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明清傳奇解難報恩主題「贈寶」情節與戲曲文本之空間建構
書刊名:靜宜中文學報
作者:李佳蓮
作者(外文):Lee, Chia-lia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0
頁次:頁1-40
主題關鍵詞:明清傳奇解難報恩贈寶情節柳毅傳書空間建構Ming Qing chuanqiDifficulty solution and retributionZengbao plotLiu Yi chuanshuSpace 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9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曼陀居士(1916)。三斛珠。《春聲》雜誌,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炳海(2003)。古代的水火崇拜與神話中的珠玉意象--兼論先民長生意識和審美崇尚的關聯。中國文化研究,2003(3月號),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志遠(2011)。現存《聚寶盆傳奇》三抄本述略。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87-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玉珠(20040600)。從《詩經.國風》看周人期會中的贈物習俗。孔孟月刊,42(10)=502,17-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俐(1991)。小說說小--「女鬼贈物」與「人鬼再遇」。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1),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袁鳳琴(2002)。「水神託人傳書」母題的流變。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楠(2008)。《柳毅傳》與龍女故事的演變。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7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鄔文清(2000)。《詩經.邶風.木瓜》解碼。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6),5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美鈴(20100600)。唐傳奇〈柳毅〉的新詮釋--揭露「義夫」面紗下傳統士人的深層性格。鵝湖,35(12)=420,42-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紅霞(2015)。《聚寶盆》傳奇版本研究。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8(2),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玉蕙(19830900)。「柳毅傳」與我國水神故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9)=186,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曹淑娟(20090000)。世變與主體存在之意識流動:從寓山到寧古塔--祁班孫的空間體認與遺民心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3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卓軍(2008)。感性混搭:從空間詩學到異質空間。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8年3月28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毓瑜(20090000)。舊詩語的地理尺度:以黃遵憲《日本雜事詩》中的典故運用為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51-2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璦玲(20090000)。論清初劇作時空建構中所呈現之意識、認同與跨界想像。臺北:漢學研究中心。75-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川合康三(20090000)。空間移動之對比性與文體結構:由空間移動視點探討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并序〉要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淑香(2005)。杜麗娘在花園--一個時間的地點。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59-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廖玉蕙(1978)。柳毅傳書與張生煮海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宜賢(2010)。從唐傳奇〈柳毅〉及後世相關戲曲作品看龍女故事的發展(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到炯(2002)。龍宮故事系統研究--從古到唐代之龍宮故事體系的淵源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鶴宜(1986)。阮大鋮石巢四種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雅霓(2000)。黃山谷贈物詩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金夢華(1969)。汲古閣六十種曲敘錄。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干寳(1997)。搜神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自昌(1954)。橘浦記。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昉(1968)。述異記。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漁(1992)。閒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廷玉、楊家駱(1980)。明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英德(2004)。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昉(1968)。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龍迪勇(2015)。空間敘事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書蔭(2004)。綏中吳氏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朝威(1968)。柳毅傳。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英德(1997)。明清傳奇綜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禎臨(2005)。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子漢(19990000)。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房玄齡(1995)。新校本晉書。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尚仲賢(1990)。柳毅傳書。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湯顯祖(1982)。邯鄲夢。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漁(1992)。蜃中樓。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畢魏(1955)。竹葉舟。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素臣(1957)。聚寶盆。文學古籍刊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何鏞(2010)。乘龍佳話。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怡庵(2013)。繪圖精選崑曲大全。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傅惜華(1934)。綴玉軒藏曲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8)。文化地理學。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文章(2016)。崑曲藝術大典。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鶴宜(1989)。阮大鋮對「錯認」「巧合」編劇手法的運用。戲曲小說研究。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