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 一九三○年代台灣左、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
作者:趙勳達
作者(外文):Shiun-ta Chao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瑞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一九三○年代文藝大眾化左翼知識份子新傳統主義者右翼知識份子Bungei-Daishuka1930sthe Leftistthe Right Wingneo-traditionalis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4)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文藝大眾化」一詞,隱含著以人民為依歸的價值取向,因此「文藝大眾化」的思維很容易便與本土性、民族性、大眾性這樣的概念相結合。回顧殖民地的情境,橫流其上的殖民論述往往以貶抑、扭曲台灣人民與文化的價值作為象徵權力的實踐,在這種情況下,能連結本土性、民族性、大眾性這些概念的「文藝大眾化」之思維,便可視為具備抵殖民之精神。這是本論文以「文藝大眾化」一詞討論一九三○年代台灣文學場域的寓意。
把「文藝大眾化」表述為一九三○年代台灣文學場域最進步的文學話語,本論文首開先例。而且在「文藝大眾化」這個原本被視為屬於新知識份子之文學話語的詮釋框架(interpretative framework)中,又加入了傳統文人的思考,使得一九三○年代台灣文學場域內部關於「文藝大眾化」的思維,得以呈現出左翼知識份子、右翼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等三種截然不同的風貌。從這三種「文藝大眾化」的文化思維之交叉比對,可以呈現出一部立體的文學史,這是本論文的用意所在。特別在傳統文人的部分,本論文將之細分為「傳統主義者」(traditionalist)與「新傳統主義者」(neo-traditionalist)來討論,前者對現代文明採取了不屑一顧、食古不化的態度,後者則追求中西文化的調和,企圖維新傳統文化。所以就本論文的詮釋框架而言,涉入「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之傳統文人,乃特指「新傳統主義者」而言,若就一九三○年代台灣文學場域來說,便是以連橫、趙雲石為首的《三六九小報》文學集團為代表。
當左翼知識份子、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盡皆到位之後,其文化思維的角力便形成了本論文所謂的「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必須知道,上述三類知識份子對「文藝大眾化」之解讀的差異,取決於對「大眾」(mass)的認知差異:右翼知識份子將「大眾」解讀為民眾(multitude)、左翼知識份子將之解讀為無產階級(proletariat)、新傳統主義者將之解讀為眾人(the crowd)。如此的解讀差異,自然肇因於「大眾」(mass)一詞本身所帶有的歧義性,同時也可以說是上述三類知識份子對「大眾」的概念各自表述的結果。這種各自表述的現象以及文化思維的角力,自然就是本論文所謂「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亦即「文藝大眾化」的實踐所產生的理念對立分為三個部分來討論,分別是「文藝大眾化」的左翼內部之爭、左右之爭與新舊之爭。
為了進行三類知識份子之文化思維的交叉比對,本論文所使用的是「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research)重於「定性分析」(qualitative research)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首重研究抵殖民性之「有無」,對本論文而言,完全承認三類知識份子之文化思維所具備的抵殖民性,因此「定性分析」的工作在本論文也就不具意義。取而代之的是「定量分析」的工作。「定量分析」所要求的不是判斷「性質」之有無,而是在衡量「程度」之高低。即便以上三類知識份子都具備現代性或抵殖民性,不過他們的文化思維與實踐活動究竟能發揮多少「文藝大眾化」與抵殖民的效用則是本論文關注的焦點。在交叉比對之後,三類知識份子的文化思維所具備的「文藝大眾化」之效果,也就可以高下立判了。這是「定量分析」的精髓所在,同時也是本論文在論述「文藝大眾化」的左翼內部之爭、左右之爭、新舊之爭等三種不同形式的衝突時,判定孰是孰非的最重要的標準。
The word “Bungei-Daishuka" connotes people-centered values. Hence the concept of “Bungei-Daishuka" integrates easily with indigeneity, nationality and popularity.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the prevalent colonial discourses then tended to belittle and distort Taiwanese people as well as the Taiwanese culture as a way to practice symbolic power. In this context, “Bungei-Daishuka", which combines indigeneity, nationality and popularity, is regarded 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decolonization spirit. This is the rationale underlying the researcher’s attempt to put “Bungei-Daishuka" into the context of the Taiwanese literary field during the 1930s.
This thesis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highlighting “Bungei-Daishuka" as the most progressive literary discourse in the Taiwanese literary field during the 1930s. In addition to the “Bungei-Daishuka", which was originally perceived as an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for the literary discourses of 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the researcher also introduced the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literati. Hence, the perception amongst people in the Taiwanese literary field in the 30s towards “Bungei-Daishuka" has three distinct aspects represented by the Leftists, the Right Wing and the traditional literati. A cross-comparison of the three schools of thinking on “Bungei-Daishuka" reveals a three-dimensional history of literature, which is also what this thesis intends to achieve. The researcher further divided traditional literati into traditionalists and neo-traditionalists. The former dismissed and rejected modern civilization, whereas the latter sought the harmoniz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reformed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the traditional literati who involved in the three entanglements of “Bungei-Daishuka" in 1930s Taiwan were neo-traditionalists. When it comes to the Taiwanese literary field during the 1930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ere Lien Heng and Chao Yun Shih of the San Liou Jiou Tabloid.
As the Leftists, the Right Wing and the neo-traditionalists fully emerged, the wrestling between their cultural thoughts have also constituted what the thesis called the three entanglements of “Bungei-Daishuka".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that the three groups of intellectuals had toward “Bungei-Daishuka" was based on their differing perceptions towards the idea of “mass”. The Leftists perceived “mass” as multitude; the Right Wing treated “mass” as the proletariat; the neo-traditionalists saw “mass” as “the crowd”. Such discrepancy resulted from both the ambiguity that accompanies the word “mass” and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by the three groups towards the word.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the wrestling between the cultural thoughts constitute what the researcher calls “the three entanglements of Bungei-Daishuka”. The researcher discussed the conflicting ideologies derived from the different practices of “Bungei-Daishuka" in three aspects: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Leftists themselves, between the Leftists and the Right Wing, and between 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and neo-traditionalists.
To conduct a cross-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thoughts of the aforementioned three schools of intellectual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rather than qualitative ones.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bes on the existence of decolonization. Nonetheless, as the decolonization underlying the cultural thoughts of the three schools is fully acknowledged in this thesis, the us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s rather meaningless. Instea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ere adopted in the thesis, as they are not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existence of a certain quality, but to evaluate the degree to such quality. The three schools of intellectuals did exhibit the features of modernization or decolonization, however, to what extent could their cultural thoughts and practice exert the influence of “Bungei-Daishuka” and decolonization is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 A cross-comparison would immediately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Bungei-Daishuka” as exerted by the cultural thoughts of the three schools of the intellectuals. This is not just the essence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but the most important yardstick to judg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when it comes to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Leftists, between the Leftists and the Right Wing, and between 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and neo-traditionalists.
參考書目


一、文獻史料

•《台灣青年》,1920年7月-1922年2月
•《台灣》,1922年4月-1924年5月
•《台灣民報》,1923年4月-1930年3月
•《台灣新民報》(週刊部分)1930年3月-1932年4月
•《三六九小報》1-479,1930年9月-1935年9月
•《反普特刊》1,1930年9月4日
•《南音》1:1-11,1932年1月-9月
•《иルюхД》,1-3,1933年7月-1934年6月
•《先發部隊》1,1934年7月
•《革新》1,1934年10月
•《台灣文藝》1:1-3:7、8,1934年11月-1936年8月
•《第一線》1,1935年1月
•《風月》1-44,1935年5月-1936年2月
•《台灣新文學》1:1-2:5,1935年12月-1937年6月
•《台大文學》1,1936年1月
•李獻璋編著,《台灣民間文學集》,台中:台灣新文學社,1936年6月。
•《風月報》45-115,1937年7月-1941年6月
•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12月。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全五冊)》(原《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二篇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台北:海峽學術,2006年6月。


二、年表

• 鄭喜夫編撰,《連雅堂先生年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 小林切進編,《日本近代文學年表》,東京:小學館,1993年12月初版。
• 谷澤永一監修、浦西和彥編集,《昭和文學年表》(全九卷),東京:明治書院,1995年3月初版。
•下村作次郎,〈台灣文學略年表〉,《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1997年2月初版。
• 林瑞明,〈台灣文學史年表(未定稿)〉,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3年9月再版。
• 詹雅能,〈張純甫先生年表〉,黃美娥主編,《張純甫全集•雜評、附錄》,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8年6月初版。
•施懿琳,〈吳新榮先生生平年表〉,《吳新榮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6月初版。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中:晨星,2000年8月初版。
•〈楊逵年表〉,彭小妍等編,《楊逵全集•卷十四•資料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12月初版。

三、文學集

(一)作家全集、選集

•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台北:德馨室,1979年11月初版。
•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台北:遠景,1981年10月初版。
•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初版。
•呂興昌編、葉笛譯,《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南市文化,1995年4月初版。
• 施懿琳編,《楊守愚作品選集--小說、民間文學、戲劇、隨筆》,彰化:彰縣文化,1995年7月初版。
• 呂興昌編,《吳新榮選集》,台南:南縣文化,1996年3月初版。
• 呂興昌編,《林修二集》,台南:南縣文化,2000年12月初版。
• 沈萌華編,《巫永福全集》,台北:傳神福音,1996年5月初版。
•施懿琳編,《周定山作品選集》,彰化:彰縣文化,1996年7月初版。
•施懿琳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詩歌之部》,彰化:彰縣文化,1996年7月初版。
•呂興忠編,《繪聲的世界--吳慶堂作品集》,彰化:彰縣文化,1997年7月初版。
•許俊雅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補遺)》,彰化:彰縣文化,1998年12月初版。
•施懿琳編,《林荊南作品集》,彰化:彰縣文化,1998年12月初版。
•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1998年1月初版。
•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年6月初版。
• 黃美娥主編,《張純甫全集•雜評、附錄》,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8年6月初版。
• 《胡風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5月初版五刷。
•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台北:前衛,2000年6月初版。
• 張炎憲、翁佳音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稻鄉,2000年7月初版。
• 林芳年,葉笛譯,《曠野裡看得見煙囪:林芳年日文作品選譯集》,台南:台南縣政府,2006年11月。

(二)文學選集、評論集

•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小說選集》,台北:明潭,1979年3月初版。
•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1979年3月初版。
• 羊子喬、黃勁連編,《鹽分地帶文學選集》,台北:自立晚報社,1988年8月初版。
• 陳逸雄編譯,《台灣抗日小說選》,東京:研文,1988年12月初版。
• 林川夫編,《台灣鄉土文學選集》,台北:武陵,1991年10月初版。
• 施淑,《日據時期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1992年12月初版。
• 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台北:北縣文化,1993年6月。
• 葉石濤、鍾肇政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1-8》,台北:遠景,1997年7月三版
• 羊子喬、陳千武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9-12》,台北:遠景,1997年7月三版
•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小說選讀》,台北:萬卷樓,1998年11月初版。
•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全四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四、文學史著作

(一)台灣文學、思想史

• 白少帆等,《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
• 黃重添等,《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1992年3月初版。
• 簡炯仁,《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1997。
•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8年4月再版。
•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8年11月再版二刷。
•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2004年6月。
•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3月。

(二)日本文學、思想史

• 栗原幸夫,《к①яУэヤ文學シガソ時代》,東京:平凡社,1971年11月初版。
• 飛鳥井 雅道,《日本к①яУэヤ文學史論》,八木書店,1982年8月初版。
• 井上靖等編,《昭和文學全集(全35卷)》,東京:小學館,1992年12月初版。
• 加藤周一著,葉渭渠、唐月梅譯,《日本文學史序說》,北京:開明,1995年9月初版。
• 劉崇稜,《日本近代文學概說》,台北:三民,1997年3月初版。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北京:經濟日報,1997年3月初版。
• 葉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學史》,北京:經濟日報,2000年1月初版。
• 朱謙之,《日本哲學史》,北京:人民,2002年6月。
• 佐藤卓己,《『ワ⑦ヲ』ソ時代──國民大眾雜誌ソ公共性》,東京:岩波,2002年9月。
• 劉崇稜,《日本文學史》,台北:五南,2003年1月初版。
• 柄谷行人,《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1月初版。
• 曹天祿,《日本共產黨的「日本式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4月。
•鶴見俊輔著、李永熾譯,《日本精神史》(1931-1945),學生書局。


(三)中國文學、思想史

• 王哲甫,《中國新文學運動史》,上海:上海書店,1933年9月。
• 張若英編,《中國新文學運動史資料》,上海:上海書店,1934年4月。
•《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上海:上海文藝,1987年2月。
• 廖超慧,《中國現代文學思潮論爭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7年12月。
• 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在中國的接受與轉換》,合肥:安徽教育,2000。
• 劉為民,《科學與現代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2000年12月。
• 唐弢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2002年7月。
•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6月。
•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11月。
• 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蘭州:蘭州大學,2004年1月。
• 戶曉輝,《現代性與民間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8月。
•李偉民,《中國左翼文學思潮》,上海:華東師範,2005年4月。
•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2005年4月一版四刷。
• 王德威,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5月。
• 郭穎頤,雷頤譯,《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南京:江蘇人民,2005年7月。
• 白春超,《再生與流變:中國現代文學的古典主義》,開封:河南大學,2006年6月。
•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10月一版二刷。
• 史書美,和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2007年2月。
• 胡翠娥,《文學翻譯與文化參與:晚清小說翻譯的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2007年5月。
• 劉進才,《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3月二版。
• 王瑤,《中國文學:古代與現代》,北京:北京大學,2008年5月。
•林啟彥,《近代中國啟蒙思想研究》,南昌:百花洲,2008年6月。

(四)俄國文學、思想史

• 李輝凡、張捷,《20是世紀俄羅斯文學史》,山東:青島出版社,1998年11月。
• 瞿秋白,《俄國文學史及其他》,上海:復旦大學,2004
• 茅盾,《西洋文學通論》,上海:復旦大學,2004

五、專書

• 丁易編,《大眾文藝論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51年7月再版。
•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蓬島文化,1980。
•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1985年6月初版。
•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1990年1月初版。
• 葉石濤,《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1990年9月初版。
•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1992年7月初版。
•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1999年10月初版二刷。
•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1980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 王曉波,《被顛倒的台灣歷史》,台北:帕米爾,1986年11月初版。
• 葉榮鐘等,《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87。
•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1988。new window
• 陳芳明編,《楊逵的文學生涯:先驅先覺的台灣良心》,台北:前衛,1988年9月初版。
•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1988年10月初版。
• 台灣文學研究會,《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1989年8月初版。
• 尾崎秀樹,《近代文學ソ傷痕:舊植民地文學論》,東京:岩波,1991年5月初版。
• 尾崎秀樹,《大眾文學》,東京:紀伊國屋書店,1994年1月。
• 簡炯仁,《台灣民眾黨》,台北:稻鄉,1991年12月。
• 翁佳音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台北:稻鄉,1992年2月初版。
•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1992。
• 王詩琅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1995年11月初版。
•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1993年8月初版。
•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1996年7月初版。
•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1996年7月初版。
• 劉捷著,林曙光譯註,《台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1994年1月初版。
• 黃惠禎,《楊逵及其作品研究》,台北:麥田,1994年7月初版。new window
•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一九二三~一九三六)》,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8月初版。new window
•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1994年12月初版。
• 黃武忠,《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5年3月初版。
•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台北:前衛,1995年3月初版。
• 葉笛,《台灣文學巡禮》,台南:南市文化,1995年4月初版。
• 梁景峰,《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段》,台中:中縣文化,1995年6月初版。
• 下村作次郎、中島利郎、藤井省三、黃英哲編,《プノゎりペ台灣文學:日本統治期ソ作家シ作品》,東京:東方書店,1995年10月初版。
• 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年2月初版。new window
• 梁明雄,《張深切與《台灣文藝》研究》,台北:文經,2002年1月初版。
• 呂紹理,《水鑼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年3月初版。
•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10月。new window
• 林載爵,《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台南:南市文化,1996年5月初版。
•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下)》,台北:玉山,1996年9月。
• 黃昭堂,《台灣淪陷區論文集》,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6年11月初版。
•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1999年2月新版四刷。
•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1997年2月初版。
•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叢: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師大書苑,1997年3月初版。
•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9年9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年6月初版。
• 河原功,《台灣新文學運動ソ展開--日本文學シソ接點》,東京:研文,1997年11月初版。
• 垂水千惠著、涂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1998年2月初版。
•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年10月初版。
•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年11月初版。
•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年4月初版。
•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年6月初版。new window
•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年10月。
• 中島利郎編,《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台北:前衛,2000年5月初版。
•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年3月。
• 張明雄,《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台北:前衛,2000年9月初版。
•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新自然主義,2000年12月。new window
•河原功,《『台灣出版警察報』解說、發禁圖書新聞эЗЬ》,東京:不二出版,2001年2月初版。
• 林淇漾,《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年10月。
• 陳培豐,《「同化」ソ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台灣ソ國語教育史再考》,東京:三元社,2001年。
•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2006年11月。new window
• 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台北:海峽學術,2002年8月。
• 王建國,《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台南:南市圖,2002年12月。
•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台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台北:稻鄉,2003年4月再版。。new window
• 盧建榮,《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麥田,2003年8月。new window
• 矢內原忠雄,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2004年2月。
•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2004。
•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2004年12月。new window
•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南市圖,2004年12月。
• 吳素芬,《楊逵及其小說作品研究》,台南:南縣府,2005年12月。
• 梅家玲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年8月。
• 趙勳達,《《台灣新文學》(1937-1937)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6年12月。
• 柳書琴,《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2009年5月初版。new window


六、博碩士論文

• 廖祺正,《三十年代台灣鄉土話文運動》,成功大學史語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 葉瓊霞,《王詩琅研究》,成功大學史語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 黃棋椿,《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清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
• 林慧姃,《吳新榮研究-一個台灣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 洪儀真,《三○年代和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台大社會學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 宋宜靜《日治時期台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日本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修士論文,2000年2月。
•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大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new window
• 張桂華,《苦悶時代下的文學—一九三二年《南音》的文學訴求》,成大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 郭怡君,《《風月報》與《南方》通俗性之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7月。
•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1月。new window
•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 黃文車,《黃石輝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 程佳惠,《1935年臺灣博覽會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 張季琳,《台灣к①яУэヤ文學ソ誕生──楊逵シ「大日本帝國」》,東京人文社會系研究科,2001年7月。
• 柳書琴,《荊棘的道路: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以《福爾摩沙》系統作家為中心》,清大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7月。new window
•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new window
•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new window
• 陳晨,《「大眾」的崛起--對30年代左翼文學創作的反思》,(中國)陜西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5月。
• 趙勳達,《《台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 陳秋櫻,《民族主義的性別意涵-以日據時代的台灣島內民族主義為例》,中山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 崔末順,《現代性與台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年1月。
•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9)為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 呂淳鈺,《日治時期台灣偵探敘事的發生與形成: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的考察》,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 江昆峰,《《三六九小報》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緞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 徐俊益,《楊逵普羅小說研究—以日據時期為範疇(1927-1945)》,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 鄧慧恩,《日劇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 林佳惠,《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癥狀結構》,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 張安琪,《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漢文的形成與發展》,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 蔡佩均,《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 張志樺,《情慾消費於日本殖民體制下所呈現之文化與社會意涵--以《三六九小報》及《風月》為探討文本》,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 王美惠,《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文學集》為考察中心》,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1月。new window


七、單篇論文

•黃得時,〈台灣新文學運動概觀〉,《台北文物》3:2、3:3、4:2,1954年8月、12月、1955年8月。
• 吳濁流,〈『泥沼中的金鯉魚』自序〉,張良澤編,《台灣文藝與我》,台北:遠景,1980年2月再版,頁201-202。
• 松永正義,葉笛譯,〈關於鄉土文學論爭(1930~32年)〉,《台灣學術研究會誌》4,1989年12月。
• 河原功著,葉石濤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上、中、下)〉,《文學台灣》1-3,1991年12月、1992年3月、6月。
• 林弘勳,〈日據時期台灣煙花史話〉,《思與言》33:3,1995年9月。new window
• 呂正惠,〈日據時代「台灣話文」運動平議〉,收於龔鵬程編,《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1995年11月初版。
• 黃惠禎,〈楊逵小說中的土地與生活〉,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台灣的文學與環境》,嘉義:中正大學,1996年6月。
• 下村作次郎,〈台�o芸術研究�捚U結成-『иルюхД』ソ創刊ネザ〉,《左連研究》5,左連研究刊行會,1999年10月,頁31-46。
•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一章~第六章,《聯合文學》178-180、183-185,1999年8-10月,2000年1-3月。
• 陳芳明,〈現代性與殖民性的矛盾〉,江自得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2001年2月1日初版。
• 陳芳明,〈台灣文壇向左轉--楊逵與三○年代的文學批評〉,《台灣文學學報》7,2005年12月。new window
• 施懿琳,〈論日治時期楊守愚的新舊體詩〉,江自得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2001年2月1日初版。new window
• 游勝冠,〈啊!時代的進步與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回事--賴和面對殖民現代化的態度初探〉,江自得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2001年2月1日初版。
• 陳培豐,〈重新解析殖民地台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為座標-〉,《台灣史研究》7:2,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new window
• 陳培豐,〈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2004年6月19日。
• 陳培豐,〈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邱貴芬、柳書琴編,《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 台灣號2007》,台北:文建會,2007年4月。
• 陳培豐,〈由敘事、對話的文體分裂現象來觀察鄉土文學-翻譯、文體與近代文學的自主性〉,收於陳芳明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7年7月。
• 吳叡人,〈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4月。
• 吳叡人,〈誰是「台灣民族」?:連溫卿與台共的台灣解放論與台灣民族形成論之比較〉,發表於中研院台史所主辦「地方菁英與台灣農民運動國際學務研討會」,2005年7月13-14日。new window
•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2006年6月。new window
• 趙勳達,〈禁用漢文的前奏曲--談《台灣新文學》一卷十號被禁的「漢文創作特輯」〉,《文學台灣》41,2002年1月15日。
• 趙勳達,〈1937年「漢文欄廢止」與《台灣新文學》的停刊〉,賴和文學研究論文獎博士班組佳作,2004年6月。
• 趙勳達,〈楊逵的文藝美學觀及其思想受容〉,賴和文學研究論文獎博士班組第三名,2004年6月
• 趙勳達,〈大東亞戰爭陰影下的「糞寫實主義」論爭—以西川滿與楊逵為中心〉,「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2004年6月19日
•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共識與歧見—尋找三○年代台灣文學研究的新詮釋框架〉,第三回東亞近代史青年研究者交流會議(日本札幌:北海道大學),2005年8月1日。
• 陳明台,〈論戰前台灣新文學現代化的諸問題〉,《文學台灣》43,2002年7月15日。
• 謝肇禎,〈放屎百姓放屎命—論蔡秋桐作品的反殖民精神〉,《文學台灣》43,2002年7月15日。
• 河原功著,松尾直太譯,〈1937年台灣文化、台灣新文學狀況--圍繞著廢止漢文欄與禁止中文創作的諸問題〉,發表於成大台灣文學系舉辦的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2002年11月22-24日。
• 中島利郎著、彭宣譯〈日治時期台灣研究的問題點—根據台灣總督府的漢文禁止以及日本統治末期的台語禁止為例〉,《文學台灣》46,2003年4月。
•魏貽君,〈日治時期楊逵的文學批評理論初探〉,「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2004年6月19日
•陳建忠,〈行動主義、左翼美學與台灣性:戰後初期(1945-1949)楊逵的文學論述〉,「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2004年6月19日
•林淇漾,〈擊向左外野:論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與實踐〉「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2004年6月19日
•林淇漾,〈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
•垂水千惠,〈台灣新文學中的日本普羅文學理論受容:從藝術大眾化到社會主義Realism〉,「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2004年7月15、16日。
•垂水千惠,〈為了台灣普羅大眾文學的確立:楊逵的一個嘗試〉,柳書琴、邱貴芬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4月。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6,2004年12月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台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33:7,2004年12月
•柳書琴,〈臺灣文學的邊緣戰鬥:跨域左翼文學運動中的左翼作家〉,《台灣文學研究集刊》7,2007年5月。
•崔末順,〈日據時期台灣左翼文學運動的形成與發展〉,《台灣文學學報》7,2005年12月。
•施淑,〈台灣話文論戰與中華文化意識〉,《八•一五:記憶和歷史》,2005年、秋。
•張文薰,〈1930年代臺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年2月。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收於梅家玲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年8月。


八、研討會論文集

•林亨泰編,《新生代台灣文學研究的面向論文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10月初版。
• 江自得主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2000年2月初版。
•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新自然主義,2000年8月。
• 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4月。
• 鄭炯明編,《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02年2月。
• 聯合報副刊編輯,《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
•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年4月。
• 成功大學台文系編輯,《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3月。
• 柳書琴、邱貴芬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4月。
• 邱貴芬、柳書琴編,《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 台灣號2007》,台北:文建會,2007年4月。
• 陳芳明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7年7月。
• 殷海光基金會編,《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台北:允晨,2007年7月。


九、回憶錄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1988年6月四版。
• 劉捷,《我的懺悔錄》,台北:九歌,1998年10月初版。
• 張深切,《里程碑》,現收於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卷二》,台北:文經,1998。


十、傳記

• 林梵,《楊逵畫像》,台北:筆架山,1978年9月初版。
•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1980年9月初版。
• 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1984年5月初版。
•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1985年8月初版。
•康原編著,《文學的彰化:彰化縣新文學作家小傳》,彰化:彰縣文化,1992年初版。
•林衡哲、張恆豪編,《復活的群像──台灣卅年代作家列傳》,台北:前衛,1995年5月初版。
•施懿琳,《吳新榮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年6月初版。
•莊永明,《台灣百人傳1》,台北:時報文化,2000年5月初版。


十一、西方理論專書

(一)馬克思主義及其文學理論

• 《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1955年12月一版。
• ﹝蘇﹞尤•安•克拉辛主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北京:人民,1986年10月一版。
•葉宗奎、嚴宜生、楊光遠、杜康傳、曾漢祥編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簡史》,北京:人民文學,1987年7月一版。
•伊格爾頓,(文寶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台北:南方,1987年10月再版。
• 《列寧全集》,北京:人民,1990年1月二版。
• 《列寧選集》,北京:人民,1998年10月三版。
• 馬健行主編,《馬克思主義史》,北京:人民,1995年5月初版。
• 劉大斌,《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研究》,內蒙古:內蒙古人民,1996年12月初版。
• 中共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編,《新編世界社會主義辭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12月
• 黃楠森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北京:高等教育,1998年6月。
•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三聯,1999。new window
• 王善忠主編,《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史》(全四卷),北京:中央編譯,1999。
• 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化》,合肥:安徽教育,2000年10月。
• 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 組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導讀》,北京:人民,2001年1月。
•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何國瑞主編,《社會主義文藝學》,武漢:武漢大學,2001年4月初版。
• 盧納察爾斯基,郭家申譯,《藝術及其最新形式:盧納察爾斯基美學論文選》,天津:百花,2002年4月。
• 陳建華,《二十世紀中俄文學關係》,北京:高等教育,2002年7月。
• 黃宗良、孔寒冰主編,《世界社會主義史論》,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2月。
• 張政文等著,《馬克思主義文學闡釋觀的哲學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2005年7月。
• 捷吉爾•盧卡奇 著,李鵬程編,《盧卡奇文集》,北京:人民,2008年8月。


(二)民族主義理論

•厄內斯特•蓋爾納,韓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2002年1月。
•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2003年1月。
•吉野耕作著,劉克申譯,《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學-現代日本自我認同意識的走向》,北京:商務,2004。
• 埃里克•霍布斯邦、T•蘭格,顧杭,龐冠群譯,《傳統的發明》,南京:譯林,2004年3月。
• 埃里克•霍布斯邦,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2006年4月。
•吉爾•德拉諾瓦,鄭文彬等譯,《民族與民族主義:理論基礎與歷史經驗》,北京:生活•讀書•新之三聯書店,2005年12月。


(三)後殖民理論

•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年7月初版。
•比爾•阿西克洛夫特、嘉雷斯•格里菲斯、凱倫•蒂芬合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殖民地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1998年6月初版。
• 許寶強等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 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 曹莉,《史碧娃克》,台北:生智,1999年2月初版。
• 朱剛,《薩伊德》,台北:生智,1999年3月初版。
• 羅鋼、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4月初版。
• 薩依德著,謝少波、韓剛 等譯,《賽義德自選集》,北京:中國社科,1999年8月。
• 薩依德著、王志宏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2000年10月二版。
• 薩依德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2000年10初版。
•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2000年2月初版。
• 王岳川主編,《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二刷。
• 巴特•穆爾-吉爾伯特著、陳仲丹譯,《後殖民理論--語境 實踐 政治》,南京:南京大學,2001年7月初版。
• 生安鋒,《霍米巴巴》,台北:生智,2005年1月初版。
• 法農著,萬冰譯,《黑皮膚,白面具》,南京:譯林,2005年5月。
• 法農著,萬冰譯,《全世界受苦的人》,南京:譯林,2005年5月。
• 帕爾塔•查特吉著,田立年譯,《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眾政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年7月。
• 帕爾塔•查特吉著,范慕尤、楊曦譯,《民族主義思想與殖民地世界:一種衍生的話語?》,南京:譯林,2007年11月。
• 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Routledge,1994。
• edited by Homi Bhabha, Nation and Narration, New York:Routledge,1995。


(四)布爾迪厄場域理論

•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Harvard College,1984。
• Bourdieu,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Polity Press,1993。
•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1997。
•布爾迪厄,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2001年3月
•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2002年2月二版。new window
• 布迪厄,蔣梓驤譯,《實踐感》,南京:譯林,2003年12月。
• 布爾迪厄、華康德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4月。
•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2004年12月。


(五)現代性與消費文化理論

• 邁克•費瑟斯通,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2000年5月。
• 羅鋼、劉象愚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科,2000年9月。
• 伊夫•瓦岱,田慶生譯,《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1。
• 以賽亞•伯林,馮克利譯,《反潮流:觀念史論文集》,南京:譯林,2002年10月。
• 以賽亞•伯林,胡傳勝譯,《自由論》,南京:譯林,2003年12月。
• Don Slater,林祐聖、葉欣怡譯,《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2003年9月。
• 馬泰•卡林內斯庫,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2004年9月三刷。
• 戴維•哈維,閻嘉譯,《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北京:商務,2004年9月二刷。
• 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編,《現代性基本讀本》,開封:河南大學,2005年5月。
• 卡爾•博格斯 著,李俊、蔡海榕譯,《知識份子與現代性的危機》,南京:江蘇人民,2005年12月。
• 戴維•哈維,《希望的空間》,南京:南京大學,2006年3月。
• 戴維•哈維,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台北:群學,2007年5月。
• 馬歇爾•伯曼,徐大建、張輯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北京:商務,2004年9月二刷。
• 周憲主編,《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12月。
• 瓦爾特•本雅明,王才勇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南京:江蘇人民,2006年3月二刷。
• 陳嘉明,《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5月。
• 里拉、德沃金、西爾維斯編,《以賽亞•伯林的遺產》,北京:新星,2006年5月。
• 應奇、劉訓練編,《後伯林的自由觀》,南京:江蘇人民,2007年1月。
• 胡鵬林,《文學現代性》,北京:中國社科,2007年6月。
• 劉進,《文學與「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學批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9月。

(六)其他

• 朱雯選編,《文學中的自然主義》,上海:上海文藝,1992年2月。
• 羅伯特•墨非,王卓君、呂迺基譯,《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北京:商務,1994年5月。
• 劉其偉編譯,《文化人類學》,台北:藝術家,1994年11月再版。
• 蔣孔陽、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通史》,上海:上海文藝,1999年12月。
• 麥克•懷特、大衛•艾普斯頓,(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2001年4月。
• 米歇爾•傅科,(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1月。
• 趙蓉暉編,《社會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2005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