育霖譯。台北:麥田出版,2006。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
趙天儀。〈台灣新詩的出發─試論張我軍與王白淵的詩及其風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蔡秀菊。《文學陳千武》。台中:晨星出版,2004a。
———。〈讓數字說話,四十年來《笠詩刊》詩譯介累計〉。《笠詩社四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b。
蔡哲仁。《白萩的詩與詩論》。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7。
蔡惠任。《日本近現代詩在台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九〜二00二》。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劉紀蕙主編。《文化的視覺系統I:帝國—亞洲—主體性》。台北:麥田出版,2006。
鍾肇政。《台灣文學十講》。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羅蘭‧巴特著。《符號學美學》。董學文、王葵譯。台北:商鼎文化出版,1992。

【英語部分】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 London: Poutledge, 1992.
Benjamin, Walter.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lluminations.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annah Arendt. Trans. Harry Zohn. New York: Schecken Books, 1968.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De Man, Paul. The Resistance to Theory.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6.
Dirlik, Arif.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1997.
Derrida, Jacques. “Des Tours de Babel.” Trans. Joseph F. Graham. 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 Ed. Joseph F. Graha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5. 165-207.
Holmes, James S, Ed.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Essay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Hague: Mouton, 1970.
Jakobson, Roma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Selected Writings. The Uague and Paris: Mouton, 1971.
Liu, Lydia H .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ignolo, Walter D. Local History/Global Desig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2000.
Mikula, Maja. “Modernity, modernization, modernism” Key Concepts In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Niranjana, Tejaswini. 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Pratt, Mary Louise.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History, Theory, Practice. Ed. Jessica Munns and Gita Rajan.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5.
Venuti, Lawrence.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 Ed. Christina Schaffner and Helen Kelly-Holmes.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9.

【日語部分】
秋吉久紀夫。『陳千武詩集』東京:土曜美術社出版、1993。
———。『陳千武論—-ひとりの元台湾特別志願兵の足跡』東京:土曜美術社出版、1997。
石川郁子。「民衆派と芸術派」。浅井清ら編、『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7 詩』。東京:明治書院、1980。
及川茂。「於母影」。浅井清ら編、『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7 詩』。東京:明治書院、1980a。
———。「海潮音」。浅井清ら編、『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7 詩』。東京:明治書院、1980b。
安藤一郎。「村野四郎」。久松潜一他編。『現代日本文学大事典』。東京:明治書院、1965。
太田三郎。「新体詩抄-概説」。中島健蔵、矢野峰人監修、『近代詩の成立と展開』。東京:矢島書房、1956。
北影一訳編。『世界現代詩文庫12 台湾詩集』。東京:土曜美術社出版、1986。
北原政吉編著。「あとがき」。『台湾現代詩集』。熊本:もぐら書房、1979。
金光林。「高橋喜久晴の求道者的パトス」。高橋喜久晴著。『高橋喜久晴詩集』。東京:土曜美術社、1991。
越山美樹。「解題」。村野四郎著。『体操詩集』。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2004。
酒井直樹。『日本思想という問題 翻訳と主体』。東京:岩波書店、1997。
阪本越郎。「詩と詩論」。久松潜一他編。『現代日本文学大事典』。東京:明治書院、1965。
佐藤喜代治他編。『国語学研究事典』。東京:明治書院、1992。
下山嬢子。「新体詩への試み」。浅井清ら編、『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7 詩』。東京:明治書院、1980。
寿岳章子。「和語」。玉村文郎他編。『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6日本語の語彙・意味(上)』。東京:明治書院、2000。
高橋喜久晴。「民族の言葉と記憶」。『高橋喜久晴詩集』。東京:土曜美術社、1991。
戸田一康。『日本領台時代台湾人作家の日本語―日本語教育史的観点から―』。東吳大学博士論文、2007。
谷田昌平。「永遠の生」。佐々木基一、谷田昌平著。『堀辰雄 その生涯と文学』。東京:花曜社、1983。
田村隆一、木原孝一。「『荒地』の主題と言語」。『現代詩手帖 荒地戦後詩の原点』15-2号。東京:思潮社、1972。
陳千武、北原政吉編。『続・台湾現代詩集』。熊本:もぐら書房、1989。
陳千武。「精神の高貴性――高橋喜久晴の詩」。高橋喜久晴著。『高橋喜久晴詩集』。東京:土曜美術社、1991。
陳千武著。『暗幕の形象 陳千武詩集』。三木直大編。東京:思潮社、2006。
築島裕。『国語学』。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4。
長田弘。「感受性と断崖・憎悪の倫理」。『現代詩手帖 荒地戦後詩の原点』15-2号。東京:思潮社、1972。
西脇順三郎。『西脇順三郎全集 第四巻』。東京:筑摩書房、1971。
春山行夫。「外国詩の影響」。『詩とは何か』。日夏耿之介著。東京:創元社、1946。
飛田良文。「漢語」。玉村文郎他編。『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6日本語の語彙・意味(上)』。東京:明治書院、2000。
村野四郎。「西脇順三郎」。久松潜一他編。『現代日本文学大事典』。東京:明治書院、1965。
———。「わが国の新即物主義と超現実主義」。『村野四郎詩集』。東京:思潮社、2000。
———。『体操詩集』。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2004。
矢野峰人。「於母影-概説」。中島健蔵、矢野峰人監修、『近代詩の成立と展開』。東京:矢島書房、1956a。
———。「海潮音-概説」。中島健蔵、矢野峰人監修、『近代詩の成立と展開』。東京:矢島書房、1956b。
吉田熈生、佐々木順子。「昭和十年代」。浅井清ら編、『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7 詩』。東京:明治書院、1980。

【陳千武作品研究相關學位論文】(依取得學位順序)
吳慧婷。《紀實與虛構:陳千武自傳性小說「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作品研究》。民國82年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謝惠芳。《論陳千武小說《活著回來》--一部台灣特別志願兵紀錄《獵女犯》的綜合考察》。民國89年靜宜大學碩士論文。
陳靜玉。《陳千武及其現代詩研究》。民國90年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素蘭。《陳千武與其詩研究》。民國91年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游麗芳。《陳千武詩之意象研究》。民國94年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廖秀春。《鼓手之歌—陳千武兒童文學世界的探討》。民國94年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鄭淑玲。《陳千武兒童故事研究》。民國96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石淑美。《陳千武兒童詩創作、理論與活動研究》。民國97年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李展平。《太平洋戰爭書寫—以陳千武《活著回來》、李喬《孤燈》、東方白《浪淘沙》為論述場域》。民國98年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