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皇帝及其包衣奴才:論清代皇權與內務府官僚體制
作者:黃麗君
作者(外文):Li-Chun Hu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國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內務府皇權包衣上三旗官僚制度The Imperial Houseold DepartmentImperial WillsBooiUpper Three BannersBureaucratic Institu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清代的內務府是中國歷史上特殊的政治制度,成員主要由皇帝直領的上三旗包衣佐領、管領與莊頭旗人構成,功能在於為天子執家事。由於上三旗包衣的身分是皇帝的家奴,出身低微,並基於必須為家主當差的義務,宦途也大多從內務府起步。但在清代的官僚體系中,內務府的人事銓選不歸兵部、吏部負責,不僅獨立於外朝部院體系,本身還帶有濃厚的封閉性。加上清初內務府的升遷考課制度尚未健全成熟,因此大多數的包衣一輩子事功無著,長久在基層當差。在這個情況下,盛清時期能夠活躍於政壇上的包衣,大多是與皇帝關係親密,才有被特別拔擢的機會。質言之,清初包衣個人與家族的榮顯,皇權君寵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然而,隨著內務府官僚制度的逐漸成熟,上三旗包衣的宦途出路對君寵的依賴程度則隨之下降。內務府並行的兩套考課制度:京察與軍政,在乾隆朝之後對包衣旗人升遷的重要性趨增,其中又以京察作用最大。透過堂官的考課,取得京察一等資格的內務府包衣,能夠優先升遷或外放稅差等優缺。換言之,除了長久等待累積年資與透過皇帝的個人垂青外,乾隆朝之後由於內務府考課制度的逐步完善,包衣可以透過京察考核的結果,替自己尋求更好的宦途出路。不過在乾隆、嘉慶朝時,仍是皇權相對集中的時期,當時皇帝對包衣的驅使和控制仍然強烈且直接,皇權對包衣宦途的的影響力仍大於官僚體制的常態性運作。直至道光朝之後,皇帝才開始基於對制度的尊重,逐漸減少對內務府人事事務的干涉。加上晚清君主多幼年即位,更加依賴官僚體制的運作規則來銓補官員。在這個情況下,內務府官員能夠得缺與否,與其擁有的任官「資格」關係較大,皇權因素的關鍵性逐漸降低,這也意味著皇帝與其包衣奴才的親密性已經不復以往了。
不過探討內務府旗人的宦途發展,除了皇權與內務府官僚體制兩個變因外,還得再考慮到包衣仕宦的能動性問題。上三旗包衣雖然大多在內務府底下當差,但在實際上,清代卻可以見到不少外任外朝部院體系的例子。他們或循內務府原有的制度進身,或是受到皇權意志的直接拔擢。除此之外,清代官僚體系中關於科舉、捐納或廕敘制度的設計,也都有助於上三旗包衣擺脫其當差義務,得有機會在外朝任職,建立事功,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並帶動家族後人的整體的向上流動。只是從制度的沿革來看,清初時期包衣即便有在外朝任職的機會,通常還是必須兼任內務府底下的差事,繼續為皇帝當差,也容易因為犯錯而被褫職或降任,受皇帝意志的影響仍然非常直接。至清代中期以降,隨著旗人可以參加的科舉制度開始常態性舉行,以及國家財政衰敗後大開捐納之門等因素,讓包衣旗人擁有更寬廣的出身管道,甚至不乏完全規避當差義務的例子。從中也得以顯示上三旗包衣雖與皇帝身為家人關係,但到清代後期皇帝和他的包衣奴才之間,親密狀況已經不復以往的趨勢。
Within Chinese history,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stands as a unique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 Its members were primarily composed of the Booi nirus, overseers and land stewards of the Upper Three Banners, whose duty was, as the emperor’s bondservants, to work for their family master. For this reason, the Upper Three Banner Booi’s official career usually started in, and was generally confined to, the Imperial Household. Moreover, as the system of promo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Imperial Household was still rather underdeveloped compared to the outer court system during the Kangxi and Yongzheng reigns, most of the Booi bondservants work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ourt, and only a few of them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due to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mperor. To sum up, imperial authority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achiev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prosperity by the Booi and his family during the early Qing period.
Nevertheless, as the bureaucratic institution of the Imperial Household gradually matured, the dependence of Booi bondservants on their emperor-master weakened. The role played by the junzheng (軍政) and especially of the jingcha (京察) – two assessment systems implemented within the Imperial Household – for the official promotion of the Booi also grew in significance after the Qianlong reign. The promotion of those obtaining the highest grade at the jingcha examination could be prioritized, while others with similarly high grades could become tax official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other word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ssessment system during the Qianlong reign provided better chances of promotion for the Booi. Bu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during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reigns, the imperial power was still highly centralized and strong, so that the emperor’s will continued to have a direct and powerful impact on the official career of Booi. As the respect they held for the system grew increasingly until the Daoguang reign, the emperors intervened less and less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officials for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In addition, the fact that many emperors in the Late Qing ascended the throne at a very young age made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choose their ideal candidate or acquaintance to fill a post, and as such it was inevitable that they had to rely o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to appoint officials. Therefore, the level of qualification of the candidates played a greater role than their proximity to the emperor in the selection of officials for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during this period.
However, we cannot limit our discussion of the official career of Booi to a study of the imperial wills and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of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but must als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act that Booi were also active agents within their social milieu. Although most Booi had to work in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ment, some could also hold a post in the outer court system; a post which they could obtain by passing the civil examination system, by purchasing a degree, by claiming special Yin privileges of hereditary succession, or thanks to some particular regulation of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Once he had become an official in the outer court, a Booi could more easily succeed in the political arena and therefore contribute to the social ascent of his family and of himself. But even Booi who took office in the outer court system usually had to hold a concurrent post in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during the High Qing. This meant that if a Booi made any mistake while in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he could easily be dismissed or demoted by the emperor, thus losing his privilege to work in the outer court. However, as the bannermen were allowed to partake in the civil examination which were held regularly from the middle Qing on, and as the donation system began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after the deterioration of state financ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ways through which Booi engaged in politics diversified and expended, while some Booi even managed to avoid working in the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altogether. This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his Booi bondservants during the late Qing was not as close as before.
一、工具書
永志堅,《滿漢合璧六部成語》。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田村實造等編,《五體清文鑑譯解》。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內陸&;#12450;&;#12472;&;#12450;研究所,1966。
朱金甫等主編,《清代典章制度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阿爾泰語研究所編纂,《御製清文鑑》。大邱:曉星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78-1982。
胡增益,《新滿漢大辭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清高宗御製,《御製增訂清文鑑》,收入《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
錢實甫,《清代重要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59。
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魏秀梅,《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Stary, Giovanni. A dictionary of Manchu names: a name index to the Manchu version of the "Complete genealogies of the Manchu clans and families of the eight banners"; jakun gusai Manjusai mukun hala be uheri ejehe bithe Baqi manzhou shizu tongpu; [Ba qi Manzhou shi zu tong pu]. Wiesbaden: Harrassowitz in Kommission, 2000.

二、檔案史料
大連圖書館編,《大連圖書館藏清代內務府檔案》。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編,《中國清代外債史資料:1853-1911》。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技術攝製,《清代譜牒資料A》。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發行微捲,198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製,《內務府題本題稿(光碟)》。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198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上諭八旗》,收入《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上諭內閣》,收入《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務府活計檔: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微捲印出未刊本。
故宮博物館明清檔案部編,《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75。
莊吉發譯註,《孫文成奏摺》。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滿文老檔研究會譯注,《滿文老檔:太宗》。東京都:東洋文庫,1955-1962。
國立故&;#23467;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文獻科編輯,《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1977-1978。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譯編,《大連市圖書館藏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檔案選編:皇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89。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譯編,《大連市圖書館藏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滿文檔案選編:職司銓選、獎懲、宮廷用度、進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譯編,《大連市圖書館藏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滿文檔案選編:獎懲、宮廷用度、外藩進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三、官書典籍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1987。
《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初纂本,未刊刻本。
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大清新法令:1901-1911點校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王安定等纂修,《重修兩淮鹽法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王慶雲,《石渠餘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文康,《兒女英雄傳》。臺北:三民書局,1999。
允祹,《欽定大清會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允祿,《大清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
允祿等奉敕撰,《上諭旗務議覆》,收入姜亞沙等編,《清代八旗史料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12。
允祿等輯,《諭行旗務奏議》,收入姜亞沙等編,《清代八旗史料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12。
允祿等奉敕撰,《滿文上諭八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藏,未刊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二十年秋季》。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本,1894。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二十三年秋季》。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本,1897。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二十四年夏季》。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本,1898。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二十七年冬季》。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本,1901。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乙巳年)》,收入王春瑜編,《中國稀見史料‧第一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內務府編,《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內務府編纂,《欽定內務府續纂現行則例》,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內務府輯,《欽定宮中現行則例》。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乙巳秋季》,收入《中國稀見史料第一輯》冊14(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癸卯冬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未刊刻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庚子春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未刊刻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庚子夏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未刊刻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甲辰夏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未刊刻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己卯冬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未刊刻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丁未春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未刊刻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丙午春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未刊刻本。
內務府編,《內務府爵秩全覽光緒丙午冬季》。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未刊刻本。。
不著撰人,《爵秩全覽宣統庚戌夏季》,收入清華大學圖書館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編,《清代縉紳錄集成》冊91。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不著撰人,《內務府現行則例》。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抄本,未刊印本。
內閣鑄印局發行,《職官錄宣統三年冬季‧內務府》,收入清華大學圖書館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編,《清代縉紳錄集成》冊94。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北京圖書館編,《鈕祜祿氏弘毅公家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民族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弘晝等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瀋陽:遼海出版社,2002。
伊桑阿,《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
朱寶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
朱彭壽,《舊典備徵》。北京:中華書局,1982。
朱方增,《從政觀法錄》,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托津,《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
沈家本等纂,《光緒重修天津府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金兆豐撰,《職官志七‧內務府‧宦官‧女官》。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史館本,文獻編號:21100062。
袁枚,《小倉山房續文集》,收入《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阮元,《梧門先生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李基溥,《思補過齋主人自敘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揚州:廣陵書社,2004。
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李銘皖等修,《同治蘇州府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怡良,《兩江總督怡良奏稿》,《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法式善,《槐廳載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英和,《恩福堂筆記詩鈔年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東方學會編,《國史列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松筠,《百二老人語》。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研究所藏,未刊印本。
松筠(穆齊賢)記,趙令志、關康譯,《閒窗錄夢譯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
林宏作,〈麟慶知交手札〉,《桃山&;#23398;院大&;#23398;人間科&;#23398;》37,2009,大阪府。
奕賡,《寄楮備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奕賡,《侍衛瑣言》,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昭槤,《嘯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紀昀,《紀文達公遺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孫寶瑄,《忘山廬日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唐英,《陶人心語》,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唐英,《問奇典註》,收入《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唐邦治,《清皇室四譜》,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庫勒納等奉敕撰,《清代起居注‧康熙朝》。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翁同龢,《翁同龢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清國史館編纂,《清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華大學圖書館,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編,《清代縉紳錄集成》。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清高宗敕修,《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收入《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曹雪芹著,馮其庸編注,《紅樓夢》。臺北:地球出版社,1994。
梁章鉅,《樞垣記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
梁章鉅,《國朝臣工言行錄》,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郭葆昌,《唐俊公先生陶務紀年表》,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崇厚,《鶴槎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崇實,《惕龕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崑岡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崑岡等奉敕撰,《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
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北京:中華書局,1984。
陳徽言,《武昌紀事》,收入《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局,1993。
陸繼輅,《崇百藥齋續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康基田,《河渠紀聞》。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張孟劬,《清代后妃傳稿》,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臺北:新興書局,1981。
傅振倫、甄勵,〈唐英瓷務年譜長編〉,《景德鎮陶瓷》2,1982,景德鎮。
惲毓鼎,《惲毓鼎澄齋奏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鄂爾泰等編纂,《欽定八旗則例》,收入姜亞沙編,《清代八旗史料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12。
鄂爾泰等纂,《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鄂素,《完顏氏文存》。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未刊刻本。
楊鍾羲,《八旗文經作者考》,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楊鍾羲,《雪橋自訂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裕誠纂修,《欽定總管內務府堂現行則例》。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本,咸豐九年未刊刻本。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福格,《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4。
歐陽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84)。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黎世序、潘世恩,《續行水金鑑》。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駱成昌纂,《職官志‧內務府》。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史館本,文獻編號:211000054。
蕭奭,《永憲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
錢泳,《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
繆荃孫,《雲自在龕隨筆》。臺北:力行書局,1964。
繆荃孫纂錄,《續碑傳集》,收入《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薛福成,《庸龕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69。
魏源,《聖武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
鐵保,《欽定八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顧廷龍編,《清代硃卷集成》(臺北:成文書局,1992)。
麟慶,《麟見亭奏稿》。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5。
麟慶,《鴻雪因緣圖記》。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麟慶等編,《蓉湖草堂贈言錄》。北京:線裝書局,2003。

四、專書著作
史景遷著,陳引馳等譯,《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
王鍾翰,《王鍾翰清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伍躍,《中國的捐納制度與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杜家驥,《八旗與清朝政治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肖中志,《候補文官群體與晚清政治》。成都:巴蜀書社,2007。
吳秀良著,張震九等譯,《康熙朝儲位鬥爭記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臺北:世界書局,1980。
定宜庄,《滿族的婦女生活與婚姻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定宜庄、郭松義、李中清、康文林,《遼東移民中的旗人社會:歷史文獻、人口統計與田野調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
恆慕義,《清代名人傳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祁美琴,《清代榷關制度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
祁美琴,《清代內務府》。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徐泓,《清代兩淮鹽場的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
秦國經,《明清檔案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莊吉發,《滿漢異域錄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行,1983。
高中華,《肅順與咸豐政局》。濟南:齊魯書社,2005。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83。
常越男,《清代考課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張德昌,《清季一個京官的生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0。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學生書局,1991。new window
景愛,《皇裔浮沈:北京的完顏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湯仁澤,《經世悲歌:崇厚傳》。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馮爾康,《雍正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黃光亮,《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new window
傅宗懋,《清代督撫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63。
雷炳炎,《清代八旗世爵世職制度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6。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
鄭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賴惠敏,《清代的皇權與世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魏秀梅,《陶澍在江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new window
羅友枝著,周衛平等譯,《清朝宮廷社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佐伯富,《&;#28152;代鹽政&;#12398;&;#30799;究》。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1956。
織田萬,《清國行政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Dodgen, Randall A. Controlling the Dragon: Confucian Engineers and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James Z. Lee and Cameron D. Campbell, with contributions by Chris J. Myers and Yizhuang Ding. Fate and Fortune in Rural China,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Behavior in Liaoning, 1774-187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Oxnam, Robert B. Ruling From Horseback: Manchu Politics in the Oboi Regency, 1661-166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Torbert, Preston M. The Ch''ing Imperial Household Department: A Study of Its Organization and Principal Functions, 1662-1796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五、期刊論文
王貴文,〈清代八旗子弟的蔭子制度〉,《滿族研究》3,1988,瀋陽。
內田直文,〈鈕祜祿氏額亦都家族與清初內廷侍衛〉,《成大歷史學報》36,2009,臺南。new window
白新良,〈論皇太極繼位初的一次改旗〉,收入氏著編,《清史考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古鴻廷、陳識仁,〈清代內務府之研究〉,《中國文化月刊 》19:6,1996,臺北。
申學鋒,〈晚清戶部與內務府財政關係探微〉,《清史研究》3,2003,瀋陽。
李典蓉,〈清代內務府研究綜述〉,收入祁美琴編,《清代內務府》。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村上信明,〈乾隆時期的翻譯科舉政策與蒙古旗人官僚的興起〉,收入閻崇年編,《滿學研究第七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佟永功,〈盛京內務府戶口冊解析〉,《清史研究》2,1995,北京。
杜家驥,〈清初內務府設立的時間問題〉,《古今論衡》23,2012,臺北。
杜家驥、張振國,〈清代內務府官制的複雜姓及其特點〉,《南開學報》4,2008,天津。
定宜庄,〈內務府完顏世家考〉,收入《清史論叢》。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
定宜庄,〈家族組織與八旗制度之間──清代盛京內務府戶口冊與旗人家譜的對比研究 〉,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明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定宜庄,〈遼東旗人社會的基層組織:族與宗族〉,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30799;究所學刊編委會編輯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定宜庄、胡鴻保,〈清代內務府高佳世家的婚姻圈〉,《清史研究》3,2005,北京。
定宜庄,〈滿族士大夫群體的產生與發展:以清代內務府完顏世家為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商鴻逵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專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定宜庄,〈有關清朝八旗人丁戶口冊的幾個問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明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屈六生,〈論清代的翻譯科考試〉,收入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吳雪娟,〈清代八旗戶口檔與家譜整理研究——以璦琿滿族扎庫塔氏為例〉,《滿語研究》2,2011,瀋陽。
林新奇,〈論乾隆時期議罪銀制度與罰俸制度的區別〉,《故宮博物院院刊》3,1986,北京。
林永匡、王熹,〈清代長蘆鹽商與內務府〉,《故宮博物院院刊》2,1986,北京。
祁美琴,〈清初內務府及其與十三衙門的關係〉,《清史研究》1,1997,北京。
祁美琴,〈內務府高氏家族考〉,《清史研究》2,2002,北京。
祁美琴,〈清代君臣語境下「奴才」稱謂的使用及其意義〉,《清史研究》4,2011,北京。
侯皓之,〈恪慎勤謹─從檔案論海望其人其事與在造辦處的作用〉,《故宮學術季刊》30:3,2013,臺北。new window
侯皓之,〈見盛觀衰─盛清諸帝飼犬活動的演變與意義〉,《漢學研究》31:3,2013,臺北。new window
俞暄,〈論年希堯在雍正官窯瓷業發展中的作用與貢獻〉,《中國陶瓷》48:2,2012,景德鎮。
莊吉發,〈清世宗與奏摺制度的發展〉,收入氏著編,《清史論集(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new window
徐凱,〈朝鮮佐領考〉,收入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所編,《韓國學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徐凱、陳昱良,〈清代金氏常明史事考述〉,《韓國學論文集》1,2007,北京。
徐法言,〈內務府漢姓包衣的社會地位及其族屬認定〉,《社會科學研究》3,2008,成都。
韋慶遠,〈江南三織造與清朝前期政治〉,《史學集刊》3,1992,長春。
韋慶遠,〈《莊頭家譜》與清代對旗地的管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2001,廈門。
張玉興,〈包衣漢姓與漢軍簡論〉,收入閻崇年編,《滿學研究第七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張世明、王旭,〈議罪銀新考〉,《清史研究》1,2012,北京。
張榮生,〈古代淮南地區的鹽官制度〉,《鹽業史研究》3,2001,自貢。
張永江,〈八旗蒙古與清代的武科及翻譯科考試〉,《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1990,呼和浩特。
曹宗儒,〈總管內務府考略〉,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文獻論叢》。北平: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1936。
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收入氏著編,《明清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陳國棟,〈清代內務府包衣三旗人員的分類及其旗下組織—兼論一些有關包衣的問題〉,《食貨月刊》129,1982,臺北。
陳國棟,〈清代中葉以後重要稅差專由內務府包衣擔任的幾點解釋〉,收入許倬雲,毛漢光,劉翠溶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3。
陳國棟,〈康熙小臣養心殿總監造趙昌生平小考〉,收入馮明珠主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new window
陳國棟,〈內務府官員的外派、外任與乾隆宮廷文物供給之間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3,2012,臺北。new window
陳國棟,〈武英殿總監造赫世亨—活躍於「禮儀之爭」事件中的一位內務府人物〉,《故宮學術季刊》30:1,2012,臺北。new window
陳青松,〈趙昌家世及其與傳教士的往來——兼述其在康雍時期的際遇〉,《&;#50500;&;#49884;&;#50500;&;#50672;&;#44396;》6,2009,大邱。
陳捷先,〈後金領旗貝勒略考〉,收入氏著編,《清史雜筆(一)》。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
陳捷先,〈康熙朝奏摺與砵批研究〉,收入氏著編,《清史雜筆(一)》。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new window
細谷良夫,〈清代八旗制度之演變〉,《故宮文獻》3,1972,臺北。
郭松義,〈清代的會典和則例〉,《清史研究通訊》4,1985,北京。
黃培,〈清初的滿洲貴族(1583-1795)—鈕祜祿族〉,收入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委員會編編,《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嵇若昕,〈乾隆時期的如意館〉,《故宮學術季刊》23:3,1996,臺北。new window
傅樂治,〈清高樸盜賣官玉案考實(上)〉,《故宮季刊》13:3,1979,臺北。new window
傅樂治,〈清高樸盜賣官玉案考實(下)〉,《故宮季刊》13:4,1979,臺北。new window
馮其利,〈京郊清墓探尋〉,《北京檔案史料》4,2003,北京。
馮立升,〈清代滿族水利專家齊蘇勒〉,《中國科技史料》12:3,1991,北京。
葉高樹,〈深維根本之重:雍正皇帝整飭旗務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2004,臺北。new window
葉高樹,〈滿洲軍事家族與清初政治:長白山鈕祜祿家族的個案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6,2011,臺北。new window
葉高樹,〈清朝的旗學與旗人的繙譯教育〉,《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8,2012,臺北。new window
葉高樹,〈清朝的繙譯科考制度〉,《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9,2013,臺北。new window
賈珺,〈麟慶時期(1843-1846)半畝園布局再探〉,《中國園林》6,2000,北京。
趙凱,〈清代旗鼓佐領考辨:兼論有關清代包衣的若干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1988),北京。
湯象龍,〈道光朝捐監之統計〉,收入李定一、包遵彭、吳相湘等編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五冊》。臺北:正中書局,1963。
蔡秉睿,〈清代乾隆朝(1736-1796)崇文門之研究〉,《史穗》復刊第一期,2007,臺南。
劉世珣,〈近十五年(1996-2010)清代旗人生計問題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史原》復刊第三期,2012,臺北。new window
滕德永,〈乾隆朝內務府對庫存參斤的管理—以內務府的「參斤變價」為考察對象〉,《故宮博物院院刊》4,2011,北京。
滕德永,〈道光朝參斤變價的困境〉,《滿族研究》4,2012,瀋陽。
賴惠敏,〈乾隆朝內務府的當鋪與發商生息(1736-17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1997,臺北。new window
賴惠敏,〈從高樸案看乾隆朝的內務府與商人〉,《新史學》13:1,2002,臺北。new window
賴惠敏,〈鐵桿莊稼?清末內務府辛者庫人的家戶與生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8,2002,臺北。new window
賴惠敏,〈乾隆朝內務府的皮貨買賣與京城時尚〉,《故宮學術季刊》21:1,2003,臺北。new window
賴惠敏,〈清乾隆朝的稅關與皇室財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46,2004,臺北。new window
賴惠敏,〈清政府對北京藏傳佛寺之財政支出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8,2007,臺北。new window
賴惠敏,〈乾隆皇帝修建熱河藏傳佛寺的經濟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4,2009,臺北。new window
關嘉祿,〈莊親王允祿內務府理政芻議〉,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論文集》。北京:新華書局,2008。
關嘉祿、佟永功,〈從《鑲紅旗檔》看雍正帝整飭旗務〉,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六十週年紀念論文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羅麗達,〈清初國家財政利益上的宮府之爭及趙申喬的遭遇〉,《新史學》6:3,1995,臺北。new window
古市大輔,〈崇厚‧崇實&;#12398;諸子&;#12392;&;#12381;&;#12398;配偶者&;#12395;&;#38306;&;#12377;&;#12427;&;#12494;&;#12540;&;#12488;——清末中&;#22269;&;#12395;&;#12362;&;#12369;&;#12427;完顏氏&;#12398;婚姻&;#38306;係&;#12398;一齣——〉,《金澤大學文學部論集‧史學‧考古學‧地理學篇》28,2008,金澤。
佐伯富,〈清代&;#12395;&;#12362;&;#12369;&;#12427;鹽業資本&;#12395;&;#12388;&;#12356;&;#12390;(上)〉,《東洋史研究》11:1,1950,京都。
近藤秀樹,〈&;#28152;代&;#12398;銓選:外補制&;#12398;成立〉,《東洋史研究》17:2,1958),京都。
近藤秀樹,〈清代&;#12398;捐納&;#12392;官僚社會&;#12398;終末(上)〉,《史林》46:2,1963,京都。
李中清、康文林,〈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Household Division in Northeast China, 1789-1909(中國東北地區分家的原因和結果)〉,收入李中清等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Chang, Te-ch''ang. "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Imperial Household (Nei-wu-fu) in the Ch''ing Dynast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2, 1972, Ann Arbor.
Rawski, Evelyn S.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4, 1996, Ann Arbor.
Grootaers, J.L. Van Hecken and W.A. "The Half Acre Garden, Pan-Mou Yuan." Monumenta Serica, 18, 1959, Sankt Augustin.

六、電子資料庫
大清國史人物列傳及史館檔傳包傳稿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全文資料庫
中研院近史所藏一史館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全文資料庫
中研院近史所藏內務府奏銷檔案全文資料庫
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查詢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檔摺件全文影像資料庫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