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搬演「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1895-1945)
作者:石婉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shun Shih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鍾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通俗劇場高松豐次郎戲院臺灣正劇新劇運動殖民地新劇新派劇歌仔戲文明戲皇民化popular theatreTakamatsu ToyojirotheatreTaiwan DramaNew Drama MovementColonial New DramaShinpa DramaKoa-a-hi(歌仔戲)Wenmingxi(文明戲)mink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4)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3
本論文以通俗劇場為研究取徑,主要探討日本殖民統治臺灣51年間,發生在戲劇場域的臺灣人的現代化經驗。
二十世紀之初,隨著殖民地城鎮戲院的普及興建,臺灣劇場史步入了現代。此後一直到殖民統治結束為止,殖民者、戲院經理人和殖民地知識人各懷目的,試圖主導臺灣戲劇活動發展。戲院先是為了日人軍民的慰安娛樂之需而興建,至1900年代晚期,具有殖民者代理人身份的高松豐次郎視戲院為殖民教化裝置而使之普及,並在輸入、放映電影的同時,創造以台人觀眾為對象的「臺灣正劇」劇場,藉以臣民化臺灣人,達到協助穩固殖民統治的目的。
當殖民者備妥社會教化機關,戲院競爭回歸市場機制之後,中國戲曲熱潮興起,正劇活動萎靡。1920年代的戲院環境中,「老歌仔戲」和包含正劇、文明戲、京劇與福州戲等在內的同時代流行戲劇彼此交化而形成歌仔戲。戲院催化著近代享樂精神的發達,在歌仔戲迅速風靡全島的過程中,知識人從中洞察到殖民地的社會現實受到遮蔽,甚至,通過流行戲劇的意識型態複製,民族╱階級的壓迫被固著乃至強化,因而以「新劇」為重要啟蒙手段,並由此同時展開對戲劇現代化的自主追求。
1930年代中期,臺灣總督府採取激進的殖民地同化政策,形成「獎勵新劇」、「舊劇漸禁主義」的戲劇方針。地方上主管戲劇事務的警界人士在皇民化運動風潮下積極介入戲劇發展,劇團機巧應對之餘,殖民地觀眾在此過程中展現主體的能動性,對官方施策形成反挫,使其不得不作出調整。知識人則利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地方文化振興論的歷史契機,賡續新劇運動並重新定義「鄉土」、召喚我族。持續七、八年的劇壇混亂局面,最後在戰時官方的戲劇統制的暴力性中落幕。殖民統治遺留給臺灣社會一個劇場詮釋共同體——即在語言上以混用台、日語為其邊界、在美學上呈現混雜性特徵的「殖民地新劇」。
終日治之世,臺灣人的戲劇現代化經驗有別於正常國家。殖民者數度製造符合統治利益的現代劇,意圖達到馴化、臣民化台灣人並形塑其認同的目的。充滿時間焦慮感的知識人,在資源、經驗都有限的情況下,其戲劇創作通俗化的道路崎嶇難行。因此,「殖民地新劇」可說是一般民眾與日本的殖民暴力長期遭逢的最後結果。
This dissertation employs popular theatre as the research site to investigate the Taiwanese’s experience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sphere of theatre during the fifty-one year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ing over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long with the widespread establishments of colonial town-based theatre, the history of Taiwan theatre stepped into the modern. Thereafter and till the end of colonial period, colonist, theatre manager, and colonized intellectual respectively entertained different purposes, struggling for dom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 theatrical activities. In the first place, theatre was built for the need of the Japanese populace and soldiers for entertainment. Up to the late 1900s, Takamatsu Toyojiro(高松豐次郎), who was identifi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lonist, regarded theatre as an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f colonial indoctrination and thus popularized it, with not only the import and projection of films, but also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atre of Taiwan Seigeki (臺灣正劇) which targeted Taiwanese as the audience in order to domesticate Taiwanese into the subjects of the Imperial Japan, and to help consolidate the ruling authority.
When other institutions of social indoctrination were well prepared by the colonist, and when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atres returned to market mechanism, the rising of Chinese opera alternated with the ebbing of Seigeki.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atre of 1920s, Old Koa-a-hi,(老歌仔戲)intermingled with other genres of popular theatre, including Taiwan Seigeki, Wenmingxi(文明戲), Beijing Opera(京劇), Fuzhouxi(福州戲)etc., and evolved into Koa-a-hi(歌仔戲), or Taiwanese Opera. When theatre, coupl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Koa-a-hi that swept over the entire island, catalyzed the flowering of epicureanism, the colonized intellectuals came to realize that the social reality of colony was thus buried, and even the oppression of nation/ class was reinforced through the reproduction of ideology proposed by the popular dramas. Therefore, they took ‘New Drama’(新劇)as the important means of enlightenment; meanwhile, they also consciously began their pursui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drama.
In the mid-1930s, the Office of the Governor-General(台灣總督府)practiced the radical assimilation policy, and consequently the principles of ‘rewarding new drama’ and ‘gradual prohibition of old drama’ took shape. Encouraged by the trend of ‘Kōminka (formation of imperial subjects) movement’(皇民化運動), the local police, who then were in charge of the drama affairs, actively interven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Despite the agile responses of theatre groups to this intervention, however, the audience of colony demonstrated their initiatives which turned out to be the setbacks to the official policies and forced them to be made some adjustments. It follows that the colonized intellectuals took this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the surging discourses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local culture(地方文化振興論)shortly before an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continued the ‘New Drama’ movement and redefined the concept of ‘native land’(鄉土)in order to call forth the Taiwanese national spirit. The chaos in the sphere of theatre lasted for seven or eight years and the violence of the official unification imposed upon drama brought down curtain on it. To sum up, the colonial rule left Taiwan society a theatre of interpretative community which, linguistically speaking, was clearly bordered by the mixture of Taiwanese and Japanese; and, aesthetically speak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a kind of high hybrid. It is the ‘Colonial New Drama’.
Throughout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Taiwanese’s experienc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drama differed from that of other normal countries. The colonist produced the ruler’s interest–oriented ‘modern drama’ more than once with view to not only taming and subjecting Taiwanese but also reshaping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For the temporal anxiety-loaded intellectuals, the limited sources and experiences made their road towards the popularization of dramatic creations tortuous. Thus, the ‘Colonial New Drama’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long lasting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aiwanese populace and the Japanese colonial violence.
參考文獻

壹、戰前部分

一、報紙與期刊
《フオルモサ》。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
《文藝臺灣》。臺北:文藝臺灣社。
《日本演劇》。東京:日本演劇社。
《民俗臺灣》。臺北:東都書籍台北支店。
《向陽》。臺中:向陽會。
《旬刊台新》。臺北:臺灣新報社。
《東京新聞》。東京:東京新聞社。
《風月報》。臺北:風月報俱樂部。
《都新聞》。東京:柏書房。
《國民演劇》。東京:國民演劇社。
《翔風》。臺北:臺北高等學校報國校友會。
《新建設》。臺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民報》。東京:臺灣民報社。
《臺灣新民報》。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臺灣警察時報》。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臺灣公論》。臺北:臺灣公論社。
《臺灣時報》。臺北:臺灣總督府情報部。
《臺灣新文學》。臺中:臺灣新文學社。
《臺灣文藝》。臺中:臺灣文藝聯盟。
《臺灣藝術新報》。臺北:臺灣藝術社。
《臺灣藝術》。臺灣藝術社
《臺灣文學》。臺北:啟文社。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語苑》。臺北:台灣語通信硏究會編。
《演劇通信 台灣演劇協會會報》。臺北:台灣演劇協會
《演劇》。東京:畝傍書房。
《興南新聞》。臺北:興南新聞社。
《讀賣新聞》。東京:讀賣新聞社。

二、政府公報、年鑑、法規、統計書、調查報告書、人名錄類
臺灣總督府編
  1915 《大正二年台灣統計要覽》。臺北:。
日本演劇協會(編纂)
  1943 《演劇年鑑(昭和十八年版)》。東京:東寶書店。
日本映畫雜誌協會(編纂)
  1943 《映畫年鑑》,昭和十八年。東京:日本映畫雜誌協會。
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編)
  1943 《皇民奉公會職員錄》。台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
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
  1937 《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概要》。臺中: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
《臺灣總督府官報》。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年鑑》。臺北:臺灣通信社。
《臺灣日誌》。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警察法規》。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1928 《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及臺灣演劇調:昭和二年三月十五日現在》。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興南新聞社(編纂)
  1943 《臺灣人士鑑》。台北:興南新聞社。

三、劇本
江間常吉
  1940 《皇民化劇の手引》。臺北:國語勵教會。
皇民奉公會台北州支部(撰)
  1942 《青年演劇腳本集》第一輯。台北:皇民奉公會台北州支。
  1944 《青年演劇腳本集》第二輯。台北:皇民奉公會台北州支部。
國民精神總動員臺中州支部(編)
  1939 《皇民化劇腳本集 軍夫の妻》。台中:國民精神總動員臺中州支部。
黃 欣
  1933 《破滅的危機》。台南:作者自印。
臺灣總督府情報部(編)
  1941 《青少年劇腳本集》,第一輯。台北:臺灣總督府情報部。
藍紅綠(作)、張慶龍(譯)
  2000 〈慈善家(四幕)〉,《文學台灣》35。
竹內治等
  1940 「藝能祭 皇民化劇腳本集」(未刊,鋼刻油印本)。

四、論文與專書
七星郡教化聯合會
1938 《臺北州指定部落振興研究發表會要項》。
北門郡部落振興會
1939 《北門郡部落振興會研究發表要項》。佳里。
大政翼贊會文化部(編)
  1942 《素人演劇運動ソ理念シ方策》。東京:翼贊圖書。
日本厚生協會(編)
  1944 《厚生運動讀本》。東京:新興出版。
日本移動演劇聯盟(編)
  1943 《移動演劇圖誌》。東京:藝術學院出版部。
伊藤熹朔(編)
  1943 《移動演劇の研究》。東京:日本電報通信社。
呂訴上
  1941 〈台灣演劇の近情〉,《國民演劇》1(4): 378-331。
高松豐次郎
  1914 《臺灣同化會總裁板垣伯爵閣下歡迎之辭》,殘本。
高雄州鳳山郡
1940 《部落振興研究會發表要項》。
陳鏡波
  1931 〈台灣の歌仔戲の實際的考察と地方青年男女に及ける影響(一)(二)〉,《台灣教育》,頁346-347。
飯塚友一郎
  1941 《國民演劇と農村演劇》。東京:清水書房。
臺南州北門郡
1939 《部落振興會研究發表要項》。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優良部落の模範的事例》。
臺灣總督府(編)
  《臺灣統治概要》,復刻本。東京:原書房。
濱田秀三郎(編)
  1943 《臺灣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青書房。
瀧田貞治
  1943 《傳統演劇瑣談》。東京:書物展望社。
鷲巢敦哉
  1941 《臺灣保甲皇民化讀本》。臺北:臺灣總督府內臺灣警察協會。

貳、戰後部分

一、論文
(中文)
王見川
  1999 〈關於日據時期台灣的歌仔戲:兼論其起源問題〉,收於王見川、李世偉著,《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王順隆
  2007 〈歌仔戲文的合撤押韻:以日治時期的歌仔戲老唱片為例〉,收於徐麗紗、林良哲著,《從日治時期唱片看台灣歌仔戲(上冊:探索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石婉舜
  2001 〈「厚生演劇研究會」初探〉,《臺灣史研究》7(2): 95-115。
  2001 〈一九四三年台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2001 〈戰爭與戲劇:以厚生演劇研究會的「國民演劇」批判為中心〉,發表於「廿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研討會,2001年10月19-21日。
司黛蕊
2005〈胡撇仔的分裂時空——從「本土文化」之外再看歌仔戲〉,《民俗曲藝》148: 7-42。
羊子喬
  2000 〈在埔里遇到藍紅綠〉,《文學台灣》35: 100-103。
李國生
  1997 〈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瑩真
  2002 〈吳漫沙生平及其日治時期大眾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叡人
  2009 〈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台灣史研究》16(3): 133-163。
吳孟芳
  2002 〈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繼文
  1991 〈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宜蘭文獻雜誌(企劃)
  1996 「歷史生產專輯」,《宜蘭文獻雜誌》第20期。
林巾力
  2008 〈「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鶴宜
  2007 〈歌仔戲「幕表」編劇的創作機制和法則〉,《成大中文學報》16: 171-200。
  2008 〈「做活戲」的幕後推手:台灣歌宰戲之名講戲人及其專長〉,《戲劇研究》1: 221-252。
松浦恆雄
  2005 〈文明戲的實像:中國戲劇的近代自覺〉,收於高瑞泉、山口久和主編,《城市知識份子的二重世界:中國現代性的歷史視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柯榮三
  2009 〈台灣歌仔冊中「相褒結構」及其內容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
施淑
1997〈想像鄉土.想像族群--日據時代臺灣鄉土觀念問題〉,《聯合文學》14(2): 77-82-18。台北: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柳書琴
  1994 〈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謎一樣的張文環:日治末期張文環小說中的民俗風〉,收於許俊雅總編輯,《第二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8。台北: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陳培豐
2009 〈殖民地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台灣文學研究學報》9: 249-290。
陳偉智
  1998 〈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秋虹
  2003 〈社會的下半身:試論日本殖民時期的性治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珣
  2000 〈婦女生前與死後的地位:以養女與養媳等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6: 15-43。
張啟豐
  2004 〈清代台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怡宏
  2006 〈邁向土匪之路:1895-1901年間北宜古道與「土匪」興起關係〉,《宜蘭文獻雜誌》75: 202-246。
許雪姬
1988 〈邵友濂與臺灣的自強新政〉,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美娥
  2004 〈二十世紀初期臺灣通俗小說的女性形象:以李逸濤在《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作品為討論對象〉,《臺灣文學學報》5: 9-14。
曾學文
  1994 〈歌仔戲傳入廈門初期的演出型態初探〉,《民俗曲藝》88: 49-73。
廖安惠(等)
  1991 〈台灣養女制度初探〉,《史學》16/17: 191-215+217-219。
蔡慧玉
  1998 〈一九三○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5(2): 55-100。
盧彥光
  1992 〈清代台灣養女制度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筱玫
2007 〈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臺灣歌仔戲論述〉,《民俗曲藝》155: 79-110。
鍾 喬
  1998 〈日據時期的臺灣新劇運動〉,《臺灣文藝》109: 66-77。

(日文)
大笹吉雄、今村忠純、井上ひさし(等)
  1998 〈座談会昭和文学史(6)昭和戦中期までの演劇と戯曲:劇作家の言葉と仕事〉,《すばる》20(4): 148-199。
井上理惠
  1999 〈拒絕された青春:ロンドンの川上音二郎•貞奴〉,收於井上理惠著,《近代演劇の扉をあけるドラマトゥルギーの社会学》,頁157-183。東京:社會評論社。
北河賢三
  1989 〈戦時下の文化運動〉,《歴史評論》465: 45-62。
吉原ゆかり
  2005 〈江見水蔭翻案•川上音二郎一座上演『オセロ』:重層化する〈周邊〉〉,《社會文學》21: 19-30。
池内靖子
  2003 〈近代日本における『オセロ』の翻案劇:帝国のまなざしと擬態〉,《アート•リサーチ》3: 137-150。
吳密察
  1996 〈臺灣の植民地型近代化への再認識〉,收於《黑船シ日清戰爭》,頁?-?。東京:未來社。
李宛儒
  2008 〈1920年代の台灣新劇と知識人:『台灣民報』の記事分析を中心に〉,收於早稲田大学演劇博物館グローバルCOEプログラム紀要編集委員会編集,《演劇映像学:演劇博物館グローバルCOE紀要》,演劇映像学2007(第1集)。東京: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グローバルCOEプログラム。
馬場辰己
  1985 〈演劇新体制と移動演劇〉,《日本演劇学会紀要》23: 46-56。
馬場辰己(編)
  1981 〈戦中演劇年表 (戦中演劇[特集])〉,《日本演劇学会紀要》19: 39-50。
張文環
  1975 〈雜誌台灣文學の誕生〉,《台灣近現代史研究》2。
菅井幸雄
  1984 〈ファシズムと演劇人:日本の場合〉,《文化評論》277: 130-141。


二、專書
(中文)
三澤真美惠
  2002 《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5)》。台北:前衛出版社。
王乃信(等譯)、林書揚(等編輯)
  1989 《台灣社會運動史》,第4冊。台北:創造出版社。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87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台北:帕米爾。
江自得(主編)
  2000 《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台北:遠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竹中信子
  2007 《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明治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主辦)、 雄獅美術月刊社(承辦)
  1996 《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密察
  1990 《臺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吳紹蜜、王佩迪(撰稿)
  1999 《蕭守梨生命史》。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吳瀛濤
  1975 《台灣諺語》。台北:英文出版社。
呂理政
  1991 《布袋戲筆記》。台北:台北風物雜誌社。
呂訴上
  1960 《臺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
李文良
  1999 《中心與周緣:台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李永熾
  1992 《日本近代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
林柏維
  1993 《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社。
林鶴宜
2007 《從田野出發 : 歷史視角下的臺灣戲曲》。台北:稻鄉出版社。
邱坤良
  1992 《舊劇與新劇(1895-1945):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
  1997 《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台北:臺原出版社。
  2004 《呂訴上》。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2008 《飄浪舞台:臺灣大眾劇場年代》。台北:遠流出版社。
垂水千惠(著)、涂翠花(譯)
  1998 《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淑
  1997 《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
柳書琴
  2009 《荊棘之道 : 臺灣旅日靑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出版社。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
  2000 《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
2004《跨界的臺灣史硏究 : 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
凃照彥、李明峻(譯)
  1975[1993]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
徐亞湘
  2000 《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台北:南天書局。
  2006 《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台北:南天書局。
徐麗紗
  1991 《台灣歌仔戲唱曲來源分類研究》,台北:學藝。
徐麗紗、林良哲
  2007 《從日治時期唱片看台灣歌仔戲(上冊 探索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7 《從日治時期唱片看台灣歌仔戲(下冊 資料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郡司正勝(著)、李墨(譯注)
  2004 《歌舞伎入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國家電影資料館(主編)
  1994 《電影歲月縱橫談(下)》,試刊本。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張昌彥、李道明(主編)
  2000 《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電影資料館。
張京媛(主編)
  1993 《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臺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1999 《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許佩賢
  2005 《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郭怡君、楊永彬(編著)
  2001 《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 總目錄╱專論╱著者索引》。台北:南天書局。
陳芳明
  1998 《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4 《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7 《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等主編)
  1998 《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出版社。
陳萬益(主編)
  2002 《張文環全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陳映真(等著)
  1997 《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台北:文建會。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
  2006 《「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碧娟
  1995 《臺灣新音樂史:西式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台北:樂韻。
曾秋美
  1998 《台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台北:玉山社。
焦 桐
  1990 《臺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臺原。
黃天橫(口述),何鳳嬌、陳美蓉(訪問記錄)
  2008 《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黃俊傑
  2000 《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1994 《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英哲(主編)
  2006 《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2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
  1994 《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美娥
2004 《重層現代性鏡像 : 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社。
楊馥菱(著)、曾永義(校閱)
  2002 《台灣歌仔戲史》。台中:晨星出版社。
葉龍彥
  2004 《台灣老戲院》。台北:遠足文化。
臺灣新生報社叢書編纂委員會(編)
  1947 《臺灣年鑑》。台北:臺灣新生報社。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主編)
  2000 《台北人物誌》。台北:台北市政府。
蔡欣欣
  2005 《台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台北:里仁。
謝德錫(編撰)
  1992 《五洲園:黃海岱》。台北: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
  2004 《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
Benedick Anderson(著)、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James L. Smith(著)、武文(譯)
  1992 《情節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Peter Brook(著)、邢歷(等譯)
  2006 《空的空間》。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日文)
フィルムライブラリー協議会(編)
  1974 《高松豊次郎と小笠原明峰の業跡》,日本映畫史素稿9資料。東京:フイルム•ライブラリー協議會。
大江志乃夫(等編)
  1993 《文化のなかの植民地》,岩波講座近代日本と植民地7。東京:岩波書店。
大笹吉雄
  1985 《日本現代演劇史(明治•大正篇)》。東京:白水社。
  1986 《日本現代演劇史(大正昭和初期篇)》。東京:白水社。
  1993 《日本現代演劇史(昭和戦中篇Ⅰ)》。東京:白水社。
  1994 《日本現代演劇史(昭和戦中篇II)》。東京:白水社。
  1994 《日本現代演劇史(昭和戦中篇II)》。東京:白水社。
  1998 《日本現代演劇史(昭和戦後篇I)》。東京:白水社。
川尻泰司
  1986 《日本人形劇発達史.考》。東京:晚成書房。
中島利郎、河原功(主編)
  1998 《日本統治期臺灣文學日本人作家作品集》,第5卷。東京:綠蔭書房。
中島利郎、黃英哲(編)
  1998 《周金波日本語作品集》。東京:綠蔭書房。
井上精三
  1985 《川上音二郎の生涯》。福岡:葦書房。
北岡伸一
  1999 《政黨から軍部へ:1924-1941》。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白川宣力(編著)
  1985 《川上音二郎•貞奴:新聞にみる人物像》。東京:雄松堂。
石川弘義(監修)
  1990 《余暇•娛樂研究基礎文獻集解說》。東京:大空社。
多仁安代
  2000 《大東亞共榮圈と日本語》。東京:勁草書房。
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編著)
  1998 《日本演劇史年表》。東京:八木書店。
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編纂)
  1947 《演劇年鑑(1947年版)》。東京:北光書房。
江頭光
  1997 《博多川上音二郎》。福岡:西日本新聞社。
兵藤裕己
  2005 《演じられた近代:〈国民〉の身体とパフォーマンス》。東京:岩波書店。
尾崎宏次
  1972 〈臨監席〉,《悲劇喜劇》262。
東方孝義
  1942 《台灣習俗》。台北:同人硏究會。
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編集)
  1998 《圖表でみる江戶•東京の世界》。
松本克平
  1975 《日本社會主義演劇史 明治大正篇》。東京:筑摩書房。
松浦恆雄、平林宣和、瀨戶宏、飯塚容(編著)
  2009 《文明戲研究の現在》。東京:東方書店。
河竹繁俊
  1959 《日本演劇全史》。東京:岩波書店。
阿木翁助
  1972 〈檢閱の人たち〉,《悲劇喜劇》262。
垂水千惠
  2002 《呂赫若硏究 : 1943年まで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東京:風間書房。
倉田喜弘
  1981 《近代劇のあけぼの:川上音二郎とその周辺》,東京:每日新聞社。
倉林誠一郎
  1969 《新劇年代記〈戰中編〉》。東京:白水社。
筑波大学文化批評研究会(編集),荒木正純、南隆太、吉原ゆかり(編集代表)
  2004 〈《〈翻訳〉の圏域:文化・植民地・アイデンティティ》。茨城:筑波大學。
葉盛吉
  1993 《ある臺灣知識人の悲劇•中國と日本のはざまで•葉盛吉傳》。東京:岩波書店。
蔡錦堂
  1994 《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
篠原正巳
  1980 《台中:日本時代の50年》。東京:有限會社サンプリンティング。

(英文)
David Spurr
  1993 The Rhetoric of Empire: Colonial Discourse in Journalism, Travel Writing, and Imperial Administra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Paul Kuritz
  1988  The Making of Theatre History.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Wilmer, S. E. ed.
2004 Writing & Rewriting National Theatre Historie.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三、日記、回憶錄
王古勳
  1993 〈山水亭:大稻埕的梁山泊──憶王井泉〉,《太平洋時報》。
李天祿
  1991 《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台北:遠流出版有限公司。
呂赫若(著)、鍾美芳(譯)
  2004 《呂赫若日記(1942-1944)》。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林忠勝(撰述)
  1994 《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麗俊(作),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
  2000 《水竹居主人日記(一)(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1 《水竹居主人日記(三)》。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雪姬(主編)
  2009 《黃旺成先生日記(三)(四)》。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劉捷
  1998 《我的懺悔錄》。台北:九歌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