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翻譯「中國」:賴聲川的相聲劇-
作者:汪俊彥
書刊名:台灣文學研究在韓國:歷史情感與東亞連帶;陳國偉, 林大根 (主編)
頁次:173-209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臺中:國立中興大學
主題關鍵詞:賴聲川相聲劇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沈松僑(19971200)。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樊光耀(2001)。魏龍豪、吳兆南相聲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鍾明德(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akai, Naoki(1997)。Translation and Subjectivity: On "Japan"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3.Hobsbawm, Eric、Ranger, Terence O.(2012)。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李育霖(20090000)。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一九七○年代臺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論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正惠(1995)。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縣:新地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Anderson, Benedict(2006)。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  new window
8.陶慶梅(2003)。刹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阿勤(201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萬潤龍(2008)。賴聲川談舞臺劇創意與突破 相聲不是相聲劇全部,http://ent.big5.enorth.com.cn/system/2008/03/11/002958565.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鴻鴻(2011)。夢想,何以為家?有政治沒藝術,有中華民國沒台灣《夢想家》,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7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賴聲川(1999)。又一夜,誰來說相聲。賴聲川:劇場。台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聲川(1999)。這一夜,誰來說相聲。賴聲川:劇場。台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聲川(1999)。暗戀桃花源。賴聲川.劇場。台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南方朔(1994)。那時,台灣才長大。七〇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貴芬(2007)。翻譯驅動力下的台灣文學生產--1960-1980現代派與鄉土文學的辯證。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聲川(1999)。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賴聲川:劇場。台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賴聲川(1999)。後記:《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創作過程。賴聲川:劇場。台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賴聲川(2005)。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世紀之音:賴聲川劇作。台北:群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賴聲川(2005)。這一夜,Women說相聲。世紀之音:賴聲川劇作。台北:群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正杰(1994)。戰後新生代的養成期。七〇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懷民(1994)。成長的歲月。七〇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曉茵(2001)。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分演繹。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紀蕙(2000)。斷裂與延續 : 台灣文化記憶在舞台上的展演。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