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中國赴法外交官跨文化傳譯研究
作者:林晴羽
作者(外文):Ching-Yu Lin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陳器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近代中國;外交官;中法文化交流;跨文化傳譯modern China;diplomat;Sino-French cultural exchange;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本文以中法跨文化關係作為框架,研究範疇聚焦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即自鴉片戰爭起至十九世紀末,研究對象為近代中國最早一批遊出使法國的外交官群,考察其中法跨文化傳譯活動。自1866年大清國第一次派出以斌椿為代表的遊歐使團起,陸續有志剛帶領的中國使團、駐英兼法公使郭嵩燾、公使曾紀澤、公使薛福成、參贊陳季同、參贊黎庶昌、翻譯員馬建忠等,以及李鴻章訪問法國。這群外交官在世局巨變之下走出天朝大門、走向世界,被時代浪潮推往最前端,推到一個完全迥異於中國文化的他處,展開跨越文化疆界與對話的歷程。
在研究架構方面,以歷時性做為對照軸,共時性做為對話軸。歷時軸方面,耙梳十七、八世紀中法文化透過法國耶穌會士的穿針引線展開初次交流,反向傳譯中國文化,不但帶給啟蒙時期的法國在物質層面上不同的感官經驗,開啟異文化的想像,同時也給予思想的啟發與革新。在共時軸方面,沿著中法文化交流的歷史脈絡下開展,回到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中法歷史語境,首先關注法國報刊媒體界稱之為「最巴黎人的中國人」──陳季同,他出書、演講,穿梭沙龍、舞會、官邸,成為法國報刊雜誌的封面人物、暢銷作家,並且傳譯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並形塑、建構一個理想化的中國世界與形象。其次,分別以「現代化城市巴黎」、「思想變革」兩個面向,同時從物質器物、典章制度到思想觀念等三個層次探討大清國外交官在法國第二帝國與第三共和時期錯綜複雜的異國文化時空裡,觀看、認識、體驗西方工業文明、城市生活、外交禮儀、君臣倫理以及政權的變動,這些文化衝擊挑戰著原有的感官與認知,使其重新審視自我、國家和世界之間的關係。
此外,在近代中國外交官文化越界的歷程中,本文嘗試突破單一歷史語境的侷限,透過史料文獻的考證,再現的中法雙重時空背景,回到歷史現場,重新釐清這群近代跨文化傳譯者與異文化正面交鋒,從驚懼、排斥到思考、進而轉變世界觀,並體現了一個東西文化碰撞、新舊交替與知識轉型的重要時代。最後,希冀本研究成果能夠以跨文化的視野豐富近代中國現代性研究的課題。
Based upon the framework of Sino-French cross-cultural relation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arliest diplomats visiting France during China’s modern history, who inspects Sino-French cross-cultural activities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The timeline includes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other words, from the Opium Wars to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ince in 1866 Qing Empire sent the first embassy represented by Bin Chung to Europe, there were subsequent Chinese diplomatic missions including the embassy led by Zhi Gang, Ambassador to England and France Kuo Sungtao, Ambassador Tseng Chitse, Ambassador Xue Fucheng, Counselor Tcheng Kitong, Counselor Li Shuchang, translator Ma Kitchong, and Li Hongzhang, who visited France. Under the worldwide upheaval, these diplomats walked out the gate of the dynasty and toward the world. Being pushed to the frontline and to the other place totally distinctive from Chinese culture, they initiated the process of dialogues beyond cultural boundaries.
About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this thesis will use diachronism as comparison and synchronism as dialogue. Diachronically, the thesis will examine how Chinese and French culture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y launched early exchanges through the French Jesuits and how Chinese culture was translated and transmitted reversely. These exchanges not only brought different sensual experiences, sparked the imagination of exotic culture, but also inspired and innovated intellectual ideas. Synchronically, the thesis retrac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Sino-French cultural exchanges and returns to the Sino-French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First,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cheng Kitong, “the most Parisian Chinese” called by the French press. He published books, gave lectures, and frequented salons, parties, and official residences. He even made the cover of French magazines, newspapers and became a best-selling writer. He translated and transmitted the East-West cultural differences, constructing an idealized Chinese world and image. Secondly, I will focus on “modern city Paris” and “intellectual transformation” two dimensions. Based upon the three levels including material objects, institutions, and ideas, I will explore how the Qing diplomats watched, learned and experienced west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ity life, diplomatic etiquette, norm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king and his subjects, and changes of regimes during the French Second Empire and the Third Republic. Challenging their previous perceptions and conceptions, these cultural shocks made them r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orld, countries and themselves.
In addition, during the process in which Chinese diplomats traversed different cultures, this thesis tr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singular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contex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thesis aims to represent the double backdrops of Chinese and French environments and to return to the historical scene to clarify these modern cross-cultural translators’ confrontations with foreign cultures. From shock, repulsion, thinking to finally, the change of world view, they embodied an important age when the East clashed with the West, the new substituted the old and knowledge underwent transform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expects its result to be able to enrich the issue of Chinese modernity in the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參考書目(按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 中文著述 (一) 傳統文獻 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卷四十六(台北:國風出版社,1963年)。 文慶、賈楨、寶鋆等纂輯:《籌辦夷務始末》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華書局點校:《二十五史?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中華書局編:《掌故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中國史學會編:《戊戌變法》第二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康熙朝漢文朱批奏摺匯編》第二冊(北京:檔案出版 社,198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清高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出版社,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六)(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9年) 王大海:《海島逸誌》(香港:學津書店,1992年)。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卷七,(遙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韜著,王稼句點校:《漫遊隨錄圖記》(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 王韜:《漫遊隨錄》,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六集》(湖南:嶽麓書社,2008 年)。 王韜:《重訂法國志略》第五卷(上海淞隱廬刊本,1890年)。 志剛:《初使泰西記》,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李星沅:《李星沅日記(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李圭:《環游地球新錄》,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六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林鍼:《西海紀游草》,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冊,卷106)(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姚瑩:《康糟紀行》,(安徽:黃山書社,1990年)。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十一卷(上海︰中華書局,1932年)。 康有為:《大同書》(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康有為:《歐洲十一國游記二種》,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十集》(湖南: 嶽麓書社,2008年)。 崑岡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五○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清光緒二十五 年刻本影印,1976)。 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斌椿:《乘槎筆記》,收入於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長沙:岳麓書 社,2008年)。 斌椿:《海國勝遊草》,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張廷玉等:《明史?外國傳七》卷三百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曾紀澤:《出使英法俄國日記》,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五集》(湖南:嶽 麓書社,2008年)。 張德彝:《航海述奇》,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張德彝:《歐美環游記?法郎西游記》,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集》(湖 南:嶽麓書社,2008年)。 張德彝:《隨使法國記》,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二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張德彝:《隨使英俄記》,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七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郭嵩燾:《倫敦與巴黎日記》,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四集》(湖南:嶽麓 書社,2008)。 黎庶昌:《西洋雜誌》,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六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修訂本)。 陳季同著;段映虹譯:《中國人自畫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季同著;李華川、凌敏譯:《中國人的戲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年)。 陳季同著;韓一宇譯:《中國人的快樂》(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季同著;段映虹譯:《巴黎印象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季同著;李華川譯:《吾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傅恒、董誥等纂、門慶安等繪:《皇清職貢圖》卷一。 載澤:《考察政治日記》,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九集》(湖南:嶽麓書社, 2008年)。 趙爾巽:《清史稿》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藍浦撰;鄭廷桂補輯:《景德鎮陶錄》卷八,翼經堂本。 劉子芬:《竹園陶說》,《中國古代陶瓷文獻輯錄》第七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 縮微複製中心,2003)。 劉錫鴻:《英軺私記》,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七冊,(長沙:嶽麓書社, 2008年)。 謝清高:《海錄》(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謝清高口述、楊炳南筆錄、安京校釋:《海錄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魏源:《海國圖志》卷四,(湖南:岳麓書社,1998年)。 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鍾叔和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八冊, (長沙:嶽麓書社,2008年)。 薛福成:《出使日記續刻》,鍾叔河編:《走向世界叢書?第八集》(湖南:嶽麓書 社,2008年)。 寶鋆等編:《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卷五十(台北:國風,1963年)。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二)近人論著 1.專書 丁鳳麟、王欣之編:《薛福成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丁偉志、陳崧著:《中國近代文化思潮(上卷)?中西體用之間──晚清文化思潮 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丁偉志、陳崧著:《中國近代文化思潮(下卷)?裂變與新生──民國文化思潮述 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丁爾蘇:《符號學與跨文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岳麓書店,1987年)。 王寧:《文化翻譯與經典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寧:《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寧:《比較文學:理論思考與文學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孔祥吉:《康有為變法奏議研究》(瀋陽:遙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 尹德翔:《東海西海之間——晚清使西日記中的文化觀察、認證與選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介南:《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史》(山西:書海出版社,2004年)。 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4年)。 朱靜編譯:《洋教士看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沈大力、劉風雲譯:《櫻桃時節:巴黎公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年)。 沈弘編著:《晚清映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年)。 余敷華、張芝聯著:《中國面向世界:中法友誼的歷史文化見證》(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7年)。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北京:科學書版社,1976年)。 李華川:《晚清一個外交官的文化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台北:書林,2008年)。 李建軍:《文化翻譯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李侃:《中國近代史:1840~1919》(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李明明:《法國近代藝術:踏出沙龍?走向現代》(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年)。 李涯:《帝國遠行:中國近代旅外遊記與民族國家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11年)。 李揚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國的世界觀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 吳伯?著:《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吳錫德:《翻譯空間》(台北:書林,2009年)。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2011 年)。 林志明、魏思齊編,《其言曲而中:漢學作為對西方的新詮釋》(臺北:輔仁大學 出版社,2005)。 故宮博物院掌故部編:《掌故叢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0年)。 計翔翔:《十七世紀中期漢學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國志》和安文思《中國 新志》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施家順:《台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散》(屏東:現代教育出版社,1985年)。 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二十五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年) 孟華:《中法文學關係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周桂錮:《天地奧秘的探索歷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周寧:《大中華帝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周寧:《鴉片帝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周寧:《風起東西洋》(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 周寧:《去東方,收獲靈魂──中華帝國的福音之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6年)。 周寧:《異想天開:西洋鏡裡看中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周寧編:《世界之中國:域外中國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周憲:《文化表徵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俞佳樂:《翻譯的社會性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徐素華選注:《薛福成集》(瀋陽:遙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馬龍閃、陳之驊、李樹柏、張瑞璇等譯:《1871年巴黎公社史》(四川:重慶人民 出版社,1982年)。 孫青:《晚清之「西政」東漸及本土回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耿傳:《決絕與眷戀:清末民初社會心態與文學轉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年)。 許明龍著:《黃嘉略與早期法國漢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許光華:《法國漢學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張芝聯:《從高盧到戴高樂》(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88年)。 張國剛、吳莉葦著:《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觀:一個歷史的巡禮與反思》(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張西平:《歐洲早期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與西方漢學的興起》(北京:中華書 局,2009年)。 曹明倫:《翻譯之道:理論與實踐》(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年)。 秦文華:《翻譯研究的互文性視角》(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楊碧川:《台灣歷史詞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楊國明:《晚清小說與社會經濟轉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 楊元華:《中法關係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學恂,田正平編:《中國近代教育史匯編:留學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 郭廷以等編:《郭嵩燾先生年譜(下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71年)。 傅軍龍、李柏田、竹天潤著:《晚清文化地圖──1840年至1911年的中國文化人》 (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年)。 馮明珠主編:《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台北: 故宮博物院,2011年)。 馮江峰:《清末民初人權思想的肇始與嬗變(1840~19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2011年)。 黃興濤《文化史的追尋──以近世中國為視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趙炎才:《致用與重構的二重變奏:清末民初倫理道德近代嬗變研究》(北京:光 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劉紀蕙:《心之拓樸》(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年)。 劉宓慶:《文化翻譯論綱》(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 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通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霞飛編:《中國海關密檔》(二)(上海:中華書屋,1990年)。 陳永國主編:《翻譯與後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國慶:《晚清社會與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夏曉虹編注:《圖像晚清》(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陳平原:《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清畫報研究》(香港:三聯書局,2008年)。 陳室如:《近代域外游記(1840~1945)》(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插圖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年)。 單德興:《邊緣與中心》(台北:立緒文化,2007年)。 潘吉星:《中外科學之交流》(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3年)。 閻宗臨:《傳教士與法國早期漢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錢林森:《法國作家與中國》(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錢林森:《光自東方來: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錢林森:《和而不同:中法文化對話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鍾叔河:《走向世界叢書敘論集——從東方到西方》(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 鍾叔河:《從東方到西方》(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 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嶽麓書社,2008年)。 鍾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 2010年)。 謝天振:《比較文學與翻譯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魏義霞《平等與啟蒙:從明清之際到五四運動》(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譚合成、江山選編:《世紀檔案》(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5年)。 鄭大華點校:《采西學議:馮桂芬、馬建忠集》(瀋陽:遙寧出版社,1994年)。 2.譯書 (英)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台 北:群學出版,2007)。 (德)尤根?歐斯特哈默(J?rgen Osterhammel)著;劉興華譯:《亞洲去魔化: 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7年)。 (美)王國斌著;李伯重、連玲玲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侷限》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德)本亞明(W. Benjamin)著;劉北城譯:《巴黎,19世紀的首都》(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法)布羅代爾著;顧良等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第一卷(香港:三聯書局,1992年)。 (法)布羅斯(Jacques Brosse)著,耿昇譯:《發現中國》(濟南:山東畫報出版 社,2002年)。 (法)皮埃爾?米蓋爾著;桂裕芳、郭華榕等譯:《法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2010年)。 (法)托克維爾著,馮棠譯:《舊制度與大革命》(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 (美)米樂(J. Hillis Miller)著;單德興編譯:《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 (台北:書林,2005年)。 (英)吉莉恩?蘿絲(Gillian Rose)著,王國強譯:《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 思考》(台北:群學,2006年)。 (日)吉見俊哉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博覽會的政治學—— 視線之現代》(台北:群學,2010年)。 (法)里烏、西里內利主編;朱靜、許光華譯:《法國文化史(卷三)?啟蒙與自 由: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法)伏爾泰(Voltaire);吳模信、沈懷潔、梁守鏘譯:《路易十四時代》(北京: 商務印書館,1982年)。 (法)伏爾泰(Voltair)著,王燕生譯:《哲學辭典》(上),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1年)。 (法)伏爾泰著,謝戊坤、邱公南、鄭福熙、汪家榮譯:《論風俗》(上)(北京: 商務印書館出版,2000年)。 (法)伏爾泰著,謝戊坤、邱公南、鄭福熙、汪家榮譯:《論風俗》(下)(北京: 商務印書館出版,2000年)。 (法)杜赫德編,鄭得弟、呂一民、沈堅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Ⅰ》(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杜赫德編,鄭得弟、呂一民、沈堅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II》(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杜赫德編,鄭得弟、呂一民、沈堅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III》(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杜赫德編,鄭得弟、呂一民、沈堅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IV》(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杜赫德編,鄭得弟、呂一民、沈堅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Ⅴ》(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1年)。 (德)利溫奇(Adolf Reichwein),朱杰勤譯:《十八世紀中國與歐洲文化的接觸》 (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 (英)貝爾(Bell, R. T.)著;秦洪武譯:《翻譯與翻譯過程:理論與實踐》(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 (義)利瑪竇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等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 書局,2010年)。 (法)李明著,郭強、龍雲、李偉譯:《中國近事報導(1687~1692)》(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4年)。 (日)佐藤慎一著;劉岳兵譯:《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與文明》(南京:江蘇人民 出版社,2006年)。 (法)艾田蒲著;許鈞、錢林森譯:《中國之歐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年)。 (法)佩雷菲特著,王國卿等譯:《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2007)。 (法)孟德斯鳩著,孫立堅、樊瑞慶譯:《論法的精神》(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法)孟德斯鳩著,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商務印書館,2002年)。 (法)柯蒂埃(Henri Cordier)著,唐玉清翻譯:《十八世紀法國視野裡的中國》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德)柯藍霓,李岩譯:《耶穌會士白晉的生平與著作》(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年)。 徐志敏、路洋譯:《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8年)。 (法)埃米爾?左拉著;李雪玲譯:《婦女樂園》(上冊)(台北:野人文化,2013 年)。 (法)埃米爾?左拉著;李雪玲譯:《婦女樂園》(下冊)(台北:野人文化,2013 年)。 (英)馬德琳?梅因斯通,羅蘭?梅因斯通,斯蒂芬?瓊斯著,錢乘旦譯:《劍橋 藝術史:十七?十八世紀》(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 (英)馬戛尼著,劉半農譯:《乾隆英使覲見記》(廣東:珠海出版社,1995年)。 (斯)馬立安?高利克著;伍曉明,張文定譯:《中西文學關係的里程碑(1898-1979)》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法)馬爾尚(Bernard Marchand)著;謝潔瑩譯:《巴黎城市史:19~20世紀》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日)鹿島茂(Shigeru Kashima)著;吳怡文譯《明天是舞會——十九世紀法國 女性的時尚生活》(台北:如果出版社,2006年)。 (法)張誠著;陳霞飛譯:《張誠日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德)黑格爾著;謝詒徵譯:《?史哲學》(臺?:水牛出版社,1989 ?)。 (美)舒衡哲著;劉京建譯:《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北 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法)維吉爾?畢諾著,耿昇譯:《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北京:商 務印書館,2000年)。 (法)蒙田著;潘麗珍等譯:《蒙田隨筆全集(下)》(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 年)。 (英)魏爾特著;陳琢成等譯:《赫德與中國海關》(上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 社,1993年)。 (英)瓊斯(Colin Jones)著;董小川譯:《巴黎城市史》(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8年)。 (法)羅蘭?巴特著,懷宇譯:《顯意與晦意》(天津:百花文藝,2005年)。 (法)歐仁?鮑狄埃著;徐德炎等譯:《鮑狄埃詩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年)。 (法)謝和耐、戴密微等著,耿昇譯:《明清間耶穌會士入華與中西匯通》(北京: 東方出版社,2011年)。 (美)羅伯特?路威著,盧淑湘譯:《文明與野蠻》(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 店出版發行,1984年)。 二、期刊論文 李長林:〈伯應理在歐洲早期漢學發展中的貢獻〉,《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一 期。 汪德邁:〈禮治與法治——中國傳統的禮儀制度與西方傳統的法權制度之比較研 究〉,《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史料旬刊》第二十一期(北京:京華印書局,1931年)。 耿昇:〈從法國安菲特利號船航運中國看十七~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漢學 研究》第四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潘鳳娟:〈從「西學」到「漢學」:中國耶穌會與歐洲漢學〉,《漢學研究通訊》27: 2(總106 期),2008年5月。 潘吉星:〈康熙帝與西洋科學〉,《自然科學史研究》,1894年第2期。 (加)蒂爾貢、李晟文:〈明末清初來華法國耶穌會士與西洋奇器〉,《中國史研究》 第二期,1999年。 三、 報刊 丁韙良:〈飛車測天〉,《中西見聞錄》第二十三號,1874年6月。 曾樸:〈曾先生達書〉:《真美善》第2卷第二期,1928年6月。 五、法文著述 (按照作者字母姓氏筆劃) 1.專書 BRYOIS, Henri. ? Le g?n?ral Tcheng Ki Tong?, Revue illustr?e, Tome 11, Paris, Ludovic Baschet, D?cembre 1890- Juin 1891. BOUVT. Le voyage ? la Chine au XVIIIe si?cle : extrait du journal de M. Bouvet, commandant le vaisseau de la Compagnie des Indes le Villevault (1765-1766), Paris, E. Champion, 1913. BOURDIEU, Pierre.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Paris, Les ?ditions de Minuit, 1979. CHAMPEAUX, Alfred. Le meuble. I. Antiquit?, Moyen ?ge et Renaissance, Paris, A. Quantin , 1885. CHARLES Guillaume, Marie Apollinaire, Antoine Cousin de Montauban. Souvenirs de G?n?ral Cousin de Montauban, Paris, Impr. et libr. Plon, 1932 . CODIER, Henri. Histoire des relations de la Chine avec les puissances occidentales 1860~1902, Paris: F?lix Alcan, 1902. CUISIN, J-P-R. Les Bains de Paris et des principales villes des quatre parties du monde ou le Neptune des dames, Tome 1, Paris, Verdie?re, 1822. DE MONDION, Foucaulte. Quand j’?tais mandarin, Paris: A. Savine, 1890. DU PRADE, Abraham. Le livre commode des adresses de Paris pour 1692, Paris, P. Daffis, 1878. DURANDELLE, Louis-?mile. Paris, Biblioth?que nationale, salle de lecture des Imprim?s : vue d’ensemble, en direction de l’h?micycle, Paris: PHOTO D, 1888. DUVAUX, Lazare. Livre-journal de Lazare Duvaux, marchand bijoutier ordinaire du roy, 1748-1758 : pr?c?d? d''une ?tude sur le go?t et sur le commerce des objets d''art au milieu du XVIIIe si?cle, Paris, Soci?t? des bibliophiles fran?ais, 1873 HUGO, Victor. Oeuvres compl?tes, Politique, Robert Laffont, 1985. HUGO Victor. Choses vues, in ?uvres compl?tes, ?dition du Club Fran?ais du livre, tome XVI, 1970 DE MONTAIGNE, Michel. Journal du Voyage de Michel de Montaigne en Italie , Rome et Paris, chez Le Jay, 1774 . DE K?ROUL?E, Georges. Souvenirs de l''exp?dition de Chine. Un voyage ? P?-Kin, Paris: P. Brunet, 1861. Larousse, Pierre. Grand Dictionnaire universel du 19e Si?cle . Paris: Administration du grand Dictionnaire universel, 1877. L?on et L?vy. Promenades dans Paris. 1889 MACARTNEY, Lord Georg. An Embassy to China: Being the Journal Kept by Lord Macartney during his Embassy Ch’ien-lung, 1793-1794. NIEUHOF, Jean. L''Ambassade de la Compagnie orientale des Provinces Unies vers l''Empereur de la Chine ou du Grand Cam de Tartarie), Leyde, J. De Meurs, 1665. DUNOYER, Anne-Marguerite. Lettres historiques et galantes, volume 1, Amsterdam, Chez Pierre Brunel, 1732. ROBERT, Jany. Les proc?d?s du vernis Martin, Paris, H. Laurens, 1892. ROLLAND, Romain. Le clo?tre de la Rue d’Ulm, Journal de Romain ? l’Ecole Normale, Paris: AlbinMichel,1952. TARDIEU, Ambroise. Illustrations de Voyage dans l''int?rieur de la Chine, Paris: F. Buisson, 1798-1799. Tcheng-ki-Tong, Les Chinois peints par eux-m?mes, Paris: Calmann L?vy, 1884. Tcheng-ki-Tong, Le th??tre des Chinois, ?tude de m?urs compares, Paris: Calmann L?vy, 1886. Tcheng-ki-Tong , Les contes Chinois, Paris: Calmann L?vy, 1889. Tcheng-ki-Tong, Les plaisirs en Chine, Paris: G. Charpentier et Cie, 1890. Tcheng-ki-Tong, Le roman de l''homme jaune, Paris: G. Charpentier et E. Fasquelle,1890. Tcheng-ki-Tong, Les Parisiens peints par un Chinois, Paris: G.. Charpentier, 1891 Tcheng-ki-Tong, Mon pays, la Chine d’aujourd’hui, Paris: G. Charpentier et E. Fasquelle, 1892. Tcheng-ki-Tong, L''amour h?roique, Shanghai: Imprimerie de la presse orientale. 1904. Tencg-Ki-Tong, Comment on deviant paisien. Pascal Lorot, Un monde chinois en transition, 2007. VARIN Paul. Exp?dition de Chin, Paris: Michel L?vy fr?res, 1862. 2.報刊 BENEDITE, L?once. ? La Chinoiserie en France au XVIIIe si?cle ?, Revue des arts d?coratifs ? , Paris, 1886 . CORNEILLE, Thomas. Jean Donneau de Viz?, et Charles Du Frsny, Mercure gallant (F?vier 1700) , Paris, Chez Michel Brunet, Grand Salle du Paris au Mercure Galanr, 1700. GIQUEL, Prosper. Comment on deviant chinois. Pascal Lorot, Un monde chinois en transition, 2007. HAVARD, Henry. ? Bibliographie: Dictionnaire de l’ameublement et de la decoration depuis le XVIIIe si?cle jusqu’? nos jours ?, Revue des arts d?coratifs ? , Paris, 1887. Journal financier, Paris, le 30 Avril 1890. Journarl du Dimanche, Paris, le 28 Juin 1896. L''Illustration, Paris, le 18 Juillet 1896. L''Ind?pendant de Mostaganem, le 19 Novembre 1911. L''Univers illustre?, Paris, le 2 D?cembre 1878. L''Univers illustre?, Paris, le 4 Mars 1878. L''Univers illustre?, Paris, le 16 Mars 1878. L''Univers illustre?, Paris, le 8 Avril 1878. L''Univers illustre?, Paris, le 29 Juin 1878. L''Univers illustre?, Paris, le 24 Ao?t 1878. L’univers illustr?, Paris, le 5 Juin 1884. Le Figaro, Paris, le 1 Ao?t 1878. Le Figaro, Paris, le 3 D?cembre 1878. Le Figaro, Paris, le 11 Juillet 1894. Le Figaro, Paris, le 7 Mars 1907. Le Matin, Paris, le 5 Juin 1886.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9 Janvier 1866.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26 Mai 1866.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2 Juin 1867.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16 Janvier 1869.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30 Janvier 1869.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16 Juillet 1870.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9 F?vrier 1878.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4 Mai 1878. Le Monde illustre?, Paris, le 13 Juileet 1889. Le Monde illustr?, Paris, le 23 Avril 1892. Le Voleur, Paris, D?cembre 1887. L’Aurore, Paris, le 8 Mars 1907. Le Petit Journal, Paris, le 26 Juillet 1896. Le Petit Parisien, Paris, le 2 Juin 1889. Le Petit Parisien, Paris, le 6 Octobre 1889. Le Petit Parisien, Paris, le 13 Octobre 1889. Le Petit Parisien, Paris, le 19 Juillet 1896. Le petit Parisien, Paris, le 4 Mars 1907. Le Figaro ( Suppl?ment litt?raire du dimanche), Paris, le 16 Mars 1907. La Lanterne, Paris, le 2 Mars 1907. Paris Capital, Paris, le 23 Avril 1890. Revue illusr?e, Paris, Avril 1891. 近代中國赴法外交官跨文化傳譯研究 參考書目 378 37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